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南澳岛土特产介绍 南澳岛买特产哪家便宜实惠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南澳岛土特产介绍 南澳岛买特产哪家便宜实惠更新时间:2022-12-17 12:07:22

一. 广东省 汕头 南澳县 南澳海萝

赤菜学名海萝,南方也叫胶菜,北方俗称牛毛,为一年生红藻。藻体呈圆柱形,叉状或不规则分枝,中空,紫红色,样子别致,宛如一朵朵紫红色的小绒花。



赤菜喜生长在接受波浪冲击、盐度较高、垂直分布可达2米左右的外海岩礁上,大多是向光生长。赤菜含有琼胶、多糖及粘液质,还含有无机盐、钾、钠、钙及多种微量元素。



南澳岛地处闽粤之交的外海,岛屿多,近海岸礁多,很适合赤菜的生长。每年初夏,南澳渔民从岩礁上采下大量赤菜,漂洗后晒干收藏上市。



五十年代开始我国已有了对赤菜的利用,如从赤菜中提取海萝胶、用赤菜作为浆丝及"香云纱"上浆原料等。



赤菜性凉,具有退热、凉肠、凉血等药用价值。取赤菜少许,用开水冲泡或煮沸,加点糖即可食用。汤液中既有脆嫩的乳白色条状物,又有胶质汤液,和做成的鱼翅汤一模一样,被誉为"南澳鱼翅"。喝着这种汤液,润滑爽口,稠而不腻,不仅清凉止渴,而且可防治赤痢和肠热病,夏秋季节酒席之末用它当甜品。既可醒酒而又经济实惠。近年,南澳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进行深加工,把赤菜经科学方法加工成"海萝晶"、连同用海带、海藻加工而成的"海带晶"、"海藻晶"首创海洋植物保建型固体饮料系列产品,饮用方便,产品投放市场深受欢迎。

二. 广东省 汕头 南澳县 南澳鱿鱼

南澳鱿鱼

三. 广东省 汕头 南澳县 三鲜鲍鱼

三鲜鲍鱼

汤浓味厚,清鲜适口,营养丰富;将水发紫鲍鱼洗净,用刀剞上花刀,翻过来再剞另一面,然后坡刀片成厚片,小的片成2片,大的片3-4片;油发鱼肚洗净,用坡刀片成片,薄的可以改成方块;水发乌参去内脏,洗净,也用坡刀片成厚片,待用。0鸡和鸭子肉用开水氽透,捞出,洗净血污,放入锅内,再放入2.5-3公斤清水,大火煮开后,用小火煮成浓汤,将鸡、鸭煮烂,共出汤1.5公斤鲍鱼、鱼肚、海参分别用开水氽透,再用鸡汤氽一遍捞出。锅内放入浓鸡汤,下入葱、姜将鲍鱼、鱼肚、海参下入锅内,汤开后,再烧3-5分钟,然后挑出葱、姜,再加入料酒、酱油、盐、白糖,调好口味,用水淀粉勾薄芡,淋上芝麻油,盛入盘内,撒匀芝麻,即可。

四. 广东省 汕头 南澳县 中华楠

南澳县立足当地的天然资源优势,大力开展珍贵乡土树种中华楠的繁育和栽培攻关,获取了重大成果。4年多来,已成功培育楠木苗木50万株,成功推广造林3000多亩,中华楠培育技术成果跃居全国先进水平。

中华楠是珍稀楠木中较为高级的一种,为中国南方的一种长寿树。它树形挺拔、树姿优美、材质优良、花芽嫩叶艳丽多彩,既是珍贵的用材林,又是贵重的生态景观树种。

近几年,县林业科技人员同园林绿化公司、育苗专业户紧密配合,先后攻克了适时选籽、遮荫避暑、土壤改良、科学肥培等技术难关,使中华楠各项繁育试验全部取得成功,仅苗圃基地近4年多来成功培育的楠木苗木就达50万株,两年生苗普遍达到1.2米至1.5米,并成功推广造林。经广东省林业系统、大专院校专家学者的实地考证,确认南澳岛中华楠多种育苗技术成果跃居我国南方地区领先水平。去年下旬,省林业局有关领导还专程莅岛,实地视察我县中华楠天然次生林的分布状况、育苗生产基地和造林生长情况,对海岛珍贵乡土树种中华楠培育技术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目前,南澳岛成功推广造林的中华楠面积已达3000多亩;2005年4月栽植的中华楠已普遍长至3米之高,较高的已超过3.5米,基本形成自然植物群落,展现了特有风姿,中华楠栽培成果已被专家学者认定“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五. 广东省 汕头 南澳县 南澳牡蛎

南澳牡蛎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澳牡蛎产地范围为广东省南澳县南澳主岛和35个小岛屿的周边海域,东经116°39′至117°19′,北纬23°10′至23°32。

南澳县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海域面积广阔,海洋生物丰富,发展太平洋牡蛎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产牡蛎产量高、肉质肥美。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南澳县是中国十二个海岛县之一,也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地处 图2 南澳岛“环保蚝”养殖场

.闽、粤、台三省交界,主岛周围10米等深线内海域面积24.6万亩,其中可养面积10万亩,海域面积广阔,海洋生物丰富,海洋生物种类达1300多种。南澳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5℃,海区营养盐充足,饵料生物种类多样,海区年平均气温22.5℃,年平均盐度32%,溶解氧6.95毫米∕升,PH值7.8~8.2,水质COD含量为0.28~1.42毫克∕升,海水养殖区不受工农业、居民生活等方面的污染,潮流畅通。南澳海洋自然条件优越,沿海岸线海域有案屿、猎屿、虎屿、官屿等十多个岛屿作为天然屏障,形成了龙门湾、白沙湾等具有自然优势的天然养殖区,对发展太平洋牡蛎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养殖情况

南澳县努力推动太平洋 图3 南澳岛牡蛎交易现场

.牡蛎养殖业发展,使太平洋牡蛎养殖生产成为该县海水养殖业重要产业支柱及拳头产品。2005年全县海水养殖总面积达4.13万亩,产量5.38万吨,产值18785万元,其中太平洋牡蛎养殖面积达2.1万亩,占全县养殖面积51%,养殖产量3.78万吨,占全县养殖产量70.4%。太平洋牡蛎养殖生产已成为该县渔业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成为解决转产转业渔民及下岗职工生活出路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壮大渔农村集体经济的新产业,达到渔民增收、渔业增效,确保了渔区的稳定。太平洋牡蛎养殖生产在该县已有20多年的历史,1984年从青岛引进太平洋牡蛎种苗20亩,在深澳白沙湾西南侧滩涂海区开展木桩式吊养试验,当年试验获得成功。经过十多年来水产科技人员对太平洋牡蛎海区养殖技术及养殖方式进行试验、探索、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一套深水延绳式的养殖方式和生产管理经验,促进了太平洋牡蛎养殖业向规模化、科学化发展的新局面。特别是2000年对太平洋牡蛎养殖实施了贝藻类混养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即是太平洋牡蛎与龙须菜、紫菜等藻类进行混养、间养,其生态养殖面积比例为3:1,即太平洋牡蛎养殖面积为3亩,龙须菜、紫菜等藻类养殖面积则为1亩,通过贝藻类混养、间养促进养殖品种生物链的相互作用,改善了海区的水质,提高了太平洋牡蛎养殖品种单位产量,防止了养殖海区富营养化和贝类暴发性的病害。为使太平洋牡蛎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该县对深澳白沙湾等太平洋牡蛎养殖海区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多次的清理整治,制订了太平洋牡蛎养殖海区的生产管理制度,并核发了《养殖证》。还先后出台了《南澳县水域滩涂海水增养殖的规划》、《南澳县海水增养殖暂行规定》等有关地方性的法律法规,使该县海水养殖生产走上规范化道路。.太平洋牡蛎原产于日本、澳大利亚,是一种养殖周期短、产量高、肉质肥美的优良贝类。1999年8月,南澳国家五部委批准为全国科技兴海示范基地后,大胆承担了国家863海洋生物领域的重大项目《太平洋牡蛎三倍体育苗养殖中试》,在青岛海洋大学专家的指导下,建起了年可培育太平洋牡蛎苗2000亩以上的育苗中心,据国家有关部门的实地验收,在南澳生长的三倍体太平洋牡蛎成贝开口死亡率、每串重量分别比二倍体减少50%和增长107%,为南澳获取太平洋牡蛎养殖高产、稳产,推动养殖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成为项目夺得全国海洋创新成果一等奖的5个中试基地之一。与此同时,南澳县着眼太平洋牡蛎的规模化发展,把它作为全县海水养殖的重点项目来抓,形成5大养殖区,全县养殖面积从1998年的3000亩增至2002年的1万亩,总面积增长了2.3倍,成为中国南方太平洋牡蛎的主要养殖基地之一。深澳白沙湾太平洋牡蛎养殖基地是南澳县最早开发建设的基地,到2002年,整个养殖基地仅吊养的太平洋牡蛎面积就达4000亩,年总产量1万吨,产值1000万元。.

经济效益

通过努力,该县的太平洋牡蛎养殖业取得了快速发展,2006年,全县太平洋牡蛎养殖面积达到2.1万亩。2006年太平洋牡蛎养殖产量达3.78万吨,占全县海产量49.78%,成为渔业结构调整后一大重点优势产业,也是全县海水养殖业的主要产业之一,成为群众的主要生活出路。2006年,全县从事太平洋牡蛎养殖专业人员达到3000人,季节性兼业人员2500人,发展太平洋牡蛎养殖生产,已成为渔村家庭的主要经济收入。以深澳镇为例,该镇从事海水养殖专业人员达到2000名,季节性兼业人员达到1500人,年劳平基本收入达到5000~8000元,有40%达到2万元以上。渔村富余劳力,转产转业渔民的生活出路问题也得以解决。随着海水养殖生产的迅猛发展,群众的经济收入提高了,生活改善了,群众年存款储蓄额达1000多万元,居全县人平储蓄之首,这些存款几乎都是养殖收入。[

六. 广东省 深圳 龙岗区 南澳海胆

在南澳近海的芹澎、南澎、乌屿、官屿等四澎四屿海域,生长着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棘皮动物———海胆。将海胆的外壳撬开后,就是美味的海胆卵。每年清明、五月节前后村民便驾上汽艇前往上述海域潜水拣海胆。

         

"无钱买鸡蛋,餐餐食海胆。"是在南澳流传甚广的俗话。海胆,对于城市人来讲是十分名贵的菜肴,在当地人眼中看来只是一些比鸡蛋更为普通的东西。

         

中国大量产海胆的地方除了深圳南澳还有大连。同是海胆,但是两地的海胆却有着质的不同。大连海胆有着北方特有的豪迈,它们生长在深深的海水里,颜色较浅,肉质较粗,却有着更为浓郁的香味。而南澳海胆则有南方特有的娇嫩,它们一般生活在水深1米多的石头上、石缝里,有着好看的金黄色,肉质幼嫩、细滑,却带点酸味。

       

海胆以肥美为上品,短小而粗的海胆比较肥,反之,又长又细的肯定是较为瘦的,而农历三四月份是吃海胆最好的季节,那时的海胆最肥美,肉多而味香,现在的海胆水分多,不够香口,但会比较鲜甜,和蛋白一起蒸别有一番风味。

         

吃时先要仔细地把海胆清洗干净,剪掉刺后把海胆上半部的壳锯掉。看上去简单的步骤却是很耗功夫的,也是很考功力的,如果处理不好,海胆壳就会掉到海胆里,破坏菜肴的口感。在钩出海胆的内脏后,再把蛋白倒进海胆内蒸5分钟即可。黑黑的海胆壳为容器,盛着白白的蛋白,中间是金黄的海胆。

         

海胆营养十分丰富,目前市场价每公斤约为200元左右,最高时每公斤可卖到近400元。目前南澳岛海胆卵年销量达10多吨,产值近200万元。由于海岛水质保持良好,海胆质量一流,岛上每年外销的鲜美海胆卵都风靡日本,成为日本人餐桌上的美食。

七. 广东省 汕头 南澳县 南澳石榴

南澳古称榴城、白城,石榴花是南澳的一个象征。而南澳岛上只有深澳的石榴才能大面积栽植。深澳水土丰润、肥沃,故深澳有一种独特的珍稀品种——冰糖石榴。刨开圆圆青青的冰糖石榴,你能看到果实里边的颗粒就像冰糖一样晶莹剔透,像珍珠玛瑙一样光滑透明。而它的汁液,更是清气润肺、口感独特。时至今日,冰糖石榴依然是海岛农业资源中的一个闪亮的品牌。目前,深澳的冰糖石榴远销东南亚各国。

深澳的石榴又分食用和药用两种,其中一种开花是白色的石榴,称为白拓石榴。1970年出版的《南澳草药》上载:“根能固精补肾,花能清气止咳,外治收敛止血”,故该石榴因其根须是治败肾良药而闻名于世。

八. 广东省 汕头 南澳县 赤鯮鱼

赤鯮鱼

南澳以及潮汕一带所称的赤鯮鱼,学名真鲷鱼,又名立鱼,味美色鲜,自古以来被人们视为珍品,而今也是经济效益较高的出口创汇产品。

赤鯮鱼属近海暖水性底层鱼类;它体侧扁,长椭圆形,色鲜艳,赤红色的体面并杂有稀疏小星点。它喜欢栖息在岩礁、砂砾和贝藻丛生的海区。

赤鯮鱼不仅体丰肉嫩;营养丰富,加上鱼体呈红色,寄有吉利、年年有余(色)的寓意,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台湾,赤鯮鱼被列为最名贵的鱼类之一而供不应求。每逢生儿育女,婚宴庆寿或过年过节,都用此鱼请客以示如意吉祥。

由于赤鯮鱼在市场十分走俏,价格昂贵,而目前国内外产量不多,不少国家发展了赤鯮鱼的人工繁殖和养殖。南澳岛四周海域自然条件优越,海湾岩礁底栖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真绸鱼饵料众多,近年来这里的海洋渔业科技人员已指导渔民大力发展了赤鯮鱼的养殖生产,产品远销台湾及港澳市场,满足了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九. 广东省 汕头 南澳县 深澳石榴

深澳镇:“深澳石榴”为广东八大名果之一。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