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韶关本地特产什么鸡 韶关哪里可以买到当地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韶关本地特产什么鸡 韶关哪里可以买到当地特产更新时间:2022-12-25 00:14:16

一. 广东省 韶关 武江区 韶关三角鲂

三角鲂俗称三角鳊,食性杂,生长速度快,在水库等不投饵的自然水域中当年可长到80—150克,二龄鱼可长到300—600克,平均400克,三龄鱼可长到800克,最大个体达1300多克。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富含不饱和甘二碳六烯酸技(DHA);骨刺少,商品价值高;在水库等大水面中增养殖,具有自行繁育,形成种群生产力和较易捕捞等优点。也是武江区“九五”期间重点提倡大水面推广养殖的优良品种。

二. 广东省 韶关 武江区 唇鱼

唇鱼

唇鱼属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唇鱼属,是珍贵的淡水鱼类。体圆形,腹部扁平,尾部侧扁。吻皮近边缘区域有许多斜行排列的角质小乳突,象锉刀上的锉齿,下唇也有排列整齐的角度小乳突,口下位,口裂呈马蹄形,须2对,很小,吻须稍明显,背部青黑色,腹部灰白色,肠细且长。

三. 广东省 韶关 始兴 罩鱼头煲

罩鱼头煲

流行于湘、粤大都市的罩鱼头煲,被称为美食,今流行于乡村民间的酸笋鱼头煲了成为一特色美肴,食肆众多

四. 广东省 韶关 南雄 紫色土

遍布南雄盆地的紫色土,含钾丰富,既适应种植黄烟,又是制造彩釉砖、高级锦砖和防潮砖的优质材料。有植物资源上万种,其中中药材300多种。

五. 广东省 韶关 南雄 银杏五彩丁

配料:南雄银杏,腰果,西芹,胡箩卜等

特点:南雄素有“中国银杏之乡”的美誉,南雄银杏以无心、粒匀、晶莹剔透享誉中外。该菜香滑可口,是降脂降压的绿色食品。
 

六. 广东省 韶关 南雄 黄烟

素有“黄烟之乡”之美誉。

黄烟是南雄一宝,南雄农民种烟、嗜烟,一辈子离不开烟;南雄卷烟厂产烟、销烟,“百顺”、“珠玑”行销各地。南雄最重要的经济支柱是黄烟,每年黄烟收入要占国民经济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南-烟种植已有300多年历史。南雄烟叶品质优良,为我国烟叶商品的名牌产品,历来饮誉中外,内销全国28个大中城市,曾一度远销67个国家和地区。1984年至1994年,累计烟叶总产21万吨,年均产2.1万吨,为广东省年均产量的50%左右。10年平均收购烟叶15600吨。为全省年均收购量的60%左右。烟叶产量和收购量均居全省之首。全国烟草种植面积达20万亩以上的县市只有6个,南雄是其中之一。由此可见南-烟在全省举足轻重,在全国名列前茅。1985年,广东省烟草总公司确定南雄为优质生产基地。1986年,中国烟草总公司又确定南雄为出口晒烟生产基地。1992年,原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李益三到南雄视察时,欣然题词:“金叶之乡在南雄"。的确,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来看,南雄堪称烟叶之乡。全市24个乡镇都种植黄烟,烟农10余万户,占总户数的八成多。在南雄盆地田野上,黄烟连绵20余万亩,春来一片翠绿,夏至一片金黄。到了收烟季节,烤房炉火通明,村巷烟叶飘香。全市上下为烟叶而忙碌,为烟叶而欢笑。

南-烟于清初自闽南传入,至今300多年,盛产不衰。闽南黄烟是怎样传入南雄的呢?主要通过两条渠道:一条是通过氏族迁徙。南雄不少氏族来自闽南,他们迁徙来南雄的同时,把黄烟的生产技术也带到了南雄;另一条渠道是商业贸易。明清南雄商业贸易非常繁荣,闽南来南雄经商的人不少,他们为了获取商业利润,很乐意把黄烟生产技术引进南雄。黄烟传入南雄后,与南雄特有的土壤、气候条件相适应,烟叶品质优良,种者日众。清乾隆嘉年间已成一方。清道光四年《直隶南雄州志.物产》载:"烟叶,旧志未载,近年四五十年日暂增植,春种秋收,每年货银百万两,其利几与禾稻等。"。

南-叶以叶色金黄、烟味醇香、易燃灰白三大特性而素负盛名,为当今各大烟厂生产名牌卷烟必需之原料。南雄晒烟历来很受外商欢迎,出口颇多。民国时期已畅销五大洲67个国家和地区。1953年到1979年,年出口额三五百吨,最多的1954年,出口1155吨。1980年后,由于国外烟叶市场的变化,消费习惯由清香型变为浓香型,外贸出口停止。近几年,随着烟叶品种改良,质量提高,南雄烟叶又恢复出口。

七. 广东省 韶关 翁源 焖莲藕

翁源的焖莲藕甜味浓郁、含淀粉多。金秋时节,天气干燥,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人们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食品为主。藕就是当令滋补佳品之一。立秋过后,焖莲藕成为翁源人餐桌上的常见菜肴,翁源的焖莲藕为什么会成为特色,跟翁源的滃江水和莲藕品种有很大关系哦。

信息来源:翁源县旅游局

八. 广东省 韶关 南雄 南雄烟叶

南雄烟叶

黄烟是南雄一宝,南雄农民种烟、嗜烟,一辈子离不开烟;南雄卷烟厂产烟、销烟,“百顺”、“珠玑”行销各地。南雄最重要的经济支柱是黄烟,每年黄烟收入要占国民经济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南-烟种植已有300多年历史。南雄烟叶品质优良,为我国烟叶商品的名牌产品,历来饮誉中外,内销全国28个大中城市,曾一度远销67个国家和地区。1984年至1994年,累计烟叶总产21万吨,年均产2.1万吨,为广东省年均产量的50%左右。10年平均收购烟叶15600吨。为全省年均收购量的60%左右。烟叶产量和收购量均居全省之首。全国烟草种植面积达20万亩以上的县市只有6个,南雄是其中之一。由此可见南-烟在全省举足轻重,在全国名列前茅。1985年,广东省烟草总公司确定南雄为优质生产基地。1986年,中国烟草总公司又确定南雄为出口晒烟生产基地。1992年,原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李益三到南雄视察时,欣然题词:“金叶之乡在南雄"。的确,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来看,南雄堪称烟叶之乡。全市24个乡镇都种植黄烟,烟农10余万户,占总户数的八成多。在南雄盆地田野上,黄烟连绵20余万亩,春来一片翠绿,夏至一片金黄。到了收烟季节,烤房炉火通明,村巷烟叶飘香。全市上下为烟叶而忙碌,为烟叶而欢笑。

南-烟于清初自闽南传入,至今300多年,盛产不衰。闽南黄烟是怎样传入南雄的呢?主要通过两条渠道:一条是通过氏族迁徙。南雄不少氏族来自闽南,他们迁徙来南雄的同时,把黄烟的生产技术也带到了南雄;另一条渠道是商业贸易。明清南雄商业贸易非常繁荣,闽南来南雄经商的人不少,他们为了获取商业利润,很乐意把黄烟生产技术引进南雄。黄烟传入南雄后,与南雄特有的土壤、气候条件相适应,烟叶品质优良,种者日众。清乾隆嘉年间已成一方。清道光四年《直隶南雄州志.物产》载:"烟叶,旧志未载,近年四五十年日暂增植,春种秋收,每年货银百万两,其利几与禾稻等。"。

南-叶以叶色金黄、烟味醇香、易燃灰白三大特性而素负盛名,为当今各大烟厂生产名牌卷烟必需之原料。南雄晒烟历来很受外商欢迎,出口颇多。民国时期已畅销五大洲67个国家和地区。1953年到1979年,年出口额三五百吨,最多的1954年,出口1155吨。1980年后,由于国外烟叶市场的变化,消费习惯由清香型变为浓香型,外贸出口停止。近几年,随着烟叶品种改良,质量提高,南雄烟叶又恢复出口。

九. 广东省 韶关 南雄 南雄白果

 南雄白果名誉东南亚,用白果配菜,口咸酥烂香甜,清鲜淡雅,还有开胃健脾,营养丰富。民间制作的白果玉盏,既满足了口腹之欲,又偿还了健体的心愿。

 南雄白果具有产量高,壳薄洁白,肉质芳香爽口,核肉无芯等特点,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尤其在港澳和东南亚一带,店家往往挂起“南雄白果”招牌,以示白果产品的正宗。

白果树是第四世纪冰川期后仅存于中国大陆的子遗植物,目前是世界上经济价值最高、效益最好的名、稀、特果树。它全身是宝,其果子除食用外,还具有十分高的药用价值。它含有多种氨基酸、银杏苦内脂以及黄酮甙,具有清热解毒,祛湿利尿,健腰壮阳等药用功效,可防治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疾病。其叶和根是饮料、药材及化妆品等重要原料,现南雄市白果公司加工生产的银杏茶叶,深受广大用户欢迎。其茎由于具有木质优良,纹理细密,防腐防虫等特点而被视为制作高档音箱、钢琴、家具等的上等材料。

南雄是我国生产白果最南端的一个市。白果树有雄雌之分,雄雌异株,需通过授粉才能结果。过去,种植白果树苗一般从种植到挂果需要20-25年时间,从1988年起,南雄市应用嫁接技术种植白果树苗,一般6至7年时间就可开花结果,从而大大缩短了投产周期。该市目前已投产的白果树有2700亩,年产果810吨,总收入3240万元,平均亩收入9000元。该市坪田镇不少农民因种白果树而脱贫致富。如该镇农民叶路生家仅种了5棵白果树,去年白果年收入就达23800多元,每株平均收入4760多元。近年来,南雄市花大力气认真做好白果这篇“文章”,先后在邓坊镇的十里岭村和主田镇的竹蒿坑村等地兴建了10万亩白果基地。白果基地建成后,将进一步加快南雄市农村经济发展,使山区人民迅速富裕起来。



十. 广东省 韶关 乐昌 乐昌梅花猪

梅花猪是广东省著名地方品种大花白猪的一个重要品系,原产于韶关乐昌市梅花镇,主要分布于乐昌市和乳源县。梅花猪的主要特点是外形体型较小,毛色为黑白相间,白色占全身的三分之二,头、嘴、耳朵、臀部及尾部的四分之一为黑色;四肢、腹部为白色;背部黑白交错;背腰圆而凹,腹部膨大而下垂。种猪利用年限长、母性好、耐粗饲、适应性强。梅花猪皮薄、肉味鲜美,肉质鲜嫩而爽滑,肉味浓郁而纯正,香甜不腻,肉质跟其它品种的猪有很大不同。食用方法可根据个人口味制作,做扣肉、团子肉、大杂烩(带皮肥瘦肉片、猪杂、猪骨、豆芽或萝卜等同煮)更美味,深受消费者喜爱。

乐昌市是广东省最北部的山区县(市),东部与本省仁化县交界,西南与本省乳源县比邻,北面与湖南省接壤。地属中亚热带季风区,气候稳定,雨量充足,自然条件较好,光热水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1451.2小时,年平均气温19.7℃,年平均降雨量1491.0毫米,无霜期295天,对梅花猪的养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但由于种种原因,梅花猪目前已濒临灭绝状态,纯种梅花猪已所剩无几,在对家畜遗传资源的保护已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的今天,全面系统地开展对这一优良猪种遗传特性的研究,加快保种与开发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我市于2004年开展梅花猪保种繁育与推广,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景栋林教授的指导下,乐昌市畜牧兽医水产局组织实施,有关猪场和畜牧兽医水产站共同参与,经过多年的努力,到2012年梅花猪已基本恢复原来体型外貌特征、性状基本达到原来的生产性能,甚至产量更高,并且全部建立档案和系谱,形成梅花猪保护区。

为加强对梅花猪的开发研究与保护,提高梅花猪的生产性能和肉质,喂养梅花猪均用番薯藤、野菜、黄豆和大米等天然绿色饲料,结合放养方式,以保证出栏的都是环保、健康、美味的绿色梅花猪。

目前梅花猪养殖生产单位主要有广东金珠农业科技乳源分公司和乐昌市天然牧业有限责任公司。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