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修水县三月份特产 修水县买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修水县三月份特产 修水县买土特产更新时间:2022-10-25 14:19:35

一. 甘肃省 庆阳 合水县 玉面

玉面

玉面亦称酿皮。先把揉和好的细麦面放入水盆中搓洗,再用细网箩过滤,直至剩下少量面筋为止。过滤下去的玉面水在盆中沉淀后,把剩水倒掉,把淀在盆底糊状的粉糊放在锅里蒸熟即可。由于这种做法省事,称“懒玉面”。另一做法是把面粉倒入锅里先炼成面团,再从锅中铲出放在案上分成小块,再揉搓成圆柱小块,入锅蒸熟后,用床子压成玉面,加入调料,别有风味。洗玉面剩下的面筋,加热后可发成海绵状,蒸熟放晾后切成小方块(称“帕帕”)即可食用。也可同玉面和凉粉混合调吃,更具风味。

二.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明笋肚片

山东名菜有“云片肚片”,修水厨师用修水的明笋做出的明笋肚片,不仅保持其软嫩脆爽的特点,而且形状更美,口感更好。

修水山区到处盛产楠竹,用楠竹笋腌制的明笋颜色雪白,口感脆爽。修水的明笋肚片,就是用熟猪白肚和水发明笋切制的笋片作主料。先去掉猪白肚上的肉油,斜刀切成约5厘米长,2~3厘米宽的薄片,油锅烧热后倒入肚片炒至出油后,再倒入笋片炒过,加红辣椒片,蒜苗、姜末等佐料,以肉汤煮之,起锅时稍加芡即成。特点是肚片滑嫩,笋片脆爽,而且红、绿、白三色相配,形状美观。

三. 重庆市 彭水县 彭水黄豆

彭水黄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彭水黄豆是重庆彭水县的。

彭水黄豆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黄豆管理协会

13777862

黄豆(未加工的)

四. 重庆市 彭水县 都卷子

都卷子--将蕨粉(蕨根加工)调成糊状烙熟,卷成筒状,蒸后切成短节,加各种佐料,为风味食品。蕨根,俗称为"都巴根";蕨粉,俗称为"都巴粉".

五.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古市花椒

古市花椒:古市一带的花椒在江南一带出了名,每年收获季节,外地客商上门要货,见农户采摘不过来时,指树作价自己采摘或请人采搞。客商夸古市花椒味正劲好,麻辣中透着清凉,既可做麻辣作料,还可泡茶入药。三伏天在菊花茶中放几粒花椒,不仅清凉祛暑,且茶水过夜不馊。

六.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怀远南瓜干

南瓜干 可选嫩南瓜照上述方法晒成青南瓜干,并可在半干时用手捏成蝴蝶型、蝙蝠状的,以用作送礼。也可选黄南瓜切晒成有甘甜味的南瓜干。黄南瓜干可以在来年度饥荒时与米一起煮粥煮饭。黄黄的、甜甜的南瓜粥、南瓜饭,现在许多怀远人家仍常常煮着吃,确实是别有一番风味。

七.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宁红外婆凉茶

宁红外婆凉茶由优质宁红茶、砂糖、柠檬酸、维生素C、天然香料精制而成,不含防腐剂。宁红外婆凉茶清凉爽口,是夏日解暑佳品。( 修水县)

八.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修水菊花茶

修水菊花茶是江西省修水县地方特色小吃。其主要特点是以修水本地腌制的盐菊花为主料,配以茶叶、芝麻、黄豆、萝卜、柑桔皮、生姜、川芎、花生等佐料,冲泡成色、香、味俱佳的“什锦茶”饮品。此茶在修水家家必备,为待人接客之佳品。

修水菊花茶不是饮和喝的,而是吃的。茶料包括茶叶、菊花、萝卜、柑桔皮、生姜、川芎、黄豆、花生、芝麻等。其泡制方法略同于一般泡菜,放茶料入杯冲入开水即可,不同的是不能加盖,也无不时加水之说,以保持修水菊花茶的原汁原味。吃茶要趁热,此时黄豆、花生、芝麻尚干燥浮在水面,可随口吃下,满口芳香。一会儿茶料沉入杯底,需晃动碗标,将水和茶料一并吃下。

特点

修水菊花茶可提神醒脑,清心明目,去郁下气,助阴润肺,温中补气,化痰止咳,澄血祛风,去湿防寒,清热解毒,具有补充盐分,消除疲乏,解渴充饥等功效。修水菊花茶所用茶料均出自本土,有的直接取自野生,如菊花、川芎、黄连芽等,备料方便,加工简单,经济实惠。

制作

制菊花茶颇有几分讲究,佐料也极考究。八九月间摘得新菊,去其花蒂,洗尽晒干,用盐腌制;将生姜、萝 配料

卜、橘皮细垛成丁,也用盐腌制,生姜、萝卜还须晒干,以便贮存。同样拌以炒得喷香的黄豆、花生、芝麻、米粒,还有花椒。一杯茶端上来,上不见水,下不见底。若用玻璃杯冲泡之,层次更见分明,芝麻、黄豆、花生、炒米、花椒悬浮在上,生姜、萝卜、茶叶、橘皮静沉水底,其中菊瓣如云,或升或沉,移趣自然。茶香袅袅,芽尖剔透,白菊晶莹,观之赏心悦目,啜之齿颊留香,令人心旷神怡,飘然若仙。这就是地地道道的菊花茶,因其佐料共有十样,故又称“什锦茶”。郑板桥曾有联曰:“白菜青盐精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足见此茶不同凡响。

修水茶俗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古以来,自古以来修水人喜欢茶,家家户户种茶,制茶,天天饮茶。遇客先敬一碗茶,俗云“客至主人欢”,“坐下当,戏下当,吃碗茶当”。修水人把饮茶与吃饭看的同等重要,他们也有着一套别处所没有的独特茶俗。
修水人以茶待客极讲礼仪、宾客光临,男主人陪坐,女主人奉茶,泡茶不宜太满,俗云:“茶泡浅,酒斟满”,又云“姨婆(不懂礼者)泡茶满盅盅,大姑(懂礼者)泡茶大半盅”。 接待贵客,茶料须下得丰富,所泡之茶要做到“麻子盖面,菊花跑边,上不见水,下不见底,一吹三个浪,一刷三条巷”。向客人敬茶,侧身上前,同时道声“请吃茶”,上完茶后,侧身而退。客人吃茶也有一定规矩,接茶要用双手,茶碗一般端在手中,暂时不吃,不能随意放地上应放在桌子或茶几上,茶吃完,应自行将茶碗送回茶盘,告辞时应讲“多谢茶”。
千百年来,茶俗广涉百姓的生老病死,迎亲嫁女诸方面。修水人每遇红白喜事,主人都设一茶房,请几位妇女专门准备茶水,不时给亲朋好友敬茶此活称“司茶”。旧时,民间青年男女有以“送茶”相亲的习俗。相亲是婚姻第一道程序,俗称“看大姑”。相亲之日,男方4—10人至女方家,女方奉上一盘待客茶。此时,男女双方见面,男方不同意,可以告辞,女方不中意,则不传第二次定情茶双方中意,女方在传定情茶时,男方放礼金 于茶盘内,称“压茶盘”,女方则设午宴招待男方来宾,婚事便算初定。

选购

1、选购时建议先简再繁,可以先买点修水菊花,放少许佐料尝试,觉得可以再添加其他零食(如炒黄豆、萝卜干等)。
2、冲泡时一杯放少许菊花即可,一定要用开水,温水泡不开。
3、建议炒芝麻在冲泡好后菊花茶后再放入,那样更香更好吃。

九. 山东省 济宁 泗水县 泗水黄牛

泗水黄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泗水黄牛

泗水县圣水山畜牧养殖协会

黄牛是中国固有的普通牛种。角短,皮毛黄褐色或黑色,也有杂色的,毛短。用来耕地或拉车,肉供食用,皮可以制革。其在中国的饲养头数在大家畜中或牛类中均居首位,饲养地区几乎遍布全国。在农区主要作役用,半农半牧区役乳兼用,牧区则乳肉兼用。其体形和性能上因自然环境和饲养条件不同而有差异可分为3大类型,北方黄牛、中原黄牛和南方黄牛。黄牛被毛以黄色为最多,品种可能因此而得名、但也有红棕色和黑色等。头部略粗重,角形不一,角根圆形。体质粗壮,结构紧凑,肌肉发达,四肢强健,蹄质坚实。

十.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西港化红

西港化红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修水西港化红,历史悠久,明嘉靖16年(公元1538年)明世宗皇帝特赐朝廷贡品“化红”给当时的兵、刑部尚书周期雍将化红带回家乡(西港镇湾台村)种植,现已有470年的历史,明万历年间即盛产,是赣西北甜橙类唯一品种。因西港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四周水体环绕,多年形成了特殊的小气候,尤其是夏季高温和冬季的冰冻,均因水体的调节作用,高温日和冰冻日都减少。经过四百多年的种植及品种改良,现在的西港化红味道鲜美、甜而略酸,香气浓郁,每100克果汁含维生素C59.6毫克,食之有止咳、化痰、散气、健胃、消食、燥湿、醒酒、消油腻、宽中、触蟹毒等,皮可入药。1984年九江市甜橙评比鉴定会在修水召开,修水化红获一等奖,1985年全县产化红1641担。西港化红专业户周梅九一棵树产13.5担,12棵收入4000元,出席1985年全国劳动致富座谈会。西港化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更是种植化红的最佳地,修水冠之以“西港化红”之乡是当之无愧的。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