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内江在哪里买特产 内江有什么特产值得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内江在哪里买特产 内江有什么特产值得买更新时间:2022-12-14 16:56:27

一. 四川省 内江 东兴区 鲜藕丝糕

鲜藕丝糕,煮点,特点:甜嫩,香脆,爽口。烹制法:煮、搅。原产于四川内江等地,被美食家称之为“小吃中的阳春白雪”,后经成都龙抄手餐厅加以改制成为成都名小吃。

四川内江等地创制的“鲜藕丝糕”,是采用新鲜嫩藕,运用煮、冻的方法精制出的一款甜味小吃。成品呈玫瑰红色,晶莹细嫩,甜润清香,爽口化渣。尤其是夏季食用,清凉沁脾,蠲烦解暑。食用时,若与鲜莲子熬成的羮汤同上,极妙。难怪美食家称之为“小吃中的阳春白雪”。5WW

成都龙抄手餐厅制作的鲜藕丝糕,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不但制作精致,磆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改进。传统的鲜藕丝一般不加琼脂,但藕粉的用量较大。后来,加入少量琼脂冻结度更好,成品透明度亦增。该餐厅常将鲜藕丝作为高级筵席席点,配银耳或莲子羮汤同上,增添了宴席情趣。受到食客们的赞赏。1990年12月,成都龙抄手餐厅制作的鲜藕丝糕,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成都优质小吃”;1992年6月又被授予“成都名小吃”的称号。5WW

鲜藕丝糕的制作方法:5WW

藕去节去皮,切成细丝,漂入白矾水中,入锅前捞入开水锅中略煮。5WW

清水锅中放白糖,鸡蛋清加少许清水调散后倒入锅内,用勺推转,待糖泡浮起时捞净,加入少量食用红推匀呈粉红色时,再将藕粉调成清糊倒入锅内,搅至快凝结时倒入藕丝和匀,起锅倒入抹了油的平盘内,晾凉后切成精致小块,装盘即成。5WW

操作要领:藕粉加水适量并调匀调散;晾凉后才能切块。5WW

二. 四川省 内江市 隆昌市 山古坊

山古坊是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的。隆昌县山乡食品酿造厂开发了“山古坊香豆腐”、 “山古坊豆豉”、“山古坊酱油”、“山古坊陈醋”、“山古坊松花蛋”、“山古坊咸盐蛋”、“渔箭滩豆腐干”等系列产品。

隆昌县山乡酿造食品厂坐落于有着“中国石牌坊之乡”和“首批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县”美誉的四川隆昌。企业邻成渝高速和西南出海通道,距成渝铁路九公里,便利的交通在企业迅速发展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也给全国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实惠。企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视产品质量如生命、艰苦创业、真抓实干”的精神为立企之本。山古坊调味品、豆制品系列秉承古法传统工艺精选本企业无公害绿色种植基地纯粮,运用企业独有的传统技术,专业生产“古法传统工艺、非现代食品”的风味豆豉、花生豆腐、剁椒水豆豉、天然风萝卜、渔箭滩豆腐干、四川老腊肉、酱肉、姜汁盐板鸭、无铅无泥五香松花皮蛋、盐蛋等土系列产品。山古坊秉承传统技术作为花生豆腐产品的独特工艺,该产品以豆类系列之中的绿蓝豆为主要原料,工艺精湛,汲取天地之灵气,经天然的传统发酵,并严格把握产品发酵的干、湿温差和技术要领,使发酵出的香豆腐有着麻、辣、香、柔、滑、嫩的独特风味。渔箭滩风景宜人,山清水秀,天赐独特地质、优质泉水及特殊环境气候,与茅台和郎酒的酿造受地理区域限制同似。独特的环境及精湛的工艺使渔箭滩豆腐干有着色泽澄黄、细韧耐嚼、越嚼越香、回味悠长、营养丰富的特点。因此渔箭滩豆腐、豆腐干响誉川南,远近闻名。

三. 四川省 内江 市中区 香炸苕饼

香炸苕饼为内江宾馆的名菜。

原料:红苕750克

黄油50克

甜豆沙100克

糯米粉75克

面粉50克

白芝麻100克

吉士粉各适量

色拉油1000克(约耗80克)

制法:

1.红苕洗净后去皮,入笼蒸,取出压成泥,加入糯米粉、面粉、吉士粉拌匀成苕泥粉团;黄油和甜豆沙混合搅匀成黄油豆沙馅。

2.将苕泥粉团分成10份,再分别包上黄油豆沙馅,搓成球形,沾匀白芝麻,然后逐一按扁成饼状,即成苕泥奶沙饼生坯。

3.炒锅置火上,放入色拉油烧至四五成热,下入苕泥奶沙饼生坯,炸至色呈金黄且熟透时,捞出沥油,装盘即成。

特点:色泽金黄,外酥香,内软滑甜润。

四. 四川省 内江 资中县 资中君子泉酒

资中君子泉酒,是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的著名,该酒甘冽清醇,回味悠长,成为历史文人雅士最为喜爱的杯中之物。从唐代宋到明清等众多文人墨客,都爱到君子泉下饮酒赋诗。

资中君子泉酒,以精选优质高粱、小麦、大米、糯米、玉米、五粮为原料,采用双轮底发酵、传统工艺酿造,量质摘酒、分段储藏、按质并坛,加现代工艺精心勾兑,并应用先进的分析仪进行技术检测,水晶烤花内包装,晶莹剔透,手工制作外包装盒,尊贵尽显。君子之品,古朴淡雅。LAd

君子泉酒以优质的品质、独特的品牌内涵名扬巴蜀,赢得了市场和业界的一致认同,并先后评为资中县人民政府和内江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指定接待用酒;2005年度被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四川省工商业联合会评为省民营企业质量工作先进单位,优质产品诚信企业。君子泉酒是馈赠、接待贵宾之佳品。“家乡君子泉,礼待天下客。”LAd

资中君子泉酒名字的来历:LAd

君子泉之名源于唐得宗贞元年间的资中重龙山腰的积翠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唐晚期的著名女诗人薛涛的丈夫郑纲担任资州刺史,征战吐蕃阵亡后由羊士鄂接任,羊士鄂久仰薛涛芳名,二人在积翠泉饮酒后理智失控欲对薛涛无礼,薛涛泣不成声,哭泣使羊士鄂酒醒,深感寡廉鲜耻,接着长揖赔罪。薛淘静下神来说道:大人深明大义,醉而不乱,其松柏襟怀,君子高风也!此处名位积翠泉,依我之见,不如称为君子泉。LAd

羊士鄂和薛涛所饮之酒为积翠泉的泉水酿制而成,名曰“翠泉春”,积翠泉改名后便称“君子泉”。“君子泉”酒甘冽清醇,回味悠长,成为历史文人雅士最为喜爱的杯中之物。从唐代羊士鄂、薛涛,宋代程区、公谨,明代胡学文、张鉴到清代的苟洵、杨锐等,都爱到君子泉下饮酒赋诗。戊戍六君子之一的杨锐在资州艺风书院讲学时就有一段石刻至今犹存,使得佳泉、佳酿更加名声大振。清末明初,张善子、张大千师从于山水画家杨春梯,前后三年多,师徒们结庐泉下,饮泉绘画,极尽林泉之趣。张大千成名后周游全国,多次回到资中,徜徉于君子泉下,绘成《滴水弹琴图》,巡回展览于法国巴黎,新加坡、日本、台北,引起巨大轰动。LAd

五. 四川省 内江 资中县 球溪河鲢鱼

 球溪是四川资中下属一个镇,该镇有条球溪河盛产鲢鱼,鲢鱼无鳞无刺,且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由于是麻辣口味,烹调方法独特的球溪河鲢鱼便在川渝广为流传。科学证明鲢鱼是名贵的营养佳品,早在史书中就有记载,可以和鱼翅、野生甲鱼想媲美,它的食疗作用和药用价值是其他鱼类所不具备的,独特的强精壮骨和益寿作用是它独具的亮点。

六. 四川省 内江 东兴区 珍珠粉耙

珍珠粉耙是四川内江的传统著名甜食。产品特点:晶莹发亮,耙质绵软,香甜可口。

七. 四川省 内江市 资中县 资中罗泉豆腐

资中罗泉豆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资中罗泉豆腐,是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罗泉镇的著名,该品是罗泉人用优质山泉水和黄豆一起经石磨磨制而成,并采用传统的工艺用卤水点制而成,它具有细、白、嫩、绵的特点。

资中罗泉豆腐,是当地人将优质黄豆与天然矿泉水混合浸泡后用石磨磨制成豆浆,并加温锅煮经卤水点制而成。罗泉豆腐具有细、白、嫩、绵的四大特点,加以辅料可烹调出麻、辣、烫的豆腐佳肴,如箱箱豆腐、口袋豆腐、鲶鱼豆腐、豆腐包子,罗泉人还将豆腐制成风味独特、便于携带的豆腐干、豆腐乳等作为地方旅游深受各地人士喜爱,早在明清年代就已成为巴蜀一绝。当年,古镇商贾云集,五里长街昼夜为市,罗泉豆腐不仅繁荣了地方经济,而且丰富了古镇文化,罗泉豆腐与震惊中外的罗泉会议同时彪炳史册,光耀古今。TUU

罗泉镇位于四川省资中县西部,距资中县城51公里,距成渝高速公路25公里,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中国100个千年古镇之一。罗泉地处资中、仁寿、威远三县交界处,有“脚踏三县”之说。据《盐法志》记载“资州罗泉井,古厂也、创于秦。”罗泉井盐有2200余年的历史,1925年曾获巴黎世博会金奖。

随着盐业的不断发展,豆腐也应运而生,2100多年前淮南王刘安隐居罗泉,潜心研究长生不老之术,有一次他把黄豆磨成豆浆和盐卤(胆水)用来炼丹,灵丹没炼成,却加工制成了绵嫩可口的豆腐。

明代诗人苏秉衡作《豆腐诗》一首:“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褪尽见精华。一轮雪花,瓦缸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暇,个中滋味谁得知,多在僧家与道家”。诗又云:“种豆南山下,霜风老荚鲜。磨砻流玉乳,蒸煮结清泉。色比土酥净,五食勿与传。”TUU

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发展罗泉豆腐,成为独具特色的地方美味佳肴。随着千年古镇罗泉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罗泉豆腐深受美食旅游者喜爱,其文化、艺术和经济价值得到进一步体现。

罗泉豆腐产地范围为四川省资中县罗泉镇现辖行政区域。

八. 四川省 内江市 威远县 新店七星椒

新店七星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七星椒为威远县新店镇历史悠久的,具有皮薄肉厚、色鲜味美、辣味醇厚的特点。曾远销韩国、斯里兰卡、菲律宾、新加坡、香港等地。1995年在全国第二届农业食品博览会上荣获全国优质农产品称号,并取得GB认证。2001年8月成为中国吉尼斯吃辣椒比赛唯一指定用椒。七星椒现已开发出干椒、泡椒、椒面、节椒、糍粑椒等5大系列,二十多个品种,在省内外有较高的声誉。

威远七星椒以其独特具有的皮薄肉厚、辣味纯香、口感良好、营养丰富等特点,富含大量维生素C、各种氨基酸、胡萝卜素、辣红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被誉为中国第一香辣之称号,是全国优质农产品,曾出口韩国、菲律宾、荷兰、新加坡等国家,在全国和国际上具有一定知名度。2007年,威远新店七星椒已通过国家质量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

荣誉认证

1995年新店“七星椒”在第二届农业食品博览会上荣获优质产品称号,并获GB认证;2001年8月又成为“中国电视吉尼斯吃辣椒比赛”唯一指定用椒;2002年取得绿色产品证书,新店镇也被确认为“七星椒之乡”,被授予“四川省之乡”,2007年国家质监总局192号公告认定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7年,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决定自2007年12月13日起,对新店七星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

保护范围

新店七星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四川省威远县人民0《关于报送新店七星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函》(威府函〔2006〕9)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四川省威远县新店镇、向义镇、界牌镇、严陵镇、铺子湾镇、高石镇、龙会镇、东联镇、靖和镇等9个镇所辖行政区域。

九. 四川省 内江 东兴区 盐煎肉

“盐煎肉”是川菜家常风味菜肴的代表作,与回锅肉共称为姐妹菜。本品以瓜类制素肉用盐煎肉的烹制方法加工而成,成菜肉片鲜嫩,色泽美观,咸辣适口。

成菜颜色深红-,干香酥嫩,味道鲜美,具有浓厚的地方风味。此菜在四川家喻户晓,是下酒佐餐的佳肴。

做法

做法一

菜谱配料:猪后腿肉50克,青蒜150克,郫县豆瓣40克,甜酱10克,化猪油75克,酱油10克,料酒15克。 盐煎肉

制作方法:1.将肥瘦相连的肉去皮,切成5厘米长、2.5厘米宽的
薄片,清蒜择洗干净,切盛3厘米长的节;2.锅内油烧至五成热,放入肉片,煸炒至刚熟,烹料酒,下豆瓣酱、豆豉,炒出红色,加酱油、甜酱、青蒜炒匀,青蒜熟时起锅装盘,盐煎肉即成。
烹调技巧:1.豆瓣要炒出红色,肉味才香辣;2.青蒜下锅不宜久炒,要快速起锅,方能保持翠绿色,如无青蒜,可用大葱代替。
菜品特点:色泽红润,滋味浓香,咸鲜中带辣,质地酥软适口。

做法二

菜谱配料:猪腿肉250克,郫县豆瓣20克,青蒜苗50克,永川豆鼓15克,糖盐1克,酱油10克,油75克。 盐煎肉

制作方法:1.青蒜苗去蒂和老叶后洗净,切成短于3厘米长的节,郫县豆瓣剁细,猪肉去皮切成长约5厘米、宽3.5厘米、厚0.15厘米的片;2.炒锅炙好置旺火上,放油烧至六成热,放入肉片略炒后,加入精盐反复炒至出油,放入豆瓣炒至香气已出,油呈红色,再放入豆鼓,酱油,青蒜苗炒断生,待香气四溢时起锅装盘,盐煎肉即成。
烹调技巧:1.炒肉时先用旺火,后用中火炒至表面略带干香滋润即可;2.原料需选择肥瘦相连的部位;3.蒜苗不宜久炒,以断生出香为好。
菜品特点:咸鲜微辣,色泽红亮,香气扑鼻。-

做法三

菜谱配料:素肉初坯450克,郫县豆瓣20克,菜油120克,盐2克,鲜红椒10克,味精2克,青蒜苗40克, 盐煎肉

老姜5克,永川豆豉3克,大蒜5克。制作方法:1.素肉做法:爪类(冬瓜、瓠瓜)500克,米粉6克,鸡蛋2个,面粉10克,豆粉10克,食油150克,盐适量。瓜类削去皮,除去瓤,入蒸笼蒸至成熟,取出晾于水气,用刀切成 6.5 厘米的长方块。将鸡蛋打入碗内,加米粉、面粉、豆粉、适量的盐和水,调匀呈糊状,然后涂敷在整个长方块瓜类上,下油锅(油温掌握在七成热)炸至金黄色即成猪肉;2.素肉初坯切成长10厘米、宽5厘米、厚0.3厘米的片,蒜苗切成寸节,鲜红椒切菱形片,姜蒜切成指甲片;3.炒锅上火烧热,炙好,放油120克,下郫县豆瓣,煸出香味,加入永川豆豉、盐、糖、姜蒜片、素肉片、味精等,翻炒入味,起锅装盘,盐煎肉即成。
温馨提示:此素肉还可作回锅肉、杂烩。若将瓜类切成片,可炸制成门板酥,制作攒丝杂烩。
菜品特点:本品以瓜类制素肉用盐煎肉的烹制方法加工而成,成菜颜色深红,肉片鲜嫩,色泽美观,咸辣适口。

做法四

菜谱配料:猪后腿三刀肉200克,青蒜(或青椒、蒜台)7克,大油65克,酱油、面酱、豆豉、料酒各15克, 盐煎肉

豆瓣酱15克,盐2克,白糖5克,葱25克,味精3克。制作方法:1.将带皮肉切成宽3厘米、长4厘米的薄片,青蒜切成3厘米长的段,葱切成马耳状;2.炒勺烧热注油,油热后下入肉煸炒,待断生时(勿过火)下豆瓣酱、面酱、盐、豆豉炒出味后再下青蒜,并将酱油、白糖、味精、料酒、葱下入后,翻炒几下,盐煎肉便成。

做法五

菜谱配料
素肉初坯..450克 郫县豆瓣...20克
菜油....120克 盐......2克
鲜红椒....10克 味精.....2克
青蒜苗....40克 老姜.....5克
永川豆豉...3克 大蒜.....5克
〔烹制方法〕
1.素肉初坯切成长 10厘米、宽 5厘米、厚 0.3厘米的片。蒜苗切成寸节。鲜红椒切菱形片。姜蒜切成指甲片。
2.炒锅上火烧热,炙好,放油 120克,下郫县豆瓣,煸出香味,加入永川豆豉

特写(20张)、盐、糖、姜蒜片、素肉片、味精等,翻炒入味,起锅装盘即成。
〔工艺关键〕
1.素肉制法:爪类(冬瓜、瓠瓜)500克,米粉 6克,鸡蛋 2个,面粉10克,豆粉 10克,食油 150克,盐适量。瓜类削去皮,除去瓤,入蒸笼蒸至成熟,取出晾于水气,用刀切成 6.5厘米的长方块。将鸡蛋打入碗内,加米粉、面粉、豆粉、适量的盐和水,调匀呈糊状,然后涂敷在整个长方块瓜类上,下油锅(油温掌握在七成热)炸至金黄色即成猪肉。
2.此素肉还可作回锅肉、杂烩。若将瓜类切成片,可炸制成门板酥,制作攒丝杂烩。
〔风味特点〕
“盐煎肉”是川菜家常风味菜肴的代表作,与回锅肉共称为姐妹菜。本品以瓜类制素肉用盐煎肉的烹制方法加工而成,成菜肉片鲜嫩,色泽美观,咸辣适口。

十. 四川省 内江 东兴区 油炸粑

油炸粑为内江民间流行的一种小吃。其制法是将糯米泡软蒸熟再把糯米饭捏成拳头大的一个个小团,小团包进豆沙。豆沙以赤豆为主要原料。掺进食盐、花椒粉为佐料。然后将糯米团压成饼状,投进滚油锅炸成金黄色即可。

其特色是外酥内软,油而不腻,咀嚼有味,口齿生香。据说此食品最初由椑木镇木板桥桥头一小吃店首创,并大受欢迎,行销至内江城内。人称“板板桥油炸粑”。至今油炸粑仍然是内江人喜爱的小吃,城区内已有多处店、摊专卖此种食品,热锅热灶,现炸现卖。热吃口味尤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