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相城土特产 苏州家乡味农特产图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相城土特产 苏州家乡味农特产图片更新时间:2022-11-18 01:58:41

一. 江苏省 苏州市 相城区 苏州五色汤圆

苏州五色汤圆

位于苏州吴门米粉店,以糯、粳米粉镶配,包以由鲜肉、玫瑰猪油、豆沙、芝麻、桂花猪油等5种配制的馅心。该汤圆甜咸皆备,为脍炙人口的江南风味。五色汤圆可谓卖相最好,粉红、青绿、金黄、奶白以及棕褐色的汤圆各自口味不同。馅料可以随心所欲的加,好比黑芝麻、奶油椰蓉、花生酱等。不过为保证其五色,基本的用料还是有讲究的,黄色的一般用南瓜,红色的则是胡萝卜为主料,绿的是抹茶,橙色的则需要加入橙粉。

二. 江苏省 苏州市 相城区 酒酿饼

酒酿饼在每年春末夏初时销量较大,通常都是现制现销,不宜保存过夜。

原料配方

皮料:精白面粉21公斤、绵白糖5.25公斤、甜酒酿2.625公斤、水9公斤。

馅料:绵白糖8.5公斤、熟面粉4.25公斤、麻油3公斤、核桃仁2.125公斤、玫瑰花0.425公斤。

制作方法
1、发酵。将面粉倒在台板上,做成盆状,把糖、甜酒酿倒入,加入搅匀,揉成面团,放入缸内,发酵约10小时,待面团颜色发白即可。一般早晨发酵,下午生产,但发酵时间应根据气候、季节灵活把握,夏季防止发酸。            
酒酿如改用鲜酵母发酵,制作较容易,但无酒酿味。
2、馅料。豆沙与月饼的豆沙制法相同。白糖馅、玫瑰馅的制法与其它月饼馅一样。只是玫瑰馅放玫瑰花,白糖馅放桂花而已。
3、制饼坯。取皮30克,包入15克馅,包好后压成薄饼。为了区别馅子,也可撒少许芝麻,已作标志。饼坯制成后放在干燥的蒸笼中静置十来分钟,待饼皮饱满再烘焙。
4、烘焙。烘焙都是用平底锅(煎盆)。将饼坯放入后,在饼面涂上一层植物油,翻过来再烘,待饼皮松发饱满,再翻过来焖熟即成。在烘焙时须注意皮熟馅生现象,如饼皮突起,有弹性,即表示馅心已熟。

由于销售量的不断增长,现已改进使用风炉或煤气炉烘焙。              
特点:外观黄润有光,只形饱满,饼皮松软有弹性,没有沾牙和硬缩感觉,有浓郁的酒香味,没酸味。

三. 江苏省 苏州市 相城区 卤汁豆腐干

卤汁豆腐干脍炙人口。色香味美,乃苏州众多中首屈一指的传世佳品。相传卤汁豆腐干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创始人就是现在生产“津津牌”卤汁豆腐干的厂家——苏州食品厂。苏州食品厂前身为“老津津牛肉工场”,“津津牌”卤汁豆腐干由此得名。“津津牌”卤汁豆腐干,精选上等原料,配以优质辅料,使用传统技法和先进工艺生产而成;卤汁丰富,吃口鲜甜,软糯适中,风味独特,兼有姑苏卤菜和苏州蜜饯的特色,是馈赠亲友和旅游携带的理想佳品,产品曾获国家部优秀,新产品金龙奖,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并连续两年荣获江苏省优质食品奖。苏州食品厂的产品还有玫瑰乳腐、糟方乳腐、香醋、素火腿等,均远销香港、东南亚一带及国内京、广、沪等地区,深得国内外客商好评。( 苏州)

四. 江苏省 苏州市 相城区 莼菜氽塘片

莼菜氽塘片是苏州的一道特色菜。莼菜,又名水葵,属睡莲科,为多年生宿根性湖沼草本植物。春、秋两季应市,江苏太湖盛产。莼菜以嫩茎和嫩叶供食用,有清热、利尿、削肿、解毒诸功效。塘片,即塘鳍鱼肉批成的片,此鱼又名土鲃鱼,虎头鲨,体型短壮,长不过十余厘米,头大、身圆、尾稍平,肉质细嫩,苏州人以“菜花塘鳢鱼”为春季美味。

莼菜与鱼作汤羹,由来已久。历史上还有“莼鲈之思”的典故。纯菜氽塘片,莼莱碧绿滑润、清香脆嫩,鱼肉洁白细嫩,汤清味鲜,为春季佳肴。

五. 江苏省 苏州市 相城区 阳澄湖大闸蟹

阳澄湖大闸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又名金爪蟹。产于江苏昆山。蟹身不沾泥,俗称清水大蟹,体大膘肥,青壳白肚,金爪黄毛。肉质膏腻,十肢矫健,置于玻璃板上能迅速爬行。每逢金风送爽、菊花盛开之时,正是金爪蟹上市的旺季。农历9月的雌蟹、10月的雄蟹,性腺发育最佳。煮熟凝结,雌者成金黄色,雄者如白玉状,滋味鲜美。

阳澄湖清水大闸蟹,个大体肥,一般三只重500克,大者只重250克以上,最大者可达500克,青背白肚金爪黄毛,十肢矫健,蟹肉丰满,营养丰富。自古以来,阳澄湖大闸蟹即令无数食客为之倾倒,是享誉中国的名牌产品。章太炎夫人汤国黎女士有诗曰:“不是阳澄蟹味好,此生何必住苏州。”

六. 江苏省 苏州市 相城区 白汁鼋菜

白汁鼋菜,以甲鱼为料,是营养价值颇高的苏帮名菜。此菜选用重750克左右的活甲鱼,宰杀后去内脏(有蛋则取出待用),斩去爪、嘴尖及尾,割断四肢骨骱。在60℃热水中浸泡去黑膜,然后放入90℃热水中浸泡去背壳,再将每只甲鱼斩成6块。复洗后,加清水煮至锅边起泡,取出再入清水复刮洗一次,取出沥干。

烹调时,以竹箅垫锅底,将甲鱼块排列锅中,加猪肥膘片,并将葱结、姜块在菜油中熬至发香后,放在肥膘上,菜油沿甲鱼锅边倒入,加绍酒浇沸,再加猪肉汤烧沸,焖烧30分钟。加精盐、蒜瓣烧至汤剩六成,加冰糖、熟猪油,用微火焖2小时至酥烂,去葱姜,旺火收稠后装碗。

七. 江苏省 苏州市 相城区 芝麻酥糖

芝麻酥糖主要品种有玫瑰白麻酥糖、椒盐黑麻酥糖、玫瑰猪油酥糖、椒盐猪油酥糖等,是苏式糕点中熟粉制品包屑折叠的代表品种,其特点是皮薄屑多,密细纹罗,芯屑分明,甜味纯正,松酥爽口,是苏州著名的。既可作茶食点心,也可作礼品赠送亲友。( 苏州)

八. 江苏省 苏州市 相城区 酒蒸全鸡汤

【特点】

色泽银白,味香汤清。

【原料】

主料 活母鸡1只(约1.8公斤左右)。调料 花雕酒150克,葱、姜各15克,味精5克,盐克。

【制作过程】

(1) 将活母鸡宰后退毛,开膛取出内脏,剁去鸡斥,再从背部剖开,用开水氽烫将血污除净。 (2) 使鸡双腿朝天、腹部向上,放入汤斗内,加入花雕酒、葱、姜、味精、盐和适量清水,上屉蒸烂后取出,去掉葱、姜即成。

九. 江苏省 苏州市 相城区 金钱肉

【所属菜系】 江苏菜

【特点】 色泽黄白,味鲜脆嫩。

【原料】

猪里脊肉500克,鸡蛋清120克,熟大油50克,料酒50克,盐3克,味精5克,湿淀粉30克,辣酱油10克,葱姜末各8克。

【制作过程】

(1) 从里脊肉顶头切成小块,每块重约10克,用刀逐块拍成小薄圆片,直径约5厘米。把切好的肉片逐片放入用料酒、盐、味精和葱、姜末调成的卤汁内拖一下,取出腌5分钟。

(2) 将腌好入味的小肉片,再放入用鸡蛋清加湿淀粉调成的蛋糊中,再拖一拖放在盘中。

(3) 炒勺上火,放大油,把里脊煎成金黄色,烹入辣酱油,翻炒均匀即成。

十. 江苏省 苏州市 相城区 苏派砖雕

1、苏派砖雕——苏州古建中的点睛之笔

苏派砖雕是南方地区砖雕艺术典型代表之一,明代较典型、朴素,清朝特别是康乾以后有很大发展和提高,形成了自己精细典雅的装饰风格,被誉为“南方之秀”。值得一提的是苏州的砖雕门楼字碑大都是名人题字,精美的书法和典雅的砖雕往往相得益彰,使苏州砖雕更添了几分浓厚书卷气。苏州曾经拥有二百余明清时代的砖雕门楼,可惜大部分都被历史的风雨湮灭。随着现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对古老艺术的回归,门楼砖雕重又为人们所钟爱,许多现代建筑和居民宅第也喜欢饰以门楼嵌以砖雕。

2、痴迷于砖雕艺术的苦行僧

刘一鸣说自己像苦行僧一样走的是一条“百味路”。虽说砖雕是祖传的手艺,但刘一鸣踏上工作岗位20多年来接触的大都是石雕、木雕和玉雕,还搞过美术设计、雕刻工艺和古建筑研究,真正放在砖雕上的精力并不多。

          

直到前几年,有位台湾客商请他设计一座住宅庭园,其中门楼和水榭上的砖雕,因没有艺匠难以完成,无奈之下,刘一鸣只得亲自奏刀,结果令台湾客商甚为满意。此时此刻,他感到身为美专砖雕专业毕业生,自己的肩上背负着抢救、修缮古建筑的门楼砖雕的重任。

2000年初,他注册成立了九龙砖雕艺术研究所,从成立那天起,刘一鸣就踏上了一条寻觅路。2000年上半年,他游遍了大半个中国,观摩各地古典建筑中的砖雕,尤其是安徽和江浙等地的古村落,实地采集有关资料。几年来,他收集到全国各地门楼砖雕的图片资料有上千例,大大丰富了创作视野和空间。为了读懂那些“古董”,他与当地的讲解员或老教师、和尚、道士交上了朋友。他还把各地有代表性的古砖雕作品复制下来,带回家作进一步研究。在反复的观摩和研究中,他理解了传统、风俗与时代文化在砖雕艺术上有机结合的内涵。

3、民间瑰宝光彩夺目

刘一鸣说,和古时经年累月锲而不舍的砖雕艺人相比,他的作坊里多了一些现代技术。砖坯是砖雕的关键,为了能制作出光滑细腻的砖坯,他还办了一个小型的砖坯工厂,从事上百次试验,不断调整缩水率和泥料配方,从中获得了几百个科学数据,并摸索出了选泥、沥泥、陈腐、烘焙、打磨等十多道工艺的奥秘。尽管部分程序使用了现代化机器,但刘一鸣依然遵循着传统的工艺流程,他说,砖雕的很大一部分仍然是通过手工完成的,而且越是细微的部位越难雕,比如人物的脸部,前辈人很聪明,用生石灰加糯米汤增加青砖的柔韧性以便于雕刻,苏州艺人才能把青砖雕得那些精细。近年来,刘一鸣沉浸在砖雕艺术的天地里,与其他艺人一道创作了数千块砖雕作品,有古典人物、戏文、花鸟、山水、动物和吉祥图画十几个大类一百七十多种款式,主要作品有《八仙图》、《十鹿图》、《桃园三结义》、《玉堂富贵》、《西厢记》。在中国第四届工艺美术精品展上,他的《关公夜阅春秋》、《耕读图》、《花鸟屏风》分获银奖、铜奖。

随着刘一鸣苏派砖雕的名声渐起,客户近悦远来,他先后接到常熟翁同龢纪念馆、兴福寺、上海豫园、上海古象大酒店等古建修复、新建砖雕门楼等十多处的定单合同。

          

“苏州九龙砖雕艺术研究所”还聘请了几位教授专家,砖雕产品还注册了“拾景园”商标。刘一鸣说,他要用自己的双手让传统工艺的血脉在作品里流动,让记忆中的华彩再现光芒!

4、巨型砖雕世遗会上展风采

刘一鸣为在苏州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献礼的传世名作有《姑苏繁华图》、巨型砖雕照壁《锦绣苏州》和巨型砖雕《世界遗产纪念墙》。

《姑苏繁华图》是清代宫廷画家徐扬描绘乾隆年间苏州风情的传世名作。为向在苏州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献礼,刘一鸣率领所内30名技工精心雕刻,制成砖雕版的《姑苏繁华图》,被苏州城市规划博物馆古代馆收藏。

《锦绣苏州》又称“新姑苏繁华图”,以照壁形式竖立的《锦绣苏州》采用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手法,将具象和抽象相融,结合砖雕的艺术语言,注入平面化、符号化的现代装饰风格,在55平方米的巨幅画面上,把东起金鸡湖、西至太湖的现代苏州风貌一揽于画中,太湖古村落、上方山石湖风景、古城区、虎丘塔、苏州高新区、工业园区的繁华景况跃然画中刘一鸣率领九龙砖雕艺术研究所20多名砖雕技工经过三个月的连续作战,提前完成雕刻任务,总耗用金砖291块。                       

《世界遗产纪念墙》的砖雕部分由32块71厘米长、55厘米宽的长方形金砖组成,每块金砖上的雕刻独立成画,运用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手法和高浮雕工艺,分别雕刻出故宫、长城等包括苏州沧浪亭在内的中国29处世界文化遗产和昆曲、古琴2大音乐艺术。参加世遗会的各国遗产专家目睹刘一鸣的砖雕无不啧啧称叹。世界遗产纪念墙将是一个永恒的载体,用来记录和传承一段值得永远铭记的历史,将时刻提醒人们:珍惜历史、保护遗产、传承文化。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