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龙胜各族土特产 龙胜十大特产排行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龙胜各族土特产 龙胜十大特产排行榜更新时间:2022-11-20 14:21:33

一. 广西 桂林 龙胜 龙胜鱼生

一方乡土,出一方美食。龙胜浔江江清水甜,江中鱼肉鲜嫩,用来做鱼生,鲜脆爽口,因而龙胜几乎家家吃鱼生。

龙胜鱼生有近百年历史龙胜县居住得最多的是侗族人,侗族人喜欢吃酸,酸鸭、酸肉都是他们常吃的美食。相传在很久以前,侗族人来到龙胜县瓢里镇,当时他们无山也无田,只能以打渔为生。瓢里镇水资源丰富,鱼种也多,渔民每次打渔都满载而归,许多渔民把打来的鱼拉到市场上卖,只留一部分自己吃。尽管如此,渔民还是有很多鱼。吃不完的鱼很容易变质,为了延长鱼肉的保质期,侗族人想到了可以借用腌制酸肉的方法制作酸鱼,这样一来鱼肉就不会变味了。一开始腌制酸鱼是为了方便储存,但发展到后来,侗族人发现生吃鱼肉更佳,而在生吃鱼肉的时候如果佐以酸味,鱼肉更显美味。

酸坛子在侗族人家里必不可少。侗族人发现,用茭头酸水泡一泡鱼肉,直接生吃,味道比酸鱼更鲜美绝妙。于是一村传一乡,一乡传一镇,鱼生的吃法就被传开了。当时,瓢里人吃鱼生的方法和现在的方法有点不太一样,当他们捕到手指般大小的川条子时,会把鱼放在砧板上,用刀一拍,把鱼拍晕,再去除内脏,放到茭头酸水里泡上10分钟,然后整条吃掉。而这看似淳朴简单的鱼生吃法,正是鱼生的起源。

现在的吃法都按照自己的口味来吃,吃法大有不同。

龙胜人以居住在浔江边为荣。浔江是当地最大的一条河流,江清水秀。浔江哺育出来的鱼,鱼肉鲜嫩,吃起来没有腥味,因此龙胜人最爱把浔江里的鱼做鱼生吃。

在龙胜,可以说家家户户都喜欢吃鱼生。客人到访或是逢年过节,龙胜人都会到市场买上一两条新鲜活的鱼回家,自己做鱼生吃。

做鱼生的步骤:

首先是选鱼,一定要选活水流动的、水质好无污染的河里的鲤鱼(或者草鱼),要求鱼体健壮,颜色青黑,不能有伤痕和病斑,每条两斤左右。

然后把它拍晕后,先放血,再用刀拔去鱼鳞,动作麻利地开膛除去内脏,再去头、剔鱼刺、剥皮,快刀翻飞,去掉水份和血迹,然后飞速地切成三指大小、薄如蝉翼的鱼片。刀工好的一分钟就切出了一盘鱼生。如果下手太重或者用刀不快,切出来的鱼生就可能走味了。

龙胜鱼生和别的鱼生最大不同是吃之前要先在特制的调料里涮那么一下,调料很讲究:特制茭(jiao)头酸水、姜、辣椒、花生、怪物鱼香草(散发独特去腥气味)紫苏、芫荽等。

“鱼香草”是龙胜,出了龙胜境内很难找到,这也是为什么龙胜鱼生必须在当地吃才美味的原因。鱼香草叶子颜色倒是和鱼腥草有些像,但是鱼香草的叶子是长长细细的。散发一股浓郁香味的。不是薄荷那种清甜香,而是一种类似芫荽和紫苏那种类型的香味的。

把切好的鱼生放入盘中,配上辣椒,姜丝,鱼香草,花生,芫荽(香菜),另再滴上几滴生茶油(去腥)。

最后将调料碗放在鱼生拼盘旁边,卖相十足,让人看了垂涎欲滴。鱼生片就是要在特制茭(jiao)头酸水里面泡上1~3分钟就可以吃了!(泡的时间看个人喜好,喜欢吃生点、脆点、鲜的就1分钟可以了;喜欢熟点,酸的就要泡3分钟;如果超过5分钟就不好吃了,所以动作一定要快) 。品尝后,浸过调料汁的一片片晶莹剔透有如蝴蝶状的鱼生相当美味,爽滑清脆。

二. 广西 桂林 龙胜 龙脊竹筒饭

竹筒饭又名香竹饭,是每个龙胜人童年的回忆。将泡好的米装入新鲜的竹筒内,用鲜叶子将筒口塞紧,放在火上烧烤即可。吃时用刀将竹皮剥开,米饭被竹膜所包,米粒香软可口,清香扑鼻,堪称一绝。

竹筒饭,顾名思义就是用竹筒代锅煮成的米饭。做法是,把洗好的米配适量的山溪水置两头有节的竹筒中(最后用红薯做盖塞紧),再把竹筒置明火上烧烤,待外竹皮烧得焦糊,竹筒内的米饭熟透。此时趁热破开竹筒取饭食用,那股山野竹香味是十分浓郁诱人的,被称之为“绿色米饭”。

龙脊梯田上的竹筒饭竹子是清晨从梯田后面的山上砍回来的,绿绿的皮,淡淡的裹着一层白霜。每节约35厘米左右。一根竹子大约可做5个竹筒饭,大小不一,近根部的大些。

此时龙脊是不缺米的,刚打的糯米用泉水泡过,加上腊肉、木耳、干笋等配料,从竹筒的小孔一点点灌进,不能太满,约四分之三就可以,最后用红薯做盖塞紧,水不用再加了,竹子本身是有水分的。

烧的火是用木炭或竹木等天然材料,三四个竹筒斜斜摆放在一个铁架上,既有利烧拷,又不会流失竹筒水分。火不可以太大,不然竹筒本身也会燃的,左边翻翻,右边翻翻,反反复复10分钟,水蒸气就从红薯密封处溢出,竹子、糯米的清香四处乱窜。

调整火势,小火慢慢烧,翻得勤些较好,不使竹筒燃烧为宜。30至40分钟,竹子水分全部进入糯米内部,可以开饭了!

竹膜尚裹着糯米,清清香香。

三. 广西 桂林 龙胜 南山萝卜

南山萝卜

产自伟江乡1500米海拔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中,其特点是: 园柱形,肉白色,肉质脆嫩清甜、美味可口,可凉拌生食,也可做火锅配料、做汤,是菜谱的好佐料,具有祛痰清喉、利尿止泻的功能。本地用鲜萝卜制作加工的萝卜干属纯绿色食品,脆嫩爽口,香气迷人,品味独特,该产品每年8月下旬—10月下旬均可上市,年可供鲜萝卜250万公斤。

近年来,龙胜各族自治县加大技术和资金扶持力度,鼓励贫困地区群众移民到有“南方呼伦贝尔”之称的南山搞农业综合开发。由于这里土质肥沃,空气清新,出产的萝卜品质优良,成为餐桌上的佳肴,产品供不应求。至今,落户南山的新居民户均种植南山萝卜20亩以上,最多一户达200亩。南山萝卜彻底改变了南山人的生活状况。

四. 广西 桂林 龙胜 龙脊水酒

龙脊水酒是道地的土酒,它虽然不是很有名,但享誉全县,成为各族人民人人交口称赞的美酒。龙脊水酒是道地的土酒,有东方魔水的美誉。龙脊水酒口感芳醇爽口,润脾生津,可以品尝,但可别喝多。水酒纯属上等糯米之原汁,用土制酒药酿造密封后兑冲甘泉而成,芳醇爽口,润脾生津,营养丰富。人说龙脊十三寨人,肌肤红润,健康长寿,是常年饮食佳酿之故。其中有一种推为上乘的陈年窖酒,几十斤的糯饭,溶成一小团沉于坛底,此酒澄清见底,滴而成丝,喝了沾唇;其味芬芳蜜甜,极为爽口,欲罢难止。不过需当心其后劲,虽醉力迟缓,但一醉即倒,数日方醒。这种酒一般人难于喝到,游人需深入壮家,被主人奉为上宾,视为至爱亲朋,方能一饮。

提起龙脊,你第一时间肯定会想到享誉国内外的龙脊梯田,想到梯田上世外桃源般的秀美风光,以及那里壮乡、红瑶等浓郁的民俗风情。当然,哪天你到龙脊旅游,走进龙脊山上的壮寨,如果能喝上一碗壮乡人亲手酿制的龙脊水酒,享受壮乡人的热情招待,便可算不枉此行了。

龙脊水酒是壮乡人特有的酒中佳酿,其味甘甜爽口清香悠远,专门用以招待远来贵客,曾让许多游客在一碗碗的甘甜醇香中醉倒在壮寨的青山绿水间,让人回味,让人留恋。

岁末之时,不少壮寨人家又纷纷酿制起待客的水酒。记者走进壮寨,大步赶着去畅尝一碗醉人的龙脊水酒。

清泉酿制,甘甜醇香

冬日里的龙脊群山连绵,静美悠远,暖暖的阳光尽情地倾洒在漫山遍野之间。在山脚下一个叫金江村江边屯的壮乡小寨里,村民们有的扛木劈柴、有的烧火熏肉、有的酿起水酒,开始为春节忙碌起来。

在村角一处吊脚楼里,63岁的蒙翠秀老人和女儿蒙建庭正坐在火炉前,生火烧饭,开始酿制传统的龙脊水酒。“春节马上到了,酿点水酒用来招待我们壮家的客人。”蒙翠秀笑着说。老人告诉记者,龙脊上的壮家人热情好客,素爱饮酒,且无论男女皆有一定酒量,所以迎接贵客必以水酒相待,特别是要拿出家中珍藏的水酒对饮才算礼数周到,希望可以“喝一碗龙脊水酒,交一个知心朋友”。

“酿酒的主要原料是这里优质的糯米、酒饼和龙脊山上的泉水。”蒙翠秀说,“龙脊水酒”酿造工艺简单,壮乡男女基本都会。先将糯米在头晚浸泡发胀,第二天用水淘过,装进木制的甑子,再将甑子放进铁锅烧火来蒸,等甑子上冒出蒸汽流出“眼泪”时,糯米饭便算蒸熟了。然后将糯米饭倒进铁盆里,摊开并淋入冷水放凉。此时,趁着空闲,可将上山采集一些草药等制成的酒饼擂碎,待糯饭放凉后,按照5斤糯饭1个酒饼的比例撒入,拌匀;然后装进酒坛里,根据当地温度情况,任其发酵三四天或十来天。充分发酵后,再按照一斤米一斤水的比例加入从山上挑回的泉水,再密封,一个多月后便可揭盖而饮,因为其无需蒸馏,故称水酒。

“这酒密封得越严越久,酒味就越浓越香。”蒙翠秀说。如果酒坛密封得好,可放地窖里或埋在地下数年而不变质,这时的水酒滴而成丝,醮之粘手,饮之甘甜醇香,沁人肺腑,是龙脊水酒中的上等佳酿。

壮家的女儿红,醉人不倦

正说着,蒙翠秀悄悄走进堂屋后一个小房间里,搬出一个小坛子,在屋内寻来一根木棍,轻轻敲开用黄泥密封的酒盖,顿时一缕缕甘甜的酒香飘出,往里一看,水酒呈淡淡的橙色,但橙而不浊。老人找来大碗,双手捧坛,一碗一碗给记者一行人倾倒。记者把碗饮之,果然甘甜如醴,清香绵长,让人喝了一碗还想再喝一碗。

“这些酒是重阳节那段时间酿的,只藏了三个多月,还不算上好的水酒。”蒙翠秀微笑着说。重阳节前后,气候温和,温度适宜,正是酿造“龙脊水酒”的最好时机。彼时,壮家人一有空闲,总要酿上几坛珍藏起来,所以“龙脊水酒”又被称为“重阳酒”。

闻着满屋飘逸的酒香,记者想再讨一碗,却被当天随记者同来的友人小张笑劝:“水酒虽甜,切莫贪杯。”小张一边品尝水酒,一边和记者聊起当年的轶事。原来小张是南宁人,十多年前与朋友一起上龙脊一位大学同学家游玩,在青山绿水的诗情画意中,初尝龙脊水酒的甘甜醇香,几位年轻小伙子欣喜豪迈。在主人家的盛情相劝下,一碗接一碗,一巡更一巡,不知不觉中,沉醉在壮家人的甜酒浓情里,呼呼睡过两日才醒。

“这些壮家的水酒,入口甘甜,是平时小酌和保健的好酒,但其后劲很强,稍不注意便容易一醉而倒,数日方醒。”小张笑着说。当然,龙脊水酒虽然醉人,但没什么酒气,醉了不上头也不会吐。或许因为与壮家的水酒结缘,又或许是因为热爱龙脊里的山水风光和民俗风情,此后一直对龙脊念念不忘的小张索性就定居龙胜,一有空闲便拿起相机纵情山水之间。

“我们的龙脊水酒,除了日常待客,也是娶妻嫁女的必备酒品,可以说是壮乡的女儿红呢。”蒙翠秀的女儿蒙建庭笑着说。以前壮寨里谁家儿子女儿长成,父母往往提前一两年甚至几年事先将水酒酿好,埋藏地下,待到儿女结婚时挖出用以宴请宾客。蒙建庭仍记得十多年前自己出嫁时,母亲蒙翠秀为她酿制了三四百斤的龙脊水酒,亲友们在她结婚之日趁着喜庆相互劝酒,不少人都醉卧在她家的小楼里。

信息来源:龙胜旅游网

五. 广东省 江门 开平 龙胜杨桃

龙胜甜橘1969年即开始种植,特点为皮薄色好,香甜核少,富含维生素和果酸,品种有阳山橘、十月橘、年橘。而杨桃、番石榴、石番果则均引种台湾,其中杨桃果大肉嫩,清甜可口;番石榴原名芭手又称芭苯,清甜爽脆,品种有世纪芭、四季芭、珍珠芭、水晶芭、无子芭等;石番果则为饮料上的佐料,也可鲜食,果肉金黄且有一股清香。

六. 广西 桂林 龙胜 龙脊茶叶

龙脊茶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龙脊茶叶

龙脊茶叶主要产于龙胜龙脊旅游区云雾山中,是我国28大名茶之一,是清代的贡品茶。该茶含人体所需多种微量元素,

以清醇芳馨着称,年产量5吨,全年可供货。

龙脊茶生长于有世界一绝之称的广西桂林龙脊梯田风景区,茶园海拔高度在八百米以上,属亚热带 季风区,受冷暖空气交替影响,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有机含量高,日照短,温度大,终年流水潺潺,云雾缭绕,晴日早晚遍野茶,阴雨连天满山云的无任何污染独特的生长环境,是形成茶香高山云雾质的理想之地。

历史:

历史悠久,乾隆年意味曾为贡品,石碑记载于龙脊村段寨,品质优良,是中国二1名茶之一,记载于《中国茶学辞典》。在乾隆年间,龙脊茶已经被列为贡茶。小地方的物产,成了贡品,本该身价倍增才是,但当地的官僚欺负山里的少数民族村民,竟然以贡茶被列为贡品为由,不准自由买卖,要卖,也只能-卖给官家――属于国家收购。这样一来,出了名的龙脊茶,价格倒愈发走低,村民们都愤怒起来,可又无奈。

特点:

龙脊茶采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具有龙脊茶特有的色、香、味,含氨基酸、咖啡碱、生物碱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是强身健体、减肥养颜、有益健康的天然茶中珍品,堪称龙脊“四宝”之一。年可供春夏茶5吨,产品有圆筒装、袋装100g、150g、500g等。

传说:

山寨里有个叫潘天红的穷人,靠给寨子里的人打短工维持生活。有一天,他在头人家的寨楼底铲牛粪时,听到头人们议论这件事,就用铲柄捅楼板,自告奋勇地向头人表示:他代表大家去告官!

潘天红要代表大家去告官,这让大家面面相觑。但除此之外,别无良策。大家就凑了些盘缠,让潘天红走上了告官的路。

潘天红翻山越岭,不舍昼夜,来到了桂林府,擂响了告状的鼓。知府接状,觉得潘天红告得有理,就说:“知道了。你回去吧。我们会处理的。”

潘天红却不敢这样就回去――他可是用了大家凑的盘缠,又是自告奋勇来的。于是,他请求知府大人写份判决书,知府大人也依了他,就写了一份判断书。

判决书写好后,潘天红拿到了手,还是不放心――他怕这份判决书在半路上给人偷了或者丢失了或者给雨淋坏了,回到寨子里,岂不是无法向乡亲们交待?他又要求知府大人将判决书刻在石碑上,由他将石碑背回去。

(刻在石碑上的判决书见本人12日的博文《龙脊发现的古石碑》)

这份判决书,不但解决了龙脊茶叶的问题,连带将其它乱摊派的问题(如塘房的修理费应由官出――当时,龙胜叫“厅”,下设2司7汛,汛下面又分塘,“塘”级机构办公的房屋就叫“塘房”,类似后来的村公所)、官衙强买问题、1下乡办公务的享乐问题等,也一并解决了。

石碑刻好后,潘天红就背着这块石碑,经潭下镇,过青狮潭,沿东江上行至才喜界,然后背起石碑,翻越才喜界,走山路回家。船过青狮潭的时候,突然刮起了狂风,附近的几条小船都翻了,潘天红坐的小船却安稳。有人说是他感动了上苍,现在看来,可能是那块沉重的石碑稳住了船身。

潘天红将石碑背回了寨子,村民们将石碑立在寨子前面――碑上写明了“贴龙脊团”嘛(清朝,这里实行的是“社(屯)团”制)。

中国历来是小官怕大官。有了知府的判决,县乡里的小官们不敢在此事上再胡作非为:下乡办公务吃饭要交钱了、乡亲们又可以将茶叶拿到圩镇上去交易了、本该官府负的责任不再叫百姓分摊了。公平交易的结果,是茶叶的价格又恢复到正常水平。经历了这件事,龙脊茶就更出名了。

现在,你到龙脊古寨里,还可以看到一株有200多年树龄的老茶王树,可以看到那块古老的石碑(原碑已坏,现在的碑是咸丰年间重刻的,也是有历史的文物)。

地域范围

龙脊茶保护范围位于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西北部,地理位置东经109°43′05″至110°21′24″、北纬25°29′21″至26°12′14″;是龙胜各族自治县县域范围内的龙脊镇、龙胜镇、江底乡、平等镇、马堤乡、泗水乡、伟江乡、乐江乡、瓢里镇、三门镇等10个乡镇所管辖的119个行政村和6个居民社区的地域范围,区域范围总面积2370.8平方公里,茶叶生产规模2000公顷,年总产量3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条形茶外形条索紧结粗壮匀整,螺形茶壮实;色泽乌黑油润,显毫,色金黄;汤色黄红明亮;香气馥郁,有特殊果香;滋味浓厚鲜爽,略带甜味,饮后回甘,耐冲泡;叶底明亮、柔软。 (2)内在品质指标:水浸出物34-40.8%,游离氨基酸总量5.0-5.8%,茶多酚13-19%。符合《GB/T13738.2-2008红茶第二部分:功夫红茶》理化指标的规定。 (3)安全要求:龙脊茶执行《绿色食品茶叶》NY/T288-20012进行种植、管理。 (4)分级:龙脊茶分特级、一至六级。 (5)包装:采用SB/T10035《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包装标签按GB7718和GB/T17924的要求。 (6)贮存:执行GB/T30375-2013《茶叶贮存》和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7)运输:执行NY/T1999-2011《茶叶包装、运输和贮存通则》。

七. 广西 桂林 龙胜 柿花

花于4月中旬开放。果实心状球形,橙黄色。10月上旬至11月成熟时变为红色,通常无子或有少数种子。产于桂林阳朔、临桂、荔浦、平乐、恭城等县,苍梧、容县、平南、玉林等地亦有。阳朔为主产地,阳朔与恭城两县鲜柿年产量达4000多吨。主要优点是:果型中等,单果重170克-196克。外形美观,光滑、多粉,果肉橙红,质脆味甜,肉厚汁多,含糖量达18%。适于生食,也适于制柿饼,出饼率20%-30%。产量较高,单株产果150千克-250千克,丰产株达1200千克。柿饼有润肺止咳、生津、润肠之效,蒸食可治咽喉痛、咳嗽咽干。

八. 广西 桂林 龙胜 龙脊辣椒

龙脊辣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龙脊辣椒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龙胜县龙脊梯田景区一带海拔800米以上的云雾山中,椒呈牛角形,颜色鲜艳、肉厚籽少、辣味浓、香味独特诱人,除富含辣椒素和挥发性芳香油外,还含多种人体所需的维生素,食后开胃提神,驱寒除湿,增进食欲,是独特的佐料佳品,也是龙脊四宝之一。

龙脊辣椒色泽鱼红,辣、香、味俱全。

全年生育期180-210天,株高80-95cm,开展度44.2cm左右,果长6.5-8.5cm,宽1.5cm,肉厚0.2cm,单果重6-7.5g,产量高,亩产1200-1500kg。果实为短尖椒,鲜红坚韧,果皮光亮不打皱,肉厚质脆,香辣适口、风味独特,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干辣椒、椒粉、椒油、辣椒酱、淹制酸椒,鲜产品、成品、半成品畅销全国各地。龙胜县每年种植龙脊辣椒5万多亩,产量2.5万多吨。

种植规模

“龙脊辣椒”是生长在广西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高山梯田的特色农产品,有着200多年的选育种植历史,从育种到晾晒历经33道工序,品质优秀。由于高山梯田交通不便,消息闭塞,销路不畅,椒农们守着这个历史悠久的“金招牌”却收益不大。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龙胜县工商局指导与服务并重的,积极开展红盾护农、经纪活农、政策助农、商标兴农等活动,帮助“龙脊辣椒”提高产量和质量,拓宽销路,实现产业升级、农民增收,一方面组织当地知名农资企业进村销售,开展名优农资商品展销活动,帮助农户购买正规厂家的农资产品;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打假护农”行动,进村开展真假农资识别宣传活动,加大农资商品检查密度,组织开展流通领域肥料、农药商品的质量定向监测,做好抽样送检等工作,确保农资产品质量;在“龙脊梯田”设立消费维权服务站,聘请村委工作人员作为服务站联络员,实行定员定岗维权服务,积极为龙脊辣椒的选育种植和产量规模化提供安全保障。龙脊生辣椒种植亩数已达到3900亩,亩产1000公斤左右。

到了一年一度的丰收季节,红红火火的辣椒晒满了椒农们的房前屋后。为把优质的辣椒销售出去,为龙胜县工商局干部积极培育从事龙脊辣椒及其他农副产品经销的经纪人队伍,引导成立龙脊辣椒经纪人协会,指导协会制定完善行业规范,建立互助协作机制,推行订单合同,从而壮大经纪人队伍,活跃销售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在龙脊辣椒的集中产销地和平乡镇,以经营龙脊辣椒为主的经纪人队伍达到79人,“龙脊辣椒”销路畅通,不仅吸引了湖南、广东客户,还打开了国外市场,远销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龙脊辣椒”也由原来的每公斤25元上涨至每公斤30元,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为扶持辣椒产业发展,促进龙脊辣椒生产经营实现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龙胜县工商局还按照“政府扶持、部门指导、市场运作”的工作思路,大力帮助和平乡马海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为前来咨询的村民做好具体的讲解和指导,加班加点仅用1个工作日完成需3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的登记审核。登记成功后,又进一步指导马海村创品牌,龙脊辣椒已经成功注册了“龙脊辣椒”商标,迈出了解决辣椒缺乏品牌经营的第一步。

地理标志

地域范围

龙脊辣椒保护范围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西北部,越城岭山脉西南麓的湘桂边陲,东临兴安、资源,南接灵川、临桂,西与融安、三江为邻,北毗湖南城步,西北与湖南通道接壤,南北最大纵距78千米,东西最大横距60千米,海拔236米至1940米之间。龙脊辣椒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和平乡、龙胜镇、泗水乡、江底乡、马堤乡、伟江乡、平等乡、乐江乡、瓢里镇、三门镇等十个乡、镇及所属119个行政村,保护范围位于北纬25°29′21″~26°12′14″,东径109°43′05″~110°21′24″之间;区域生长面积4000公顷,产量达3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 外在感官特征:成熟鲜椒短牛角形,椒长5.5~9.5厘米,果肩横径1.2~2.0厘米,单果重5.0~8.6克,肉厚0.11~0.16厘米,心室2~3个,籽多,果皮鲜红光亮,果实坚韧,肉脆偏辣,耐贮运;干椒长5.0~8.5厘米,单果重1.2~1.7克,果皮深红色、皱缩,果实紧凑,辣而香,风味独特,以食干椒为主。 (2) 内在品质指标:龙脊辣椒主要含量指标有: 鲜椒:干物资≥22.0%、粗纤维≥9.4%、维生素C≥57.1mg/100g、辣椒素≥400mg/kg; 干椒:干物资≥90.7%、粗纤维≥22.6%、维生素C≥13.0mg/100g、辣椒素≥1.74╳103mg/kg。 (3) 安全要求:龙脊辣椒产地环境严格执行《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的规定;产品执行《NY5005-2008无公害食品茄果类蔬菜》标准。 (4)包装:用洁净的编织袋、麻袋或符合食品包装要求的其他材料包装。所有包装材料均应清洁、卫生、干燥、无毒、无异味,无毒害物质污染,无油污,无霉变,无煤灰、石灰、铁锈、泥土、水渍等污染。所有包装应牢固、无泄露。 (5)贮存:成品不得露天堆放,做好防湿防潮工作,成品仓库必须清洁、干燥、通风、无鼠虫害。成品不得和有毒有害、腐败变质、有不良气味的物品同仓库存放。 (6)运输:运输工具要求清洁卫生。不得与有害有毒物品同车混装混运。凡装过化肥、农药等有害化学物品的车箱自舱位必须经充分清扫、冲洗干净后方可装运,运输过程中严禁雨淋。

九. 广东省 江门 蓬江区 龙胜甜橘

龙胜甜橘1969年即开始种植,特点为皮薄色好,香甜核少,富含维生素和果酸,品种有阳山橘、十月橘、年橘。而杨桃、番石榴、石番果则均引种台湾,其中杨桃果大肉嫩,清甜可口;番石榴原名芭手又称芭苯,清甜爽脆,品种有世纪芭、四季芭、珍珠芭、水晶芭、无子芭等;石番果则为饮料上的佐料,也可鲜食,果肉金黄且有一股清香。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