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北特产富硒贡茶 湖北富硒茶哪里的最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北特产富硒贡茶 湖北富硒茶哪里的最好更新时间:2022-11-15 19:42:44

一. 四川省 巴中 通江县 通江富硒茶

通江富硒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宋代通江富硒茶茶叶生产的规模和品质就享誉华夏,罗村茶就属四川八大名茶之一。通江县土壤富硒含量丰富,所产农作物富硒含量高,全县现有富硒茶园面积5.5万余亩,其中投产茶园3万亩,2005年全县茶叶产量820吨,其中名茶25吨,优质茶380吨,产值达2685万元,名优茶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名优茶生产基地初具规模。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开发的通江富硒茶系列品牌“天岗银芽”、“天岗云雾”、“罗村茗眉”、“佛龙香茗”、“翰林茶”、“汉城银毫”、“龙虎银芽”等十多只历史名茶和创新名茶获部、省级名茶称号。到2002年建成名优通江富硒茶生产基地20000亩,A级绿色食品通江富硒茶基地10000亩,无公害生产通江富硒茶基地15000亩。通江雨量市沛,气候适宜,,茶园远离工厂、农田、森林覆盖率高,生态良好,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既有利于建立生态高效茶园,又有利于生产安全、卫生、营养的高档名茶,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及有机茶。

二. 湖南省 益阳市 安化 桃溪贡茶

在湄江上游海拔800多米高的山岭上有一个村,叫桃溪村。桃溪村的桃溪岭上有10多株老茶树。从这10多株茶树采摘制作的“桃溪茶”自明以来,就是安化县的贡品。

桃溪贡茶 - 制法

制作桃溪茶,要求采摘、炒制很精细。一年之内,仅“谷雨”前后3天为采摘期。采摘标准为初展的新芽。新芽长要求为3厘米左右。下雨天及有露水时不能采。炒制分杀青、炒揉、热闷、揉锅、重闷、拣剔、烘干等工序,制作0.5公斤茶,需花人工10天左右。

桃溪贡茶 - 泡法

桃溪茶茗泡时很讲究。在杯中先放入茶叶,然后用刚刚煮沸的开水先慢后快、先近后高地倒入,最后用盖子盖住杯口。茶条在吸水过程中,像小鱼一样在杯中旋转10余转,然后全部直立向上。大约5分钟之后,茶条便沉入杯底。桃溪茶为茗中精品。汤色清亮明澈,略带一点绿色,滋味甘甜纯爽。-

三. 湖南省 郴州市 资兴 狗脑贡茶

相传,炎帝尝百草治百病。有一次他路过资兴时,带着自己的爱犬来到一座山上,看到了一树金灿的野果子,炎帝顺手摘了一个果子放入嘴里,不一会儿就不省人事,原来这野果子有毒。爱犬咬着主人的袍袖拖着炎帝一步步艰难地挪动着,从白天到天黑,但弯弯曲曲的山路还是见不到尽头,一刻也不停歇的爱犬留着最后一口气把炎帝拖 到了一座山的一棵树下,自己也累倒在旁边。清晨一缕 阳光照射到这棵树上,一滴露珠顺着树叶滴入到炎帝的嘴里。过了一会儿,炎帝终于睁开了那双檬拢的眼睛,却看到自己的爱犬已累得晕死过去了。炎帝为此心痛不已,后来把这座山命名为 "狗脑山"。原来这座山长满了茶叶树,是茶叶树上的露珠救了炎帝一命。后来当地的农民每年把这山上的茶叶采撷起来进贡给皇上,”狗脑贡茶“因此而得名。皇上还用那只爱犬的牙齿印雕刻了一个印章,因此每盒茶叶上都有这个牙齿印章。

四. 湖北省 天门 捆蹄

捆蹄系卤制凉菜,制作精细美观,质地柔嫩香甜,富有胶质弹性,细嚼甚佳,佐酒最宜。其做法是将猪脚刮净,洗净,去掉蹄甲、蹄膀带肉的部分,用刀片刮净。剔除上膝骨肉,只剩下膝连着一张猪皮。接着一手紧抓已剥下的猪脚皮往下方拉,一手持尖口刀朝下膝骨四周徐徐剥割至蹄跟,剔去下膝的骨肉,刮净油脂,留下蹄尖四块小骨和一张完整的猪脚皮,成为筒状待用。然后将猪腹尾皮刮洗干净,把猪腱子肉、猪皮冻、猪瘦肉均切块成4厘米长、1厘米宽、0.3厘米厚的片,把水发香菇切成粗丝,干虾米用清水泡软,沥干水。干鳊鱼下油锅炸酥,取出研成末。将以上各种材料一并盛入盆内,加高梁酒、白糖、精盐、味精,搅拌成馅料,腌渍一小时。再将腌渍过的馅料装入筒状的猪脚,边装边向蹄跟填实,并用钢针由皮外向里略戳小孔,使已填馅部分的空气流出,确保装灌进的馅料紧而实,当把馅料填满猪脚皮时,再用针线将口部位缝密。用净纱布将装填好馅料的猪脚按原形裹密,再取同样长短的四条竹板夹住四周,然后用麻绳上下捆牢扎紧,即成捆蹄生坯。

往瓦钵内倒入卤水,加上清水1500克,用中火烧沸后,放入捆蹄,改用微火煮一小时后取出,再用钢针在猪脚皮上下戳进小孔,放进瓦钵里,再用微火煮一小时,取出凉冷后,解去绳子、竹板和纱布,用芝麻油涂抹猪脚皮面。食用时将缝线抽出,然后放于砧板上,先切成两半,再分别切成半月形薄片,叠放于盘中。上菜时根据宾客品味可适量饰配番茄片、酸萝卜、芥末酱、辣椒酱,分盛小碟盏即成。

五. 贵州省 黔东南州 镇远 天印贡茶

天印贡茶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都坪镇天印村的。镇远天印贡茶具有形美色翠、汤色绿亮、余味悠长、经久耐泡的特点。它具有清热解毒、清脑、消除疲劳、利尿、助消化、维护皮肤、抗衰老、遏制心脏病发作等功效。

镇远天印贡茶出产于贵州省镇远县都坪镇天印村,早在唐代就已成为全国的名茶之一,历经宋、元时期,发展到明清,经过吴三桂、鄂尔泰的推波助澜更加负盛名。于是以“贡茶”著称。20世纪60年代,天印贡茶还两次参加全国茶叶品种定型会在京展出,深受国内外茶商好评。

天印茶出产于镇远县西北30公里的都坪镇天印山、羊场镇茶园关两大片区。分为天印村杨柳塘、猫石岩、苦茶地、六溪坡4个茶园。其制作技艺广泛流传于茶园关、天印山、土军坡一带。每当大地回春,树木萌芽的清明初,天印的人们就忙于上山采摘嫩绿茶芽,通过炒、揉、烘等许多工序,制成无污染绿色饮品中的珍品。

天印贡茶之所以颇受青睐,一源于其历史悠久;二源于其产地海拔度、日照时数、土壤、生态植被等自然条件非常佳,使得天印茶得以在云雾环绕、群山环抱的环境下生长。“清露晨流,新芽初引,吸天地之清气,涵山川之灵秀,形似剑尖莲头嫩朵。”。除此而外,在采摘、加工方面都有其科学的讲究,主要采用传统的手工加工而成。出产的成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茶多酚、抗氧化剂类黄酮、无机盐矿物质、咖啡碱等。它具有清热解毒、清脑、消除疲劳、利尿、助消化、维护皮肤、抗衰老、遏制心脏病发作等特殊功效。制成的茶叶具有形美色翠、汤色绿亮、余味悠长、经久耐泡的特点。镇远都坪镇天印地区还流传着一首礼赞天印贡茶的歌谣:龙江河畔金鼎山,形似印章欲盖天。三桂在此茶易马,贡茶美名世代传。

茶圣陆羽《茶经》载:“(茶)黔中生思州(古思州,今镇远)、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镇远府志》载:“府制是于清明节后,谷雨时,采摘茶之一嫩叶而揉制之,镇远、施秉一带,尤以镇远天应等处之云雾茶更为有名。”明嘉庆年间,天印茶已成清代贡品,

2002年,镇远县都坪镇天印村一农民万文兴、台湾天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陈乃任来到古城镇远旅游,在一宾馆品茶时,感觉茶的色、香、味独特,通过多方打听,才知该茶产于都坪天印地区。由此,镇远天印贡茶迎来新的辉煌。

目前,在天印地区建有上万亩茶园,久负盛名的“天印贡茶”风采重现。

2010 年2月20日,都坪镇启动杨柳塘、猫石岩、苦茶地、六溪坡4个点茶园建设,新建茶园272亩。

天印茶传统制作技艺,于2011年6月23日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以保护。同年被列为黔东南州人民政府“第一批黔东南农业标准化建设项目”。

2012年12月,《镇远天印贡茶综合标准体系》评审专家组由省茶协会副会长、高级经济师左松,省茶协副秘书长、高级评茶师廖承,州茶叶协会农艺师戴洪黔等5人组成。专家组认为,本标准体系,结合镇远天印贡茶的生产特点,吸收了其它茶类生产工艺,符合天印贡茶的生产实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用性。标准涵盖了镇远天印贡茶生产的自然条件、种植规程、加工管理规范等,资料齐全,引用文本得当,标准制订符合程序,相关规定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准予通过。

《镇远天印贡茶综合体系》包括《镇远天印贡茶产地环境条件》、《天印贡茶生产技术规程》、《天印贡加工管理规范》、《天印贡茶产品标准》、《天印贡茶冲泡品饮指南》和《天印贡销售门店规范》等6个标准文本。

《镇远天印贡茶综合体系》通过评审并发布实施,标志着镇远天印贡茶有了生产技术规范,为制定天印贡茶质量标准铺平了道路,为促进贡茶产业的快速发展,打造地方传统名优品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 湖北省 恩施州 宣恩县 宣恩贡茶

宣恩贡茶--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鄂西宣恩有贡茶,茶叶之宝甲天下;当年捧茶献天子,‘皇恩宠锡’传佳话。如今茶香飘四海,色香味浓谁不夸;远方的朋友亲爱的客,请喝一杯宣恩茶。”这里所说的贡茶产地就是地处宣恩县城东15千米处的伍家台。

伍家台,因伍氏人居住此地而得名。伍氏祖籍湖南长沙府,迁来宣恩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伍氏始祖人称启老,启老年近八旬,到宣恩娶了一房年轻妻室,八十一岁喜得一子,取名之良。伍之良有三子,长子文海有一子名昌臣,伍昌臣即是伍家台贡茶的创始人。

起初,伍昌臣家境贫寒,在屋边开了六丘田,靠种植蓝靛出售度日。他种蓝靛的地方,原是一片茶栎树山,在开垦这块土地时,发现有几十棵野生茶苗,昌臣如获至宝,便将这些野生茶苗培育起来,以后便成了茶园。

此茶非同一般,独具特色,其味甘,汤色清绿明亮,似熟板栗香。泡头杯水,汤清色绿,甘醇初露;二杯水,汤色浑绿中透淡黄,熟栗香郁;三杯水,汤碧泛青,芳香横溢。此茶若密封在坛子里,第二年饮用,其色、香、味、形不变,并有新茶之特色,故有“甲子翠绿留乙丑,贡茶一杯香满堂”之说。一时间,远近驰名,引得官吏豪绅争相求购。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山东昌乐举人刘澍到宣恩任知县,他品尝了伍家台茶后喜不自尽,于是将伍家台茶送礼给施南知府迁毓。迁毓亦觉该茶水色清冽,芳香四溢,于是便向喜茶的乾隆帝贡奉。乾隆皇帝喝后赞不绝口,亲赐“皇恩宠锡”。于是,伍家台茶以“碧翠争毫,献宫廷御案而得宠”,扬誉海内外。

伍家台一带为紫色山地,总面积约5000亩,海拔700~800米,其地处富硒区,硒含量为0.305ppm。宣恩县政府目前正在伍家台、大坝沟、香树林、马鞍一带打造万亩贡茶生态观光点。昔日的贡茶飞入寻常人家已为时不远了。

七. 广西 桂林 临桂县 富硒丝苗米

临桂富硒丝苗米是选用国内特色,优质籼稻品种,实行无公害栽培生产,全新工艺精细加工而成,米粒纤细颀长,精莹透亮,米饭洁白清香,适口性好,软而不粘,冷不返生。另该米富含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硒,长期食用有利调节人体元素平衡,提高免疫功能,具有营养,保健双重功效。产品质量分别符合国家优质米一级标准,无公害食品(大米)卫生标准和元素食品限量卫生标准。

八. 贵州省 毕节 金沙县 富硒SOD大枣

惠馨牌“富硒SOD大枣”特点:果大、皮薄、核小肉质细脆、汁液多、味甘甜,富含多种微生物和矿物质营养,特别是富含SOD活性酶及谷胱甘肽含硒活性酶,私用后可以补充维护人体健康硒必须的SOD酶及膳食中稀缺的微量元素,增强人体免疫力,具有防腐、美容、抗衰老、抗肿瘤、抗辐射等作用。夫妻用品

九. 贵州省 毕节 纳雍县 纳雍姑箐贡茶

姑箐茶亦称“姑箐贡茶”,相传为清代年间水西地区进奉朝廷的物品。它以其独特的品质和韵味,深受人们喜爱。

姑箐茶出产于纳雍县城东约 60 公里的水东乡姑箐村,这里地势较高,海拔约 1800 米,茶区地形复杂,峰峦重叠,山谷幽深,沟壑纵横,是纳雍出名的“夹皮沟”。山坡上种有漆树、桦树、枫香等,植被很好。而半山、峡谷的沟旁及土坎上则是成片的姑箐茶园。

姑箐茶园土地系由石灰石、玄武岩发育而成,当地俗称“小种黄泥夹砂”,土质较好,带砂层砂质壤土,表土层呈浅黄色,紧密度较松,结构成细块状,土壤肥力好,有利于茶树根系生长。

姑箐茶,系百年以上乔木型大中叶群体品种,茶树平均高度 4.4 米,树幅 4.4 ~ 4.8 米。叶尖,叶齿细浅,厚硬,色绿有光泽,嫩芽色浅黄绿,无茸毛,发芽整齐。该品种有较强的抗寒性,芽叶品质好。

每年 4 月是采茶旺季,采摘标准为一芽四五叶。后用新沙锅杀青,锅温 160 ℃~ 180 ℃为宜。茶青下锅,勤翻炒,抖闷结合,直到透匀为度。杀青后茶叶倒入簸箕内,用双手进行搓揉成条形。置于阳光下晒或用煤火烘至半干。放置一段时间,再将半干茶叶进行复炒,炒前先洒水在茶叶上,供叶质变软,复炒至干。

姑箐茶,采摘较为粗老,加工时半炒半晒后发酵,微火复炒的特点,形成了姑箐茶独有的风格:即外形条粗,入沸水耐泡 ( 可冲泡三四次 ) 。用纳雍生产的土沙罐熬泡,更加别具一格。其茶味口感舒适,清香醇和。苦涩味轻,回味甘甜,是提神解渴的最佳饮料,系馈赠宾客的珍贵礼品。

十. 湖北省 武汉 江汉区 湖北鱼馔

湖北盛产淡水鱼虾,富有江南水乡风味的湖北鱼馔,是鄂菜的一大特色。武汉云鹤酒楼鄂菜品种繁多,尤以各种淡水鱼肴为拿手好菜,采用蒸、炒、溜、炸等20多种烹饪方法,制作出色味香名异的楚乡鱼馔。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