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天水市特产美食 天水市有什么好吃的小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天水市特产美食 天水市有什么好吃的小吃更新时间:2022-11-18 17:17:35

一. 甘肃省 天水 甘谷县 甘谷砖雕

砖雕,俗称“花雕”,是一种独特的墙壁装饰物,它以砖为材料,不凭丹青,不借金玉,运用能工巧匠的双手,在砖墙刻出丰富多彩的立体图画,它的独特丰风采和典雅魅力,构成了我国民间艺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砖雕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东周时期就有砖刻的龙纹,到了明代,随着造砖技术的不断发展,砖雕工艺日渐兴起。据明代计成所著《园治》一书记载:“历代墙垣凭匠做雕琢花鸟仙兽,以为巧治”,可见当时砖雕流行之势。

甘谷砖雕的生产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当时只有简单的脊挑角和挑角装饰,到了宋代,砖雕生产有了一定的规模,在当时的砖雕墓穴中,就有砖雕的人物故事。明清时期是甘谷砖雕艺术发展的辉煌时期,砖雕广泛运用于寺庙、宅院、会馆等建筑中。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谷大像山,就出土有许多明清时期刻有龙凤、太极八卦等图案的砖雕残件。

甘谷砖雕艺术作品可分为宗教、民俗两大类。砖雕作品主要有“佛八宝”、“暗八仙”、“金刚罗汉”等等,不一而足。其中“暗八仙”应用最为广泛。

百姓院落的砖雕不同于庙院砖雕,主要体现的是甘谷的民俗文化,而且以花卉、动物居多,比如“福禄喜寿”、“五福临门”、“喜鹊闹梅”等,这些砖雕作品真实反映了甘谷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与此同时,甘谷砖雕总是在较小的空间给人以无限的遐想,铜钱、佛尘、花蔓、李子等图案组成“前程万里”;笔、金锭、如意等图案组成“必定如意”;还有“十辈诸侯”、“十辈同居”等等。

甘谷砖雕是一种集书法、绘画、故事、传说、雕刻、建筑构图“六位一体”的民间艺术。在大像山鲁班殿规矩门上的一副对联:“其巧在古倕以上,所居介帝君之间”,刀法准确细腻,既点明了鲁班的历史功绩,又说明了鲁班殿在大像山石窟所处的位置,使人们在欣赏砖雕艺术作品的同时,感受到我们祖国古老文明的伟大与神奇。

甘谷砖雕的技艺可分为浮雕、深雕、堆雕、透雕、圆雕和多层雕等,每件作品不仅可以独立成件,而且可以使一组砖雕作品相互组合,成为一件新的作品,看上去天衣无缝,丝毫没有拼凑之感。在用材上,甘谷砖雕十分讲究,要求所选的砖坚硬细腻,色泽黛青,“敲之有声,断之无孔”是用材标准。在制作上,甘谷砖雕要求非常严格,每一件作品都要经过打胚、粗雕、细雕、修补、磨光等多道程序。

二. 甘肃省 天水 清水县 清水半夏

清水半夏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清水半夏

清水县半夏协会

清半夏,又称清水半夏、清夏、清夏片。为-用白矾加工炮制后入药者。清半夏毒性及辛燥之性降低,化痰作用增强,宜用于体弱多痰、寒湿较轻者。

药材性状

干燥块茎呈圆球形、半圆球形或偏斜状。表面白色,或浅黄色,未 去净的外皮呈黄色斑点。上端多圆平,中心有凹陷的黄棕色的茎痕,周围密布棕色凹点状须根痕,下面钝圆而光滑,质坚实,致密。纵切面呈肾脏形,洁白,粉性充足;质老或干燥过程不适宜者呈灰白色或显黄色纹。

三. 山西省 临汾 洪洞 临汾美食霸王别姬

洪洞县靠汾河一带盛产甲鱼。甲鱼即鳖,俗称“王八”,既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品,又是主治阴虚、劳热、骨蒸等病症的良药,具有活血通络、消症化积功效的名贵药材。

当地人用甲鱼作成一道道风味独特的地方名菜。用甲鱼和鸡为原料制作的名菜“霸王别姬”,色鲜味美,营养丰富。

四. 甘肃省 天水 清水县 庞公石

明朝时为朝廷贡品,产于清水县红堡乡庞公庵。质地坚细、翠如碧玉,兼有黄白纹理。现在,庞公石工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以妙趣天成的千姿百态,滑润溢翠的玉玑,斑纹细腻的纹理,寓有雅意的名称,被誉为“中国一绝”,畅销海内外。

五. 香港 美食

香港又是世界风味美食菜点的荟集地,有香港快餐、粤菜、潮州菜、西方菜、日菜、越菜等
( 香港)

六. 甘肃省 天水 秦安县 秦安杏

据史记载,人文始祖伏羲、女娲氏均出生于秦安,秦安大地湾古人类遗址比半坡古遗址还要早1500—2000年,310国道贯穿县境,境内风景秀丽,物产丰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全国北方落叶果树的最适生产区,所生产的杏以个大、色鲜、质优、汁多、味浓而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目前,全县有杏1.1万亩,年生产杏88万公斤,产值114万元。主要有张弓圆、一窝蜂、凯特杏等12个品种。生产的优质杏远销省内周边地区。

七. 甘肃省 天水 清水县 天水花牛苹果

天水花牛苹果产地在甘肃省天水县二十里铺乡花牛寨村,该地 生产供出口的红元帅就是花牛苹果,花牛苹果果型硕大端庄,果色嫣红鲜亮,底座五角分明,味道清香甜美,松脆可口,品质极上,享誉海外。


八. 甘肃省 天水 甘谷县 天水杂烩

天水杂烩 把鸡蛋蛋清和蛋黄搅匀,摊成薄饼。取鲜五花肉剁碎,放入盐、粉面、花椒后拌匀,加在两层薄蛋饼中间压平,上笼蒸熟,切成条形,便做成夹板肉。以夹板肉为主,配以响皮条、丸子,浇上鸡汤、撒上葱花、香菜、木耳等,盛入汤盆,量足汤多,荤素搭配,边喝边吃,不油不腻,味道鲜美。

九. 甘肃省 天水 麦积区 元龙花椒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的花椒又红了,椒园里飘着醉人的清香,农家晾晒花椒处片片红色,市场上引来了八方商客。一筐筐、一袋袋的新鲜大红袍一溜儿排开,20多辆收购花椒的车辆依次停靠在国道310两边。近日,笔者来到位于麦积区元龙镇的花椒交易市场,看到了一派购销两旺的热闹景象。

来自我国四川、新疆、湖南、重庆等10多个省市的花椒收购客商,云集至元龙镇花椒交易市场内四处“云游窜动”,东抓一把瞅瞅,西捏几颗闻闻,不时查看着花椒的品质、颜色,耐心地与椒农攀谈交易价格。“元龙镇所产的‘大红袍花椒’颗粒大、色红油润、味麻籽少、清香浓郁,为花椒中的上品。”来自四川省的花椒收购客商李老板一边精心挑选花椒,一边热情地向笔者介绍来这里采购花椒的理由。

“今年气候好,加之花椒的病虫害防治及时,丰产高产技术到位,花椒行情较往年相比产量高了,但是每公斤价格还是在20元—35元左右。花椒今年卖得很火,只要有货就不怕好卖不上好价钱。”刚卖完花椒的元龙镇佃儿村椒农郭老汉高兴地告诉笔者。

近年来,麦积区积极实施“产业富民”工程,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化发展思路,依托东部渭河沿岸310国道各乡镇适宜花椒生长的区位优势和“元龙大红袍花椒”的品牌优势,大力发展花椒产业。该镇积极探索“公司+协会+农户”的现代发展模式,一方面挂牌成立了麦积区元龙花椒协会;另一方面,为了全面提升元龙花椒品质,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先后成立的天水三发椒业公司和天水德商贸公司,分别对花椒进行分级包装、精深加式和定点收购、产业营销服务。据悉,仅麦积区元龙镇的花椒种植面积就达1.3万多亩,全镇年花椒销售收入达1388.4万元。

十. 甘肃省 天水 秦安县 辣子面

辣子面:将压制好的面条下锅煮熟,捞出沥干水,加入胡油,炝好的辣子、姜粉,醋、盐、味精,装碗后撒入葱花沫。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