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安徽池州农业特产 安徽池州十大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安徽池州农业特产 安徽池州十大特产是什么更新时间:2022-12-05 02:33:36

一. 安徽省 池州 石台县 石台香芽

石台香芽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石台香芽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石台香芽”是石台县绿茶的公共品牌,因其外形紧细匀整、芽壮显毫,汤色嫩绿、香气高长、磁味鲜爽深受消费者喜爱。

石台县总面积1403平方公里,茶园总面积8万亩,产量在2500吨左右。“石台香芽”产地具体分布在本县珂田、占大、六都、七都、横渡、大演、七里、矶滩、贡溪、七井、丁香、小河、莘田十三个乡镇,地理位置为东经117°16’~117°59’,北纬29°59’~30°21’。

“石台香芽”茶园大多分布在海拔高度300~1000米的丘陵及中低山之中,生物多样性丰富,茶区森林覆盖率达80.9%,土壤以酸性结晶岩或泥质岩类分化物发育而成的红、黄土壤为主,呈酸性至微酸性(PH5.5~6.8),有机质含量中等,营养丰富,沿牯牛降山脉土壤富含硒,是我县富硒茶产区,也是我县名优绿茶的主产区;气候属亚热带北缘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非常适宜茶树生产,尤其是降水充足,昼夜温差大,日照短等条件有利于茶叶优异品质的形成。

石台香芽

地域范围

石台香芽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在石台县所辖仙寓镇、七都镇、横渡镇、大演乡、仁里镇、丁香镇6个乡镇38个村,地理坐标为东径117°12′-117°59′,北纬29°59′-30°24′,种植面积为2400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石台香芽”属烘青类名优绿茶,外形紧直匀整、芽壮显毫、色泽翠绿,内质香气嫩香高长、汤色嫩绿清澈、滋味醇和鲜爽、叶底嫩绿匀亮。

二. 安徽省 池州 石台县 山粉条烧肉

山粉条烧肉的原料:

土猪肉(五花肉)300克、干山粉(注)200克、料酒30克、酱油20克、老抽5克、盐3 克、味精10克、姜片3克、姜末、蒜末各3克、葱花5克、菜油适量。 ­

山粉条烧肉的制法:

1:土猪肉切骨牌块,锅烧热,放菜油100克至三、四成热放肉块小火煸至出油、并煸干水分后倒出部分余油,放料酒20克、酱油15克、糖、老抽炒至肉块上色,加热水至淹没肉块,烧开后转小火炖至酥烂后加盐1克、味精5克调味后收至汤汁稍干备用。 ­

2:山粉加水约100克和盐2克,搅匀成稀粥状(水量要控制好,过稠不易成菜,过稀则不 筋道。)锅烧热后冷油炙锅放菜油150克,倒入和好的山粉糊用锅铲不停的铲动,山粉糊受热凝固后再用锅铲使劲压成厚约1厘米的圆饼,其间还要不停的翻面,煎至两面起壳成金黄色后盛出,用刀切成粗条。 ­

3:用少许菜油爆香姜末、蒜末倒入山粉条,放料酒10克、酱油5克翻炒片刻,倒入烧好的土猪肉加水适量转小火烧约2分钟加味精五克至汁收干后装盘,撒上葱花即成。

三. 安徽省 池州 青阳 黄石溪名茶

黄石溪名茶 产于佛教胜地九华山山腰的青阳县陵阳镇黄石村。这里土壤深厚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210--240天),且春夏多雾,秋季多雨,为茶叶生长提供了很好的自然条件。这里出产的茶叶因色、香、味、形俱佳,1915年荣获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从此黄石名茶远销德国、日本、香港、澳门等国际市场。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合肥等大中城市。国家外交部从1958年起,每年定购500公斤作为“礼品茶”招待外宾。从1990年起,国务院行政司每年订购25公斤,供重要会议使用。近几年,又开发出“道僧天云”、“天台云蕊”、“天台翠尖”、“黄石旗枪”等系列精品。

黄石茶叶香气浓纯持久,汤汁醇厚且回味无穷,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常饮能使人神清气爽,精神焕发,并有独特的抗癌作用。茶条匀整紧细,色泽嫩绿微黄,白毫披露,色汤碧绿清亮,叶底柔嫩,开汤时雾气结顶,滋味鲜醇浓厚,香气高爽,回味甘甜,冲泡五六次,香气犹存。朝夕吸纳高山雾露之滋润,独吮奇花异草之灵气,条索匀整紧细,色泽嫩绿微黄,满披白毫,汤色碧绿,回味甘爽,叶底匀嫩。同时由于高山气候之缘故,昼夜温差大,而方圆百里人烟稀少,茶园无病虫害,无农药和工业污染,是天然有机生态茶园。

早在1915年,“黄石毛峰”就在巴拿马万国赛会上荣获金奖。外交部从1958年起,每年定购500公斤作为“礼品茶”招待外宾,国务院后勤机关,也曾将其作为重要会议用品,目前黄石溪名茶以远销日本、西德、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围绕黄石溪名茶开发,镇政府和农技部门大力合作先后推出了“天台云蕊”、“天台翠尖”、“黄石族枪”、“道僧天云”系列名优茶,其中黄石溪茗茶之一的“道僧天云”茶于1992年通过省级鉴定时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并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同年在香港世界食品博览会上获银奖,1993年在常德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展销洽谈会上获金奖,并被省科委评为科技进步三等奖。

四. 安徽省 池州 石台县 绿牡丹茶

绿牡丹茶是安徽省石台县特种工艺茶,属造型花茶,外形呈花朵状,入杯冲泡后,整朵茶花徐徐舒展,如在水中盛开的绿牡丹花因而得名。黄山绿牡丹茶色绿、汤清、味甜、形美。既是饮用上品,又具艺术欣赏价值,为茶中一创新新品。茶叶不仅芽壮叶肥,叶质柔嫩,而且由于芳草遍地,兰花繁茂,茶叶别具香味。

五. 安徽省 池州 东至县 麦鱼

麦鱼

麦鱼一种小型名贵水产品,与驰名中外的庐山石鱼为同一种类,因其形小而似麦粒,又值麦收季节盛产此鱼,故名。东至县麦鱼有两种:吻虎鱼和克氏吻虎鱼,以前者为主,占总产量85%以上。麦鱼喜爱生活在以砾石、沙土为底质的河流、湖泊中,其食物以小鱼、小虫为主,兼食水中硅蘖类生物。麦鱼是县内传统,肉嫩味鲜,“里人珍之”(《东流县志·疆里志》,嘉庆二十三年本),可鲜食,也可加工制成麦鱼干。

制干方法是:将鲜鱼放入锅内,加少许菜油、佐料,用文火烘烤,勤翻动,待呈黄色取出,曝晒一天即干。麦鱼产区分布在升金湖、七里湖以及与之相连的黄湓河、尧渡河。张溪、尧渡是麦鱼的主要产地,历史上全县年产鲜鱼5万公斤,直到1974年仍有3.5—4

万公斤之多,素有“麦鱼之乡”的美称。此后,产量急剧减少,目前年产仅500公斤左右,大部分地区濒临绝迹。其主要原因:一是70年代末浸制黄麻污染河水,殃及麦鱼;二是围垦、新建闸站,入江河道阻塞;三是农药残毒污染。

六. 安徽省 池州 青阳 青阳绿茶

青阳绿茶主产于九华山脉,“黄石毛峰”为“九华佛茶”极品,曾被评为巴拿马国际金奖,上个世纪中后叶一直是国务院办公厅和外交部定点的礼品茶。我县推荐生产企业—安徽雄风贸易有限公司江南青龙生态茶场生产的“九华青”云雾茶和“江南青龙”牌绿茶分别获中国(安徽)第五届国际茶产业博览会“安徽省十大名茶”和金奖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最佳商标展示奖。

七. 安徽省 池州 东至县 东至云尖

东至云尖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由乾隆皇帝赐名的“徽道茶”产于东至县葛公镇最高峰——鸡头岭。岭峰海拔1187.2米,与仙寓山、紫石塔等产茶名山同属一脉,具有原始自然风貌。“徽道茶”生长在云雾缭绕的幽壑峭岭,孕蕊于百花之中,饱含原始自然灵气,叶厚芽壮汁水浓,汤色碧绿且味甘醇,细啜慢饮,幽香扑鼻。

地域范围

近几年,东至绿茶又领-,研制开发了“天鹅云尖”、“香山云尖”、“神泉珍珠绿”等名品,众多产品获国家级金奖,拳头产品"东至云尖"更是享誉海内外。

特定品质

东至植茶历史悠久,茶叶品质优良,蜚声中外,世界三大红茶之一的“祁红”就发祥于尧渡。

文化典故

自唐代始,东至茶叶便闻名遐迩,宋代列为贡品,大诗人白居易、梅尧臣曾作诗礼赞,元著名学者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盛誉东至出产的“仙芝”、“嫩蕊”,列为全国名茶,清代东至“珠兰”茶即风靡西欧上流社会。

八. 安徽省 池州 青阳 润思仙针

干茶:条索细嫩紧直,锋苗挺秀,色泽乌黑油润,金毫微露,干茶香较显,匀整度较好。汤色:汤色橙红明亮,金圈较显。香气:香气为淡雅的花果香,但不够高扬。滋味:茶汤醇厚,回甘速度较快,但略有苦涩味,苦涩味化开的较快。叶底:叶底细嫩,叶质欠柔软,叶色呈铜红色,发酵较均匀,匀整度较好。

池州市农业委员会

润思仙针安徽国润茶业有限公司

九. 安徽省 池州 东至县 升金湖青虾

青虾系长臂虾科,学名“日本沼虾”,升金湖沿岸人称“青虾”,县内通称“虾子”。体长4—8厘米,青绿色。夏季喜栖水上层和湖滩,冬季蛰伏泥窝。幼虾食浮游生物,成虾食水生植物茎叶及鱼、贝类广体,是湖区鹭、鹤、雁、鸭的饵料。青虾主产于升金湖,年产量约18万公斤,仅姜坝站年收购量就达7.5万公斤,前些年部分调运上海。1984年以来,收购青虾全部冷冻,出口日本。升金湖周围无工厂,水质无污染,所产青虾形体青亮,肉质鲜嫩,成虾规格每500克在80—100只之间,深受国内外客商欢迎。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