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赤峰特产零食有哪些品种好吃 赤峰十大特色零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赤峰特产零食有哪些品种好吃 赤峰十大特色零食更新时间:2022-11-25 01:10:55

一. 内蒙古 赤峰 宁城县 宁城县蕨菜

宁城县蕨菜

二. 内蒙古 赤峰 翁牛特旗 青铜艺术品

赤峰市力王工艺美术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青铜工艺品和艺术挂毯等产品生产的民营企业,创办于1995年。

力王青铜艺术品刚一问世,便受到了世人的青睐,产品畅销,供不应求,既进入寻常百姓家,又能登大雅之堂,新华每日电讯、新华互联网、报纸、电视台多次给予报道;国家外交部、中国对外友好协会指定力王公司为国家级礼品供应单位;江泽民、朱容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将力王公司艺术品馈赠外国首脑,特别是“世纪宝印”已成为包括法国总统希拉克、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普京在内的22个国家首脑的收藏珍品。

三. 内蒙古 赤峰 林西县 内蒙沙棘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胡颓子科,枝灰色,有刺,叶互生,线状披针形,被银色鳞毛。生长不择土壤,可做固沙植物。果也可提炼沙棘精或做饮料。中医学上以沙棘入药,主治咳喘多痰,闭经,咽喉肿痛等。
自治区各地均有分布。

四. 内蒙古 赤峰 阿鲁科尔沁旗 阿鲁科尔沁羊肉

阿鲁科尔沁羊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阿鲁科尔沁羊肉是阿旗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传统特色产品,肉质鲜美、口味独特,深受区内外广大客商的赞誉。为保证阿鲁科尔沁羊肉的质量和特色,促进阿旗羊肉产业化开发利用,打造具有阿旗地域特征的羊肉品牌。阿旗工商局精心运作,积极协调,目前“阿鲁科尔沁羊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成功注册。这意味着赤峰市将从此告别无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历史,实现全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零的突破。

阿鲁科尔沁羊肉生产地域范围在北纬43°21′43″--45°24′20″,东经119°02′15″--121°01′之间,处在全旗14277平方公里范围内,整体气候光照充足,积温有效性高,非常适合畜牧业的养殖和发展。也是出产最好吃的肉羊的区间,是最适合肉羊繁殖、生长的区域。在这种自然环境下的羊肉,与常规羊肉相比,肉质鲜嫩、细腻、色泽好、多汁、膻味小、适口性好、易消化、低胆固醇、低脂肪和高蛋白等特点而深受人们喜爱。

今后,阿旗的羊肉生产企业经申请后可在包装及产品介绍中同时标注“阿鲁科尔沁羊肉”注册商标、中国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图案和地理标志注册号。阿鲁科尔沁羊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申请成功将有效地保护特色畜产品资源,进一步扩大国内外市场,为牧民增收、牧业增效,促进畜牧业大发展,迈出关键的一步,以实现“品牌兴旗、品牌兴企、品牌兴牧”之目的。

五. 内蒙古 赤峰 宁城县 宁城县苇笠头

宁城县苇笠头

六. 内蒙古 赤峰 元宝山区 盐酸麻黄素

赤峰制药厂生产的赤华牌盐酸麻黄素,是从天然药材麻黄草中提炼出来的精华素,属拟肾上腺素药。有松弛支气管一滑肌、扩张支气管、收缩粘膜血管、兴奋大脑皮层及抗过敏等作用

七. 内蒙古 赤峰 宁城县 打虎石全鱼宴

打虎石全鱼宴远近闻名,已经成为宁城美味佳肴中的一个品牌.

打虎石全鱼宴首先采用打虎石水库内养殖的鲤鱼、鲢鱼、草鱼、银鱼、甲鱼、马口鱼等为原料,然后经过炖、烧、炒、炸等烹调工艺将各类鱼做成清炖鱼、炖鲢鱼头、炸鱼段、酱醋鱼、红烧鱼等几十道鱼菜,特别是清炖鱼头,取水库中之天然矿泉水,用温火慢炖,出锅即食,其鲜嫩、清香、无可比拟。

打虎石的鱼生长在无污染的水库内,不用人工撒食喂养,靠水体内天然的养分,有利于各类鱼类的生长,属于纯天然无污染的美味佳肴。

八. 内蒙古 赤峰 敖汉旗 “北国香”牌葵花

“北国香”是敖汉旗木头营子乡2000年在国家工商局为农产品注册的品牌,木头营子乡位于敖汉旗东北部,交通铁路横贯境内,在乡政府所在地有站点一处,盐碱的低洼地适合于葵花种植,现已形成以“北国香”牌葵花为主导产业的经济作物区,年种植葵花4万亩,产量600万公斤,是全旗优质葵花生产基地之一。

“北国香”牌优质葵花,主要品种有“三道眉”、“金星一号”两大特色品种,籽粒宽大,色泽鲜亮,充实饱满,食品性好,产品享誉区内外,已远销山东、海城、大连等地。

九. 内蒙古 赤峰 巴林左旗 赤峰啤酒

赤峰啤酒选用优质大麦、大米、酒花原料,采用传统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工艺精酿而成。酒液清澈透明、泡沫洁白细腻,挂杯持久,酒花、麦芽香气鲜明

十. 内蒙古 赤峰 喀喇沁旗 牛家营子中药材

牛家营子镇隶属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位于市区南部、喀喇沁旗东北部。全镇总面积354平方公里。全镇辖18个行政村,288个村民组,总户数12934户,总人口53134人,镇区常驻人口5837人。全镇有蒙、汉、满、朝鲜四个民族。

牛家营子镇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产销基地之一。农作物是中药材,其中北沙参、桔梗最为著名,被誉为“中国北沙参、桔梗之乡。”

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在政府和中药材协会的科学引导下,全镇种植中药材达到历史最高水平4.5万亩,比2007年增加了8000亩,其中北沙参达到1.6万亩,桔梗2.5万亩。药材种植成为当地农民主要经济来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