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宜春土特产电话 江西的宜春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宜春土特产电话 江西的宜春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11-17 19:12:09

一. 江西省 宜春 靖安县 西头鸡

传说还有感人的故事哦!相传很多年前靖安高湖西头有个穷书生叫况钟,在外求学回家过年,途中风雪交加感染风寒,回家0亲问他想吃什么东西,他说:“没味口。”然后0亲把过年杀好的鸡与坛子里的酸椒、大蒜、米醋烧成一碗。当鸡烧好时散发出一股开胃的香味,顿时穷书生问0亲烧的是什么菜,好香啊!0亲添了一碗酸椒鸡汤,书生喝完时胃口大增说:“再来一碗”!当吃饱时满头大汗。第二天,书生的风寒好了,才想起昨天的酸椒鸡汤还能治风寒。三年后,穷书生况钟1后仍然回味当年母亲的酸辣鸡,但此时母亲已不在,为了纪念母亲、怀念家乡故将此酸辣鸡取名为“西头土鸡”也叫“过年鸡”。

二. 江西省 宜春 袁州区 袁州茶油

袁州茶油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茶油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袁州就已大面积抚育油茶林。清末,每年向长沙、汉口等地销售茶油100余万斤。建国后,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油茶生产,从1954年开始,袁州就被列为全省发展油茶生产的重点县,1957年茶油总产达到277.5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1.19倍。1979—1985年,袁州平均每年产茶油320余万公斤,输出茶油150多万公斤。从面积到总产,均居全国首位,商品率列为全省第一,全国第二。“十一五”期间,油茶生产列为全区农业六大重点产业之一。

宜春市袁州区油茶局

宜春市袁州区所辖天台镇、辽市镇、竹亭镇、水江镇、金瑞镇、飞剑潭乡、楠木乡、慈化镇、洪塘镇、新田镇、西村镇、彬江镇、渥江镇、寨下镇、柏木乡、芦村镇、三阳镇、湖田镇、南庙镇、新坊镇、袁州区油茶试验林场共21个乡(镇、场)。地理坐标为东经113°54′18〞~114°37′21〞,北纬27°33′05〞~28°05′33〞

AGI2017-02-2088

三. 江西省 宜春 宜丰县 宜丰根雕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宜丰根雕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宜丰根艺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艺术底蕴。从县博物馆馆藏根艺品“鹿回头”等文物的考证中,大致可追寻到宜丰根艺源起魏晋、唐宋,兴于明清时期,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旅游业的兴起,宜丰的根艺从传统中脱离出来,走向市场经济的平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艺术光彩,成为宜丰文化艺术中卓然超凡的一例。

据统计,自1987年选送70件根艺品代表江西省赴京参展以来,宜丰根艺已有400余件入选全国、全省及全区各类艺术展,有110多件获奖,其中20多件获国家级奖。单文峰创作的《花团锦簇笑春风》在“全国第七届根艺美术精品展览”中获奖,并藏于中国根艺美术学会。史卫《鄱阳渔颂》、王贵水《马的印象》均获“全国首届根艺展”二等奖。在1997年全省第七届少儿艺术节上,宜丰选送的13件根艺作品有3件获得一等奖。

如今,根艺创作队伍遍布全县各乡镇,并形成了集根艺创作、花卉、盆景制作于一体的综合型艺术群体,人数增至200多。宜丰也被誉为“根雕艺术之乡”。

“奇根能寓天下意,巧手可塑古今情”,赏根艺,聆听一份神奇的思想,心灵得以陶治荡涤,情感得以日渐升华,宜丰人从根艺的意趣和境界中,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洞悉到了现代文化艺术的真谛。

四. 江西省 宜春 万载县 花爆

花爆历为万载。花爆是“烟花”和“鞭爆”的合称。万载因花爆而出名,花爆因李畋而诞生。

烟花制作始于1964年,此前万载一直以生产爆竹为主。1972年以来根据国际市场需求,株潭、黄茅出口花爆厂、金钟出品花爆厂、康乐出口花爆厂等厂家组织技术人员进烟花新产品研制,并开发出大批新产品投放市场。到2005年有喷花类、旋转类、升空类、旋转升空类、吐珠类、线香类、烟雾类、造型玩具类、摩擦类、小礼花类、礼花弹类、架子烟花、组合烟花等13类2000多个品种。2001年12月30日后万载停止生产2寸以上的礼花弹和单发装药量超过20克、单个装药量超过200克的烟花。

花爆产品创新与工艺改良 自70年代中期开始因市场需求,各生产企业,设新产品开发试验室、科、所,研制出不同规格、不同含量、不同响率、不同色彩的爆竹、烟花13类2000多个品种。生产的爆竹品种齐全,其中风糜一时的有碰碰球、神鞭等娱乐类产品,万载县第一家从事花爆产品科学研所“万载县株潭花爆科研究所”于1984年1月设立,所长龙芝翔,是年研制出新品种30余个,1990年该所自然消失。1986~2005年全县从事花爆研制、技术指导专业人员1000余人。

花爆生产历为手工,工序甚繁,工效甚低,产品质量不稳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始改-代替黑火药,减少熬硝、炒硝、舂硝、磨硝、晒硝等工序,裁纸、擦筒、腰筒改机械操作,减少糊筒、修筒、封筒、开筒等工序。从2003年开始,爆竹安引试用手摇机械安引,结边采用脚踏结边机,全自动电脑结边机。爆竹产量大幅度提高,日产爆竹25000余箱。烟花生产改用机械压药,全县有大小压药机近100台。裁纸机200余台,卷筒机400余台。全县第一个烟花机械压药生产车间80年代中期在黄茅出口花爆厂建成投产。全县第一条烟花安全生产线1989年6月在潭埠出口花爆厂建成投产。1989年9月26日经江西省科委、江西省花爆质检站正式验收。1991年获江西省科委星火计划二等奖。1991年11月获国家科委“七五”全国星火计划博览会银奖。

五. 宜春脱胎漆器

中国漆器历史久远,早在2000多年前,漆器的制作已达到惊人的高超技艺。由日本奈良招提寺长老森本孝顺等一行僧侣护送回中国探亲的鉴真和尚造像,就是用脱胎漆制成的。宜春漆器创始于东汉时期,距今至少也有1700多年历史。

宜春位于江西省西部,自古以来以盛产夏布、花爆、漆器而闻名。宜春脱胎漆器造 型美观,轻巧玲珑,色泽明丽,光亮如镜,不怕水浸;耐温、耐酸、耐碱、耐腐蚀;使用时间愈久,光泽愈发光亮。清代,宜春漆器曾在“南洋赛会”荣获一等奖。

宜春脱胎漆器的生产纯属手工操作,先制成模型,再以棉布、绸布、夏布裱在模型 上,涂上调配好的液漆,待阴干后脱下内胎,然后填灰、上漆,再进行打磨、推光、装饰,前后要经过数十道工序才能制成。现在,宜春市漆器厂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工 艺的基础上,将漆器、瓷器、铜器、银器、玉器、景泰蓝等制作工艺熔于一炉,并 采用金银镶嵌、刻漆、雕填、彩金花、磨漆画、“赤宝沙”、“绿宝沙”等多种加工技法,生产出的脱胎漆器各呈异彩,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清代,宜春漆器曾在“南洋赛会”荣获一等奖。

六. 江西省 宜春 铜鼓县 铜鼓竹笋

竹笋是江西宜春铜鼓县的。

纯天然野生,无任何污染,其味独特、清香脆嫩,内含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和大量的纤维素,是一种低脂肪、低热量的绿化食品。传统中医认为:竹笋性味甘,有滋阴补血、帮助消化之功效,经常食用绿色纤维,对促进人体消化、增加胃蠕动、减肥、降血糖、糖尿病等有明显的治疗和保健作用,是山珍中之极品。

七. 江西省 宜春 靖安县 神仙草

1988年世界人文组织在印度尼西亚考察,在一个小岛上,他们惊奇地发现,岛上有一半以上的都是百岁老人,科学家对当地的土质、水质、空气、温度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后发现,这些百岁老人经常使用一种名叫神仙草(学名:平卧菊三七)的植物,他们会经常把神仙草的根部泡茶喝,叶子当菜食用。得到这一惊奇的发现之后,中国科学家对神仙草做了研究。根据研究表明,这种植物能抗流感病毒,对抑制乙肝、降血糖、降血压等有着显著的功效,还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之作用,同时,它还是一种药食兼用的保健养生植物。卫生部2012年第8号公告允许平卧菊三七为普通食品。从此,神仙草作为一种特色蔬菜可以放心走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八. 江西省 宜春 靖安县 清炒苦菜

做法:锅中入油,油热倒入鸡蛋液摊开转小火,用锅铲划散鸡蛋,倒入黄花菜一同翻炒加少水

加盐、少糖,滴一点麻油,撒入葱花,盖上锅子一会会就可以起锅了,具有清热排毒的功效.

九. 江西省 宜春 奉新县 浮云酒

浮云酒以优质大米为原料,取“浮云八百洞”中之清泉,采用传统工艺,结合现代技术精心酿造而成。具有清澈透明,幽雅舒适,甘醇柔和,余味悠长的独特风格。曾被评为省优、部优、是喜庆宴会、馈赠亲友之佳品。

十. 江西省 宜春 奉新县 奉新螺蛳

螺蛳

将螺蛳洗净并用剪刀把顶尖部剪去一点,再洗净,沥干水分。炒锅上火,舀入色拉油烧热,放入葱姜煸出香味。倒入螺蛳翻炒,至螺口上的盖子脱落时,加绍酒,白糖,精盐,酱油,味精和少量开水。焖烧约10分钟加胡椒粉即可。

螺蛳肉质鲜嫩,调以姜末、小葱,加黄酒生炒,味道鲜美,可算得上是一道物美价廉的荤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