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静乐特产小吃可携带的 静乐县小吃一条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静乐特产小吃可携带的 静乐县小吃一条街更新时间:2022-12-05 09:58:19

一. 浙江省 宁波 江北区 宁波小吃

宁波小吃

二. 陕西省 咸阳 武功县 贞元镇南可手织布

贞元镇南可手织布

南可村地处武功县贞元镇东南方,现该村人口1986人,376户,有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400亩。2007年,全村经济收入890万元,人均纯收入3500元。村中劳务输出。一村一品等特色经济呈现出多轮驱动、蓬勃发展的喜人态势。

该村依托南可手织布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手织布产业,目前该村己发展织机420台,吸纳农村闲散劳动力600多人,生产的4筝24色线手织布产品,色泽鲜艳,环保实用,供不应求,得到国家、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受到各大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提升。

在南可的带动下,周边十二个村手织布产业也蓬勃兴起,累计发展织机1500余台,1200余户群众已经加入南可手织布合作社。在合作社的带领下,贞元镇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手织布专业镇,形成了年产南可牌手织布(蚕丝)床单及其他手织布产品3万多条(件)的生产能力,可生产床单、被罩、衬衣、坐垫等二十多个品种,仅此一项年创收1500多万元,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南可村已经成为陕西省发展“一村一品”产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

三. 青海省 西宁 城西区 帐房小吃

牧民群众一年四季逐水草而迁移,与这种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他们在饮食方面也有一些风味特异的小吃。这些小吃不见于摊贩,不登餐厅的大雅之堂,只有亲临其境,才能享受到那奇异的口味。它的品种繁多,制作方法别致新奇,吃法粗犷豪放,尤饶情趣。由于多食羊肉,在羊肠的吃法上就有不少花样。如氽灌肠就有五种:灌注羊血的叫血肠;填装碎肉丁的叫肉肠;装以面糊和油混合品的叫面肠;以羊油为主料加拌肉丁的叫油肠;填装切碎肝脏丁的叫肝肠等。灌注血肠时,拌入食盐,有的加点葱末,在开水锅中翻滚十余分钟,即可捞出切段而食。装肉肠的肉丁切得比较粗,并加盐、花椒粉、生姜末等佐料,煮熟切段,食时肉嫩味鲜,不腻不塞牙,味道绝美。面肠以豆面为主(也有用白面的),加一些羊油、葱末,调以盐、姜粉,煮熟后切—段放在火上反复烘烤,等到皮黄脆硬时吃,馅香皮脆,十分可口。油肠以肥腻见长;肝肠以嫩软取胜。五肠五味各有千秋,令人食后难忘。再说烧羊肝:取鲜羊肝,洗净血水,撒上一点食盐,用润湿的纸包裹两三层,丢进通红的牛粪火中,约近半小时,纸由湿变干,由于变成焦灰,扒出剥尽表层沾染的杂屑,热香阵阵。此时,用刀割块、削片,蘸以姜末、盐、胡椒粉等佐料食用,质嫩味鲜,余味无穷。此外还有做法独特的水油饼,是把面擀成薄饼,先在开水锅中煮熟,涂抹上已拌匀的酥油、曲拉和糖的混合物,吃时柔软香甜;大米制的酥油蒸饭,是在洗净的大米中拌入酥油、蕨麻、红白糖放在碗中蒸熟,食时油香四溢,色彩斑烂;或将煮烂的蕨麻拌以酸奶或熬热的酥油,分别制成酸奶蕨麻和酥油蕨麻;青稞粉、蕨麻、酥油调匀蒸熟切块食用的蕨麻油糕等,不但是牧人虔诚待客的上品,也是典型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吃法,是纯正的草原风味。( 西宁)

四. 云南省 普洱市 景东 普洱(思茅)风味小吃

普洱(思茅)风味小吃

五. 山西省 忻州 静乐县 忻州高粱

忻州素称“高梁之乡”。忻州高粱不仅种植历史悠久,而且面积较大,特点是粒大、颗匀、色鲜、皮薄、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

高粱是忻州人民喜好的主要食粮之一,忻州高粱面以白、细、精而闻名。其作法:先用开水将高粱淘煮,然后晾干磨面,食用时用开水和面,可做多种食品,尤以高粱面鱼鱼为最佳。

高粱又是当地酿制酒、醋及粉条的主要原料,高粱秆还是造纸的重要原料。

六. 黑龙江省 黑河 五大连池 中国唯一的“矿泉牛奶”

中国唯一的“矿泉牛奶”

新西兰独资黑龙江新鹤王乳业有限公司是由新西兰洪洋集团独资创建的外商独资企业,新西兰洪洋集团是一家以投资房地产、畜牧养殖(牧场)、皮革加工、国际贸易、乳品研发等多元化的投资集团,2003年底投资并购原五大连池鹤王乳业集团,进军中国乳品制造业。

鹤王品牌曾是中国乳品十大品牌,鹤王商标获得“黑龙江省著名商标”,曾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家出口的乳品企业,产品远销东南亚和中东地区,在海内外获得过良好声誉,生产基地位于刚刚获得“世界地质公园”的五大连池市,该地区风景优美,空气清新,远离工业污染,水草肥美,矿物质丰富,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冷矿泉产地之一。该地区又地处北纬48度,是优良高产黑白花奶牛的理想饲养地带,由该地区饲养奶牛所生产的新鲜牛奶既无污染又富含丰富的天然矿物质元素。是中国唯一的“矿泉牛奶”生产基地。

七.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虫类美食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捕蝉是在夏季,每天傍晚,蝉群落在草丛中时,蝉翼被露水浸湿,不能飞起,妇女们就赶快把蝉拣入竹箩里,回后后入锅焙干制酱。蝉酱有清热解毒,去痛化肿的医疗作用。

傣族人普遍喜食蚂蚁蛋,经常食用的是一种筑巢于树上的黄蚂蚁,取蚂蚁蛋时,先将蚂蚁驱走,然后取蛋,蚂蚁蛋大小不一,有的大如绿豆,有的小如米粒,洁白晶亮,洗净晒干,与鸡蛋一起炒食,其味鲜美可生食又可熟食,生食时制酱,熟食时用鸡蛋穿衣套炸,常用的酸果、苦瓜、苦笋、冲天椒,辅以野生的花椒、芫荽、蒜、香茅草,风味纯正,清洁卫生。

八. 海南省 三亚 三亚的传统面点

把香喷喷的面包和水油酥皮叠在一起捏成罗旋形,中间包入糖椰丝和炒芝麻仁作成的馅料,这就是三亚椰丝糕。椰丝糕外观是黄白相间的罗旋形,吃起来椰味浓郁、松脆爽口。( 三亚)

九. 台湾省 彰化 鹿港特产小吃

繁盛时代的鹿港,上层社会家家拥有专业的厨师,餐餐变化新颖的24菜式、36菜式,市井社会因通商港口吸引来不同省籍的人士,也带来众多乡土小吃,令人目眩的饮食艺术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也衍生出今日鹿港小吃丰富多样的面。鹿港小吃可分为海鲜小吃与乡土小吃两大类。鹿港虽然因淤浅而没落,但泥质海滩却也成为鱼、虾、贝类的天堂,使鹿港成为海鲜产地,其中以蚵仔、蟳、文蛤、虾蛄、乌鱼子等最有名。到鹿港来吃蚵仔煎、蚵仔汤,其肥美料多的程度,可是外地比不上的;虾蛄是一种状似蝼蛄与虾子的海产,鹿港的传统吃法是以盐腌过,极适下饭,不过现在则多用油炸,香酥鲜脆,越吃越爱吃;咸文蛤也是滋味绝佳的鹿港,经过盐渍冷藏,风味甘甜;而冬季鱼汛期,乌鱼子更是鹿港的当令佳肴,许多店家门口吊挂着风干乌鱼子,供人选购。鹿港小吃多集中在第一市场与天后宫庙口两处:第一市场位在金盛巷(九曲巷)旁的民族路上,小吃种类极多,较著名的有生炒五味、蔡氏水晶饺、文燦面、杨州肉圆、王罔面线糊、阿桃酱菜等,第一市场周边小吃云集,往往从白天营业到晚上8、9点才渐收摊。天后宫庙口则聚集了许多蚵仔煎店,其中以30多年的辉鸿蚵仔煎最有名。而鹿港镇上还有许多富特色点心,如振味珍的鲜肉包子与玉津春的素包、芋头馒头,皆料实味美,出炉时刻往往香味四溢,甚受欢迎。鹿港人有句谚语“富过三代,方知饮食”,这句话正说明了鹿港传统糕点以精致闻名的原因。昔日的酒肆茶楼,虽已随历史倾颓,但清香可口的茶点,却成为鹿港独树一格的。鹿港的糕饼制作沿袭自唐山师傅,至今仍大多遵古法制作,其中以牛舌饼、猪油荖、凤眼糕等最出名。鹿港牛舌饼不同于宜兰牛舌饼的脆硬风味,而以皮酥馅软独步一方,游客可在中山路的长兴食品行及天后行找到地道风味,天后宫附近也有不少店家当街烘烤牛舌饼,香味四溢。猪油荖分为“米荖”、“麻荖”、“花生荖”三种,外层香甜内松脆,为昔日老少咸宜的茶点。凤眼糕特色则是入口即化,因状如凤眼而得名。鹿港最著名的饼铺首推民族路的百年老店玉珍斋,其他如郑兴珍、郑玉珍等,也为口碑不错的老饼店。( 彰化县)

十. 福建省 龙岩 武平 龙岩小吃

龙岩小吃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