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兰州特产三炮台是什么 兰州三炮台多少钱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兰州特产三炮台是什么 兰州三炮台多少钱更新时间:2022-12-06 13:35:04

一. 湖北省 仙桃 沔阳三腊

“沔阳三腊”:腊肉、腊鱼、腊鸡,是沔阳的一大风味,它与“沔阳三蒸”齐名,享誉荆楚,驰名九州,独具特色,堪称沔阳饮食文化中的杰作。沔阳人一提起腊肉炒藜蒿,腊鸡煨火锅,就会口中“泉涌”,咕咕哽咽。

肉、鱼、鸡之所以都冠以“腊”字,是因为这些食品都是在腊月腌制而成的,具有鲜明的时令性。

“三腊”在制作上有许多考究。首先在选料上,肉以猪、牛、羊为主要原料,其它动物肉也可以腊制,不过还是以猪肉最为普遍,实属家喻户晓,人皆会做。猪肉不可太肥或太瘦;牛肉不可带筋;羊肉不可带油。

鱼以鲭、鲩、鲤为主要原料,尤以鲤鱼为最佳,鲩鱼次之,鲭鱼再次之。这三种鱼个头大,肉厚实,水份少,蚀耗小,味道好,最适宜腊制。

鸡,泛指鸡、鸭、鹅,尤以家鸡和野鸭为主要原料。家鸡又多选用公鸡,这不光是人们留下母鸡待来年产蛋,更主要的是公鸡个大体重,肉多油少,腊制更为划算。

其次,在腊制的方法上,鱼剖背不剖肚,忌用水洗,用湿布将鱼的里外擦净即可;鸡开膛后同肉一样,都不要用水洗,如有脏物,湿布擦净即可。在配料方面,应遵,循.“略偏咸,切忌淡”的原则,再辅之以胡辣、花辣、五香、白酒等佐料。腌好后的“三腊”,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闻之香气扑鼻,嚼之滋味浓郁,别有一番风味。

第三,在制作的时间上,须是冬至以后立春之前。如果是在立春前腌制,在立春后出卤,其味道就会逊色得多。

沔阳人不仅在“三腊”的制作上独到之处,而且在吃“三腊”时也有许多讲究。比如这三种食品通过甑蒸熟的比在锅里炕熟或者煮熟的味道好,是实实在在的原汁原昧;腊鱼在烹凋时用手撕成小块比用刀剁成块的味道好;腊肉炒藜蒿、炒蒜苗,香上加香;腊肉包团字,其味别具一格;腊鸡火锅,比重庆火锅更上一层楼,其汤特鲜,饮之,使人荡气回肠。

“三腊”不仅是晏中佳肴,而且还是一剂良方。腊肉百合糯米粥,可止痢,腊肉骨焙干研沫,可治腹泻;生疱长结,只要切上一片肥腊肉敷在患处,便可以淤提脓,消炎解毒,消肿祛痛;腊肉汤有清热退火之功效。不仅如此,“三腊”还具有“拒腐蚀,永不沾”的优良品质。只要把它挂在通风透光的地方,不使其受潮沾水,放一、二年也不会变质或腐烂的。如果密封在坛子里,存放的时间就更长。夏天,随便置它于何处,苍蝇蚊虫都不敢接近,可谓“正气凛然”了。

沔阳人制作“三腊”的历史悠久,早在东汉末年就已相沿成俗。诸葛孔明在沔阳居住时,就十分喜欢吃他岳父黄老先生家的“三腊”。刘备吃了大加赞日:“荆楚绝技”;关羽吃了说“色香味俱佳”;张飞连说“好吃,好吃,真好吃”。

陈友谅在采石矶做了皇帝,一次大晏群臣,桌上既有”三蒸”,又有“三腊”,青一色的沔阳风味,这都是罗娘娘在御膳坊督办的,让文武百官大饱口福。

一九三二年,贺龙军长率红三军进驻沔阳,那年春节,老百姓纷纷用“三腊’’慰劳红军官兵。贺老总吃了沔阳的腊肉腊鱼腊鸡,连连赞扬道:“沔阳人民手艺巧,肉鱼鸡鸭腊得好”!

二. 甘肃省 兰州 永登县 烫面饼子

所谓烫面,是与发面相比而言的,发面要经过发酵的过程,烫面是随时和面随时用。用发面做饼子,基本上是今天和面,第二天烙饼子;用烫面做饼子则来得快,用开水和面马上就可以烙饼子了。发面饼一般是家里人自己吃,一次烙得较多些;烫面饼大多是招待客人,一般是趁热一次性就吃完了。

过去,家里来了客人,没什么现成吃的,赶紧烫点面,在锅里加上油,把面饼放进去,翻来翻去,最后烙出来时,一块圆形的饼子变得形状不太规则,颜色看起来焦黄焦黄的。这种饼也称“破布衫”,是对出锅后饼的形状的形象描述。尽管饼的形状不成样子,但因为这样烙出的饼渗油充分,入味比较深,如果再加上苦豆子或玫瑰酱,那更是美上加美、香上加香了。到苦水旅游,这种饼几乎是所有农家乐主打的招牌主食,受到许多人的青睐。

三. 甘肃省 武威 凉州 三套车

三套车

俗称凉州小吃“三套车”的凉州行面、腊肉、冰糖圆枣茯茶,在河西走廊闻名遐迩。无论外地游人还是凉州居民均爱食用,经济实惠,为大众化的风味美食佳肴。走进城区北关市场和其它一些市场,当一碗行面、一盘腊肉、一杯圆枣茯茶映入你的眼帘,就会使你产生一种较强烈的食欲。行面由优质精面加少许盐,拌水和成行面硬团发酵后,切成条状型面条块,按你的要求再用手捋成宽窄不等的长条型面条,入锅煮熟,盛入碗中再加预先配备好的腊肉、木耳、蘑菇、黄花、蒜苔、芫荽、洋芋粉制作的卤汤即成。吃起来口爽味鲜。腊肉由新鲜猪肉或猪肚加入传统腊汁及炖肉调料,经特殊烹调工艺制成,肉质香而不冲,肥而不腻,熟而不烂,肉色金黄。圆枣茯茶是由冰糖、桂圆、核桃仁、红枣、枸杞、茯茶加水熬制而成,味道十分香甜可口,色泽浓艳。凉州小吃“三套车”极适宜老幼食用,被称为凉州快餐。

四. 甘肃省 兰州 榆中县 特大牛角椒

果实牛角形,浅绿色,果肉厚,果面光滑,中熟,丰产。( 兰州)

五. 甘肃省 兰州 城关区 兰州牛肉拉面

传说兰州牛肉拉面起源于唐代,但已无法考证。目前有史料记载兰州牛肉拉面是小车牛肉老汤面演变而成的。所谓老汤是煮牛肉时放凉已经成了肉冻的胶体状物,鲜美无比,此汤乃是做牛肉面的上品。清朝嘉庆年间(1799年),东乡族马六七从河南怀庆府清化(今河南焦作博爱清化镇)陈维精处学成小车牛肉老汤面带入兰州。后人陈和声、马保子等人以“一清(汤)、二白(萝卜)、三红(辣子)、四绿(香菜蒜苗)、五黄(面条黄亮)”统一了兰州牛肉拉面的标准。另有说清朝初年,兰州人马子禄来在青海省化隆县拜亲戚马成德为师学会牛肉拉面后带回兰州。兰州牛肉拉面经过几百年的创新发展,以肉烂汤鲜、面质精细而赢得了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食客的好评,成为兰州的一张名片。1999年兰州牛肉拉面被国家确定为中式三大快餐试点推广品种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面”。

六. 甘肃省 兰州 安宁区 陇原洋芋

甘肃洋芋,个大、肉多、味美,营养丰富,粮菜兼用。洋芋还是制作糖果食品和烹调高极名菜不可缺少的原料,洋芋淀粉是轻工业和医药卫生工业必不可少的原料,可制作电影胶片,合成橡胶、酒精、葡萄糖、人造绿等。

七. 甘肃省 兰州 榆中县 西瓜

兰州的西瓜,更是品种繁多,种植历史至少在300年以上,兰州西瓜分为“上河瓜”和“旱砂瓜”两类。 “上河瓜”主要分布在西固区沿黄河一带, “旱砂瓜”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北的旱砂田里。 兰州西瓜品种多,演变快,目前共有30多个品种。种植范围最广的是P2西瓜,具有产量高、抗逆力强、生产旺盛、质好、个大、味甜、汁多、肉细、籽少、瓤沙、爽口等特点,平均含糖量在10~11%,早熟,生育期短,7月上旬就能上市。白花皮西瓜,产量高,成熟期短,瓜皮薄,含糖量高,籽少,是兰州市目前发展较快,上市早,经济效益好的瓜种。中熟瓜中育1号,瓜皮呈绿色,果实呈圆形,平均重4~5公斤,皮薄而脆,瓜瓤鲜红,肉质细,纤维少,多汁,味甜,含糖量一般占10%以上。晚熟品种以74—5—1为代表,以个头大,糖分高赢得消费者好评,其特点是耐贮存,是兰州西瓜品种中最耐贮存、最适宜运销的一个品种。( 兰州)

八. 甘肃省 兰州 永登县 苦水拉条子

苦水人好客,给亲朋好友做一顿拉条子,是传统意义上最高礼节的待客之道了,这是充满乡愁的“苦水印象”之一。

做好拉条子有三个讲究:一是要和面,把适量的面加合适的水,再把揉面的功夫做足,捂严盖实,让面“醒”好,精道好拉;二是汤要调好,切出匀称的洋芋丁丁,用臊子炒出来,加水,调料,熬熟;三是面要拉好,不仅要切到位,还要拉到位,不粗不细,恰到好处。煮面,捞面,加汤,一碗端到客人面前的拉条子,面藏在汤里,汤融在面中,色、香、味俱全,就等你享用了。

拉条子是苦水手工面的一种,还有手擀的“长面”,只是和面、制面的方法不同,做汤是一样的,与拉条子并称为“姊妹面”,也是以前待客时或过节时才有的特殊吃法。

九. 甘肃省 兰州 永登县 兰州韭菜

年种植面积2890,年产韭菜867万公斤,其中:韭黄面积2013.3亩,产量达301.9万公斤。平均亩产鲜韭菜1500公斤以上,鲜韭苔700公斤以上,主要种植地点秀川街道、彭家坪、黄峪。

特征特性:植株生长茁壮,株高40-50厘米,叶宽0.8-1.1厘米,叶长32-42厘米,分蘖力中强、叶色浓绿,叶片肥厚、抽苔早、品质佳。

兰州韭黄栽培历史悠久,《兰州志》曾记述1942年马滩一带就有“麦草盖韭黄”的生产方法。兰州小韭还被列入1959年出版的《中国优良蔬菜品种》一书中。兰州韭菜、韭黄一年四季以青葱碧绿或娇艳嫩黄的色彩出现于市场,春、夏、秋三季供应青韭、韭苔、韭黄和韭花,冬春棚室和麦草覆盖等软化栽培,生产青韭和韭黄,产品尤以冬春季节所产的最佳,形、色、香、味俱全,是享誉省内外、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喜食的名特蔬菜品种。

十. 甘肃省 兰州 永登县 蓝马鸡

蓝马鸡

是我国的一种体型较大的野鸡。它体羽多为蓝色,尾羽中央两支分散如发,又似马尾,故有蓝马鸡之称。蓝马鸡体态优美,尾羽还可作装饰品,它是动物园中名贵的观赏动物之一。蓝马鸡主要栖息于海拔1800米以上的云杉林和草原灌木丛地段,以菊科、蓼科、蕨类、苔藓植物的根茎叶花为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