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胶东特产干红薯 红薯干的特产图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胶东特产干红薯 红薯干的特产图片更新时间:2022-12-15 17:03:24

一. 河南省 周口市 沈丘县 留福红薯粉皮

留福红薯粉皮是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留福镇的。留福镇韩庙村加工的粉皮耐煮、口感好、不掺杂任何食品添加剂,是地道的绿色无公害食品。

留福镇韩庙村利用红薯加工粉皮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加工粉皮的手艺。由于留福镇韩庙村加工的粉皮耐煮、口感好、不掺杂任何食品添加剂,是地道的绿色无公害食品,客户品尝后屡屡出现“再次买”的好现象。

二. 河北省 邯郸 邯山区 烤红薯

烤红薯:利用当地黄土或沙壤质土产的优质红薯烤制而成,甘甜可口,回味无穷。

三. 河南省 开封市 杞县 炒红薯泥

凡吃过杞县红薯泥的人,无不啧啧称赞杞县人的独具匠心。名食红薯泥的主要原料就是我们常见的红薯,有些地方也叫“白薯”、“地瓜”、“番薯”。它的制作方法很讲究,需先把红薯煮熟,剥掉外皮,去其内丝,用干净的白布包裹起来,轧压成泥,然后将白糖倒入锅内化成糖浆,兑入香油、红薯,不断搅拌,呈柿红泥状。装盘后,分层放山楂丁、玫瑰片、青红丝、桂花糖即成。此菜味道甘甜,爽口开胃,色泽鲜艳,营养丰富。

炒红薯泥是一道久负盛名的中州名菜,选用红薯,白糖,山楂,玫瑰,桂花,青红丝等原料。兑入香油烹饪而成。色泽晶莹,甜香可口,营养丰富。红薯泥是一种独树一帜、色味奇美的色菜。民国初年由杞县大同饭庄厨师蒋世奇创制。

食品用料

红薯,白糖,玫瑰汁,山楂丁,葵花籽,芝麻,香油,蜂蜜,花生,蜜枣丁,红糖水,花生油。

制作方法

1准备材料

2红薯去皮后上锅蒸熟,然后制成碎泥。

3芝麻、核桃仁、花生、葵花籽在锅里焙熟。

4红薯捣成泥,用纱布滤出丝。

5锅上火加花生油,油烧到5、6成热,放入打好的红薯泥,翻炒。

6加入红糖水,玫瑰汁,白糖,香油,芝麻,蜂蜜,花生,蜜枣丁。

7撒上山楂丁。

8可以吃了。

相关典故

说法一:以红薯为主料,成品形似泥状,始产于杞县而得名。其配料比例是:一斤熟红薯,五两白糖,二两半香油及少量的山楂丁、玫瑰片、青红丝、桂花糖等。制法先将红薯煮熟,剥皮去丝,以净白布包之轧压成泥,作为备用、然后把白糖拼命倒至炒锅内化成糖浆,兑入香油、泥红薯,加熟烹饪,搅拌均匀,至三者溶化为一体,呈现柿红色为止。盛至盘内,上面依次分层放上山楂丁、玫瑰片、青红丝、桂花糖即成。此菜,斑驳陆离,色泽鲜艳,甜爽可口,营养丰富。据食品卫生部门测定,每斤(500克)红薯泥含糖200克,蛋白质5克,脂肪45克,胡萝卜素30克,维生素C50毫克等多种营养物质。有健脾、补虚、益气之功能,对霍乱吐泻、水膨腹胀、夜盲等症也有良好疗效,经常食用,可使人长寿。因此,品尝者对它无不交口称赞。一位记者如英来杞品尝后,在《河南政治月刊》第三卷第十二期上发表《已成陈迹之金杞》一文,盛赞杞县红薯泥为"特殊食品,颇为著名。如有异县友人初履斯土,则…..不可不尝之"。自此,杞县红薯泥声誉大振,慕名前来品尝者日众。大同饭庄亦因之生意兴隆,门庭若市。蒋氏乏嗣,传其艺与甥儿胡诗俊等人。

说法二:清朝爱国将领林则徐到洋人府作客,洋人拿出冰激淋给林则徐吃。林则徐第一次吃冰激淋,见冰激淋直冒气,以为是热气,用嘴吹了吹,啃了一口才知道是冰气,被身旁的洋人嘲笑开了。林则徐对此激愤在胸,回府后暗下决心,一定要找机会教训一下洋人。一个偶然的机会,皇上让他接待洋人,他让厨师做了一道炒红薯泥,洋人见桌上盘中红薯泥不冒热气,拿起勺子捞起就吃。可是刚出锅的红薯泥因表层附油,虽然不冒热气,里边着实烫得很,把洋人烫得哇哇直叫。因此炒红薯泥作为一道爱国菜的美名也由此得来,流传至今。千万记住了,吃炒红薯泥出锅后一定要先放一会儿,别把嘴给烫了。

四. 河南省 周口市 沈丘县 白薯干番薯片红薯片

白薯干番薯片红薯片

位于豫东平原大地的沈丘县裕祥专业经济合作社旗下的沈丘县百食特粉制品加工示范基地注册成立于2008年8月份,座落于素有“小上海”之称的沈丘县,是周口市的东大门,也是豫东南和皖西北交流的重要门户和物资集散地。濒临207省道西侧,102国道北侧,与安徽临泉交界,交通十分便利,地理环境位置优越。该基地的是以甘薯及山药淀粉及甘薯片为主导产品的加工产地,因盛产甘薯片而闻名豫东平原大地,每天一大早,都会有不少外地前来订购甘薯片的车辆,社员足不出户,所生产的甘薯片就会销售一空。该地的甘薯片加工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该地社员的市场意识越来越浓,甘薯片加工成了一项主要家庭副业。该基地致力于营造“健康、

美味、方便、营养”的食品概念,从研发、生产、包装、品质管理到销售,力求精益求精,提供消费者最佳产品和服务。我们本着“诚信为本,质量第一”的经营宗旨,遵照“科学发展,协作共赢”的企业精神,努力做到客户的需求是我们的努力方向,超越客户期望是我们的追求目标,回报社会是我们的最终理想。我们现在为了扩大国内和国际市场,诚邀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盟代理沈邱县农家特许经销商,真诚期待您的加入。甘薯片的做法及营养知识详细介绍(共有1种甘薯片做法)别名:白薯干,番薯片使用提示:每餐50~80克甘薯片知识介绍:薯片是采用红薯切片晒干后,用油炸使其呈膨胀发泡状态。香脆颖人,适应各类消费群体。

甘薯片营养分析:1.

白薯在医疗上也有很大价值。腹泻经久不愈,可热食烤白薯,起“健牌开胃补虚弱”的作用。小儿消瘦,消化不良,每日适当吃些白薯,可滋补和调养身体。2.

薯片味香、质酥脆,独具风味。

甘薯片适合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五. 广西 桂林 灌阳 灌阳黄心红薯

“灌阳有三宝,青梨、黄薯、大红枣。”灌阳的梨子大如海碗,枣子大如鸽蛋。还有黄心红薯呢,大得像小孩的面盆,煮熟了,里面有如一包蜜,咬一口,甜进心,人称“薯霸王。”

六. 河南省 周口市 项城市 潘庄红薯

项城市的潘庄村是1000多人的行政村,人均耕地不足1亩,但潘庄却是周口有名的农作物良种培育基地,年产值超过千万元,其中脱毒红薯闻名全国。近年来,该村联合农业、科技部门研发试种农作物良种,脱毒红薯是最成功的一个.该村还把脱毒红薯的种植作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加强脱毒红薯的良种繁育和技术推广力度,积极引导农民种植.由于脱毒红薯产量高、出粉率高、经济效益好,顺应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使该品种在全镇得以迅速推广开来,并且使农民得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七. 贵州省 铜仁 碧江区 铜仁红薯粉丝

铜仁红薯粉丝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铜仁红薯粉丝生产加工历史悠久,品牌知名度较高,产品以铜仁市碧江区、万山区境内17乡镇所产优质红薯和地下100米以下优质泉水为原料,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精心加工而成。具有久煮不烂、清香可口、食法多样、丝条粗细均匀、呈半透明状态、无并条碎条、手感柔韧、弹性良好等特点。

铜仁红薯粉丝生产加工历史悠久,品牌知名度较高,产品以铜仁市碧江区、万山区境内17乡镇所产优质红薯和地下100米以下优质泉水为原料,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精心加工而成。具有久煮不烂、清香可口、食法多样、丝条粗细均匀、呈半透明状态、无并条碎条、手感柔韧、弹性良好、水分≤15%、淀粉≥75%、灰分≤0.5%、熟断条率≤10%、耐煮时间≥15分钟等特点。

2010年,由碧江区质监局向碧江区政府提出申报铜仁红薯粉丝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报告,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立即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拟定申报方案、下拔专项经费、要求相关部门和企业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在政府及其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质监部门全面负责、精心安排,农牧科技等部门通力合作,广泛收集整理资料,认真开展调查研究,较快地完成了初步申报材料,今年1月得到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受理。铜仁市质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将推动铜仁红薯粉丝品牌建设,为做大做强该产业、获得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奠定坚实基础。

贵州省铜仁市河西街道办事处、环北街道办事处、市中街道办事处、灯塔街道办事处、云场坪镇、川硐镇、坝黄镇、茶店镇、桐木坪乡、鱼塘侗族苗族乡、和平土家族乡、滑石侗族苗族乡、漾头镇、大平侗族乡、瓦屋侗族乡、六龙山土家族乡1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铜仁红薯粉丝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辅料要求

1.酿造用水:产地范围内地下水,水质符合饮用水相关规定。

2.红薯:产地范围内高淀粉的加工用薯,鲜薯淀粉含量大于20%。

二、生产工艺流程

1.传统工艺:粉碎→过滤→沉淀→打芡调浆→漏粉和熟化→搓粉→晒丝。

2.生产操作要点:

(1)粉碎:2倍水磨细成浆;

(2)过滤:采用滤布两次过滤;

(3)沉淀:分离淀粉;

(4)打芡调浆:打芡比例为1:10,水温95℃至100℃;

(5)漏粉和熟化:漏粉温度30℃至40℃,水温≥95℃;

(6)搓粉:入自然水中冷却后用竹竿绕成捆捞出。

(7)晒丝:背风向阳处自然干燥,水分含量≤15%。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丝条匀细、纯净光亮,整齐柔韧,透明;久煮不断,韧性好,爽滑耐嚼。

2.理化指标:水分≤15.0%,淀粉≥75.0%,耐煮时间≥15min。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八. 江西省 宜春 袁州区 炸红薯片

这是小时候常见的小零嘴,有油炸红薯片和干红薯片两种。油炸的香酥脆爽、干红薯片非常有韧性,越嚼越香。如今偶尔还能在街头见到骑自行车挑担卖炸红薯片的,可惜干红著片却难寻其踪。

九. 陕西省 汉中 洋县 洋县红薯

洋县红薯是陕西省汉中市洋县的。洋县红薯具有品种优良、上市早、薯块大、表面光滑、色泽明亮、口感好、产量高、淀粉含量高、无污染之特点。已获得有机转换食品认证。

洋县年种植面积达50000余亩,产鲜红薯10万吨,目前该地所产红薯,除农户自用以外,其余全部被外来客户抢收一空,销往大中城市。为提高附加值,实现农业工业化,现拟用红薯加工食用柠檬酸、淀粉、薯片、粉丝、果脯、饴糖、薯糖、食醋等系列产品。

洋县槐树关镇针对近年来红薯及其衍生品因绿色环保且具有保健功能,价格逐年攀升,效益猛增的现状,充分发挥该镇长达几十年种植红薯的传统优势,该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把红薯种植作为全镇“促进农民增收、助推升级晋档”的特色支柱产业来抓,按照“协会+农户+企业”的模式大力发展红薯产业,走上了政府引导,典型带动,协会技术培训、产品销售的发展道路,形成以槐树关村、万岭村、张山村、石槽寺村为龙头,向周边辐射,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红薯产业化链条,吸引西安、甘肃、浙江等省内外客商驻镇收购。

2012年,该镇发展红薯16000多亩,其中引进新品种“紫红薯”6000多亩,红薯产量达到26000吨,实现产值4400万元。该镇万岭村红薯加工大户周文义,年加工红薯淀粉、手工粉条2万余斤,年净收入达10万余元。全镇仅红薯一项每年为农民人均增收135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8%,有力地推进了该镇村党组织“升级晋档”。

十. 陕西省 咸阳 秦都区 秦都红薯

秦都红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秦都红薯是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的。秦都区地处关中平原,气候温和,境内红薯种植面积近2万亩,年产近20万吨。以无公害、 出粉率高、粉质好的莽塬红品牌享誉陕西乃至西北。秦都红薯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秦都红薯,明清时期已有种植。民国十八年关中大旱,红薯以其“一季红薯半年粮”的粮食属性,解决了成千上万三秦儿女的饥饿之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粮食供求紧张时期,红薯在解决群众温饱、渡过饥荒上发挥了很大作用。2001年开始,秦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红薯产业发展,积极组织农业部门强化技术力量,推广地膜红薯栽培技术,经过多年努力,初步形成了以马庄、双照为主的红薯产业基地,逐渐成为农民群众发展家庭经济的支柱产业。

咸阳市秦都区双照、马庄镇一带因为土层厚、降水少、无污染,种植红薯早有历史,为了推广红薯竞争力,村支部召集党员们集思广益,积极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薯课题研究组联手,引进了“秦薯4号”、“彩色红薯”等新品种,并通过党员示范,邀请专家给村民讲解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知识,积极推广机械化栽种、收获,注册“莾塬红”商标等一系列措施,充分调动了群众积极性。

如今咸阳市秦都区莽塬红红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会员已达280多户,带动当地群众发展红薯种植2万亩,每年为群众增收6000余万元,秦都红薯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出口韩国、匈牙利等国家和地区。

2013年,咸阳市秦都区莽塬红红薯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的“秦都红薯”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秦都红薯种植区域位于咸阳北塬的马庄镇和双照街道办,距咸阳市区15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8o37′-108o45′,北纬34o18′-34o26′。东到三合村,南到下帝王村,西到龙北村,北到将相村,辖57村,总面积2万亩,年产红薯6万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