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黑龙江各地方特产有哪些 黑龙江有啥特产吃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黑龙江各地方特产有哪些 黑龙江有啥特产吃的更新时间:2022-11-23 22:33:58

一. 黑龙江省 鸡西 虎林 虎林大米

虎林大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黑龙江虎林是中国绿色稻米之乡,土地肥沃,江河纵横,自然环境无污染,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昼夜温差大,日照足,能使营养成分在稻谷中充分累积,其钙、镁、铁、锌、锂、硒等矿物质、维生素和氨基酸远高于其他稻米,还有丰富的支链淀粉和双链蔗糖,使米饭吃口软糯、微甜、香气浓郁。 其次,是种植技术好。虎林人甄选优良寒地稻种,引用乌苏里江水灌溉,从播种到成品全程绿色无污染。最难得的是,其生长期比普通稻谷长20天。成品后稻谷颗粒饱满,脱粒后米色晶莹剔透。

虎林大米是指黑龙江虎林市出产的大米,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的完达山南麓,以乌苏里江为界与俄罗斯联邦隔水相望。虎林,古为肃慎地,是赫哲族世居地。

虎林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十分适合水稻种植。虎林水稻是寒地品种,适宜北纬46度左右的环境,而虎林地处北纬45度36分至46度36分,在这个纬度上,每年5至9月日照充分,日夜温差大,水稻白天充分享受阳光,夜里因气温降低减少水稻的干物质流失,保证了养分促进生长。这里开发较晚,土壤自然肥力高,有机物丰富,灌溉水源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虎林市土地总面积93.34万公顷,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千分之一,耕地总面积50万公顷,其中水稻播种面积32.2万公顷。正是这样独特而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虎林大米”的优良品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虎林的米业十分兴旺,水稻种植面积达450多万亩,每年稻谷产量近300万吨,是全国主要产粮区,还被中国粮食协会授予"中国绿色稻米强市"称号。

虎林大米

虎林市大米行业协会

13098362

米(大米)

二.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富裕 木耳

镜泊湖林区,山幅宽广,树多林茂,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适于黑木耳的生长。

黑木耳属担子菌纲,木耳目的食用真菌,腐生在枯死的树木枝干上,其状扁平,形如人耳,故名木耳,也称黑木耳。新鲜的木耳为胶质,半透明、深褐色,有弹性,干燥后的木耳,其背面凸起,腹面下凹,耳体缩小,呈角质。

镜泊湖夏季高温多雨,这里阔叶林中的温度、湿度、通风都十分适宜木耳生长。

黑木耳含有很多干糖胶质、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磷、钙等,是一种高蛋白的滋补品。镜泊湖山区木耳形体大,肉质厚,味道好。爆炒,凉拌,调汤,均为佳品。它还是一味较好的中药材。《本草纲目》里记载:木耳不但营养高,还可以治疗痔疮出血,产后虚弱,风湿症,腰腿疼等病。还能健身除尘,是纺织工人必食的保健品。

镜泊湖地区,人们除上山采集木耳外,还用人工在柞木段上凿眼点菌,大量培殖木耳。

三. 黑龙江省 伊春 五营区 榛子

榛子别名榛栗;灌木榛子树的种子。果仁含脂肪、淀粉、其他碳水化合物。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榛子含油脂量仅次于核桃,其脂肪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其“P/S值”很高,是健身益寿的佳品。榛子的总苞和叶野史提取单宁的原料。榛子也有药用价值,中医认为榛子味甘性平,具有开胃、调中、名目之功效,可医治体弱和肠味不适等症。榛子即可直接食用,又可加工成榛粉,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补养品。果仁也是糖果、糕点的重要辅料。榛子油除是高级食用油外,还可用用来制作肥皂、蜡烛和化妆品等工业制品,油渣可做饲料和肥料。榛子可以说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木本粮油,开山之宝。早在宋代的《开室本草》中就有“榛子味甘.......生于辽东山谷......子如小栗,早行食之当料”的记载。榛子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对年来,我省榛子主要销往德国、瑞士、英国等欧洲国家。

榛子,又称山板栗、尖栗、棰子等,属桦木科(corylaceae)榛属(Corylus)植物。在世界范围内榛属有约20个品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及北美洲;在中国境内有8个种类2个变种,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地区。榛子是果材兼用的优良树种。它果形似栗子,外壳坚硬,果仁肥白而圆,有香气,含油脂量很大,吃起来特别香美,余味绵绵,因此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坚果类食品,有“坚果之王”的称呼,与扁桃、胡桃、腰果并称为“四大坚果”。榛子营养丰富,果仁中出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外,胡萝卜素、维生素B1 、维生素B2、维生素E含量也很丰富;榛子中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样样俱全,其含量远远高过核桃;榛子中各种微量元素如钙、磷、铁含量也高于其他坚果。此外,它也可以生产十分珍贵的木材,其木材坚硬,纹理、色泽美观,可做小型细木工的材料;部分品种可作植被恢复及园林绿化树种。

四. 黑龙江省 大兴安岭 加格达奇区 黑龙江天麻

兰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用于燥块茎入药。遵义、毕节等地区,是我国天麻的主要产地,所产野生天麻,个大肥厚,色黄白呈半透明状。天麻作为珍贵名产可与茅台酒齐名,作为名贵药材可与人参媲美,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入药。

五.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富裕 猴头

入伏以后,镜泊湖山区,是蘑菇生长的旺盛季节。杂草里,林丛中,枯树上,到处都是:有的如钟,有的似伞,有的象扇面,有的呈半球形,小巧玲珑,千姿百态。这里有可食用的蘑菇近百种,其中榛蘑分布广,元蘑肉质厚,松蘑味道好,各有特点,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被誉为植物肉,但要和猴头蘑比,可就大为逊色了。

猴头蘑,素与燕窝、鲨鱼翅齐名于世,和熊掌、狩鼻构成著名的镜泊三大山珍,而扬名中外。猴头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大型真菌,常常生长在栎树、胡桃、的枯枝上,也有的生长在倒木上和活树的伤口外。它呈圆球形,表面复盖着一层鲜嫩的黄色茸须,毛绒绒的,极象仔猴的脑袋,故得此名。山区人民流传着一种有趣的说法:猴头是对着脸儿长的,如果在这棵树上发现一个,就能在对面的树上找到另一个;若是找不到,那就是没有下到功夫,或者是那个巳经被别人采去了。其实并非如此,猴头蘑是一种菌类,成熟的菌种随风飘落,遇到适合它生长的条件,它便迅速地发育起来。镜子泊湖林区的阔叶林里,光、湿度和气温,十分适宜猴头菌的生长,每逢大年,有的一棵树上可长三、四个,多者竟达七、八个,而对脸长的极少。可见,种子的多少,条件是否适合,是猴头蘑生长的关健。

猴头蘑含有较高的蛋白质、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被人称为"素中荤",是高级宴席上的佳肴。但烹调时一定要得法,首先,把含有苦涩味的柄蒂摘除,用温水浸泡约十分钟,再撕成寸块儿,如能和镜泊林中的雪兔、山鸡、狍子等野味同炖,红肉黄蘑,色味俱佳,那就更香嫩可口。

猴头的营养价值不仅是食用,还是名贵的中药和滋补品。据史书记载:猴头"利五脏,助消化"。对患消化不良、神经衰弱、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人,有一定的疗效。人们常用水浸猴头二两,泡软后切成薄片,用水煎,黄洒为引,日服两次;或用五两猴头切片,与鸡共煮,日食一次,用来治疗神经衰弱和滋补身体亏虚。

六. 黑龙江省 鸡西 虎林 野果

野果 : 桨果主要有山葡萄、猕猴桃、笃斯、刺枚草、五味子、草莓、树莓等;干果有松籽、榛子、橡子、山核桃等。( 虎林)

七. 黑龙江省 黑河 北安 红星酸菜

红星酸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红星酸菜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北安市红星农场地区的。红星酸菜呈白色或浅黄色,有光泽;质地脆嫩酸味适口,有相应蔬菜发酵后气味,无异味。红星酸菜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黑龙江省北安市红星农场地区生产的“柳毛河”牌有机酸菜,年生产量达5000吨,成功走出国门,打入美国、日本及欧盟等国家的市场。

红星农场腌制的酸菜全部按照有机酸菜的规程进行生产。在原料白菜的种植上,选择已获得美国、日本、欧盟等多个国际标准及国内认证的有机土地进行种植。在酸菜的腌制过程中,采用人工接菌的方法,利用乳酸菌发酵白菜,有效阻止了有害杂菌的生长繁殖,抑制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的形成,避免了自然发酵过程中菜体容易腐烂、变色、变味的缺点,使酸菜更具营养价值,由此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红星酸菜

黑龙江省北安市红星农场地区现辖行政区域

《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关于划定“红星酸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北垦局呈〔2012〕129号

《“红星酸菜”生产加工技术规范》

红星酸菜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高寒春秋、金秋9、CR-全美、CR-金碧、真心3、旺春等。

二、立地条件

选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类型为粉砂壤土、壤土及轻粘土,有机质含量≥1%,pH值5.0至6.0,耕层厚度30cm至35cm。

三、栽培管理

1.播种:秋白菜播种时间为7月中下旬,每667㎡(亩)播种量为180g至220g。

2.定植:出苗后7叶至8叶时定苗,每667㎡(亩)保苗2300株至3000株。

3.施肥:每667㎡(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kg。

4.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1.采收时间:夏菜9月上旬至下旬采收;秋菜10月上旬至下旬采收。

2.采收标准:株高30cm以上,菜心饱满,色泽微黄;根茎长度≤1厘米(无黑眼圈现象);叶片水分≤90%;夏菜每颗净重≥2kg,秋菜每颗净重≥2.5kg。

四、腌渍用水

流经产地范围内的乌裕尔河水系,并应符合国家关于生活饮用水标准的相关规定。

五、酸菜生产加工工艺

1.工艺流程:选料→预处理。

2.工艺要求:

(1)选料:人工挑选,去除病虫害、机械损伤、烂心菜、冻害菜等。

(2)预处理:投料前,白菜应采用自然堆放方式预处理,处理时间1天。

(3)清洗漂烫冷却入罐:气泡清洗机内清洗用水要及时更换。清洗后进入漂烫机,温度控制在夏菜秋菜82至85℃之间,时间1至1.5分钟。冷却应彻底,使漂烫后白菜迅速降到27℃以下。

(4)辅料准备:腌渍盐按原料总量的2至2.5%配制盐水(留出100公斤盐备用)打入储存罐备用。每批次配制菌液约3吨。菌液总投入量为原料重量的3%。

(5)盐液、菌液的添加:放入白菜至三分之一、三分之二时,分别加入盐液约2吨、菌液1吨;在白菜放满时,加水至浸没白菜并加入剩余盐液和菌液,盖上篦子并均匀撒上备用的100公斤腌渍盐。

(6)腌渍:发酵时间为30至40天。

(7)切丝:切丝宽度为:一等菜3mm,二等菜2mm。

(8)包装杀菌:灭菌包装并水浴杀菌。

(9)贮藏:0至15℃贮藏。

六、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白色或浅黄色,有光泽;质地脆嫩酸味适口,有相应蔬菜发酵后气味,无异味。

2.理化指标:食盐含量≤4.0%,总酸含量≤2.0%。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八. 黑龙江省 绥化 绥棱 沙棘果

沙棘果

沙棘果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沙棘HippophaaerhamnoidesI的果实,又名醋柳果,酸刺果。沙棘果是一种小浆果植物,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沙棘根系发达,并有着生固氮根瘤的特性。极具耐旱、耐瘠薄、耐盐碱的特性,因此被作为防风固沙、保水保土、改良土壤的优良树种,已在全国许多地区推广种植。现分布于我国19个省、区,总面积约有120万公顷。凡经沙棘覆盖的土地,地表径流减少80%,表土流失减少75%,风蚀减少85%。栽植沙棘,会取得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

沙棘果实营养丰富,据测定其果实中含有多种维生素、脂肪酸、微量元素、亚油素、沙棘黄酮、超氧化物等活性物质和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沙棘果每百克含蛋白质10.5克,脂肪6.8克,糖20克,有机酸3-4毫克,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含量极高,每百克沙棘果中含维生素C高达800-850毫克,最高的可达2100毫克,大约相当于山植的20倍,葡萄的200倍,鸭梨的500倍,苹果的1000倍。含维生素E15-220毫克,胡萝卜素的含量相当于豆油的20-30倍。故而有“维生素主库”之称。含有脂肪11%,大部分为不饱和脂肪酸所组成。含糖7.5%-10%,含酸3%-5%。沙棘叶片含粗蛋白15.75%、粗脂肪9.48%、粗纤维14.04%、无氮浸出物54.84%,用沙棘叶可制作保健茶。沙棘种子含油率10%-12%,果肉含油率14%-18%,是提取沙棘油很好的原料。

九.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龙江 龙江大米

龙江大米

黑龙江

龙江县鲁河香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

龙江县头站乡、杏山乡、广厚乡、华民乡、黑岗乡、白山乡、龙江镇、龙兴镇、鲁河乡、济沁河乡。地理坐标为东经122°24′28″~123°37′19″,北纬46°23′21″~47°40′27″。

十. 黑龙江省 绥化 绥棱 绥棱黑陶

清末民初,原籍山东省莱州府、绥棱黑陶创始人寇化林,承继祖传瓦盆、瓦罐等土陶制作技艺,来到绥棱上集镇,建立了绥棱第一家民间土陶作坊。

1960年代初期,黑龙江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刘家第先生,在一次民间艺术考察中,偶然发现了绥棱黑陶,对古朴的黑陶制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向黑龙江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和省外贸公司做了汇报,同时开始了绥棱黑陶的整理和挖掘工作。1961年春,黑龙江省手工业管理局在哈尔滨市举办首届“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展览”,绥棱县瓦盆厂首次送展4个双层镂空花盆。是年,黑龙江省手工业管理局刘家第、王建国同志到绥棱县瓦盆厂考察调研。

1963年,我国著名泥塑艺人“泥人张”两次来绥棱土陶厂交流,用黄粘土捏了一尊毛主席坐像,还捏了几尊佛像和几件花木兰从军的人物造型。1967年,绥棱黑陶在首届中国出口产品交易会上展出,周恩来总理亲自接见寇化林,并对陪同的外贸人员赞誉说:“黄土换黄金,何乐而不为”。万里副总理在交易会总结时再次引用了周总理的话,从此绥棱黑陶声名远播。

1965年秋,刘家第先生与原哈尔滨市工艺美术公司总工艺师秦奉春,把绥棱送的双层镂雕黑陶笔洗送给郭沫若副委员长,请他鉴赏指教,郭老说“这种现代黑陶以前没见过,乡土味很浓,很古朴,拙而不俗,有点像古陶,这是民间的东西,要很好的扶植……”。郭老对绥棱黑陶给予了充分肯定。

1965年始,绥棱陶器花盆以其淡雅、俊秀的风姿博得了中外顾客的青睐,行销北京、上海和香港、伦敦等地。在广交会上,日本客商一次性订货1700件。自此,绥棱黑陶每年以1万件到10万件的产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产品不断出口香港、英国、日本、波兰、 加拿大、澳大利亚、西班牙、约旦、阿根廷、新加坡、乌拉圭、韩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畅销国内大中城市。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绥棱土陶厂被迫停产,成为“四旧”被砸乱,人员全部改行,厂长夏连芳调绥棱县化肥厂任书记,寇维军调发电厂烧锅炉。在国内外工艺美术市场上有了一定影响的绥棱黑陶,一夜之间便消失殆尽。1972年,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公司恢复建制。始终关心绥棱黑陶命运的刘家第先生,向县手工业局、县长和县委书记等领导提出恢复土陶生产的意见,得到他们的支持,夏连芳和寇维军调回,绥棱县土陶厂很快恢复了生产。

1970年代,绥棱黑陶主要由第二代传人寇维军负责设计创作。1977年国家为了扶持民间传统工艺,把绥棱工艺美术陶器厂由大集体企业转制成为一家国营企业,并扩建了原厂。扩建以后的工人由原来的几十人发展到最多时的四百多人,绥棱黑陶进入了鼎盛时期。1977年10月,毛主席纪念堂落成。纪念堂筹备小组指定黑龙江绥棱黑陶做饰品,绥棱县烧制高80公分、口径60公分的双层通雕镂空大型黑陶花盆,送至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8个黑陶花盆被摆放在毛主席纪念堂瞻仰厅,两个黑陶花瓶被摆放在人民大会堂入口大厅,绥棱黑陶“进京”。

1983年,绥棱县被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确定为工艺品出口生产基地。同年,尹伊君设计的黑陶通雕花缸荣获国家轻工业部颁发的“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奖。双层通雕花盆被评为“黑龙江省工艺美术百花奖”。

2007年2月8日,“绥棱黑陶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4月绥棱县政府用政策招回老艺人寇维军,5月组建政府性的绥棱黑陶研究所。寇维军任常务所长。2007年10月在俄罗斯创业的刘兴印回乡创办绥棱现代黑陶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2008年8月20日,绥棱现代黑陶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研制出金色陶,受到广大收藏爱好者的青睐,并申报了国家专利。在《二十一世纪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文库》工艺杂谈篇中,把绥棱黑陶同景德镇瓷器、宜兴陶器、铜官陶器等23个著名瓷器并列,通雕镂空花盆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被誉为祖国陶器中的瑰宝。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