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四川宜宾特产水果是什么 四川宜宾十大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四川宜宾特产水果是什么 四川宜宾十大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12-30 02:17:30

一. 四川省 宜宾 筠连县 筠连椒麻鸡

筠连椒麻鸡已有400多年历史,它以独创的烹饪技术配上祖传秘制的佐料,其味麻辣爽口,风味独到。筠连椒麻鸡以选三斤左右的乌骨鸡为最佳。宰杀褪毛后,只在肚腹上划一个小口,小心翼翼地剜出鸡肚里的杂碎,当铁锅里的水开始冒鱼眼睛时,便将鸡下到锅里,加盖,每隔两三分钟翻一个面。为了不让锅中的水沸腾,除文火外,还夹以淋冷水的方法。总之,一直让鸡在锅中保持“氽”的温度。大约十分钟左右,熄火,焖一至两分钟,从锅里捞出,马上浸在冷开水中,大约五分钟左右捞出,等温热时切成块状。经这样煮出来的鸡,其肉质细嫩,绵软化口,吃起来也相当的“嫩和”了。

鸡好,蘸水更为讲究。除了蒜泥、老姜汁、油辣椒、花椒面外,还有芝麻面、炒花生细末、麻油、小葱葱花、白糖等,用上等豆油调配而成。单是闻到蘸水的香味,就让你垂涎欲滴了。鸡肉和上蘸水后,拈在一起放入口中,你马上就会感觉到,那味道真的是不摆喽!

筠连城内有几家卖椒麻鸡的老字号如白老幺、雷七点、吴水毛等,筠连椒麻鸡已成为餐馆和接待朋友必上的一道美味。

二. 四川省 宜宾 屏山县 芽菜扣肉

主料:带皮五花猪肉、芽菜。

配料:红糖、食用油、味精、酱油、姜、花椒、胡椒等。

作法:1、将带皮五花猪肉加入适量姜、花椒煮透,趁热均匀涂抹已熬制好的糖汁、酱油;炒锅置旺火上,倒入食用油适量,待油烧至七成熟时,将肉皮向下放入油锅炸皮至金黄色,冷却后将肉整形切成约5×30×50mm的肉片。2、将肉片皮向下有规则地放入碗内,放入碎米芽菜,再将酱油、姜、味精、糖等加入,入笼蒸透,食用时反扣于盘即可。

特点:肥而不腻,香味浓郁,为四川名菜。

三. 四川省 宜宾 江安县 红桥磕粉

红桥磕粉产于江安县的红桥镇,它选用优质糯米为原料,经过浸泡、冲淘、磨浆、分离粉碎等十余道工序精制而成。红桥磕粉可用水煮锅煎等制成果子、汤元、软粑点心等各种小吃。特别是用磕粉制的“红桥猪儿粑”,用樱桃、核桃仁、白糖等作馅料,经过气蒸或水煮后,色泽莹白,光亮透明,入口味道鲜美,具有典型的川南风味。( 宜宾)

四. 四川省 宜宾市 叙州区 宜宾茵红李

宜宾茵红李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宜宾县李子种植历史悠久,李资源丰富,李子种植遍及全县各地,《宜宾县志》〈物产志〉(清嘉庆版校注本)中即有李子种植记载。在宜宾县关于李子的渊源流传着哪吒染血去毒、拯救苍生的动人传说,当地百姓为感谢哪吒之德,将染血救命的野果,取哪吒是托塔李天王三子之意,名叫李子,并在宜宾翠屏山修建哪吒行宫,世代祭拜。 宜宾县李子种植普遍,但由于品种多、杂,未形成标准化、规模化生产,造成李子多数品质不佳。建国后通过不断改良和引进李子新品种,不断提高栽培技术,李子果实品质有了一定提高,由宜宾县选送的玫瑰大红李获宜宾地区优质水果称号。为了更好地发展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宜宾县政府积极组织专家团队,在地方李资源中筛选优株,经多年试验选育而成一优良李子新品种,因该新品种李子果实一半紫红一半黄绿,在县品种命名会上,专家们将其命名为“茵红李”。该品种于2011年2月正式通过四川省品审委第七届二次会议品种审定。 宜宾茵红李自选育成功后,因特别适宜于宜宾县独特的土质和气候条件,丰产性好,辅之以独特的栽培生产技术,使生产出的李子果实脆甜化渣,清香爽口,耐储性强,深受群众喜爱。栽培面积不断从茵红李选育地喜捷镇(今宜宾茵红李栽培核心区域)向宜宾县其它适宜区域辐射,2006年,宜宾县政府专门将宜宾茵红李作为特色水果产业发展纳入“十一五”规划,宜宾茵红李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宜宾茵红李已在全县17个乡镇适宜区域推广种植2500公顷,产量达到38000吨,产品畅销四川、重庆、云南等地,产品果园批发价已从2000年的2元/公斤升至2011年的6-8元/公斤。预计“十二五”后宜宾茵红李将扩种至4000公顷,产量60000吨,果农年人均收入将达到8000元。宜宾茵红李已成为宜宾县农民发展特色农业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所在地域:四川

申请人:宜宾县领先茵红李专业合作社

所在地域:2013年

地域范围

宜宾茵红李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流经宜宾县的岷江及金沙江下游流域的喜捷镇、高场镇、柏溪镇、双龙镇、凤仪乡、李场镇、蕨溪镇、安边镇、普安乡、横江镇、复龙镇、古柏乡、双谊乡、泥南乡、泥溪镇、龙池乡、商州镇等17个乡镇,300个村。东邻宜宾市翠屏区,南接云南,西靠乐山市、屏山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04°1′-104°36′,北纬28°18′-29°6′。保护面积4000公顷,产量6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品质:宜宾茵红李果实中大、近圆形。果顶平,缝合线明显,两半较对称,果底绿黄色,着片状茵红色,果粉较多。果肉绿黄色,肉质细、脆,汁中等。核小、离核。味甜、浓,品质上等。 (2)内在品质指标:宜宾茵红李可食率≥95%,可溶性固形物≥10%。 (3)安全要求:符合《核果类水果》NY5112-2005质量要求。

五. 四川省 宜宾 屏山县 宜宾炖鸡面

宜宾特色炖鸡面,选料严格,做工精细,色泽奶黄,咸鲜醇香,入口爽滑.1990年8月获得“四川省风味小吃”金牌.1992年9月获得“四川省名小吃”金牌.

在南街94号可以品尝。

六. 四川省 宜宾 江安县 江安竹簧雕刻

江安位于四川省南部,长江南岸,所产的楠竹具有纹路精密,竹青如绸缎,竹簧如象 牙骨的特色,是竹簧雕刻的上乘原料。竹簧经过处理,黄橙莹润晶亮,具有淡黄象牙 色泽,被誉为“竹象牙”。江安竹簧雕刻工艺产品品种丰富多彩。今有竹器雕刻、竹簧镶嵌、竹簧雕刻、竹丝镶 嵌、竹筋皮制品等5大类,140个品种,300个花色。图案题材有反映山川名胜的“峨 眉风光”、“都江堰”等;有用带麻雀斑纹的红豆木、乌木、楠木等优质材料作配料, 组合成花卉草木;有取材于古代传说的“麻姑献寿”、“哪吒闹海”等;还有象征吉祥 如意的动物,如龙、凤、熊猫等图案,栩栩如生。近年来,江安竹雕艺人们继承空雕、浮雕、浅雕等手法,创造了竹簧镶嵌、画笔勾刀 等新工艺,把原来的浅雕、浅浮雕发展到着色、彩色竹雕、彩绘和主体浮雕,突破了 楠竹本身形态的束缚,造型别致,雕工精细,独树一帜。

七. 四川省 宜宾 高县 香辣虾

香辣虾

香辣虾原料:活虾(1斤2两左右)土豆、冬笋、西芹、大葱。

调料:蟹酱、蟹油、味精、鸡精、白糖、干辣椒为食街。

制法:

第一步:把土豆去皮切块儿,冬笋切块,西芹切条,大葱切段儿,各少许即可,放一边备用。

第二步:把活虾要清洗干净,然后在每一只虾的背上开一刀,以便后期制作入味儿。

第三步:支炒锅,下适量蟹油,然后加入少许干辣椒段儿,翻炒两下,把虾和土豆块、冬笋块、西芹条、大葱段一起放入锅内,来回翻炒。

第四步:待炒上几番以后,配料差不多熟了,下蟹酱,然后下少许味精、鸡精、白糖,继续翻炒。

第五步:炒至虾身卷曲,颜色变成橙红色,即虾已断生,即可出锅。

此菜酱香味浓,鲜香微辣,虾肉软嫩可口。

八. 四川省 宜宾 长宁县 双河豆花

双河豆花是四川宜宾双河小吃。

简介 双河豆花是四川乡下一道常见的家常美味菜肴。是宜宾地方小吃,它闻名遐迩。堪称一绝。

制作方法 将黄豆用水泡软,和水同磨成浆。也有的地方是先将干豆子磨成粉,再加水兑成浆的,那样节省时间,但出浆率要少得多。

磨好的浆汁用纱布把豆渣滤出(加热再滤,出浆率更高),滤好的浆汁入锅煮沸,就是我们常在早上饮用的豆浆。

豆浆煮沸后,稍凉,加入一定浓度的卤水或石膏水,迅速搅匀,见浆汁有絮状物生成时即用一板状物如笼屉隔,薄木板,竹筛等压榨,将所有生成的絮状物压成一整块。数分钟后,锅内豆浆即凝结分层,上层为清澈微黄的液体,下层为洁白的块状凝结物。此凝结物较为松散,内部多孔洞,用筷子夹时易断裂,这就是豆花。食时佐以农家自制的特色辣酱,开胃爽口,今人食指大动。

将豆花用纱布包好,上压重物,榨出其中多余的水分,使之更加密实成型,拿取时不易碎裂,就成了豆腐了。 以前四川乡下,客人忽至,无暇准备,就常点制豆花以待客。食毕,一锅豆花往往没有吃完,于是就将等剩余的压制成豆腐,下顿再做成其它菜肴食用。

豆花不是豆腐脑。其实豆腐脑、豆花和豆腐,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在用“凝固剂”点的功夫上的差别。 点嫩一点就是豆腐脑。 点老一点就是豆花。豆花压去多余的水就是成块的豆腐。但是豆腐脑一压就一塌糊涂。

九. 四川省 宜宾 筠连县 筠连老腊肉

在过去,猪肉还是一种奢侈品,每年一到冬天,大概在过年前一段时间,筠连家家户户都要杀过年猪,留够过年要用的鲜肉后,其余的肉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各种作料,腌入坛中,7—15天后,用绳索串起来,滴干水,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或者柴草等来点火,慢慢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就成了腊肉。另外一种方法是挂于灶头上,这样每日烧火做饭时对肉进行熏烤。用这两种方法做成了腊肉,时间一过一年,就成了老腊肉。

腊肉从鲜肉开始加工到制作到存放。要保持肉质不变,长期保持香味,放很久也不会坏,也是一门学问。在沐爱有的人家户用大坛子,下面垫石灰,上面放老腊肉,便于抽干肉中的水分,用这种方法储存的老腊肉,吃起来香味特别。在以前,筠连人私下以家里悬挂腊肉的多少,来衡量贫富。家头灶头上挂的老腊肉的多少,就说明这一家人家道殷实,自然是家好人户。要食用时将老腊肉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香醇,肥而不腻口,瘦而不塞牙。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在炒时可以加入葱叶、大头菜、豆豉等,另具风味。具有开胃、去寒、消失等功能。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吃腊肉已成为一种口味的需要,而不再是每年春节前需要储存肉的一种方式,在现在春节前,筠连城里出现了加工腊肉的专业户。近年来,筠连的鸿浩、新世纪、南方等公司,开始对筠连老腊肉进行专业加工生产,使筠连的老腊肉能扬名中华。

十. 四川省 宜宾 高县 叙府糟蛋

    糟蛋习称“叙府糟蛋”,为清同治中(1860年左右)今市郊菜坝乡张竹君所创制,是将鸭蛋浸泡于配好作料的醪糟甜酒汁中一至三年而成。其传统生产工艺要经过3个阶段和10道工序,主要品类有南糟蛋、大众糟蛋、陈年糟蛋三种。糟蛋的主要特点是“蛋质细嫩柔和、蛋黄殷红、蛋白橙黄、醇香清幽、油沙可口、食味鲜香、余味绵长”,为佐酒助膳佳肴。宜宾糟蛋曾远销上海、南京、港澳、南洋等地。解放后生产的“金鸭牌叙府糟蛋”1982年获四川省优质产品称号,1982年和1984年两度评为商业部优质产品,1985年,曾组织糟蛋4万个向国外出口。( 宜宾)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