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曹县土特产有哪些吃的 曹县特产可以带走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曹县土特产有哪些吃的 曹县特产可以带走的更新时间:2022-11-24 14:09:51

一. 山东省 菏泽 曹县 曹县烧牛肉

曹县烧牛肉经腌制、烹饪等多道工序精细加工而成,肉烂味香色红

(菏泽)

“曹县烧牛肉”是久负盛名的曹州名吃,该牛肉着色红润鲜亮,肉质细嫩,多食不腻,热食可切块,冷食切成薄片,透香无比,引人食欲,生产历史可追宋代末期。

“曹县烧牛肉”首选鲁西南大黄牛为原料,因选肉严格,工艺繁多,调料多样,制作精细,其工艺流程外人鲜闻也,经过时间的推移,“曹县烧牛肉”的制作工艺更加科学。“曹县烧牛肉”多是清真食品,东关米氏尤擅此技,“曹县烧牛肉”故有“米家烧牛肉”之称,号称牛肉正宗,个体摊点多集中在县城东关,工商部门颁发有“曹县正宗米家烧牛肉”的招牌,被定为山东名吃。

制作时选年龄在3—4岁体格健壮的黄牛,经清真寺的阿訇宰杀后,开始选料,每头牛只能取用四条腿的“腱腿核”为料(一般一头牛可取六、七十斤)。剔去筋、皮、脂肪等,切成半斤左右的块,放在大缸内加佐料、硝盐腌制三、五天(据季节变化、温度而定),这道工序很重要。腌制好的牛肉加上十余种名贵中药在锅内煮,牛肉熟透捞出沥干水份备用。

外地牛肉做法一般是蒸、煮、焖、炖,五香牛肉、酱牛肉居多,而“曹县烧牛肉”却与众不同,色香味俱全,经过十余道工序,关键的最后一关是“油炸”。方法很新奇,油温高则焦,油凉则腻,锅内放小磨香油,烧至五、六成熟时,将煮好的牛肉缓缓放入稍炸捞出即可食用,成品牛肉呈红褐色,食用时切成薄片排在碟内,不用加任何佐料即可上席。不过热牛肉不宜切片,吃时可切块夹在烧饼内,味道不亚于西方的“比萨饼”,吃起来风味独特,余香留长。“曹县烧牛肉”正如山东人的性格——实在,二、三块便有一斤,绝不含水份。油炸后的牛肉宜存放,特别是秋冬时节,常温下存放几日不会影响质量的,可作为走亲访友、宴请宾朋的时尚礼品。

从养生角度看,牛肉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的作用。牛肉味甘、性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铁、钙、磷、维生素B1、B2,蛋白质所含的氨基酸甚多,营养价值亦高。牛肉含脂肪高,故高胆固醇者慎食之。

二. 山东省 菏泽 曹县 曹州芝麻糖

曹州芝麻糖采用传统生产技术,以芝麻,小米,小麦为原料加工制作,具有香甜酥脆等独特风味。有条形,平板形,色泽乳白,体亮晶明,香甜酥脆,味道纯正可口,营养丰富,并有和胃顺气、止咳和医治便秘等作用。已有200余年的历史。

三. 山东省 菏泽 曹县 绿豆糁丸子

产于孙老家镇孙老家村,有近二百年的生产历史。有牛姓、马姓两家,世代相传,两家经营的绿豆糁丸子皆因风味独特而久负盛名。后孙中一在生产经营花生米的同时,兼营绿豆糁丸子,2005年,孙中一注册“孙中一”牌绿豆糁丸子商标,专营礼品包装及袋装丸子。

孙老家绿豆糁丸子,精选优质绿豆,浸泡去皮,细磨成糁,加海米、红虾、葱姜、精盐、调料粉,手工挤成直径1厘米~1.5厘米的丸,用豆油、棉油炸两遍而成。丸子炸成后,像小核桃大小,呈深红色,久贮而不腐,久煮而不膨,适于各种烩菜、火锅、砂锅食用,亦可干吃。逢集之日,牛、马两家皆有丸子汤出售,依个人之爱好,佐以麻汁、蒜汁、香菜、食醋、辣椒油等调味品,其风格独特,味道鲜美,令人回味无穷。邻近县市时常有人慕名而来,一饱口福,走时还要捎上一袋两袋,或自家享用,或馈送亲朋,曹县人外出寻亲访友,亦常以此为礼。

信息来源:菏泽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四. 山东省 菏泽 曹县 魏湾镇莲藕

魏湾镇水资源丰富,盛产莲藕。所产莲藕孔多、节大、酥脆、味正、香甜、无渣。其藕质白嫩、营养丰富、滋补性强,既是细菜佳肴,又是药用价值很高的保健食品。早在清朝时期就广为种植。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太行堤水库的兴建,水域面积扩大,为种植莲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使莲藕发展进程逐步加快。70年代,莲藕基地面积发展到30公顷。80年代,发展到100公顷。90年代先后引进开封白莲、南京大白莲等莲藕优良品种。2000年后,开发出莲藕罐头等莲藕系列产品,并建起莲藕批发市场,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格局。2009年,全镇莲藕种植面积120公顷,年产莲藕2477吨,畅销山东、河南、江苏等地。

信息来源:菏泽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五. 山东省 菏泽 曹县 青堌集芦笋

山东省曹县青堌集镇位于山东、河南两省交界处,是曹县、成武、单县、商丘四县的结合部,105国道、德商公路、350省道贯穿境内。全镇有86个行政村,209个自然村,10余万人口,12万亩耕地,面积146平方公里。目前,全镇农民收入、财政收入70%来自于芦笋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以芦笋为轴线,以龙头加工企业为核心,外联国际市场,内联生产基地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

青堌集镇制订了《无公害芦笋生产技术规程》、《绿色食品标准》,引导群众积极发展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青堌集镇芦笋基地陆续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A级标准验收,并通过了ISO9000、ISO9001、ISO9002、HACCP等一系列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全镇芦笋加工企业均通过了IS09000认证、HACCP体系认证、国际食品标准IFS认证,生产管理、产品质量完全达到国际标准,打开了通向国际市场的大门。

六. 山东省 菏泽 曹县 练庄粉皮

产于阎店楼镇练庄村。该村自清朝末年就开始加工粉皮,代代相传,规模逐步扩大。至2009年,全村共有粉皮作坊120个,年加工粉皮1500吨,产品远销山东、河南、江苏等地。靠粉皮加工,人均增收8000元。粉皮加工专业户练德林,投资20万元,建起占地300平方米的作坊,集原料仓库、制粉间、加工间、晾晒场、包装室于一体,配备调浆机、真空包装机等现代化生产设备,粉皮加工能力进一步扩大。该村还利用粉碴养猪,走养加销一体化致富路子。全村发展养猪户70户,养猪6400头,仅此一项,每户年增收1万元。

练庄粉皮,以选料严格、制作精细、透明美观、清香爽口而闻名。产品呈现乳白色,薄而均匀,富有弹性,滑而不腻,有筋骨感,营养丰富。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可凉拌、热炒、炖煮食用;既可单独做菜,也可荤素混调,久食不腻,是上好的美味佳肴。曹县的传统名菜“皮杂”就是用练庄粉皮为主要食材做成的。

练庄粉皮,用纯绿豆淀粉加工而成。绿豆性寒味甘,具有清暑止渴,清热解毒,补肾利尿,降血压,健胃生津,消肿下气等功效,经常食用可防止动脉硬化,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具有良好的食疗作用。绿豆粉皮被誉为“绿色食品”,为生活中理想的保健品。至2009年,已成为曹县人走亲访友必备的土品。

信息来源:菏泽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七. 山东省 菏泽 曹县 曹县青山羊

曹县青山羊适应性强、分布广、生长快、成熟早、繁殖率高,系毛、肉、皮兼用优良品种,利用价值高,尤其青猾皮闻名于世,出口许多国家。曹县青山羊发展历史悠久。20世纪50年代,全县青山羊年饲养量达10万只左右。70年代,曹县以饲养青山羊数量多、品质好闻名全国。1972年,全国青山羊会议在曹县召开。80年代,曹县被山东省确定为“山羊板皮出口基地县”,被农牧渔业部、对外贸易部、商业部联合命名为青山羊基地。1986年起,陆续在青岗集、砖庙、常乐集、韩集、魏湾5处乡镇建立青山羊保种基地,青山羊种羊存栏近万只。1997年,曹县被中国评审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青山羊之乡”。此后,由千家万户的散养逐渐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由粗放性经营逐渐向科学化、良种化发展。1999年,全县建立92个青山羊提纯复壮点,改良复壮青山羊10万多只,有效地保护了青山羊的地方品种优良特色。进入21世纪,曹县青山羊持续发展。2009年末,全县青山羊存栏80.1万只,出栏147.3万只,年产羊肉1.32万吨。

特征特性曹县青山羊原为黑灰色,后经逐渐选育,形成黑白相间的青色。以被毛的黑色比例不同,分为正青色、铁青色、粉青色3种,其中具有“四青一黑”特点的正青色为最好,即被毛、嘴唇、角、蹄为青色,前膝为黑色。雌青山羊一般6个月性成熟,1年生两胎,每胎2~3只,多者5只。饲料以植物的茎、枝、叶为主,辅以麦麸皮、食物残渣等精料,圈养、放养均可。

加工利用曹县青山羊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皮毛品种之一。羊羔产后3天内宰杀,能保持天然花纹,每张猾皮面积800平方厘米~1000平方厘米。青猾皮经鞣制后美观光亮、色彩奇异。可制作皮领、皮帽和翻毛外衣。全县年产青猾皮300万张,每年出口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达100多万张。以曹县青山羊肉制作的羊肉汤、羊肉水饺、羊肉水煎包、垛子肉、羊肉串、红烧羊肉,风味独特,成为地方名吃。此外,羊绒和肠衣也成为重要出口商品。

信息来源:菏泽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八. 山东省 菏泽 曹县 曹州耿饼

曹州耿饼由镜面柿制成,霜厚味干,肉细质软,色泽橙黄,透明无核,是山东之一

曹州耿饼产于菏泽市赵王河两岸,明代曾被尊为皇家贡品,深受宫廷贵族们的喜爱。

据史书记载,菏泽种植柿树的历史始于秦汉时期,盛于唐、宋、明、清。历史上的曹州柿树繁盛时栽种近5万株。每逢金秋,片片柿林挂满金色的果子,柿叶也渐渐泛红,远远望去,似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可与枫叶相媲美,成为曹州一道风景。

耿饼就是以曹州本地生产的柿子为原料,经十多道传统工序加工制作而成的。柿树病虫害少,用药也少,加工耿饼时又将果皮旋掉,所以耿饼是天然的绿色食品。耿饼自生白霜,个大无核,肉质柔软,橙黄透明,口感细腻甜软,营养丰富,具有清热降火、凉血润肺、生津化痰等功效,柿霜则对治疗肺热燥咳、口舌生疮等症有显著疗效。

曹州耿饼菏泽古称曹州,以菏泽市东郊耿庄一带镜面柿为原料做成的柿饼风味最好,镜面柿、旋去皮、日晒、捏制而成的柿饼叫耿饼。耿饼肉质细韧,色泽橙黄透明,霜厚无核,入口无核、入口成浆,味醇凉甜,营养丰富,且耐存放,久不变质,历来被人们誉为柿饼中的上品。早在明朝永乐年间曾做为贡品进献朝廷,因而驰名全国,被称为曹州耿饼,曹州耿饼是菏泽传统的名。耿饼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有清热、润肺、化痰、健脾、涩肠、治痢、止血、降血压等功能。柿霜可治疗口疮、喉疼、润肺化痰、止痢等功效。

曹州耿饼,菏泽市载培柿树有上千年历史。主要分布在赵王河两岸的今辛集、岳程庄、牡丹、佃户屯、何楼、金堤、丹阳等乡、镇、办事处。柿饼炙炭能医便血之症。柿子去皮晒干形成的白霜,经加工可制成块状竖乳白色半透明固体,叫柿霜,味凉甘甜,是医口疮之良药。1985年在山东省柿饼鉴评会上获总分第一名,1996年原菏泽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在国家工商总局为“曹州耿饼”注册了商标,并建立了耿饼加工厂,使次在市场经济中注入了新的生机,目前菏泽已归划大面积种植柿树,以增加人民需求和出口创汇。

九. 山东省 菏泽 曹县 曹县柳编

20世纪60年代以前,曹县境内古营集马庄一带就有种植杞条习惯,但面积较小。70年代,古营集、普连集、莘冢集、倪集等乡镇成为杞条种植主产区。主要种植在河旁、沟旁、路旁、渠旁。1986年始,柳条编产业快速发展,杞条市场价格上涨,倪集、普连集、古营集等乡镇大面积发展条粮间作。1995年,全县条粮间作面积2000公顷。1996年,杞条实行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倪集、普连集、古营集、王集等乡镇发展为杞条种植区。1999年,杞条面积5300公顷。2003年,杞条种植专业乡镇增加到5个,杞条面积发展到5333.3公顷。2004年,曹县被中国林学会命名为“中国柳编之乡”。2009年,杞条面积6500公顷,产量15628吨,产值7800万元。曹县成为享誉中外的杞条生产、加工基地。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