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陕西省宝鸡特产有哪些 宝鸡十大特产有哪些东西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陕西省宝鸡特产有哪些 宝鸡十大特产有哪些东西更新时间:2022-12-17 23:17:20

一. 陕西省 宝鸡 太白县 太白板栗

栗是山毛榉科栗属中的乔木或灌木总称,大约有8-9种,原生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大部分种类栗树都是20-40米高的落叶乔木,只有少数是灌木。各种栗树都结可以食用的坚果,单叶,椭圆或长椭圆状,10-30厘米长,4-10厘米宽,边缘有刺毛状齿。雌雄同株,雄花为直立柔荑花序,雌花单独或数朵生于总苞内。坚果包藏在密生尖刺的总苞内,总苞直径为5-11厘米,一个总苞内有1-7个坚果。

二. 陕西省 宝鸡 陇县 陇县辣椒

陇县辣椒是陕西省宝鸡市陇县的。辣椒是陇县的传统特色产业,其产品条细色红、皱纹均匀、肉厚香辣,具有“秦椒之王”的美誉。

在昼夜温差大的陇县,农作物生长期长,加之无公害种植面积大,所产农作物市场美誉度高。

辣椒是陇县的传统特色产业,其产品条细色红、皱纹均匀、肉厚香辣、油脂、辣红素钙含量高及维生素含量高等特点而素有“秦椒之王”美誉,2008年“今麦郎”在该县建立辣椒生产基地。近年来,该县依托宝鸡市辣椒科技示范园,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极大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品质,全县2万亩辣椒被列为无公害辣椒生产基地。

为了提高辣椒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11年该县在东南镇张家庄村流转土地500亩建立了辣椒示范园,采取“公司+农户+科技+基地”的生产模式,由辣椒合作社统一经营实施,由省市专家统一技术指导,从耕地、育苗、移栽、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关键环节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生产,并施用农家肥、太阳能杀虫灯、黄板诱杀等物理方法,极大地减少农药使用量。

三. 陕西省 宝鸡 岐山 岐山臊子面

岐山臊子面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臊子面属岐山风味名吃,以其做工精细,用料讲究,色香味形俱佳而久负盛名。臊子面从做工烹调到色香味形眼观口感可以用“煎、稀、汪、薄、筋、光、酸、辣、香”九个字概括。该小吃始于西周早期,相传是周文王的母亲,为招待周文王的亲朋和左邻右舍所做的一种面食,距今已三千多年历史。

岐山臊子面香味飘香省内外,其肉臊子的制作算得上是一门绝活。先将肥瘦各半的猪肉切成肉丁,然后用文火烂,不能炒,更不能煮。

在这方面流传有“紧锅馍,慢锅肉”之说。即蒸馍时要用紧火烧,烂肉却是用温火,还要慢慢翻搅,性急不得。这样才能使肉“出油”,达到去腥生香吃起来不腻的效果。等肉烂到八九成时再下花椒、桂皮、生姜、八角等佐料并加陈醋,这样一锅酸香四溢的肉臊子就成了。另外红萝卜、蒜苗、豆腐、黄花菜和黑木耳都是汤锅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岐山臊子面的历史典故

相传周朝时,文王姬昌带人出外狩猎,在渭河畔遇见一条蛟龙从水中腾空而起,张牙舞爪,残害无辜。周文王令将士一齐射箭,一时空中箭鸣不止。顷刻之间长五丈重千斤的蛟龙眼瞎喉断,从空中跌落下来。由于蛟龙肉食后有延年益寿和驱恶除邪的作用,文王让厨师将蛟龙剁成厘米见方肉丁,加上佐料烂(音“兰”)成臊子,把煮好的面条捞在碗里浇上汤和蛟龙臊子。

只吃面,不喝汤,再把汤倒进汤锅,如此循环不但将士们吃上了蛟龙面,就连当地乡亲也沾了光,品尝了鲜美的蛟龙面。从此,西岐人仿效这种吃法,将猪肉烂成臊子,浇汤而食,这就是世代流传千百年至今的臊子面。还有一种传说是,岐山有户人家娶了个贤慧能干的媳妇,她做的面条家人食后无不称赞滑爽鲜美。后来,她的小叔做了地方官员,邀请同僚到家里做客。当人们吃了嫂子擀的面条后,赞不绝口。从此“嫂子面”便出了名。由于“嫂”与“臊”谐音,嫂子面便叫成了臊子面。

四. 陕西省 宝鸡 岐山 碗蒸豆花

碗蒸豆花

豆花是陕西的一种小吃,具体说来是关中的。

曾经有人误认为豆花是豆子的花,装豆花的碗是白色泛点灰的,碗口有一道粗的或是两道细的蓝圈。大多数时间碗都是有缺口的。配上一柄久经折磨的小勺,不锈钢的一个小片。吃豆花的家伙就准备好了。

豆花有两种,一种是老板提前做好在一个大的保温筒里,吃时用木勺一片片的拨到你的碗里。另一种就是我的名字蒸碗豆花了,豆花做在一个个准备好的小碗里在放入蒸锅蒸。母亲喜欢买蒸碗豆花,说是消毒,然而我是觉得蒸碗的比那一片一片的更加好吃。

吃法是在碗里放上醋水,倒上一小撮玫瑰咸菜,还有几颗煮好的黄豆,最后是泼上油汪汪的辣子了。用小勺把豆花割成小块。然后象蜘蛛网一样把豆花成一圈一圈,觉得最为过瘾。

五. 陕西省 宝鸡 麟游县 麟游荞麦

麟游荞麦是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的。荞麦的营养价值很高,用其加工的荞麦粉几乎没有其它粮谷类的主要缺点,具有降低人体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并可软化血管。

荞麦是麟游县主要的杂粮作物品种,种植区域覆盖全县。近年来,根据人们对安全、多样、健康的生活需求,我县从榆林等地引进荞麦新品种,建立省级无公害小杂粮生产基地,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注册了“九成宫牌”杂粮商标,实行产业化开发、市场化运作,使这一传统优势作物的种植面积、产量、品质有了大幅度提高,年种植面积扩大到2万亩以上,产量可达2000—2500吨,并成功开发了优质荞麦粉等系列产品,深受群众喜爱。

麟游荞麦营养成份既全面又合理,是目前市场上最完善的保健食品,因其具有多种食疗功效为医家所欣赏,也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喜欢。

六. 陕西省 宝鸡 陇县 陇县沙棘

陇县沙棘是陕西省宝鸡市陇县的。沙棘果实含大量的维生素c,被称为Vc之王,其果汁为上等饮料。陇县沙棘资源遍及境内南北山区,年产量在200万公斤以上。

陇县境内关山、千山山区气候、土壤条件极为适宜沙棘生产,全县现有野生沙棘3883公顷,其中达到一、二级覆盖度的占40%,年产鲜果1500吨。全县可用于发展沙棘的耕地和荒山荒坡近2万公顷,建设大规模沙棘基地条件优越。

沙棘生长环境符合“绿色食品”的生态要求,沙棘饮料属保健型饮料,适应了饮料无污染、低糖、高营养的发展趋势。沙棘油、沙棘果内是重要的药用原料,加工开发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七. 陕西省 宝鸡 凤翔 陕西腊驴肉

属凤翔的腊驴肉。创制于清咸、同年间。腊制工艺是:先将退役老驴宰杀,去蹄,选其四腿和筋肉,淋净血水,悬挂晾晒浮水,干后切块入缸内,分层加入硝盐,上压巨石,月寻取出,白天挂于阳光下晾晒夜间挤压,排除水分再用松木水加五香调料煮熟,拎出后再浸入驴油及原汁汤内之火加热,仅烫提浸多次,到一定程度拎出。冷却后肉块表面可出现霜状结晶。其切片颜色鲜红,呈半透明状,质细腻,酥而有筋,五香喷鼻,余味回长。若选驴鞭做原料,配用上等调料腊制就成为誉满关中的“钱肉”。

八. 陕西省 宝鸡 眉县 太白酒

太白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太白牌太白酒始于商周,盛于唐宋,成名于太白山,闻名于唐李白,是我国最古老的酒种之一。选用优质高粱为原料,大麦、豌豆制曲做糖化发酵剂,配以土暗窖固态续渣分层发酵,混蒸混烧传统老六甑工艺精心酿制,酒海贮存、自然老熟,科学勾兑而成。其品质清亮透明,醇香秀雅,醇厚丰满,甘润挺爽,诸味谐调,尾净悠长。曾被列入《中国名酒传》,被评为“陕西名酒”、“陕西名牌产品"等五十多项大奖。

太白酒太白酒年产量三千余吨,产品有高、中、低度六个品种,高、中、低档及容量为750ml-125ml八个规格、三个系列。其太白珍品一支笔,内装经酒海储存四十年以上的陈藏老酒,具有醇香典雅、甘润挺爽、尾净悠长的凤香型酒风格;50度浓香太白家宴酒,具有香气四溢、醇和绵甜、回味悠长之 特点;45度精品“一壶藏”、50度精装太白酒和48度太白喜酒香味纯正,绵甜爽口;250ml钻石精品具有醇香秀雅、醇和绵甜,酒体丰满、尾净悠长之风格。
“太白”系列的各种品牌酒都具有包装高雅、雍容华贵、喜庆大方等特点,是馈赠亲友宴请宾客的理想之选。
雪水酿太白,佳名传古今。陕西太白酒,香溢飘五州。
陕西“太白牌”太白酒,是秦岭主峰太白山北麓脚下陕西眉县金渠镇太白酒厂生产的历史名酒,是闪烁在浩瀚酒海中的一颗明珠,是我国唯一注册的正宗太白酒,也是闻名遐迩的中国优质酒。
陕西太白酒因唐代“诗仙”李白曾饮和采用太白山上的融雪水作酿浆陈酿而成,故得其名。
眉县金渠镇酿酒历史源远流长。据《眉县志》记载和关中西部出土的秦汉文物考证,古褒斜道的开通,促使眉县酒业自古就极为兴盛发达。金渠镇地处褒斜栈道要塞,又兼水陆交通要冲,加上太白山雪水甘醇和当地物产丰富等优厚条件,因而酿酒业早称“得天独厚”、“誉满秦川”,素有“酒乡”之称。唐初,李世民驾前有一吏部尚书王硅,是眉县北部王家水泉人。此人常给皇宫奉送故里金渠镇所产佳酿,深得宫廷喜爱。其后唐王朝常购此酒入宫,使金渠镇酒业大兴,名声远震。

太白酒因太白山得名,又因唐带大文豪李白而成名,这些赋予了太白酒厚重的人文文化。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贡献最大、国力最强、历史最长的王朝之一,富足的经济和繁荣的文化促进了酒业的发展,太白酒在唐代也出现了空前昌盛的发展景象。李白是盛唐时期中国最著名的“诗仙”、“酒圣”,在他流传下来的1000多首诗中,与酒有关的就有170多首,其中著名的《蜀道难》写的就是李白从巴蜀到长安求取功名,过巴山翻越秦岭主峰太白山夜宿金渠镇,饮了当地所产太白酒后,诗性大发,联系人生艰辛,回忆蜀道艰险,写下的千古绝唱。唐代以后,长安、汴梁及关中一带大都市所开酒店悬挂“太白遗风”、“太白酒家”者甚多。

医学名著中的太白酒

医学名著《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中还记载着一段黄帝与岐伯讨论酿酒的对话(岐伯是太白山脚下人,他既是黄帝的臣子,又是我国医学家之始祖):“黄帝至岐,见岐伯引载而归, 太白酒

访以治道:‘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岐伯答道:‘必以稻米引之稻薪,稻米则完,稻薪则坚。’”从这些讨论中,可了解到当时酿酒的原料是稻米,经过蒸煮酿成的酒称为“醪醴”。值得重视的是当时已经采用蒸煮工艺,这与考古发现的配套酿酒器具中的甑互为印证。甑的主要作用是蒸煮谷物原料,这表明那时可能采用繁殖霉菌的熟食原料作酒曲或直接酿酒,可见宝鸡地区当时的酿酒技术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
眉县在炎黄文化的发祥地宝鸡。这一带气候适宜,土质肥沃,是中华民族最早发源地之一,颇具兴家酿酒之地利。炎黄先民在这里“耕而作陶”,在发明原始农业和原始制陶业的同时,也发明了中国最早的原始酒文化。在宝鸡地区的炎黄原始酒文化的孕育下,太白酒的诞生已是历史之必然。

九. 陕西省 宝鸡 麟游县 麟游蜂蜜

麟游蜂蜜是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的。麟游县所产纯天然优质槐花蜂蜜、山花蜂蜜富含人体必须的多种微量元素、蛋白质、胡萝卜素等成份,具有强身健体,美容养颜等功效,老少皆宜,食用用途广。

麟游地处胃北旱塬丘陵沟壑区,全县森林覆盖率56%,植被丰茂,气侯温润,无污染,生态环境好,非常适合蜜蜂繁殖生长。境内蜜源植物数量多,分布广,花期长,花蜜分泌量多,年产优质蜂蜜1500多吨。

蜂蜜含有85%以上的葡萄糖、果糖以及多种维生素、酶和微量元素,易被人体吸收,是集滋补、消除疲劳、增进食欲,促进消化、镇静安神、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于一体的营养食品和保健饮料,并对胃病、心脏病、高血压、咳嗽、烫伤、冻伤、神经衰弱等疾病有较高的食疗作用,深受消费者喜爱。

十. 陕西省 宝鸡 千阳县 陕西面皮

陕西的风味小吃中,“凉皮”是最受欢迎的品种之一,男女老少爱吃,尤受年轻姑娘欢迎,一年四季都有卖,夏天吃的人更多。千阳的大街小巷,千阳的每个城镇,乃至乡村,到处都有卖凉皮的。一张桌子,几个小板凳,就是一个凉皮摊,只要有卖的,就有人吃,凉皮以其棉软润滑,酸辣可口,爽口开胃,不但是街头小吃,而且登上大雅之堂。在千阳各大饭店、饭庄、酒楼经营的陕西风味小吃和陕西风味小吃宴中,凉皮是必不可少的。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