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长白县特产介绍 长白山有什么特产值得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长白县特产介绍 长白山有什么特产值得买更新时间:2022-11-12 09:27:26

一. 吉林省 白山 长白县 倒根蓼

倒根蓼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钩状弯曲,黑色,密被残存的老茎、叶和托叶鞘。茎高10-40厘米,具(4)5-6节,无毛。托叶鞘膜质,锈色,圆筒状,上部稍宽,先端斜形,茎上部者褐绿色,上端干膜质状锈色,有时被短柔毛;叶革质,背面密被短柔毛,全缘或微波状,根生叶有较长的柄,长约7厘米,叶片狭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长(3)4-7厘米,宽1-3厘米,基部圆形或微心形,不下延或稍有下延,先端渐尖,茎下、中部叶具较短柄或无柄,上部叶三角状披针形,基部心形,无柄,抱茎,最上部者甚小成线状或刺毛状,有时缺如,花穗粉红色,圆柱状,粗短,长约2-3厘米,或更长一些,径为1.4-1.6厘米,密花;苞干膜质状,锈色,广卵形或椭圆形,长约4厘米,宽约3厘米,先端具长尾尖;花被5深裂,裂片长圆形或椭圆形,长约3主,1.2-1.5毫米,雄蕊8,花丝线形,花药紫堇色,花柱3,细长。小紧果,三棱形,先端短尖,棕色,有光泽。

生于高山冻原。分布于俄罗斯远东,中国(东北)。

二. 广西 河池 环江县 长北香糯

环江“长北香糯”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驯乐乡、明伦镇、东兴镇、龙岩乡共4乡镇52个行政村,东到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宝坛乡,南到本县大安乡环界村、洛阳镇永安村和永权村,西到贵州省荔波县佳荣镇,北到贵州省从江县秀唐乡、宰便乡等九万大山边缘一带区域。主要产区:驯乐苗族乡的长北村、山岗村;明伦镇、东兴镇、龙岩乡的高寒山区。长北香糯是珍贵和稀少的谷类作物,因种植保持原种和种植所用肥料唯有猪、牛粪和草灰绿肥,不施其他化学肥料,加上气候寒冷,故产量极低,亩产在200到300公斤之间。

历史渊源

据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自清朝初期种植长北香糯,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长北香糯”曾与“环江香粳”、“环江香猪”同为贡品,进贡朝廷。据民国时期的《宜北县志》产业篇农产记载:“长北香糯米归谷类,在谷雨节下秧本或亦有立夏时下种,中部气候寒冷,36天拔秧分种,到九月收谷进仓储藏,本县气候寒冷并昼夜温差大,每年种农作物只能一造”。因该品种米质特好,群众一直保持原种种植至今。

产品口感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长北香糯主要产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驯乐乡长北村。由于当地气候、水质条件限制,肥料以农家肥为主,故长北香糯,米粒硕大,用水浸泡膨胀后蒸熟,晶莹透亮,香气扑鼻,甜软可口,留二、三天,新鲜如初,色香味不变,香糯飘香万里,闻名全区。用此米煮出的米饭香软可口,香而不腻。

营养价值

长北香糯谷粒金黄色,颗粒硕大,脱壳后米粒饱满洁白透明,米饭松软、糯性强、气味芳香浓郁,含有维生素B及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丰厚;煮熟的米饭甜软,糯性强,香气扑鼻,口感特好,老少皆宜,具有“一家煮饭全寨香”之誉。长北香糯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的特点。是居家美食和送礼佳品。

三. 吉林省 吉林市 桦甸 长白山野生榛蘑

长白山野生榛蘑

榛蘑是白蘑科食用真菌。野生榛蘑是中国黑龙江特有的山珍之一,是极少数不能人工培育的实用菌之一。榛蘑味

维生素,经常食用可加强肌体免疫力,益智开心,益气不饥,延年轻身等作用。

榛蘑呈伞形,淡土黄色,老后棕褐色。盖顶中部有平伏或直立的小鳞片,老熟后近光滑,盖的边缘有放射状排列的条纹。撕开菌盖可见蘑肉白色

。菌柄细长,圆柱形,基部稍粗,柄多弯,高5~13厘米,有纵条纹,内部松软至空心。

榛蘑7~8月生长在针阔叶树的干基部、代根、倒木及埋在土中的枝条上。一般多生在浅山区的榛柴岗上,故而得名"榛蘑"。

榛蘑不仅食用,还可药用。榛蘑可用来栽培名贵药材──天麻,即在人工栽培天麻中利用其共生关系

,提高天麻的产量和质量。

四. 甘肃省 庆阳 庆城县 石磨面粉

石磨面粉,精选陇东地区优质小麦为原料,采用古老传统的石磨工艺,精研细磨而成。石磨在低速运转的过程中,不产生高温,对原粮营养品质的破坏,保留了小麦原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B1、B2等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E的含量是普通面粉的18倍,并且含有适量的麦麸和小麦胚芽油,长期食用能预防多种富贵病,适用回归自然的饮食潮流。石磨面粉制作的各种面食口感柔韧、麦香浓郁、营养价值更高,是真正天然绿色的健康食品。

石磨本身含部分矿物质与原料当然摩擦,矿物质元素与原料的养分物质天然混合,浑然一体。石磨面粉保留了小麦的原汁原味,制作的各种食物口感柔韧、麦香浓郁、养分价值更高,是真正天然绿色的健康食物。

它的低速研磨特点又保持了面粉的分子结构,无需任何添加剂,在煮面的时候,石磨面粉的面汤颜色呈淡黄色,而其它含有添加剂的面粉面汤颜色呈白色。

五. 广西 河池 环江县 环江红心香柚

环江红心香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红心香柚为芸香科,柑桔属,是通过琯溪蜜柚芽变异中选育出来的,是柚类中的一个优良新品种。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于2009年引种试种,目前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该品种表现为早熟、丰产、稳产,种性稳定。

红心香柚果实硕大、单果重1200克~2350克,平均1680克,型美、皮薄易剥离,瓤肉无籽、肉质脆嫩、多汁柔软,有蜜香味,入口溶化不留残渣,酸甜可口,色泽鲜艳,果肉为淡紫红色,美丽诱人,商品性佳,因此被称为“柚中之冠”。柚果营养价值高,据测定:果实内物质含量:总糖量8.76%,总酸量0.74%,维生素C37.85mg/100g,可溶性固形物11.55%,果实率59%,汁胞色素为蕃茄红素和胡萝卜素等天然色素,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红心香柚适应性强,产量高,商品性佳,经济寿命长,无论丘陵、平原、山地均可种植,管理得当亩产可达万斤以上,经济效益显著。红心香柚具有早熟性,比普通柚类提早两个月上市,是国庆、中秋佳节馈赠亲朋好友的最佳礼品。

地域范围

环江红心香柚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大才乡、思恩镇、水源镇、洛阳镇、川山镇、下南乡、驯乐乡、明伦镇、东兴镇、龙岩乡、大安乡、长美乡等12个乡镇及其管辖148个的行政村。保护范围位于东径107°51′至108°43′,北纬24°44′至25°33′。保护面积10万亩,产量50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环江红心香柚果实近圆球形,果顶平,果基部微突,萼片3-4片;果实外观浅黄至金黄色,油胞多、小,皮光滑,皮薄;果大,单果重1200克-1650克;中心柱空,囊瓣14-18瓣,果肉粉红色,囊皮薄;肉爽脆,汁多,清甜,化渣,有蜜香,无核。2、内在品质:环江红心香柚可食率≥55%,浆果出汁率≥45%,含维生素C≥30mg/100g,含可溶性固形物≥10%,含总糖≥7g/100mL,含总酸≤0.8g/100mL。3、安全要求:环江红心香柚实行无公害化、标准化生产,产品符合环江县地方标准《环江红心香柚生产技术规程》标准要求。

六. 吉林省 白山 靖宇县 长白山野生黑木耳

长白山野生黑木耳产于长白山区,又名木耳、树鸡、木蛾等。属木耳目木耳科,木耳属;长白山野生黑木耳不仅是美味菜肴,而且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现代医学研究还发现黑木耳能减低血液凝块,缓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长白山野生黑木耳所含的多糖体是酸性异葡聚糖,有抗癌和治疗高血压、眼底出血等疾病的作用。

长白山野生黑木耳干品每百克含蛋白质10.6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65.5毫克,磷201毫克,铁185毫克,胡罗卜素0.03毫克,维生素B1 0.15毫克,维生素B2 0.55毫克,维生素C 12.03毫克等。木耳含铁量特别高,每百克含量比蔬菜中含铁量最高的芹菜高20多倍,比动物食品中含铁量最高的猪肝高近7倍,为各种食物含铁之冠。

七. 云南省 丽江 宁蒗县 苦荞粑粑

宁蒗小凉山地区盛产苦荞,因而,苦荞在彝族心目中是五谷之王,苦荞粑粑成为当地的一道风味食品。在祭坛上供奉它,在起房、婚嫁时使用它,在待客宴席上总少不了它。彝族人民用火灰(子母灰)烧出的苦荞粑粑,摆上十天半月不会变质。苦荞粑粑蘸冬蜂蜜进餐,苦甜爽口,回味无穷。目前,丽江地区利用小凉山、老君山所产荞麦开发出荞酒,荞饼、荞丝等产品,颇受消费者喜爱。
研究结果表明,荞麦中富含蛋白质、脂肪和具有保健功能的多种矿物质无素及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芦丁是荞麦(尤其是苦荞)的特有成份,肯有软化血管、降低血脂的功能,对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有较好的预防、治疗作用,对控制和治疗糖尿病总有效率达93%。另外,它还有健胃、化滞、清热等功效。

苦荞具有清凉爽口、又纯又香的特点。同时具有人体需要的多种氨基酸,能强身健体,医治糖尿病,味道略有清苦。蜂蜜味甜,具有生津化痰,清热解毒的功效。每当春暖花开,盛产蜂蜜的季节苦荞粑粑烧好或煎好后,从蜂蜜桶里取下蜂蜜,用牛耳大的叶包好,蘸食苦荞粑粑。

苦荞适合在气候寒冷和土壤贫?的地方种植,生育期短,以往用作粮食或饲料栽培。近年来,因其籽粒的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被誉为“长寿食品”。

八. 吉林省 白山 长白县 吉林熊胆

有“东胆”之称,取自长白山林区的黑熊和棕熊。具清热解毒、镇静、明目、杀虫之功效。

九. 广西 河池 环江县 环江香鸭

环江香鸭产于环江县境内东北部三个乡镇,其个体小,体重1.2~1.5公斤,土法土养,肉质别有风味,是本地特有品种。

十. 云南省 临沧 沧源县 沧源核桃

沧源核桃是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的。

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临沧地区西南部,地处东经98°52′~99°43′,北纬23°04′~23°40′之间,东北接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东部和东南部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相连,北邻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西部和南部与缅甸国接壤。

近几年来,沧源自治县县委、政府把发展核桃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2007年初,0沧源县委十一届四次扩大会议明确提出了至“十一五”末全县发展核桃50万亩的目标。核桃产业作为全县重点发展产业列入了“十一五”规划,是“十一五”期间全县重点建设的十大产业之一。近4年来,通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全县共种植核桃502725.2亩,加上2005年以前种植的1.27万亩,目前全县共有核桃面积51.5万亩,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2009年全县核桃挂果面积9400亩;已挂果25340株,核桃产量为190.14吨,实现产值532.28万元。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