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阳西沙扒湾特产有哪些呢 阳西沙扒湾有什么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阳西沙扒湾特产有哪些呢 阳西沙扒湾有什么特产更新时间:2023-01-07 01:12:37

一. 贵州省 黔南州 罗甸县 边阳杨梅

边阳杨梅是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边阳镇的。罗甸县边阳镇杨梅具有成熟早,色美、味甜、核小、高产稳产等特点。

罗甸县边阳镇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镇,土地总面积14000多亩,平均海拔800米,年均气温17℃,年降雨量1100—1400毫米,属典型的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史有“贵州四大旱码头”之称,是罗甸县杨梅大镇。

截止2011年4月,该镇共种植杨梅7000多亩(其中:2010年新发展杨梅面积2000多亩,4000多亩已达挂果期,涉及新街、岩脚、前进、下坝、新庄、黄泥坳、罗木、打讲等8个村),品种有东魁、荸荠、东方明珠1号、东方明珠2号、碳梅1号、碳梅2号等;初步形成了以惠罗公路沿线为主线的“杨梅长廊”。2010年4000多亩杨梅,产量6000多吨。

二. 河南省 三门峡市 灵宝 朱阳核桃

朱阳核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朱阳核桃因产于灵宝市朱阳镇而得名。相传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将核桃引进中原在此试栽,从此成为当地群众主要食品来源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该镇境内百年树龄核桃树有3000余株。朱阳地处秦岭、伏牛山脉交汇处,海拔600~1100米之间,土壤呈弱碱性,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核桃种植。截止2015年底,全镇栽植核桃40万亩,其中挂果17万亩,年产量4250万公斤,核桃成为当地老百姓主要经济来源之一。2007年被全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全国优质核桃基地乡镇”称号;2010年,朱阳“珍珠核桃”在我国第二届核桃大会上获得金奖项目;2011年,“陕核5号”在中国首届核桃节上获得“金奖”。朱阳核桃核桃油含不饱和脂肪酸和锌、锰、铬等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有促进葡萄糖利用、胆固醇代谢和保护心血管的功能。镇咳平喘作用也十分明显,冬季,对慢性气管炎和哮喘病患者疗效极佳。

灵宝市朱阳镇将用三年时间新发展核桃20万亩,建成中国核桃生产第一镇。朱阳镇是我国优质核桃最佳适生区之一,2007年被全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全国优质核桃基地乡镇”称号。目前,朱阳镇核桃种植面积突破11万亩,产量450万公斤,产值4800万元。 “朱阳核桃”品牌遍及全国各地,不仅实现了千家万户小农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而且加速了核桃科研成果的转化。

地域范围

朱阳核桃的地域保护范围在灵宝市朱阳镇境内,西与陕西省交界;东与灵宝市五亩乡交界;南与卢氏县交界;北与灵宝市阳平镇交界;保护范围包括灵宝市朱阳镇境内,区域总面积783平方公里。栽培总面积20万亩,现年产量2250吨。其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10°29′00″~110°48′00″,北纬34°07′00″~34°24′00″。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 外在感官:果面洁净,个头均匀,坚果呈圆形、长椭圆形,无病虫果、黑斑果,缝合线紧密,坚果碰敲声音脆响,平均单果重大于10克,壳厚1.1mm,壳面光滑美观。2. 内在品质:种仁呈淡黄褐色,含水量不超过8%,含蛋白质15-20g/100g、脂肪58-65g/100g、单宁4.5×103-5.2×103mg/kg、钾3900-3980mg/kg、硒0.01-0.02mg/kg,种仁饱满,风味香甜,出仁率58%以上,无空壳果和破损果。3. 安全要求:核桃产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的安全指标,在包装、标识上需符合农业部《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进入市场遵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有关规定。

三. 四川省 巴中 恩阳甘蔗

四川仅有恩阳独有的俗称“节节脆”、“甜到底”红甘蔗,久负盛名,成为恩阳名品。甘蔗种植是恩阳镇的传统产业,是恩阳镇农民重要经济收入来源,恩阳镇小观村、石马村浅丘台地多,向阳背风,肥田沃土,适宜于甘蔗生长。全镇家家户户都种植甘蔗,规模种植甘蔗就达2000多田。恩阳种蔗始于清代广东移民带来的果蔗品种,民国九年又从内江引入糖蔗。场镇周边的赵台坝、小观坝、麻石垭、杨店梁等地成片栽植上千亩。秋冬商船远销重庆、合川,成为馈赠亲朋佳品。并分别就地开办了糖厂、榨汁熬制红糖,用此红糖做的“提糖麻饼”成为“驰名点心”。蔗渣浸泡后制成的纸,可作书写纸用。红糖、火(土)纸除在本地销售外还运往南江、旺苍、汉中等地销售,十分-。近年来,为了把甘蔗这一传统特色产业做大,恩阳镇通过加大投人,改革传统种植技术,防止品质退化,提高管理水平,使甘蔗生产向规模化、基地化发展。推行无公害种植,努力打造自己的绿色品牌。红甘蔗口碑不减当年,吸引来不少镇外客商上门收购。现在恩阳区甘蔗种植面积达2000亩,亩产量超过万斤,总产值达600多万元,畅销省内外,经久不衰,已成为对外经贸的一张名片。

四. 山东省 临沂 平邑县 蒙阳石榴

山东省平邑县石榴培育推广中心,系经平邑县科委批准设立,隶属平邑县林业局,与生物育种中心,林科所是一体化的综合科研机构。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示范、推广服务于一体,科研设备先进、技术力量强大、经济基础稳固、科校成果丰硕。“赤松育苗高额丰产”、“招引啄本鸟除虫”、“雨竹北引”、“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刺槐优良无性苗木” 等项成果先先后获得国务院全国科学大会的嘉奖和材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并多次承担河南、江苏等省的多项课题研究任务。蒙阳大红石榴新品种,曾获“国家专利技术暨新产品博览会”金奖和“国际农业科技博览会”金奖。被国家列为农业科技推荐顶目。该品种适应性强,早实丰产、品质优良、没资小、效益高、易管理、见效快,是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的“短、平、快”硕目。

五. 福建省 南平 延平区 峡阳桂花糕

峡阳桂花糕的制作已有100多年历史,蜚声海内外。它系用天然桂花绞汁去渣,窖存3年后,取出,配制健脾化气的肉桂、木香、麝香、母丁香、沉香、香附、佩兰等中药香料,精制成“桂花酱”,然后拌入炒爆、磨细、蒸熟、筛细的糯米粉中,加上优质白糖、五香粉、芝麻、盐水,糅制成糕,再用水蒸气给以湿润,使其久置不松碎,便成为香甜可口、提神健脾的美味糕点。峡阳桂花糕的特点是配料独特,油润不腻,入口不涩,吞咽酥滑,甜中有咸,香里带凉,倍受人们的喜欢,成为居家旅行、馈赠好友的佳品,盛誉百年。

六. 湖北省 十堰市 房县 房县阳荷

房县阳荷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房县神农园蔬菜专业合作社申报的“房县阳荷”,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并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

阳荷作为房县特有的一种食药同源野生蔬菜,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和维生素A等多种营养物质,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多纤维的野生食品。随着居民生活品质的逐步提高,阳荷蔬菜深受消费者青昧,产品供不应求,经济效益逐步凸显。

阳荷春季初生的嫩芽嫩茎形成圆锥状笋苔,就是阳荷笋,顶部紫红色,茎基部颜色逐渐变白,经人工栽培后单根鲜笋重可达200g 以上,长度可达 30cm。与阳荷花苞相比,阳荷笋芳香脂含量较低,气味偏淡,产量高,消费者更易接受,市场潜力大。自然生长的阳荷笋仅在每年 3、4 月份上市,供应周期较短。通过避光和控温等栽培措施,可大大降低阳荷笋纤维素含量,提高产量和品质,并基本实现周年供应,丰富绿色保健野菜市场。

食用方法:

1、炒食:取3、4月间刚出土的嫩径笋,斜切成丝,与鲜嫩辣椒或肉丝伴炒,其味清香特别,美味可口。

2、凉拌菜:阳荷笋斜切成丝,清水中煮熟后凉拌,放入拌料即可食用,清香嫩脆,十分可口。

3、做泡菜:泡于酸菜坛中制成泡菜,泡熟后食用,酸劲十足,余味无穷,爽!

七. 四川省 巴中 恩阳银杏

早在700多年前,野生银杏已被引种在庭院中。恩阳区深山中生长着数棵古老银杏树,但都无证可查,解放后人们对银杏认识逐渐深入,开发利用速度加快。全国生物资源普查时发现,恩阳区莽莽丛林中分布着大量的野生银杏树。独特的土壤、水分、气候组成的生态系统,使方圆100平方公里的范围成为银杏的乐土,被专家认定为银杏的最佳适生区。

从此,恩阳区拉开了人工栽培银杏的序幕。1976年,巴中建立恩阳银杏发展指挥部,在恩阳镇、柳林镇、进行人工栽培。1982年成立了恩阳银杏研究所,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四川省自然资源研究所专家指导下利用恩阳区的野生银杏开展人工栽培、良种选育、病害防治研究,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通过对野生资源恩阳银杏选育的恩阳1、2、号品种获得四川省政府科研进步奖,多次荣获农博会大奖。

2002年巴州区被列入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恩阳银杏迎来由产业优势向品牌优势嬗变的历史契机。巴州区委、区政府调整充实了创建国家级恩阳银杏标准化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技术工作组、物资供应组、销售加工组、监督检查组,各组各司其责,协调配合,与各相关乡镇、部门签订责任书,分解任务,落实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恩阳银杏标准化生产。并投入130万元建立农产品检测中心,对农户生产的恩阳银杏产品进行抽样检查,实现了恩阳银杏由“田间”到“案头”的全程监控。

目前,该区已建成恩阳银杏标准化示范园2万亩,辐射带动全区各地发展20万亩,建成年提取银杏酮2000吨、生产银杏茶1000吨的加工厂。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

八. 山西省 运城 永济 首阳西瓜

首阳乡:西瓜

九. 江西省 赣州 崇义县 崇义阳岭茶

&;nbsp;崇义阳岭茶是赣州地区古老名茶之一。明朝被列为“贡茶”。阳岭茶产地处于支雾缭绕的 高山,是茶叶生长的理想环境。该茶外形条索状,白毫多,以泡后茶色清澈、碧 绿、香气浓烈、持久、饮后甘醇润喉、令人神怡等特色而闻名省内外。 相传,数百年前,阳岭古庙旁有一株大茶树,引来一只白公鸡,栖于树上啼 鸣、唾沫滋润茶树,采其叶制茶,沏茶后揭开壶盖,雾状水汽形如公鸡,香气浓 烈、甘醇。 阳岭茶质优、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供不应求。( 赣州)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