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宣城特产香菜是什么 安徽特产宣城香菜哪家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宣城特产香菜是什么 安徽特产宣城香菜哪家好更新时间:2022-12-05 23:21:43

一. 安徽省 宣城市 郎溪 侯村蜜枣

凌笪乡:侯村蜜枣。

二. 安徽省 宣城市 郎溪 佛山酥

佛山酥

姚村石佛山慧明禅寺老僧创制。既不同于一般酥糖,又不同于花生酥。系以熟花生仁碾碎成粉,加上芝麻粉、糯米粉和白糖、饴糖等制成,是方丈佳节待客之上品。形似酥糖,又不是酥糖。香甜松软,酥不沾牙,甜不腻口,在糕点中可谓是上乘之品。

三. 安徽省 宣城市 广德县 广德毛竹

广德毛竹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省之首,素有"毛竹之乡"之称;

四. 山东省 济南 历城区 香菜馅儿馄饨

馄饨是人们很喜欢的一种美食,那么你知道如何做香菜馅儿馄饨吗?下面我们就教你香菜馅儿馄饨的具体做法,快看看吧!

用料:瘦猪肉--3两 、鸡蛋--1个、馄饨皮--1斤

调料:

香菜--2两、生姜--1两、干辣椒--2个、干花椒--若干粒、花椒粉--0.5汤匙、胡椒粉--0.5汤匙、高汤精--1汤匙、料酒--2汤匙、酱油--1汤匙、醋--0.5汤匙、香油--1汤匙、虾皮--1两、紫菜--1两

做法:

1、肉、香菜、姜洗净剁碎

2、热锅烧油,加入干辣椒、花椒呛香烧热,剁好的馅儿上放上高汤精和花椒粉,将烧热的油呛入,鸡蛋取清儿放入馅儿料里,加1汤匙酱油,2汤匙料酒,拌匀

3、馅儿搅打起劲儿

4、开始包馄饨

5、包好的馄饨

6、加高汤精、醋、酱油、虾皮、紫菜、香油调汤

7、煮好的馄饨放入调好的汤里,好了。

小贴士:

拌好的馅儿可以放在鸡蛋黄上,在微波炉里高火1分钟,尝尝馅儿的咸淡。(鸡蛋黄要用牙签扎几个洞,否则会爆)

五. 安徽省 宣城市 广德县 施村蜜枣

施村蜜枣是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县邱村镇施村的。施村的蜜枣制作历史悠久,该蜜枣的枣面色泽金黄,无焦皮,晶莹透亮;枣面布满糖霜,干燥而互不相粘;刀纹均匀整齐,颗粒大小匀称;糖味纯正,甜性足,肉厚,入口松而不僵硬,深得蜜枣食客们的喜爱。

施村蜜枣的制作是以家庭为单位。一旦蜜枣上市,你只要走进施村,这些普通农民家庭,家家户户都在制作蜜枣。将自己的淳朴善良的心和雪白的砂糖揉为一体,注入那一颗颗“玛瑙”中去,为社会提供美好而甜蜜的蜜枣果子。

施村枣树很多,品种也多,有牛奶枣、红奶枣、水奶枣等等。其中牛奶枣具有个大、核小、肉质疏松、皮薄而韧、汁液较少的特性,是制作蜜枣原料的最佳选择。每年的阳历8月下旬,人们就开始采摘牛奶枣。剔除畸形枣、虫枣、过熟枣后,将枣果按在切枣机内,以进出口径的大小分等级。然后将经心挑选的枣果按等级投入切枣机的孔道进行切缝。深度要严格控制在果肉厚度的一半,如果切的过深容易破碎,过浅则糖液不易浸透。划缝的鲜枣在清水中洗净并沥干水分后,就开始煮枣。

煮枣都用锅灶,一般都是用专门为制作蜜枣而筑的大铁锅灶。煮枣时砂糖和鲜枣的配比依经验而定,但一般比例为1:2。枣的干湿、成熟度、煮的时间和火力均由自己把握,先在锅内放些清水,再把水和糖加热,溶成糖液,然后再倒入鲜枣与糖液搅拌,用旺火煮熬不断,翻拌并要捞除浮起来的糖沫。待枣熬至变软变黄时,就减缓火力,进行翻动。当糖色由白转黄时,减退火力,用纹火缓缓熬煮,煮枣时间一般要求达到50分钟左右即可。然后再将煮好的枣子连同糖液倒入冷锅静置,使糖液均匀地渗透入枣果,并隔一定时间翻拌,然后将糖枣倒入滤糖箩中滤去糖液。滤干糖液后的枣果要放在太阳下暴晒,如遇阴雨天气则需及时送入烘房焙烘,焙烘时火力先慢后快,焙烘的时间一般为一天。但不管是晒还是烘,都要每隔几小时翻动一下。

翻动过程中将枣果用压枣机或手工压成圆形扁平状,以促进干燥或改善外观。

暴晒后的蜜枣在显露糖霜后,放到屋内翻动阴干。烘焙的蜜枣则要进行干焙。火力应先急后缓,促使枣面显露糖霜,然后火力逐渐降低,及时翻动使枣果干燥均匀。检验时要用力挤压枣果不变形,枣色金黄、透亮、枣面透出枣霜即可。

收尾的工序就是将蜜枣分级,装入塑料薄膜的食品袋里,最后再进入市场。

六. 安徽省 宣城市 旌德县 旌德灵芝

旌德灵芝是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的。旌德所产的灵芝富含灵芝多糖、灵芝酸、有机锗、皂苷、腺苷、嘌呤、密啶、麦角甾醇、生物碱、内酯等对人体有益的活性物质,品质超群,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力。

旌德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重金属含量低、无污染,森林覆盖率高,灵芝园生态环境好,有利于无公害灵芝和绿色食品灵芝、有机灵芝生产基地建设。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孕育了优异的灵芝品质,旌德所产的灵芝富含灵芝多糖、灵芝酸、有机锗、皂苷、腺苷、嘌呤、密啶、麦角甾醇、生物碱、内酯等对人体有益的活性物质,特别是灵芝多糖含量高,品质超群,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力。

旌德黄山云乐灵芝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经过10多年的发展,现灵芝种植户已达1200余户,灵芝基地已达1200余亩。2008年灵芝干产量已达360吨(亩产300公斤),灵芝孢子粉产量达240余吨(亩产200公斤)。

2008年5月6日在中国(旌德)首届灵芝旅游文化节上,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旌德县“中国灵芝之乡”称号。

七. 安徽省 宣城市 泾县 宣纸

宣纸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关于宣纸的起源在泾县有这样一个传说:东汉造纸家蔡伦死后,他的弟子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很想造出一种世上最好的纸,为师傅画像修谱,以表怀念之情。但年复一年难以如愿。一天,孔丹偶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倒在溪边。由于终年日晒水洗,树皮已腐烂变白,露出一 缕缕修长洁净的纤维,孔丹取之造纸,经过反复试验,终于造出一种质地绝妙的纸来,这便是后来有名的宣纸。宣纸中有一种名叫“四尺丹”的,就是为了纪念孔丹,一直流传至今。 胡侍的《珍珠船》中说到在唐高宗时,宣州有个修行和尚,为了抄佛经《严华经》,曾奉旨栽培了许多楮树,用以制造宣纸。宣纸的原料是檀树皮。楮树类似檀树,可能是这个和尚或 者作者把檀树误认为楮树了。《新唐书.地理志》载有:唐代“安徽宣州府产宣纸,年年进 献皇帝。”可见,宣纸那时已有名声了。

泾县宣纸以细薄、绵韧、洁白、紧密、墨韵层次清晰、色泽经久不变、不蛀不腐、卷折无损为特点。

八. 安徽省 宣城市 宁国 宁国山核桃

宁国山核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宁国市山核桃具有粒大壳薄、核仁肥厚、含油量高、商品性佳的特点。 目前全市山核桃面积已达9300公顷,最高年产量3249吨。 而且随着山核桃基地规模扩大,运销、加工业应运而生,初步形成山核桃加工、销售体系,加工产品有椒盐、五香、奶油、多味山核桃和山核桃仁、山核桃油等系列产品,已形成超亿元的产业。1996年宁国市被授予“中国山核桃之乡”的称号。

我国山核桃主要分布于皖浙交界的西天目山脉,属于稀品。宁国山核桃生产区域为天目山北麓乡村,以南极乡为最,其次有万家、庄村、胡乐等乡镇,分布范围达20个乡镇。

地域范围

宁国山核桃生产区域为天目山北麓乡村,以南极乡为最,其次有万家、庄村、胡乐等乡镇,分布范围达20个乡镇,海拔100-700米范围内。高产林多分布于山的中下部300-700米之间。分布区内山势雄伟峻拔,沟壑交错,地形复杂,具有温暖润润、直射光照较弱,散射光照较强,夏天酷暑,冬天严寒,昼夜温差大等典型的山区小气候条件。有利于耐阴性树种山核桃的生长发育和果实生长及营养物质的积累。同时,宁国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雨热共济,光温周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完全符合山核桃气候条件的要求。宁国山核桃分布区优越的土壤条件和植被条件,为宁国山核桃的优良品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特定品质

宁国山核桃桃籽大壳薄,核仁肥厚、含油量高,采用传统工艺加工后,色味香美、果仁清脆可口,具有润肺滋养、益胃养颜、乌须黑发之功效,是宁国的名优。

文化典故

据化石资料研究,远在4000万~2500万年前的第3纪渐新世我国华东地区就有山核桃分布。到中新世纪时,山核桃与桦木科、壳斗科一些树种已成为华东地区的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的主要组成树种。此后由于遭受第4纪冰川的毁灭,仅在皖浙交界的天目山区保存下来,是古老的孓遗树种之一。作为天目山脉山核桃的主产地,宁国的山核桃久负盛名。早在清嘉靖二十八年间《宁国县志》即有记载:“宁国山多,产山核桃,初生未去皮似桃,故名。”,“白露到,竹竿摇;满地金,扁担挑。”我省宁国是山核桃之乡,每年白露时节是山核桃开竿的日子。

九. 安徽省 宣城市 泾县 泾县书画纸

泾县书画纸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泾县书画纸是指采用产自安徽省泾县境内的沙田稻草和青檀皮,不掺杂其他原材料,并利用泾县特有的山泉水,按照传统工艺,经特殊工艺配方,在精密的技术监控下精制而成。是供书画、裱拓、水印等用途的高级艺术用纸。有“国之瑰宝”、“千年寿纸”的美誉。

宣纸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并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

写字则骨神兼备,作画则神采飞扬,成为最能体现中国艺术风格的书画纸,所谓“墨分五色,”即一笔落成,深浅浓淡,纹理可见,墨韵清晰,层次分明,这是书画家利用宣纸的润墨性,控制了水墨比例,运笔疾徐有致而达到的一种艺术效果。再加上耐老化、不变色。少虫蛀,寿命长,故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誉称。十九世纪在巴拿马国际纸张比赛会上获得金牌。

宣纸除了题诗作画外,还是书写外交照会、保存高级档案和史料的最佳用纸。我国流传至今的大量古籍珍本、名家书画墨迹,大都用宣纸保存,依然如初。

十. 安徽省 宣城市 宁国 宁国板栗

宁国板栗是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的。宁国板栗特点是丰产性能好、上市早、耐贮藏、风味佳,大的栗子每公斤40个。

宁国境内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天目山蜿蜒屹立于东南边缘,黄山山脉由西延伸入境,构成南高北低、峰峦叠嶂的地势形态。

宁国板栗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地方特有品种达20多个,其中特早、软刺早、二新早、黄栗蒲等列为安徽省优良品种,其共有特点是丰产性能好、上市早、耐贮藏、风味佳,大的栗子每公斤40个。久负盛名的三元大红袍突出表现为栗子一大、二红、三发光的特征,能切片制肴,为席中珍品。宁国板栗分布面广,板栗面积达一万亩以上的有中溪、石口、桥头、平兴、宁墩、虹龙、狮桥、梅林等8个乡镇。宁国板栗品质优良,上市期长,市场畅销,栗农开发积极性高。

梅林镇是我市板栗的主产区,种植面积24500亩,其中盛果期面积18000亩,年产量5000吨。经调查,2010年产值3600万元,人均1600元。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拓,近几年,板栗收购价格逐年攀升,平均收购价格从2008年的2.3元/斤,稳定上升到今年的3.6元/斤,年平均上涨价格为0.45元/斤。板栗产业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