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梧州市的特产有哪些 梧州特产什么最值得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梧州市的特产有哪些 梧州特产什么最值得买更新时间:2022-11-16 18:45:43

一. 广西 梧州 藤县 梧州豆浆

一招鲜,吃遍天

江湖卖艺人的这句谚语,其实不止适用于杂技界、戏曲界,也同样适用于饮食崐行业。一种看似平常的产品,只要它的确出类拔萃,别开生面,时常就能一枝独秀,崐饮誉四方。北京烤鸭,德州扒鸡,天津“狗不理”包子,孝感麻糖,西安羊肉泡馍,苏州崐香腐,镇江酱菜,黄桥烧饼之类的东西,就是这样闯出来的。各种软饮料,啤酒,酸梅汤,那些顶儿尖儿的名牌,都是这样闯出来的。

梧州也有一种饮料,令人瞩目,津津乐道。说来有趣,这东西竟是平平常常的崐豆浆。油条豆浆,这是中国众多城市都有的大众食品,许许多多的车站旁边,早晚崐都见到有小贩在叫卖。蹲在这些摊子旁边喝上一两碗,是许多旅人都有的经验。物崐虽平常,那风味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然而全国竟有一个地方,豆浆成为名产,增加了城市的声誉,这地方就是梧州崐。

在这座西江旁边的广西山城,经常都听到人们在谈论豆浆。你如果到那儿去作崐客,就会常听到主人们这样的言辞:

“你喝过我们这里的豆浆没有?”

“我们这儿的滴珠豆浆顶好的,什么时候老兄得去试试!”

“明早请你喝豆浆吧!今天我们先去预订一席。”什么,什么?喝豆浆还需要预崐订一席吗?殊不知在梧州,这倒是实事。梧州的豆浆,不是“引车卖浆”的人过街崐喊卖的,它是最正宗最大的一家豆浆馆,就像酒楼似的,气派很大,每天早上常有崐好几十批人轮番光顾。因此,每逢节假日,还有“预订一席”的事。有些在当地召崐开的全国性会议,也全部被邀到那儿光顾去了。

我好几次到梧州都随友人光顾了这豆浆馆。

听说它起初原是一座小棚寮,随着声名远播,它逐步扩大了建筑,如今,早已崐成为宽敞的楼馆。它有两层楼,好几个大厅,每个厅堂里面,摆了许多八仙桌,每崐天早晨,门外居然还有小汽车、旅行车呢,端的来头不小!这里出售豆浆,是以“崐一客”“一客”为单位的,每一客除了豆浆之外,还配以饼食,马蹄糕一类东西,崐一客收好几块钱。

每一位客人发一个大碗,服务员不断提壶加冲。它的豆浆供应方式也象西方的崐咖啡馆或者中国茶楼似的,咖啡和茶水不限量地供应。和当地的朋友谈起,我得知崐人们的肚量是相差很大的。一般人只喝一两碗,但也有人能够喝四碗五碗,听说最崐高纪录是有人喝过八碗。那大概也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之辈啦。

梧州的豆浆着实好喝,浓郁芬芳,热气腾腾,那模样儿仿佛就是一碗碗鲜奶。崐我在全国各个城市喝过的豆浆,从未有凌驾其上的。所谓“滴珠豆浆”也者,就是崐如果注入一滴到茶水里面,它会像一粒粒珠子似的,保持原貌一直沉下去。我每一崐次到这豆浆馆去,都连喝三大碗。这纪录,也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梧州居桂江、浔江汇流之处,两条江水颜色不同,汇合在一起的时候,出现了崐一条呈现异彩的两色江,人们把它叫做“鸳鸯江”。这鸳鸯江畔,每年七夕傍晚,崐我累千累万情侣齐集戏水的地方,就算在平时,它也是当地一大胜景。梧州周围,崐是群山万壑的山区,因此,它成为山珍百货的集散之地,建有巨大的活蛇仓库,这崐蛇库雄视全国,是梧州出色的地方,再加上这豆浆,它们都已成为梧州的城市象征崐了。

梧州的豆浆,不只在豆浆馆里卖,还设厂制成一袋袋、一盒盒干品,远销海内崐外,当地人们馈赠远方来客,礼品少不了这类东西。足见,梧州人对于当地这样独崐标一格的产品,也是相当自豪的。

同是一样的黄豆,为什么在梧州制造出来的豆浆这样脍炙人口呢?有人说这是崐因为那里的山泉特别好,我却以为未必尽然,名泉名井到处都有,为什么其它地方崐的豆浆,就显得逊色呢?我想梧州必有什么大师傅,精益求精,标新立异,这才闯崐出这样的局面来。一种平平常常的东西,做到“一招鲜”,就能“吃遍天”,这方崐面,梧州豆浆,不但在饮食领域,也在其它领域给了人们重要的启发。

二. 广西 梧州 藤县 藤县濛江米粉


濛江米粉,传统工艺,自然之赐,高贵品质。濛江米粉系精选大米经传统工艺精心制作而成,独具四大特点:原料100%大米,不含任何添加剂;颜色银白中略带米黄;味为纯米之香;柔韧爽滑,耐煮耐泡。濛江米粉可作主食、快餐,更是冬令火锅之首选辅料。

三. 江苏省 徐州市 丰县 蛙鱼

“蛙鱼”不是鱼,而是用淀粉做的美食,类似于烟台小吃焖子,不同的是焖子吃之前还需再炒熟,“蛙鱼”则是已经蒸熟的,直接拌上蒜,醋,咸菜丝和辣椒即可食用,口味清爽极致。

苏北及豫东、鲁西南的蛙鱼,同陕西风味的“面鱼子”,不论是在制作上,还是食用上均有相似之处,因形似蝌蚪,故称“蛙鱼”。

制作“蛙鱼”的原料,现在大多选用山芋淀粉,也有的用绿豆淀粉或豌豆淀粉,而陕西风味的“面鱼子”是用荞麦面调释,用漏勺漏在开水中氽熟,然后加入调料食用。“蛙鱼”的制作是将淀粉用水稀释搅开,倒入烧开的沸水中,淀粉受热膨胀,糊化成淀粉糊,然后趁热倒入钻有洞眼的盆中,将盆支架在盛有冷开水的大盆上,这样淀粉糊就从洞眼流出来,落在冷开水中,冷却后形似蝌蚪。

食用时加入:甜醋、辣椒、榨菜。也有部分地方喜欢加入香油和蒜泥。调味时最关键是甜醋的味道。

四. 江苏省 徐州市 邳州 孤桐

这是4000年前出现在邳州的树种。据《禹贡》记载:"峄阳山,遍生孤桐。"峄阳山即今岠山(汉称葛峄山),当时遍山生长的这种桐树,木质优良,用它制琴,琴音特别清朗。所以史书说"是制琴良材"。成为向国王献贡的物产,名扬九州。全国少有,故称孤桐。

后来历代史书都提到它。晋代伏滔曾特来峄阳山参观孤桐,他在《西征记》里说:当时他见到孤桐还有"盘根错节存在"。 现在邳州仍有桐树,俗称泡桐。喜欢沙质松软土质,怕水浸,耐肥力,生长旺盛,木质粗松,不能生长在山上。而4000年前的孤桐却是生长山上,是否为同一类,难以肯定。

五. 广西 梧州 苍梧县 苍梧蜜枣

于苍梧蜜枣选料考究,制作精细,产品形状美观,色泽鲜艳,松酥易化,清甜爽口,营养丰富,而深受消费者的信赖。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行销港澳,出口东南亚地区,成为苍梧县大宗传统出口商品。

枣,历来就是我国著名的水果之一,早在1000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有人工栽培枣的习惯。广西种植枣的历史也是十分悠久的。宋代范成大编写的《桂海虞衡志》中,就有关于“赤枣子”的记载。苍梧自古是枣子的主要产地之一。以长洲、竹湾、寺中、泗洲、正阳、夏郢、人和、龙潭等地最多。所产枣子个大肉厚,品质优良,是制作蜜枣的最佳原料。苍梧蜜枣就是采用这些地方盛产的鲜枣为原料,经精心加工而成的传统蜜饯食品。

苍梧蜜枣有悠久的历史,清代的《苍梧县志》有记载。到雍正年间(公元1729—1733年)苍梧蜜枣已颇有名气,相传曾被列为土贡之一。民国时期,苍梧蜜枣以梧州蜜枣的招牌,行销广州和港澳地区,故至今仍有“苍梧的蜜枣,梧州的招牌”之说。解放后,苍梧蜜枣的传统加工技艺得到了充分的继承和发展,产品和产量不断提高。由于苍梧蜜枣选料考究,制作精细,产品形状美观,色泽鲜艳,松酥易化,清甜爽口,营养丰富,而深受消费者的信赖。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行销港澳,出口东南亚地区,成为苍梧县大宗传统出口商品。苍梧县蜜枣的制作工艺如下:

(原料)鲜枣、白糖。

(工艺)分为六道工序:

(1)选料。选用八成熟的鲜枣,俗称青枣,以枣身发白、无虫蛀、个大肉厚者为佳。成熟过度的鲜枣在煮制时易烂;成熟度不足的鲜枣吸糖力差,因此,过熟或太生的鲜枣均不宜加工蜜枣,否则影响成品质量。

(2)刮枣。俗称梳槽,即用特制的工具逐个将枣皮刮裂成槽。刮枣时,枣槽要求深浅适中,槽行均匀。

(3)漂洗。枣子刮成槽后,分大、中、小堆放,不能混放在一起煮,以免生熟不均。煮枣应用铜锅,随时去枣胶白泡。煮约1小时,取出用冷水漂洗,去掉枣胶。

(4)煮糖。将白糖加适量水放入锅中煮制,煮成摄氏105-110度的糖浆备用。另把经漂洗去枣胶的枣坯放入铜锅中,加入部分糖浆煮制1小时,中间分两次加入剩余的糖浆,煮沸时除去糖泡、枣胶和其它杂质。如果糖泡过多,可加入少许花生油,再去掉浮在上面的杂质,待枣身槽纹开口吸糖,并饱满有透明感时,糖浆已达摄氏115—118度。此时将枣坯捞起,置筛中冷却待用。

(5)整形。用手工把枣坯逐个压扁,同时捻成马鞍形,并分别大小将其排列于簸箕中,以便掌握其干度和分级。

(6)晒制。枣坯经整形后应及时置太阳下曝晒或送入烤炉慢火烘焙,以防止枣坯因停放时间过久而出现“流糖”现象。晒制过制中要注意加强翻晒,对成形不佳的枣坯,在翻晒时应补加整形。晒制2天后,可趁热连簸箕收回,用塑料薄膜密封起来,俗称“焗箕”,以促成制品透明,酥松起糖霜。然后继续进行晒制,直至干爽为止。

(特色)形似马鞍,形态精美。枣身干爽,有糖霜,晶莹透明,酥松易化,清甜可口,蜜香浓郁。

六. 河南省 南阳市 邓州市 邓州市棉花

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子纤维,原产于亚热带。植株灌木状,在热带地区栽培可长到6米高,一般为1到2米。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锦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内部。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白色至白中带黄,长约2至4厘米,含纤维素约87—90%。棉花产量最高的国家有中国、美国、印度等。

七. 广西 梧州 蒙山县 蒙山大肉姜

蒙山有种植生姜的历史习惯,种植的大肉姜,肉厚嫩,肥壮,肉色鲜黄,含有多种营养成份,有特殊的香辣味,可腌制成或加工成香辛料,也可入药。用姜芽腌制而成的姜芽酸品,酸竦宜人,香脆可口,深受人们的喜爱。

蒙山大肉姜作为出口外销产品而盛名。随着人们生活需求,蒙山大肉姜种植不断发展,亩产可达5000公斤。

八. 广西 梧州 万秀区 梧州艇仔粥

说到艇仔粥,它是梧州著名的传统小食之一。梧州素有“水上街市”之称,很多居民以船为居室,因此以船民为对象的服务业便应运而生,这种粥的命名也源于此。原来主要在江河中由船民摇着小船早晚叫卖,后来在江岸、陆上也普遍经营,并已传入北海、南宁等地。 现在做工很到位的艇仔粥已经少见了,就别说还有在江河中叫卖的啦,只有在茶楼酒店中能吃到了。

艇仔粥主要是以新鲜的河虾或鱼片配入熬烂的稀粥中,后来增加了海蛰、花生、浮皮、葱花,还配入鸡鸭肉、瘦猪肉、动物内脏等,鲜香可口。传统艇仔粥是梧州的著名美食,曾经中央电视台、珠江电影制片厂、广西电影制片厂等,都有梧州艇仔粥镜头的记录。传统的艇仔粥是用白粥配以叉烧、鱼片、鱿鱼须、浮皮、海蜇、鸡蛋丝、炸花生、薄脆等,再加之适量葱花、香菜、姜丝制作而成,味道十分鲜美、香滑可口,吃后让人唇舌生津,口齿留香!

艇仔粥的做法

材料:

叉烧50克,鱼片50克,鱿鱼须50克,浮皮50克,海蜇50克,鸡蛋丝50克,炸花生和薄脆各20克,葱花、香菜、姜丝适量,白粥一锅。

做法:

1、取一小锅白粥加热,然后在每份材料中适量取一些。

2、待粥滚后,调味:加入适量的盐、糖和鸡精,先放入姜丝、叉烧、浮皮、鱿鱼须和鱼片,滚5分钟。

3、再加入海蜇和蛋丝,稍滚片刻,熄火。

4、在碗底放入葱花和香菜。

九. 河南省 郑州市 登封 焖子

焖子是流行于登封东部的一道特色菜肴。相传,清代时登封名人、礼部右侍郎加礼部尚书衔的景东扬幼时家贫,过年时因无钱买肉,其母亲在煮好的骨头汤秫入粉芡,并加入肉末、粉条、五料,遂熬制而成了焖子这种风味小吃。因景东扬的影响,这种小吃风行于登封东部及邻近县市。

十. 江苏省 苏州市 虎丘 苏笛

产于江苏苏州。采用天然白竹,以浙江省余杭县所产、成长3年以上的"腊竹"(冬季采伐者)最佳。自然干燥存放达一年以上,方能发音清脆,不易开裂。挑选其纤维坚实、圆正匀称、壁厚均匀者,截取自竹根以上2-3节的部位。经选料、烘烤、去皮、铰眼、上笛塞、定音、缠线、上漆等25道工序,其中校音的技艺对音准优劣起着决定性作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