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四川特产110克 四川土特产价格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四川特产110克 四川土特产价格更新时间:2022-11-07 13:47:04

一. 四川省 自贡市 大安区 四川边茶

四川边茶生产历史悠久,宋代以来历朝官府推行“茶马法”,明代(公元1371--1541年)就在四川雅安、天全等地设立管理茶马交换的“茶马司”。清朝乾隆时代,规定雅安、天全、荣经等地所产的边茶专销康藏,称南路边茶;而灌县、祟庆、大邑等地所产边茶专销川西北松潘、理县等地,称“西路边茶”。

南路边茶是采割茶树枝叶经过加工而制成。南路边茶的鲜叶原料较粗老,可手采也可刀割,手采老叶或当年枝叶;刀割当季或当年成熟新梢枝叶。南路边茶因加工方法不同,有毛庄茶和做庄茶之分。采割下来的鲜枝叶,杀青后未经茶揉而直接干燥的,称“毛庄茶”。采割下来的枝叶,杀青后,还要经过扎堆、晒茶、蒸茶、蹓茶、渥堆发酵后再进行干燥的,称“做庄茶”。制成的做庄茶分4级8等,茶叶粗老含有部分茶梗,叶张卷折成条,色泽棕褐如猪肝色,内质香气纯正,有老茶香,滋味平和,汤色黄红明亮,叶底棕褐粗老。毛庄茶也称金玉茶,叶质粗老不成条,都是摊片,色泽枯黄,内质不如做庄茶。南路边茶是压制“康砖”和“金尖”的原料。

西路边茶的鲜叶原科比南路边茶更粗老,采割当年或1-2年生茶树枝叶,杀青后晒干即可。西路边茶毛茶色泽枯黄,是压制“茯砖”和“方包茶”的原料,制造茯砖的原料茶含梗量约20%左右,而制造方包茶的原料茶更粗老,含梗量达60%左右。

二. 四川省 甘孜 色达 知母

知母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性味与归经:苦,寒。入肺、胃、肾经。功效:清热泻火,滋肾润燥。

三. 四川省 德阳 什邡 什邡米粉

什邡米粉是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的。什邡米粉制作讲究,汤宽味鲜臊子多,柔软可口,老少皆宜,在什邡城乡不少人将米粉当作早餐。来什邡的外地客人,也都喜欢品尝味道独特的什邡米粉。

什邡米粉历史悠久。关于什邡米粉的由来,民间流传着这样一段传说:清朝同治年间,什邡城南有个姓邹的米贩子。一天,他从乡下购得十多石大米,用鸡公车往回推。当时正值夏秋交替之际,一时间,天空乌云密布,俄尔大雨倾盆,把车上的大米全淋湿了。邹米贩子自认倒霉,唉声叹气地把米运回家。不料一连两天秋雨绵绵,大米已经开始发酵,如果再不想法处理,就可能发霉腐烂。邹米贩子着急万分,茶不思,饭不想。恰巧这天,妻子从南街粉条作坊买回条粉,中午做了碗酸辣粉条。看到粉条,米贩子突发奇想:芡粉可以制成条粉,这大米磨成粉难道就不能做成条粉吗?主意已定,他立即和妻子一道连更宵夜把沤得发了酵的大米磨成细粉,又从南街张氏粉条作坊借来压榨、漏瓢等工具,把细米粉做成了条粉。他们将这米条粉用开水烫了当面条吃,味道还不错。接着他们又把这些湿米粉送了一些给邻居街坊们尝,剩下的晒成干米粉。邻居街坊吃了米粉,觉得味道独特,不久便有人主动上他家买米粉了。从此,邹米贩子不再做米生意,专门经营米粉,而且生意越来越好。

这只是民间传说而已,是真是假无法考证。据相关史料记载:清光绪初年,什邡城北鼓楼街小贩周永兴,摆摊买合脂粉,生意很不错。待到有一定的积蓄后,光绪14年,他购置了铺面,改营米粉,自产自销,生意很不错,还请了帮工。经营十几年后,他将米粉店转给李国祥。李国祥顾佣林长兴为帮工。经营了6年后,李国祥将米粉店顶转给了林长兴。林长兴将米粉店取名“长兴粉店”直至解放。

什邡米粉是用大米磨成米浆,滤去水分,经自然发酵(夏季约3天,冬季约7天)后,然后搓揉成球形,放置开水锅内煮至期七八成熟,再揉成团状,放入榨架上压榨成粉丝,最后漏入沸水锅中煮熟捞起沥干。食用时,放入爪篱,入开水锅中冒热,再加上调料即成。

什邡米粉制作非常讲究,其汤多为原汁骨头汤,在煮有香料袋的沸水锅里将米粉冒好后,佐以白酱油、红油、姜末、香葱、香菜、芝麻、鸡精、味精等调料,再舀入猪肉、牛肉、牛杂、肥肠、鸡肉、鸡杂等臊子,一碗热腾腾的米粉才算完工。城区的老什邡米粉、小于米粉、杨记肥肠米粉、西城拐牛杂米粉、正雄米粉、光头米粉以及洛水的牛肉米粉等都很有名,生意不错。

四. 四川省 眉山 青神县 四川凉面

凉面是四川的传统小吃,历史悠久,在四川全省有很大影响,近年已流传于全国各地,特别是北方广大地区。

凉面的制法:机制的面条入沸水中煮熟。煮时不能煮得太软,捞出放案板上趁热,洒熟菜油少许,抖散快速降温,到互不粘连且己冷却为止,成为凉面。

凉面吃法多样:(1)绿豆芽凉面,绿豆芽在沸水中煮断生,保持脆嫩,放碗中,面上盖凉面,淋上用辣椒面、花椒油、醋、味精、酱油、蒜泥和麻油调成的味汁;(2)鸡丝凉面,基本制法同绿豆芽凉面,不同的是在面上加煮熟后撕成的鸡丝;(3)三丝凉面,面上加熟鸡丝、火腿丝、猪肉丝。

五. 四川省 巴中 恩阳生姜

恩阳种植生姜的历史久远,民国《巴中县志》将恩阳生姜同巴中的丝绸、药材、木材等并列为输出商品。恩阳生姜富含氨基酸,性温,辛香味美,是人们用于菜肴调味的必须品。并有发汗解表、和胃止呕、宣肺化痰、温阳解水之药效。也是加工咸菜的主要原料。是天然的绿色保健食品。恩阳古镇,至今还有保存完好的长176米专用于生姜交易的“姜市街”。恩阳属浅丘低山地势,亚热带热润性季节气候,年均气温17.5℃,极适宜种植生姜。其产区主要分部在恩阳周边踏泥桥、明扬场、青木桥一带,全镇年种植生姜面积达8000亩,年均产量在17500吨左右。过去主要通过恩阳河水运重庆。现在已销往新疆、甘肃、辽宁、河北、重庆、贵阳及成都等地,生姜栽植成恩阳老百姓致富增收的重要项目,是恩阳发展农村经济的优势产业。

六. 四川省 甘孜 乡城 血肠

藏族地区,无论是农民还是牧民,每宰一只羊,羊血不单独煮食,而是将羊血灌入小肠内煮沸而食,又香又嫩,品尝一口,满嘴生香,十分解馋,别有风味。

血肠的制作极为简单。先把最好的羊肉剁碎待用,在羊肉中放入适量的盐、花椒、糌粑粉少许与剁好的羊肉混拌,灌入肠内,用线系成小段。制法与制香肠同。吃时不虽不渣,不脱皮,清香软嫩,既又血香,又不腻口。血肠的烹饪方法也别具特色。将灌好的血肠放入汤中煮沸,煮至血肠浮起,肠成灰白色,约八成熟,便立即起锅,盛入盘内,全家席地而坐,割而食之。

七. 四川省 乐山 犍为 干姜

干姜

乐山犍为种姜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乐山犍为白姜品质独特,个大饱满、淀粉足、纤维少、辣味浓,所制干姜品质优良。作药性稳。自古即是药用干姜地道产区

八. 四川省 甘孜 理塘 理塘牦牛

理塘牦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理塘牦牛

理塘县畜牧站

牦牛全身都是宝,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人们喝牦牛奶,吃牦牛肉(《吕氏春秋》中记载:“肉之美者,牦象之肉”),烧牦牛粪。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它既可用于农耕,又可作高原运输工具,为当地牧民提供奶、肉、毛、役力、燃料等生产生活必需品,是青藏高原牧民的重要生活和经济来源,也是当地畜牧业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畜种。牦牛作为一种“全能”家畜,在遗传上是一个极为宝贵的基因库,对人类有着不可忽视的社会及经济意义。

九. 四川省 甘孜州 得荣 四川林麝

麝香为常用川产道地中药材,鹿科动物林麝、马麝、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分泌物干燥而成。又称寸香、香脐子、当门子、元寸。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温,味辛,具有开窍、活血通络、散结止痛等功效。四川省生产麝香历史极为悠久,以林麝为主,约占全国产量的50%。

十. 四川省 达州 四川灯影牛肉

灯影牛肉产于四川达县。灯影,即皮影戏,用灯光把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投射到幕布上。用“灯影”来称这种牛肉,足见其肉片之薄,薄到在灯光下可透出物象,如同皮影戏中的幕布。其味麻辣鲜香,其色油润红亮,与郫县豆瓣、涪陵榨菜、永川豆豉同为四川名产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