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马鞍山十大特产是什么 马鞍山必买的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马鞍山十大特产是什么 马鞍山必买的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11-16 16:08:33

一. 安徽省 马鞍山 和县 和县姥半夏

和县姥半夏

二. 安徽省 马鞍山 含山县 含山红瓜子

含山红瓜子是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的。含山红瓜子,又称红打瓜籽,颜色深红,大小均匀,壳薄肉厚,独具香味,是县内重要出口产品,深受港、澳同胞和东南亚国家消费者喜爱。

含山红瓜子主要产地为含山县内清溪、环峰等乡镇,是全省最大的红打瓜籽生产基地。含山县种植这种籽用西瓜历史悠久,又积累了几百年加工历史。

红瓜子是县内重要出口产品。含山红瓜子颜色深红,大小均匀,壳薄肉厚,独具香味,深受港、澳同胞和东南亚国家消费者喜爱。产区主要分布在巨兴、清溪、半湖三乡(镇)。

含山县所生产的“巢红”牌、“巨兴”牌红瓜籽,具有香脆可口,一嗑三开,营养丰富、百吃不厌的特点,有甜味、咸味、原味等多个品种,有健脾开胃之功效,系喜庆、佳节、休闲、馈赠之佳品。

三. 安徽省 马鞍山 含山县 含山大米

含山大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含山大米

含山县位于江淮之间,素有“鱼米之乡”美称,水稻种植历史久远,土壤肥沃、水库资源丰富。“含山大米”原产地紧靠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辖全国生态镇——陶厂镇、运漕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大渔滩湿地,群山环抱,丘圩交错,森林覆盖率达40%,裕溪河、牛屯河穿境而过,生态环境优良,为发展优质稻米提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年来,含山县农委大力推广水稻良种良法配套、水稻机插、秸秆粉碎还田、绿肥种植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水稻绿色生产技术,降低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的使用量。经检测,“含山大米”蛋白质含量8.2%-8.41%,直链淀粉含量约15%,胶稠度≥65%,含有锌和硒等微量元素,营养丰富,质量安全。

1、外观品质:米粒细长,长宽比≥3.0;晶莹剔透,洁白有光泽;垩白度≤2.5%。2、食味品质:大米蒸煮后口感醇香,光泽度好, 柔软爽滑,软而不粘;冷饭具有软韧性,色泽如常,不回生。3、内在品质指标:直链淀粉含量15-17%,胶稠度≥65mm,蛋白质含量≥7.5%,含有锌和硒等微量元素。4、质量安全规定:水稻生产全过程建立生产记录档案,记录档案应妥善保存2年以上,以利可追溯性检查。产地环境符合《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NY/T391-2013)》,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 大米(NY/T419-2014)》的规定。

“含山大米”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保护面积1万公顷,年产8.25万吨。

含山大米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包括运漕镇、环峰镇、陶厂镇、铜闸镇等4个镇,主要集中在裕溪河、牛屯河和得胜河流域,东经117°53′-118°13′,北纬31°24′-31°43′,保护面积约15万亩。

四. 安徽省 马鞍山 和县 新桥茶干

新桥茶干

新桥茶干,生产于安徽省和县具有悠久历史的革命老区。这里盛产的优质大豆品种,无污染,这里生产的“新桥茶干”畅销大江南北,远近闻名,且多次在展评会上获得好评。

“新桥茶干”是和县地方老字号传统。选用上等优质大豆,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相结合,辅以对人体有益的八角、桂皮、丁香、甘草等天然名贵中草药,浸润酱制使汁液深入产品组织内部,其配方独特、用料考究,味道鲜香纯美,口感更是块块劲道,食用后回味无穷。

相传著名诗人刘禹锡食后赞叹到:“其形似币,五香俱全”,名噪一时。

地址:和县功桥镇新大街12号

电话:0565-5302092013856532131

五. 安徽省 马鞍山 含山县 蒸鲫鱼

蒸鲫鱼

蒸鲫鱼,是建国前县内常用高档菜肴,风味独特。

制法

将鲫鱼切开,去掉鱼刺,洗净、然后将配料及调料放入鱼肚内,用花油网包好蒸熟,再炮油。味香嫩鲜美。

六. 安徽省 马鞍山 含山县 白桥糖醋

白桥糖醋:生姜选用自露前的生姜、白糖、醋、盐等加工而成。汁多渣少,肉质脆嫩,香味深厚,又甜又嫩,鲜美可口,食后残留牙缝之姜,有隔夜其味不变之妙,且有清凉败火、开胃健身之功效。

七. 安徽省 马鞍山 和县 粉蜡笺

 粉蜡笺属纸品中的特种纸张,具有防水、防蛀、抗老化、耐折叠且不落粉、不断裂的特点,在封建社会,多作为皇帝颁发诏书、下达圣旨与宫廷书定专用。如唐中书褚遂良的《枯木赋》、宋徽宗赵佶的草书《千字文》所用皆粉蜡笺。随着封建社会的终结,粉蜡笺的制作也随之失传。巢湖市掇英轩文房用品厂经过潜心钻研古代文南献,借助反复试验,并在故宫博物院、北京荣宝斋、泾县宣纸博物馆的大力协助和提供样品的基础上,通过在定制的宣纸上施胶、染色、施粉、施蜡等十几道工序而试制成功,得到中国科学院、文化部、中国文联的首肯,研制领衔人刘靖已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聘为民间艺术制作研究员,所产粉蜡笺及其姐妹产品“金银印花笺”、“泥金笺均已面市。”

八. 安徽省 马鞍山 和县 乌江霸王酥

霸王酥和县乌江镇传统名点.有2000多年历史。原名哈蟆酥,又名小酥。相传西楚霸王项羽从四溃山(今驷马山)突围后,败走乌江城,感到人饥马渴,城边一卖蛤蟆酥老翁将此酥献给项羽,项羽手捏即碎,连赞“脆酥!脆酥!”自此,蛤蟆酥易名“霸王酥”。该酥以面粉、芝麻、菜油、白糖等为原料。80年代后,采用传统工艺与远红外线烘烤精制而成,内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具有开胃、润肺、健脾、强身之功能。有咸甜两种,酥松脆香,色味俱佳,甜而不厌.油而不腻。曾被评为安徽省乡镇企业优质产品。

九. 安徽省 马鞍山 雨山区 大肉面

大肉面

大肉面做法:

1、铝锅上火,加2/3清水,烧沸后下入宽条面,煮8分钟至熟,捞出装碗。

2、炒锅上火烧热,下油,放入红烧肉、葱、姜爆香,加调味料,添汤,下入泡发好的木耳、香菇片,见汤沸,下入菜心,离火,倒入面碗中即可。

特点:酥烂醇香,汤鲜味浓。

十. 安徽省 马鞍山 和县 五香花生米

五香花生米

古镇乌江,座落在皖东江边,原生态的地理环境,盛产出优质花生。“陆记小二黑”五香花生米,选用本地上等花生原料,采用传统工艺,经手工筛选,通过独特自然的原料配方手工炒制而成,香味可口,吃而不腻,回味无穷。本品分咸甜两大类,有五香、玫瑰香、奶油、巧克力味等多种口味。产品深受江、浙、沪、皖等地消费者倾心喜爱,实为家常佐料、茶间、旅游休闲之佳品。

电话:0565—5391056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