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雷波县的特产有什么 雷波县有什么特色产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雷波县的特产有什么 雷波县有什么特色产品更新时间:2022-12-23 02:54:23

一. 四川省 凉山州 雷波县 山鹧鸪

四川山鹧鸪在产地也被叫做砣砣鸡或笋鸡,雄鸟体长29—32厘米,体重350—470克。前额白色,头顶栗棕色。眉纹和两颊黑色,耳羽栗色。上体以暗绿色为主,具较宽的黑色横斑和不规则的细纹。喉白色,上喉具黑色纵纹。上胸和两胁灰色,杂以栗斑。胸部的栗斑连成一大块栗色的胸带。下胸和腹白色。尾羽茶绿色,具4—5道黑色横斑。雌鸟的额基和眉纹黑色,具浅黄色纵纹,头顶和枕部橄榄褐色。上体橄榄褐色,具黑色横斑,上喉淡黄色,具卵圆形黑色端斑,下喉淡赭橙色。胸棕灰色。腹白色。两胁灰色,具窄的灰白色和锈栗色纹。虹膜灰褐色,嘴黑色,腿、脚赭褐色。

四川山鹧鸪是我国的鸟类,没有亚种分化,仅分布在四川中部的沐川、马边、峨边、屏山、甘洛和雷波等几个县境内。四川山鹧鸪栖息在海拔1000—2000米之间的常绿阔叶林中,尤以林下植被丰富的地带较为常见。常单独或组成5—6只的小群活动。性情机警,善于藏匿。在地上奔跑迅速,受惊后常静伏不动或以奔跑逃避敌害,仅在危急和迫不得已时才起飞,但飞不多远又落下,很快钻入草丛、灌丛或竹丛中逃跑。通常在林下落叶层较厚的地方刨食。主要食物有栎、胡颓子、悬钩子等。繁殖期为4—6月,营巢在海拔1300—1500米之间的山地森林中的林下地面上,大多在被砍伐后的枯树椿的基部,由枯枝、树叶、竹叶等构成,近似球形,从侧面开口,看上去很像一堆烂树叶,很难被发现。每窝产卵3—7枚,颜色为纯白色,大小为43—48×31—34毫米,卵重23—24克。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雄鸟负责警戒。雏鸟孵出后不久即可随亲鸟活动。四川山鹧鸪是分布区狭窄、数量非常稀少的种类,在数量最多的马边县数量尚不足1000只,在典型栖息的密度也仅有每公顷0.01只左右。

二. 新疆 伊犁 昭苏县 哈萨克的烤饼

哈萨克的烤饼是用干牛粪作燃料烤制的一种厚饼,味道特香。这种饼也是哈萨克人喝奶茶时不可缺少的食品。原料:面粉、牛奶或羊奶、羊尾油。做法:把酵面用水泡开和入面粉、羊尾油、牛奶或羊奶揉好面,放入羊皮口袋中发酵(也可用厚的棉织物包起来发酵)。面稍发后即开始做饼,不放碱。一般他们发面不多,一次只做2—3个,随烤随吃,使饼始终保持新鲜。饼的大小根据哈萨克人的“卡盘”(类似汉族人用生铁铸成的平底锅)大小来定。“卡盘”呈圆形,直径在25—30厘米,厚在5—6厘米。面揉好后,放人“卡盘”内,用手压平。上面再扣一个和下面大小一样的“卡盘”。把“卡盘”放在己燃红的牛粪火堆上,上面也放—堆燃着干牛粪。由于受热力均匀,上下不用翻饼,约20分钟即熟。饼厚一般在6—7厘米。特点,饼呈金黄色,味香松软而可口;食时,一般用刀切成小块给客人食用。客人一般不要自己动手去掰,否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举动。( 伊犁哈萨克)

三.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布依族五色花米饭

五色花米饭是布依人的专利品,将米饭染得色彩鲜艳、五彩斑谰,并由此赋予米饭无尽的诗情画意和浪漫情调,当今世界,只有布依人才能做到。

五色花米饭由来

关于“布依五色花米饭”,流传着一个远古的传说:在很久以前,壮侗、壮傣、布依三兄弟在恬静的多依河畔辛勤劳作,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俗话说“树大分丫、人大分家”,三兄弟中大哥壮侗、二哥壮傣都已成家,他们俩商量后决定把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留给三弟布依,自己带着妻儿另寻他乡重置家园,布依兄弟知道后,说什么也不肯自己留下,让两个哥哥另建家园,壮侗和壮傣好说歹说才留住了弟弟布依。分手那天,正是农历三月三,以后,为了不忘同胞骨肉之情,每逢农历三月三,三兄弟的子孙就会汇集在美丽的多依河畔,载歌载舞,奠祭祖先,共叙手足之情。筛选上等糯米,采集山草稀药,做成五彩斑斓的花米饭,互祝长命百岁,同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生活幸福,让人生永远像鲜花一样美丽,长生不老。

五色花米饭制作

花米饭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首先上好的糯米淘净晒干,同时到山里采摘各种有利于身体的植物熬成红、黄、蓝、橙、黑等颜色,之后将洗净的糯米分别浸泡于各类植物染料中,待各种鲜艳的色彩已深深浸透米质,米的颜色已彻底改变,再将它拿到水边淘洗干净,然后放到甄子里蒸熟。此时,满甄子红、黄、蓝、橙、黑,鲜艳的色彩在浓浓蒸气中熠熠闪烁,纯粹的香味满屋飘溢。面对如此色鲜味美的食物,即使你酒饱饭足,也禁不住要尝上几口。

制作五色糯米饭比较讲究方法。黑色糯米饭,用枫叶及其嫩茎之皮,放在臼中捣烂,稍为风干后浸入一定量的水中,浸泡一天一夜后,把叶渣捞出滤净,即取得黑染料液。黑染料汁要放入锅中用文火煮至五六十摄氏度,再把糯米浸入其中;黄染料,可用黄花或黄栀子、黄姜等植物的果实、块茎提取。将黄花煮沸,或将黄栀子捣碎放入水中浸泡,即得到黄橙色的染料液。也可用黄姜掏烂后与糯米拌均用力搓,可得黄色的糯米。

而红染料、紫染料其实是用同一品种、但叶子形状不同的红兰草经水煮而成。“叶片稍长点的红兰草,颜色稍深,煮出来的颜色较浓,泡出来的米就成了紫色;叶片较圆,颜色较浅,煮出来的颜色较淡,泡出来的米即成鲜红色。”

布依五色花米饭食用功效

黑色: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功能和主治:活血、生机、止痛、解毒,用于跌打损伤、牙痛、痛疽等症。

红色: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功能和主治: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关节瘠痛、显热黄疸、经闭、咳嗽痰多、水火烫伤、跌打损伤、痛肿疙毒、降血脂。

白色: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功能和主治:补中益气、养元保身、用于治消渴尿频自汗便泄等症。

黄色:在布依民间疗法中:单方熬汤服用能治疗黄胆性肝炎。

紫色:在布依民间疗法中:单方熬汤服用能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头晕等症。(完)

四.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荔波卜柚

荔波卜柚分黄皮红瓤和黄皮白瓤两种。果形正,色泽金黄,皮薄,核少,汁多,瓣大,酸甜适中,味鲜美,主产樟江两岸。

荔波樟江两岸,气候温热,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十分适合柚树生长。荔波县以本地优良品种嫁接培育的18号20号卜柚,质量超过沙田柚。后来,荔波又引进了广西沙田柚和福建蜜柚,建成了万亩蜜柚基地。荔波蜜柚汁多味甜,远近闻名,成了-货。

五.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布依族五色花饭

布依族素爱洁净,又得罗平青山秀水之灵气,是一个充满了风情魅力的民族。在饮食方面,布依人十分讲究清洁和美味,他们做的五色花饭,就独具特色。

五色米饭是布依人的,不但色彩鲜艳,而且味道悠远。色彩一般有红、紫、黑、白、黄几种,叫“五色花米饭”,有的只染红、黄、白三色,叫“三色花米饭”。

每年的秋后,布依人就把上等的糯米挑选出来,单独放好留待做花饭用。到次年三月三民族传统节日时,到山上或房前屋后挖回几种可食用的野生植物,把这些植物的根、茎、花、叶分别捣碎,提取出红、黄、蓝三种色素,再用这三色调出黑、紫两色,做花饭的五种颜色就准备好了。

白色是米的本色,红、大红、紫三色是用一种叫作“姐妹饭叶”的植物的色汁来浸泡,颜色间的区别是叶浓度的差别;黄色是用一种叫作“黄米饭花”的植物花籽浸泡而成,黑色是用麦秆草类烧后用水浸泡,再滤其灰渣,取其色水浸泡而成;紫黑色是用枫香树的叶汁浸泡而成。

泡好的糯米分别装在五个小瓦盆中,将五种色汁分别掺进去搅拌,待色汁完全将糯米浸透后,就把五盆色米拿到小河边淘洗―――小河的名字叫多依,多依河畔淘花米饭的布依少女是这条女儿河上最美的风景。淘好后的米才可以搅和在一起,放到甑子里蒸熟,最后倒入簸箕内晾干。这时五色花饭色彩缤纷,清香可口,可凉吃,也可蒸热再吃。喜甜食的,就加上点蜂蜜,又香又甜。

做好的五色花饭如果在节日期间吃不完,还可以做成圆圆的小饭团,或让其自然晒干后收藏起来,日后慢慢吃。小饭团是要用油炸的,膨胀酢脆的花饭团不仅香脆,且外观好看,是最好的下酒菜。晒干的花饭,舀在碗里用开水泡软,即成花粥。如果在粥里再煮几个荷包蛋进去,这鸡蛋花米粥就是布依人待客的最好的食品了。

六.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荔波凉席

产于贵州荔波。

荔波凉席始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荔波县的洞塘、九安、永康、尧所等乡盛产绵竹,是编织凉席的优质原料。凉席的编制,首先将竹削成薄如纸的竹篾(既竹的外表面),然后利用竹青的自然花纹和天然光泽精心编制成席,它最大特点是精致、光滑、透汗、凉爽。

和一般的竹篾编的凉席不同,荔波凉席韧性极佳,一床双人凉席,能折叠卷缩成直径五公分、长五十公分的小筒,用一张报纸就可包裹。荔波凉席经久耐用,由于采用独特的绵竹及独特的工艺(未采取任何蒸煮手段,更未用防腐剂处理),制成的凉席保持竹子原有的青色,而且在自然条件下不会生虫,一张凉席使用得当可以用10至20年。

荔波凉席现在仍然援用清朝道光年间来的原始手工艺制作,制作一床凉席,须花费一个熟练工的五天时间,包括一天砍竹、两天削篾、三天编织。一床1.5×2.0米的凉席用约1240条约4mm的竹篾编织而成,凉席的经、纬线都是一棵完整的竹篾,没有接头。一床凉席既是一件生活用品,又是一件具有收藏价值的工艺品。

相传很早以前,当地有一个叫姚焕奎的人,他上山砍柴,忘记了带绳子,正在发愁无法捆柴 的时候,看到对面山上有一片绵竹林,于是他去砍了一根绵竹,破成若干细蔑丝,扭成绳用 以捆柴,这时他发现细篾丝柔软如麻,坚韧不断。从此,姚焕奎经常用绵竹捆柴或-别的 东西。后来,当地不少人知道了绵竹的这种用途,也去砍竹破篾扭绳使用。经过逐渐发展, 人们又用它编织草鞋,竹篮等。

荔波凉席利用竹青和竹簧的自然花纹和天然光泽精心编制而成,它最大特点是精致美观,朴素大方, 光滑柔软,能够折迭,便于随身携带。

七.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酸汤芝麻剑

“芝麻剑”,极其珍贵的淡水鱼,仅产于荔波境内河流及红水河流经荔波几十公里的河段内,为何仅产于荔波,此谜至今未解。此鱼无鳞,形似剑鳍锋利,因身上有芝麻状斑点而得名。

荔波境内名鱼多,如大名鼎鼎的鳜鱼,美味可口的猪嘴鱼(学名铜鱼),赫赫有名的中华侧制鲤鱼,肉多刺少的扁嘴鱼(学名云斑鱼),水中游动可见内脏的银鱼,生 活在山洞暗河里终年不见天日的岩鲤鱼等。这些鱼虽有名气,但却没有芝麻剑名气大,何故,这是因为芝麻剑不仅肉质鲜嫩,肉多刺少,营养丰富,它含有多种人类生存必须之微量无素,常食可美容、壮体、延年益寿,更因其有别于其它鱼类,烹饪特点而大受美食家青睐――名煎不散、久煮弥嫩,吃进嘴里,有淡淡的神奇的香味溢出,令食者心旷神怡,过口难忘。俗言世上美食当数“天上的斑鸠,地上的竹溜(一种似鼠的小动物),水中的芝麻剑”,的确不假。

芝麻剑产量少,难捕(它生活于深水中),故愈发珍贵(在两广餐桌上其价格令人咋舌),它是当地人招待贵客的最佳菜肴。

配方:芝麻剑500克,西红柿50克,盐、味精5克,料酒3克,湖椒3克,葱、姜各5克。

工艺:

1、芝麻剑宰杀,洗净后切成3厘米长的段。

2、泡椒切成2厘米长的段。

锅内盛酸汤上火,汤开下芝麻剑,取锅前撒葱、味精、盐等配料后即食。

特色:鱼肉细嫩、汤汁鲜美。

备注:酸汤的制作:香茄5千克,老姜500克,蒜米250克,小米椒1千克,盐500克,米酒250克,甜酒250克,放入坛子中盖上盖子,坛沿上水,15天后即可用,食用时用刀剁碎即可。

八.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布依族酿豆腐

荔波联山湾布依族的酿豆腐是当地古老的传统食品,是美食中的佳品之一,其型、色、香、味具有独特之处。酿豆腐是用白豆腐花成比火柴盒稍厚的正方体形状,然后在中间挖坑填馅后煎制而成的,形态美观,肉质鲜嫩,味美清香,吸引了众多远亲近邻,也有不少游客慕名前来大饱口福。

在当地流传一句话:“请客没有酿豆腐,主家并非有诚意”。这话更加诠释了酿豆腐在布依族人民心中的分量。的确,酿豆腐在当地农民餐桌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其特有的风味是布依族大宴宾客时缺少不了的主打名菜。在这里可随时看到,当有外来宾朋或游客在农家就餐时,先吃的并非肉类,而是酿豆腐,都说这里的酿豆腐又软又嫩,又香又甜,非常可口,回去时也忘不了带一小袋作个纪念。

酿豆腐的制作方法是古代先民传承下来的手工艺,其制作流程看似简单,但每个环节的工艺需讲究细心到位,没有一定的技术功底是做不出有质量的酿豆腐。所以,在联山湾一带酿豆腐是不常有的。一般是逢年过节、遇红白喜事时由农家主妇亲自把关制作的。

第一步:选豆子

联山湾是盛产黄豆和绿豆的地方,豆腐货源充足。但人们为确保酿豆腐质量,选豆时非常细心,只要遇到一颗扁豆(不饱满的死豆)或一颗沙石一律剔出去,防止“一颗螺丝打坏一锅汤”。 一锅豆腐通常用4升豆子。把筛选好的豆子用清水浸泡3―4小时后, 用石磨磨成豆浆,然后用大锅煮熟后滤出豆渣。

第二步:点豆腐。

点豆腐是一个技艺很高的环节,按农家的习俗是用自家的酸水来点,点出来的豆腐鲜嫩结实、酸甜豆香。如技术不够怎么点也不结,往往一锅豆浆就白白废掉。有人为保证豆腐即点即成而用石膏点,石膏豆腐虽白嫩但缺乏韧性,容易破损,经不起制作酿豆腐时反复折腾,其味道与酸水酿豆腐相比也明显逊色。

第三步:压豆腐。

豆浆煮熟退火后就开始点豆腐压豆腐。点豆腐是在在大锅里按一定方向轻微转动,待其凝聚成白云状后立即停止,让其在禁止状态下继续集结。眼看白云状豆腐脑结紧水清后把它装到长方形花格木箱里,然后加盖重压,待水滴干后解开木箱,印有10等分凸痕的大块白豆腐大功告成。

第四步;花豆腐

一锅豆腐可制成10方白豆腐。首先将一方豆腐横刀破二,再在上面按一纵两横的刀法花成大小比火柴盒稍厚的十二等分,然后整齐排放在簸箕里。用细小扁平的竹篾条弯成半圆状,在火柴盒豆腐中间挖出一个外小内大的圆坑,以便酿馅。挖出的下脚料豆腐不能扔掉,等候把它捏成糊状,用来盖馅,变废为宝。

第四步:做馅

做馅关键要选好肉。选肉不要一味选瘦肉,瘦肉多了,酿出的豆腐吃起来会感到粗老。五花肉比较好,又不至于太腻,吃起来又滑又甜又香,非常可口。选好肉后,还配有其他作料,常用的有韭菜、大蒜、葱花、花椒等,有的富有家庭常常配上鱼虾、木耳、香菇、五香八角等(因人而异)。选好料后就与肉掺和在一起开始剁馅。剁馅一般用两把菜刀同时剁,双手此起彼伏,既有速度又有质量,一直剁到满意为止。

第五步:酿豆腐

把剁好的馅装在大碗里,用三个手指轻柔地抓起适量,塞到豆腐圆坑里,动作轻缓温柔,要保证馅塞得满而紧,而豆腐又不破损变形。以此类推把需要酿的豆腐都填完馅后,用下脚料豆腐捏成湖状,然后取适量把坑口一一盖上抹平即可。

第六步:煎豆腐

豆腐酿好后就开始煎。先用柴火把平底锅烧烫,放上适量菜油,加热待油散发香味后,就开始煎豆腐(先放上有盖的那一面)。刚上锅的豆腐不能乱动,待被煎的那面微微泛黄时,马上用木制锅铲轻轻松动四周,左右挪动其位置,片刻后翻转到它的正对面接着煎。为了使酿豆腐既有人为的芳香美味,又不失其原汁原味,一般只煎两面就可以了。

第七步;煲豆腐

酿豆腐煎好后,吃法也有讲究。为使酿豆腐充分吸饱馅里的肉汁及香料,要放冷水豆腐,同时锅里撒些盐、麻油、花生油或少许酱油等,用小火慢慢煲,待水烧开后,就可以享受香喷喷的酿豆腐美味了。

九.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荔波风猪

荔波风猪是具有黔南风味的著名高级传统食品,历史上曾作过封建王朝的贡品。风猪造型美观,色泽鲜艳,皮脆肉酥,美味可口,食而不腻,并可保存较长时间,是宴请宾客、馈赠亲友的珍贵食品。风猪曾多次参加广交会展销,受到外商欢迎,被誉为“厨珍”。产品远销欧州、印度、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樟江大厦所做的“风猪”还拿过“贵州名菜”奖项。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