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傣族的特产和节日风俗 傣族人民的习俗和节日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傣族的特产和节日风俗 傣族人民的习俗和节日更新时间:2022-11-18 01:21:42

一. 云南省 德宏州 梁河县 傣族酸菜

傣族酸菜

傣族人认为,食酸心爽眼亮、助消化,有消暑解热之功效,故傣味中以酸为美味之冠,每餐无酸不食。酸扒菜、酸笋鱼、酸木瓜煮牛肉、酸菜煮豆腐等等,没有“酸”味,傣家人是吃不香也睡不好的。因此,到德宏,找一处幽静的傣家竹楼餐厅,好好品一次“酸”味,到也别具风情。

二.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虫类美食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捕蝉是在夏季,每天傍晚,蝉群落在草丛中时,蝉翼被露水浸湿,不能飞起,妇女们就赶快把蝉拣入竹箩里,回后后入锅焙干制酱。蝉酱有清热解毒,去痛化肿的医疗作用。

傣族人普遍喜食蚂蚁蛋,经常食用的是一种筑巢于树上的黄蚂蚁,取蚂蚁蛋时,先将蚂蚁驱走,然后取蛋,蚂蚁蛋大小不一,有的大如绿豆,有的小如米粒,洁白晶亮,洗净晒干,与鸡蛋一起炒食,其味鲜美可生食又可熟食,生食时制酱,熟食时用鸡蛋穿衣套炸,常用的酸果、苦瓜、苦笋、冲天椒,辅以野生的花椒、芫荽、蒜、香茅草,风味纯正,清洁卫生。

三.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烧鱼

傣族烧鱼即傣族烤鱼,西双版纳的傣族村寨大多与大小河流为邻。傣族无论男女,都喜欢抓鱼、吃鱼,有无鱼不成席之说。

鱼打理好后,配上葱、姜、蒜、辣椒面及香茅草、槟榔青、野芫荽、盐巴果、小米辣,可煎、炸、蒸、煮、烧烤、腌、熏。尤以包烧鱼和竹筒烧鱼、烤鱼、酸鱼、鱼剁生、“臭”鱼的做法和味道最有特点。

它有两个特点:一是用当地生长的青竹片夹住鱼,用明火烤,因此既有烤肉的香,又有竹的清香;二是该菜用的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盛产的香茅草和香菜,所以带着一股香茅奇特的香味。它最具特色的是鱼肚之内还有傣家的特殊酱料——“番茄喃咪”。

四.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竹筒饭

云南的西双版纳是一个遥远而又美丽的地方,在这里生存的傣族人世世代代与竹有缘,人们种竹吃笋,又用竹子建房盖屋,还用竹子做成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如:竹桌、竹凳、竹汤匙、竹盆等,甚至做成竹锅烧茶煮饭。到了云南的西双版纳,就不能不尝尝那里傣家人特有的竹筒饭。

只需将新鲜竹节砍下,将优质糯米装入竹节,加水浸泡若干小时,用芭蕉叶或干净的甘蔗叶塞住筒口,放在火塘内用文火烧烤或置于烤炉上烘烤把水煮干,将竹筒放在平整的木板或地板上轻敲数遍,剥去竹筒的薄皮,便获得一条圆柱形的米饭。融糯米香、青竹香于一体,是色香味俱佳、最具民族特色的风味食品。

竹筒饭是用新鲜的竹筒装上大米及调味料烤熟的饭食。多用于山区野外制作或在家里用木炭烤制。竹筒饭风味独特,源远流长,青翠的竹节里,米饭酱黄,香气飘飘,口感柔韧,味道极佳。

五. 云南省 德宏州 瑞丽市 傣族葫芦丝

  葫芦丝是簧管乐器,常用于吹奏山歌等民间曲调,适于演奏旋律流畅的乐曲或舞曲,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

葫芦丝:簧管乐器,又叫葫芦箫。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

傣族的葫芦丝又称为“筚朗叨”,意为“带葫芦直吹的筚”,它是把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入葫芦。竹管下端,嵌有铜簧片,中间一根较长的竹管开七个按音孔,前六后一,可吹出由(g~g1)一个八度的旋律音,称为主管。其余两根是副管,只设簧片、不开音孔,葫芦柄端开有送气孔或插入一小竹管形成吹口,吹奏时,主管奏主旋律,副管发单音,形成和声效果,音色柔美悦耳。

阿昌族的葫芦箫和傣族的相似,阿昌语称“泼勒翁”,意为“有葫芦的箫”。用葫芦和金竹管制成。吹管长6厘米,主管长50厘米,副管分别长33和17厘米,在两支副管靠近主管的一侧,分别留有一条竹片,用细竹条与主管捆扎在一起。

在西盟佤族,称葫芦箫为“拜洪廖”,3根箫管插入葫芦底部,用蜡封固,上端的竹制吹管仅长两厘米。尤为独特的是,主管除开有7个音孔外,在正面的最下方还开有两个气孔。主管演奏旋律,两根副管发出纯五度音程的持续音为旋律伴奏。如不需要持续音或需要单持续着时,还可将副管堵住。

葫芦箫常用于吹奏山歌等民间曲调,最适于演奏旋律流畅的乐曲或舞曲,曲调中一般长音较多,合音丰富,乐声柔美和谐,能较好抒发演奏者的思想感情。

1958 年,云南省歌舞团首先把音域扩展为14 个音。近年来,北京的一些文艺团体又制成两种新葫芦箫。其中的六管葫芦箫,可以吹奏单音、双音、单旋律加持续音及两个和音旋律加持续音。既保持了原来乐器特有的音色和风格,又增大了音量、扩展了音域、丰富了音响色彩和表现力。

六.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包烧

包烧,是西双版纳傣族特殊的一种烹饪食品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加工食品不用锅具,以天然绿叶——芭蕉叶或木冬叶(竹芋科植物)为烹饪工具,将欲烹饪的食物用鲜叶包裹,以火塘的炭火为热源,将食品烧熟。包烧这种方法,可加工小菜、水鲜、肉食
可包烧的蔬菜有野磨菇、野芋杆、南瓜尖、菜豆甜笋等。每包欲烧蔬菜的原料,需250~300克,加配青椒、鲜姜、蒜、芫荽。主料配料洗净,切碎,加适量食盐、味精拌匀,用芭蕉叶或叶包裹严实,用竹篾捆扎后焐在火塘的炭火之下,使其慢慢变熟。包烧的蔬菜,味鲜纯、香中略带辣味(不喜食辣味者,可不加青椒),颇开胃,具有浓郁的乡野风味
包烧水鲜,可取鲜鱼鲜、鲜鳝鱼鲜虾作主要原料,重200克、300克均可。配料选取用适量烧热的青辣椒末或糊辣椒粉、蒜末、姜末、芫荽、苤菜。将欲包烧的水鲜收拾干净,配料切细,加入适量食盐、味精拌匀后,填入鱼和鳝鱼腹腔(鲜虾只需与配料拌匀),也可用配料包住主料,用鲜芭蕉叶或叶包裹严实,用竹篾捆扎后焐于火塘内的炭火之下,至包内水鲜烧熟。包烧水鲜,菜包白绿相间,味鲜、香,水鲜原味浓醇
包烧肉类,可用禽肉、蓄肉、兽肉、为主料,用量一般为200克至300克。以青辣椒、姜、蒜、芫荽、苤菜为配料。肉料洗净剁细,配料洗净切末,加适量精盐、味精,将主配料调合均匀,用芭蕉叶或叶包成长15公分,宽10公分的肉包,用竹篾捆扎后焐于火塘的炭火之下烧熟。包烧肉类,由于有叶片包裹,营养物质不易散失,菜色褐红夹绿,味鲜、醇、香、辣,营养丰富。( 西双版纳)

七. 云南省 临沧 双江县 临沧傣族牛撒撇

临沧傣族牛撒撇

傣族人民制作的撒撇具有麻、辣、苦、凉、甘甜、可口、色泽莹白的特点。他们对撒撇有着特别的偏好,不仅自己喜欢吃,还是招待客人们的上等食品。

牛撒撇的制作最考究的是作料。制作时先将牛肚、腰里肉、直肠、肝、脾等洗干净后用水煮,煮时必须保持肉质鲜嫩。煮熟即捞出,切碎,撒上花椒粉、香辣蓼、韭菜、辣子、大蒜等作料,倒入事先做好的苦肠汁和少许刺五加汁,再加上少许的肉汁,拌均匀就可以食用。

八.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竹编

傣族与竹子有着不结之缘。傣族的村村寨寨都掩映在翠绿的竹林中,傣族人住的是竹楼,用的是各式竹器,他们爱竹、用竹,擅长竹编工艺。

傣族有着世代相传的竹编技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傣族竹编工艺精细,造型朴实大方,品种繁多,其中以笆箩、饭盒、槟榔盒等竹器最具有代表性。笆箩在傣语中是一种挂在腰间的小竹篓,即是生产生活用具,又是一件精致的装饰品。傣族妇女身着轻盈飘逸的筒裙时,时常会在腰间系一只笆箩,走中时笆箩随着身体轻轻摆动,显得傣族妇女十分朴实健美。笆箩还是傣族青年表达爱情的传递物。傣族男孩从小就学习竹编,人人都有一手精湛的竹编技艺。小伙会精心纺织一只私心箩送给自己心爱的姑娘,换回一个姑娘亲手织绣的筒帕。编织私心箩,织绣筒帕是傣族青年“编织爱情的技艺”。如果一个小伙不会竹编,就如同一个不会织绣筒帕的姑娘一样,很难找到心爱的伴侣。

傣族竹编大至床、桌、柜、席,小至帽、盒、篮、篓,无一不与傣族人的生产生活相关,傣族人仿佛是生活在竹编的世界中。如果您到傣乡做客,不妨选一件小巧的竹编工艺品带回家,作为对这次旅行的回忆。

九.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少女头饰

傣族姑娘戴着的花卉头饰,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傣族村寨,年轻的小卜哨(未婚姑娘)往往在重大节庆活动或文艺表演中戴上独特的花卉头饰,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十.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傣族黑陶

黑陶是傣族民间的传统手工制品。1995年,为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在勐海县景真八角亭旁兴建了工艺美术黑陶厂,生产土黑陶制品。先后开发出坛、罐、瓶、烟具、茶具、陶马、陶牛等63个系列产品。产品造型新颖别致,雕刻精细,图案古朴典雅,美观大方。黑陶茶具泡茶、醇香之味保持长久。黑陶花瓶插花,有较好的保鲜作用。黑陶产品很受游客喜爱。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