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徐州特产蜜三刀简笔画儿童 江苏特产简笔画大全集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徐州特产蜜三刀简笔画儿童 江苏特产简笔画大全集更新时间:2022-12-06 18:08:49

一. 江苏省 徐州市 邳州 邳州青方腐乳

邳州青方腐乳是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的。质地松软细腻,滋味鲜美,风味独特且营业养丰富,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曾荣获省、部、国家质量银质奖。

青方腐乳,俗称臭豆卤,臭豆乳,是腐乳的一种,它风味奇特,与众不同。酿造出来的青方腐乳具有刺激性的臭味,颜色青色或青灰色,故而得名。相传最早成名于北宋时期,流传至今,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其质地松软细腻,滋味鲜美,风味独特且营业养丰富,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邳州青方腐乳曾荣获省、部、国家质量银质奖,为淮海经济区的著名风味。邳州青方腐乳是以黄豆经浸泡,磨浆,先做成豆腐再经过压制成豆腐后切成小块的豆腐坯子,入酵室进行前期发酵,结束后再入缸封口进行后期发酵历时一年而制成,保持了香味别致的天然本色。邳州青方腐乳的酿造工艺历史悠久,邳州豆腐乳文化有史可考,邳州当地以百年老字号的八义集豆腐乳和邳城豆腐乳最为有名,邳州青方腐乳最大的特点是:“闻着臭、吃着香,臭名远扬”。

二. 江苏省 徐州市 新沂市 巴山面酱

巴山面酱是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阿湖镇的。新沂巴山面酱不仅可以作为一道开胃小菜,用大葱等沾着吃,还是制作炒菜的配料,比如在烧制回锅时,在炒肉的过程中加入面酱爆炒,味道极佳。

新沂的巴山面酱为李家祖传技艺,距今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是由清朝年间清登侍郎李崎西独创秘方制作,历经六代传承至今。

酱在中国古代烹饪中占据重要地位,公元前158年,西汉史游《急就篇》有“芜荑盐豉醯酢酱”,把“酱”与其它调味品并列,可见酱的重要性。颜师古注曰:“酱,以豆合面而为之也。” 北魏时期,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记载:“《食经》作小麦酱法,小麦一石,溃一宿,炊,卧之,令生黄衣,以水一石六斗,盐三升,煮作卤,澄取八斗,著瓮中,炊小麦投之,搅令调均,覆著日中,十日可食。”

新沂的巴山面酱由小麦面粉、水和食盐,不添加任何调味剂、香精香料,经过天然发酵制作而成,是纯天然食品。

巴山面酱制作工序复杂,周期长,要经过和面粉、制作面砖、上笼蒸熟、冷却、制曲、入缸自然发酵、翻搅、细磨等工序,历时一年才做成面酱。面酱色呈紫红色,味美而富有营养,含有蔗糖甜味和香油的香味,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易于消化吸收,既可作小菜,又是调味品。

巴山面酱的制作工序繁杂,在传承中全凭口传身教,制作过程中对气候的要求很高,受季节的限制,生产周期长,一般需要一年才成酱,不适合大批量生产,已无年轻人再去学习传统甜油制作的工艺。目前能熟练掌握这一传统工艺的人寥寥无几,多为50岁以上,所以亟需得到保护与传承。

■面酱的家庭做法

备好面、盐,和好面后蒸熟,可做成馒头,弄碎后加温发酵,然后晒干。和盐水混合搅拌均匀,在太阳下暴晒,如果是夏天,天气晴朗,晒1、2个月即可食用。

在家庭的餐桌上,面酱不仅可以作为一道开胃小菜,用大葱等沾着吃,还是制作炒菜的配料,比如在烧制回锅时,在炒肉的过程中加入面酱爆炒,味道极佳。

■面酱的几种家常吃法

吃法一:卷煎饼。就像贾汪一样,新沂人也爱吃煎饼。在煎饼上摊上一层面酱,放根小黄瓜或本地小葱,吃起来别有一番味道。

吃法二:炒菜。平时炒菜又要放盐又要放酱油,而面酱则可一带二,而且还起到了挂浆的作用。

吃法三:做回锅肉。徐州人喜欢辛辣菜肴,回锅肉便是其中之一。在锅里倒上油,微热后放勺面酱,炸到出香味时,放上葱、姜、肉等材料,炒到一定火候出锅。回锅肉的味道、色彩更加鲜美、鲜亮。

三. 江苏省 徐州市 邳州 石菖蒲

石菖蒲为古代邳州优良中药材。《宋史》、《明史》里均记载说:'邳州洳口镇出产的石菖蒲9-10节。'石菖蒲全国产地很多,但9一10节的罕见,唯泇口独产。石菖蒲,性温,味辛,能开窍宽胸,益智豁痰;主治湿痰蒙窍、神志不清、健忘多梦等疾病。为益智安神良药。属野生植物,喜欢湿润,多生于沼泽地带。如今邳州石菖蒲不多见了,更见不到9-10节的石菖蒲了。

四. 江苏省 徐州市 丰县 丰县山药

丰县山药是江苏省徐州市丰县的。丰县山药以其硕大的块茎畅销国内20余个大中城市,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60%,同时还远销日本和东南亚市场,出口量达40%,成为名扬全国的特色产品。

丰县属黄河冲积平原,土壤、气候非常适宜山药的生长,山药栽培历史悠久,品种主要有水山药和淮(怀)山药。在长期山药种植栽培中,丰县人民积累了丰富经验和技术,尤其重视良种选育。上世纪中叶的一次良种选育,对山药的高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1953年,丰县金陵乡(现为范楼镇)金陵村村民李全顺、李全忠在自家田里发现几棵不接山药豆,且叶片小、秧蔓细的山药,以为这几棵山药可能施肥少或其它原因长势不好,也就没管它。但到收获时,却发现其块茎长的特别大。一家人感到好奇,决定第二年再进行试种。结果同样是叶小、蔓细、不接山药豆,块茎却又粗又长。经李全忠、李全顺兄弟繁衍推广,越种越多。到1960年,金陵全村都开始种植这种山药。1962年推广至本乡部分村,

1965年由金陵乡齐阁村传入沛县孟集,随后逐渐传开,在苏北逐渐代替了过去的淮山药,形成了新型淮(怀)山药品种。目前已传播到山东、河北、河南、湖北、云南、陕西等山药产区。

1993年丰县农民李善文发明了山药、牛蒡开沟机(已获国家专利),使山药种植面积大增,形成了范楼镇、梁寨镇、王沟镇等山药生产基地。如今,我县又引进了优质高产新品种日本大和长芋和水山药,全县山药种植面积5万余亩,产量达16万吨,其中日本大和芋的面积1万亩,产量达3.5万吨。成为全国山药种植面积最大的县份。

五. 江苏省 徐州市 邳州 辣椒炒小鱼

辣椒炒小鱼是邳州一地流传最广的家常菜之一.常年在外的邳州儿女每每回到家乡家人定会炒出一盘色香味俱全的辣椒炒小鱼让他们一饱口福.

顾名思义,辣椒炒小鱼的主要材料就是辣椒与小鱼.辣椒以青尖椒为最佳,有的厨师偶尔还会放上一些干的红椒丝,这样做一来可以加重辣味,二来在视觉上可以克服颜色过于单调的缺点!

小鱼是干鱼,邳州人习惯于称之为干烤(四声)鱼.这种鱼多为野鱼,尤以沂河鱼最佳,在长不足三四厘米的时候就被捕捞上来.有的是在锅中或鏊子上烤干,有的系阳光晒干,据老年人讲,烤干的小鱼在口感上更胜一筹!

辣椒炒小鱼和煎饼算的上是一对绝配,用餐时如果只有菜而没有煎饼,邳州人就会非常怅惘的说一句:要是有煎饼该多好!

辣椒炒小鱼这几年逐渐从家庭走向了宾馆酒店.邳州人的习惯是酒足之后再来处理吃饭的事,饭基本上是煎饼,而佐饭的菜很有可能就是辣椒炒小鱼,辣椒刺激的食客胃口大开,用当地人的话说是“下饭”!

六. 江苏省 徐州市 铜山区 徐州饣它汤

徐州饣它汤和山东米参汤虽然同名却不同字,做法和味道也不太一样。这边的饣它汤辅料很丰富,鸡丝和麦仁是不可缺少的,浓稠度有点像辣汤,应该是骨头汤熬制的,很香。

马市街的饣它汤名气最响,每次去总要排队,当然不会如上海那种蜿蜒的样子,可也要一碗碗的等着,有些人拿了鸡蛋来冲,味道也不错。主食一般是包子,油条类,这边的八股油条很有特色,不大,却很宽,因为是8股,外形有些饼状了,吃起来却还是根根分明的,现做的,非常喜欢古老的木头桌椅,油光四溅,以前汤、包子要分别排队,不太方便,不知道现在什么状态。有些怀念,很久没有辣汤配油条,饣它汤配煎包了。

七. 江苏省 徐州市 鼓楼区 徐州烙馍

烙馍用未发酵的面烙成,厚约0.1厘米,直径约30厘米,吃到口里,柔韧、筋软、有嚼头,既压饿,以有健齿作用。烙馍是徐州民间特有的面点,历史悠久。徐州一直流传着一首民谣:“圆圆小饼径尺长,根根馓条黄脆香。外软里酥饼卷馓,送与抗金英雄尝。”

烙馍制作的炊具是直径尺余的铁鏊子、一根枣核式的擀面轴、一根扁竹劈子。

烙馍的食法多种多样,不仅可卷荤裹素,还可用蔬菜或其他馅料做成菜合。若用两张烙馍,中间放上葱花油盐、鸡蛋做成油馍更是美味可口。如在和面时加进芝麻,放入糖或盐烙成半熟的馍,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吃起来更加香脆可口,别具风味。用绿豆面做成烙馍,用羊肉汤或丸子汤煮馍,则是徐州一带别具特色的吃法。

烙馍luǒ mō正宗徐州方言读“裸摸”,谐音其实是“捋摸”(有典故)烙馍来自于江苏徐州,烙馍作为一种源自徐州的面食,已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了。为徐州当地不是的。因为交通便利,这种面食在中原地区广为流传,郑州、洛阳、安徽更有多种变形。韩信转述妇人的“捋捋摸摸就成啦”的典故是读音正统。

广为流传的烙馍在苏北和皖北逐步发展为特色面食,形似煎饼,口感、材质、制法不同,因制作简易、食用方便、易于保存,受到广泛欢迎,是当地居民的日常饮食中的一部分。徐州有流传儿歌,“圆圆小饼径尺长,根根馓条黄脆香,外软里酥饼卷馓,送与抗金英雄尝”。

清代顺治年间,方文来徐州做客时,在其《北道行》中这样写到徐州的烙馍:“白面调水烙为馍,黄黍杂豆炊为粥。北方最少是粳米,南人只好随风俗。”从这可以看出,烙馍这种民间的面点食品不但历史悠久,并且久有名气。

八. 江苏省 徐州 邳州 邳州板栗

邳州板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邳州板栗

江苏省邳州市炮车镇、陈楼镇、铁富镇、官湖镇共4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邳州板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划定范围的请示》,邳政报〔2012〕64号

江苏省地方标准:

《邳州板栗》(草案)

九. 安徽省 芜湖 镜湖区 芜湖三刀

“三刀”是指“剪刀”、“菜刀”、“剃刀”。“三刀”为芜湖市的传统产品。剪刀生产始于明末清初,做工精细讲究,为全国三大名牌剪刀(即芜湖赵云生剪刀、杭州张小泉剪刀、北京王麻子剪刀)之一。其中,杭州“张小泉”剪刀,也是师出芜湖(张小泉,明末安徽黟县会昌乡人。其父张思家,自幼在以“三刀”闻名的芜湖学艺。小泉在父亲的悉心指教和实践中,也练就了一手制剪的好手艺。),可以说芜湖是中国名副其实的“剪刀之乡”。厨刀处理后可做到一刀三用,即前部用于片,中部用于切,后部用于剁。芜湖剃刀,式样美观大方,刀口锋利,耐磨经用,轻便灵活。

十. 江苏省 徐州市 邳州 邳州银杏

邳州银杏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邳州境内银杏种植历史悠久,四户镇白马寺古银杏为北魏正光年间所植,树龄.已有1500余年。2007年银杏成片园26万亩,定植银杏总株数达1000万株,银杏果年产量达1100吨,年产优质银杏干青叶12000吨,银杏盆景180万盆。10万亩连片银杏园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园”,银杏叶生产基地在全国率先通过国家GAP认证。. 邳州境内银杏种植主要分布铁富、港上两镇,两镇栽种面积为20万亩,这也帮助邳州成为全国栽种银杏面积最大的县。 2010年12月,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决定对“邳州银杏”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邳州市地处江苏北部徐州和连云港之间,地理坐标为东经117°35′50"-

.118°10′40",北纬34°07′-34°40′48″,属半湿润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和雨量充足,无霜期长,土壤多中性至微碱性,有机质含量丰富,极适宜农作物生长。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一批质量优良、特色鲜明、商品性佳的知名农产品。.

产地范围

邳州银杏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江苏省邳州市所辖行政区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