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新疆红柳树的特产 新疆库车红柳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新疆红柳树的特产 新疆库车红柳更新时间:2022-10-23 07:38:24

一. 新疆 克拉玛依 独山子区 全球红葡萄

全球红果粒粉红色,椭圆形,平均粒重8克左右。果皮厚且韧,肉脆、味甘甜,浆果内含籽2?4粒,品质佳,颜色艳,耐贮藏运输。

二. 广西 钦州 浦北 浦北红椎菌

浦北红椎菌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浦北红椎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的。红椎菌,又名红菇,生活在红椎林土壤腐殖层,红椎菌目前仍无法进行人工栽培。因此,红椎菌便成了十分珍稀的纯天然野生菌。

红椎菌,又名红菇,生活在红椎林土壤腐殖层,每年只在5~8月生长。浦北县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连片原始次生天然红椎林,共有11.38万亩。林内孕育天然红椎菌,年产天然红椎菌干品10多万公斤。

目前,红椎菌仍无法进行人工栽培。因此,红椎菌便成了十分珍稀的纯天然野生菌。红椎菌生长的日期非常奇特,每年五月端午、七月鬼节、八月中秋这几个节气前后,是红椎菌盛产的季节,其它时间不生长。其实,红椎菌只是一种特殊的山菌种,生长的环境必须在红椎林下,必须有合适的土壤(有红椎林叶覆盖),以及合适的气候(雨后闷热的天气)。

红椎菌目前尚无深加工产品,全靠农民人工晒干或用炭火烤干销售,属于保健食用菌。在龙门镇许多农户家里,都建有专门烘红菇的房间。陈世仪告诉记者,5公斤鲜红菇烘成干货能得1公斤左右。雨量多的年份,红菇的水分多,烘干后分量会少。

自古以来,当地产妇坐月子进补,常吃红椎菌熬煮土鸡。红椎菌色泽鲜艳,气味芬芳,营养丰富,煮成的汤鲜红香甜,是纯天然保健食用菌。用红菌与土鸡和骨髓熬汤补血,那血红的颜色、浓烈的香味、可口的甜味,使当地人坚信这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最佳补品。在当地,如果哪家没有给坐月子的女人食用红菇,则会受到严厉指责。许多远离家乡的游子,都会让自己的亲朋好友不远千里,把红椎菌捎带回去,做成菌汤喝。

红椎菌含有人体所需的维生素A、B、C、D、E、V和18种氨基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尤其是富含微量元素硒,是不可多得的纯天然保健食用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下,盛产珍稀野生菌——红椎菌的广西浦北县龙门镇农民终于意识到:好货要“贴金”,农副产品更需要“包装”。广西浦北县龙升红菌购销部负责人陈启升先生的“龙升牌红菌”红椎菌注册商标,是当地的著名品牌,远销日本、东南亚、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

浦北红椎菌产地范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浦北县龙门镇、北通镇、白石水镇、大成镇、张黄镇、泉水镇、安石镇、小江镇、三合镇、福旺镇、寨圩镇、乐民镇、官垌镇、六硍镇、平睦镇、石埇镇共16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三. 广东省 湛江 廉江 廉江红橙

廉江红橙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于广东廉州。

果皮薄、橙黄而有蜡质,果肉红色,汁多清香,嫩滑化渣,酸甜适中,风味独特。能增进食欲,畅通大便,帮助消化,降火下气,治疗热胸烦躁等,经常食用,可以健身美容,延年益寿,是居家旅行、馈赠亲友的最佳果品。

廉江红橙母株发现于廉江市内的国营红江农场1960年种植的新会橙园中,七十年代初期由农技人员选育推广。1986年江西南昌召开的全国优质柑橙补评会定名廉江红橙,并被评为全国优质水果。1992年,廉江市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为“廉江红”注册商标 。

廉江红橙果实大(单果重150克左右),果型好、肉色橙红、嫩滑、汁化渣、甜中带酸,味清甜带香,深受欢迎,因而被列为国宴佳果,廉江因此而被命为“中国红橙之乡”。1984年春,日本首相中曾根来访问我国,首相品尝后连声称好,并要求带一些回去,国家派专机来湛江取了10箱廉江红橙送给中曾根。美国总统里根来访,国家领导人仍以廉江红橙招待,同样得到好评。1976年开始试销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深受欢迎,其中1985年出口14450吨。

廉江红橙由于其品质优良、深受顾客欢迎,因而种植迅猛发展,高峰期面积达17万亩,后由于种种原因减少。为了恢复发展廉江红橙,在广东省、湛江市的支持下,廉江市做了大量工作:成立了恢复廉江红橙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做好协调工作;拔出专款60万元,建立红橙苗繁育中心,建立200亩红橙生产基地;规划青平、高桥、雅塘、石颈、长山、塘蓬、石岭7个镇为恢复、发展红橙重点镇,要求每镇2000年底发展红橙5000亩,完成任务的每镇奖励1.1万元;全市到2000年将发展到5万亩,2010年15万亩。

廉江红橙母株发现于廉江市内的国营红江农场1960年种植的新会橙园中,七十年代初期由农技人员选育推广。1986年江西南昌召开的全国优质柑橙补评会定名廉江红橙,并被评为全国优质水果。1992年,廉江市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为“廉江红”注册商标 。 廉江红橙果实大(单果重150克左右),果型好、肉色橙红、嫩滑、汁化渣、甜中带酸,味清甜带香,深受欢迎,因而被列为国宴佳果,廉江因此而被命为“中国红橙之乡”。1984年春,日本首相中曾根来访问我国,首相品尝后连声称好,并要求带一些回去,国家派专机来湛江取了10箱廉江红橙送给中曾根。美国总统里根来访,国家领导人仍以廉江红橙招待,同样得到好评。1976年开始试销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深受欢迎,其中1985年出口14450吨。

廉江红橙由于其品质优良、深受顾客欢迎,因而种植迅猛发展,高峰期面积达17万亩,后由于种种原因减少。为了恢复发展廉江红橙,在广东省、湛江市的支持下,廉江市做了大量工作:成立了恢复廉江红橙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做好协调工作;拔出专款60万元,建立红橙苗繁育中心,建立200亩红橙生产基地;规划青平、高桥、雅塘、石颈、长山、塘蓬、石岭7个镇为恢复、发展红橙重点镇,要求每镇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近几年内廉江红橙在市场还是紧缺商品。

四. 浙江省 宁波 象山 象山红柑桔

象山红柑桔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象山红柑桔品种属橘橙类柑橘,是我县林特总站从引进的国外品种中选育而成的优良单株,树势中等,树冠扩大较缓,幼树稍直立,进入结果期后开张,枝梢较密,叶大小中等。单性结实强,单果重200克左右,大小整齐,果形扁球形,果形指数1.2,肉质柔软多汁,有香味,可溶性固形物12%左右,甜适中,连续三年经农业部柑橘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鉴评为:“果形整齐、端装,色泽鲜丽,果皮细薄,肉质细嫩、化渣,果汁多,风味浓郁,品质极优”。 从1998年春推出“象山红”柑橘至今,我县已发展面积15000亩(其中高接换种面积13000亩,种植2000亩),占全县杂柑类柑橘面积45%以上,现已被国内所有柑橘主产区引种,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点推广品种。平均亩产1850公斤,亩产值1万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推广速度快,发展前景广阔。 2000年12月,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果树专业组专家经实地考察,一致认为,该品种表现为结果性能好,丰产、稳产,外观好、品质佳,是一个优良的中晚熟柑橘新品种。通过了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品种认定。2002年通过省级绿色农产品基地认证,2003年获“中华名果”、浙江省名牌产品等称号。

地域范围

使用“象山红柑桔”地理标志的产品生产地域范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象山县特定生长区域,该区域位于东经121°34'-122°20',北纬28°45'-29°49',濒临太平洋,其地理位置决定了象山具有非常明显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特征,即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光照充足,温和湿润,雨量丰沛等,适宜柑橘生产。地理标志登记实施核心区主要在晓塘乡19个村、高塘乡18个村、定塘镇25个村、新桥镇28个村、石浦镇16个村以及鹤浦镇21个村,总生产面积2.65万亩。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 外在感官特征 平均单果重200g左右,最大单果重可达350g以上;果呈扁圆形,果型指数(纵径/横径)0.8;皮薄光滑,完全成熟时浓橙红色,外观艳丽诱人。 (2) 内在品质指标 象山红柑桔果肉橙红色,肉质细嫩。一级品可溶性固形物11.5%以上,含糖量10g/100ml以上,总酸0.9%以下,固酸比约12:1;果实出汁率约75%,可食率80%以上;果实营养丰富,含维生素A、C、D、B1、 B2和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达42mg/100ml以上。 (3) 安全要求 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无公害食品 柑果类果品》(NY5014-2005)中规定的所有安全性指标。

五. 福建省 宁德 蕉城 柳树蒸笼

是宁德虎贝乡熟洋村祖传手艺,已有数百年历史。熟洋村海拔800米,是近海山区,潮雾多,气候润湿,适于柳树生长,百年以上柳树较多。乡人用柳树生产蒸笼,远销省内外和香港、东南亚地区。70年代,虎贝公社曾办过蒸笼厂,年产值达到百万元以上。后因国外市场变化,加上资源不接而停产。80年代后期,国内外销路再度兴旺,重又兴起。目前办起熟洋、龙洋两个蒸笼厂,共有职工110人,固定资产6万元。1992年,实现产值265万元,出口创汇195万元,利税额达59万元。

六. 湖南省 怀化 麻阳 麻阳红烧鹅

麻阳名菜——红烧鹅,这道菜非常实惠,很多人没有将它吃完。

配料: 熟鹅肉300克,花生油200克(实耗50克),葱、姜、蒜少许,酱油、红糖、湿淀粉、精盐适量。

特色: 特点:色泽美观,甜成适口。

功效:益气补肺。

现代医学认为,鹅肉中含有大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肉质细嫩,容易消化吸收,营养价值较高。祖国医学认为,鹅内人肺经与肾经,有滋阴补肾之功,可化痰利水,除疹止嗽。阴虚之人食后不燥,阳虚之人食后不寒,并有养胃、补血、生津的功效,是一种很好的滋补食品。

操作:

1.将熟鹅肉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块,用花生油炸一下捞出来,待用。

2.把酱油、红糖、湿淀粉、精盐放在一块,加适量水调成稀糊状备用。

3.锅内放少许花生油,油热后放入葱、姜、蒜未,烹出香味后加入炸好的鹅肉,翻炒一下后勾上用红糖、湿淀粉调好的稀糊,再翻炒一下,等稀糊变稠均匀地粘在鹅肉上,即可盛盘食用。

营养价值: 鹅肉受到人们喜爱,是因为鹅肉营养价值高。据分析,其蛋白质含量为22.3%。

七. 福建省 泉州 石狮 红膏蟹

红膏蟹主要产地为石狮市蚶江镇石湖村,位于晋江和洛阳交汇入海处,淡水与咸水交融,很适合蟹的生长。石湖蟹健壮肥美,营养丰富,浑身膏红,故名“红膏蟹”。

八.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纳西族的七星披肩

近代以来,丽江纳西族男子服饰与邻近汉族的基本相同。一般说来,农村青壮年男子下地劳动多穿一排布扣的对襟衣,外罩羊皮坎肩,下着长裤,穿本地布鞋,免冠或打头帕(俗称“搭头”),腰束带子;平日或赶街时多穿汉式长布衫,戴毡帽。妇女服饰,则明显保留本民族特点。她们内穿汗衫,中穿右衽宽腰大袖的大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外加毛质或布质的坎肩,下穿长裤(下脚不缝边),打脚带,脚穿挑绣图案的布绒面、皮底船形绣花鞋,逢年过节才穿袜子或裹上脚布。衣服多为蓝、白、青三色,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百褶围腰。妇女下地劳动或外出走亲访友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的制作颇为精巧,背面上端衬着黑平绒或黑色毛幅巾,其下用七对皮条穗订有并排的七个绣花小圆布圈(早先妇女披肩肩部还有两个较大的绣花圆布圈以代表日月),这种“披星戴月”的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已婚妇女在头顶梳发打髻,戴圆形的纱帕(“古井”);姑娘们则将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少数山区妇女,多着麻布衣裙。

泸沽湖云南一侧纳西族的服饰,与丽江纳西族有明显的差别。男女儿童13岁前均穿长衫,13岁行过成年礼(即女子穿裙子、男子穿裤子)后,他们才换上成人服装。成年妇女喜穿红、蓝、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纽扣,穿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百褶裙,裙长及足背。她们还喜束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青年男子头梳小辫,或盘在头顶或垂于脑后,壮年则戴自制青布小帽或皮帽。他们喜欢藏族服饰,如戴藏式呢帽,穿藏靴,佩铜、银质的大耳环,显得英姿骁勇。

新中国成立后,丽江纳西族的服饰有了较大变化,其趋势是向节省布料、便于劳动和工作的方向发展,且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姑娘们一般都还有一套民族服装。泸沽湖畔纳西族的服饰则变化不大。

九. 江苏省 盐城 阜宁 “美人红”荷藕

马家荡“美人红”荷藕,白嫩香脆,质优价廉,既是家庭、宾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又具健胃祛火之药用功效,还可加工制作成系列藕类食品。马家荡荷藕驰名中外,在市场上十分走俏,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阜宁县)

十. 新疆 阿克苏 温宿县 温宿红

农业产业化的浪潮如今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广袤的乡村大地,它在给农民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有可能造成一些事实上的遗憾。比如,一些传统的优良作物品种,在被排斥在规模化推广范围之外以后,有可能在不为人知的山野静静消逝——如同很多口耳相传的故事与诗歌,如今,我们只能回忆那些曾经存在的吉光片羽。

距离温宿城区6公里,阿温公路的中段,这样的故事正在发生。

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院落,就座落在阿温公路旁边,与公路距离20米。院子里,像大多数的南疆维吾尔族农家大院一样,有果园、葡萄架、小毛驴、拖拉机。男主人憨厚淳朴,言语间透出风趣;女主人勤劳能干,腼腆里不乏热情。

但是,与所有农家大院不同的是,这个院落里有一种独一无二的东西——正房前,那看似普普通通的葡萄,正是一种面临消逝命运的稀世品种。这种葡萄,温宿县园艺站把它命名为“温宿红”。现有的资料表明,这种葡萄原先仅仅分布在温宿。目前,除了温宿县园艺站存有部分之外,只有这座普通的农家大院里尚有孑遗。

男主人名叫吐尔逊·买木提孜。他说,“温宿红”只有1.4亩。

野史·正史

吐尔逊·买木提孜今年59岁,他所在的村子是托乎拉乡库如力村六组。在他的口中,除了觉得自家的葡萄特别脆甜之外,并不觉得“温宿红”有什么特异之处。唯一让他感到有点惊讶的是,最近五六年,在他走过的所有葡萄园里,他都很少发现跟自家院子里一样的葡萄品种。

他种这些葡萄有18年了。他说,园子里的这些葡萄原先是他爷爷种的,他小的时候,有些人家的院子里种得有这种葡萄,不过不太多,一般就是四五棵。后来,种这种葡萄的人就越来越少了,周围村子里他也没见过,这个村子里就他这里有。

这些描述从一个侧面说明,“温宿红”应该是具有百年、数百年或者上千年历史的一种土生葡萄品种。或许,穿越汉唐时代的烽烟,以“温宿红”为原料酿造的葡萄美酒,曾经出现在西域各国君王的玉杯中,或者是汉唐戍边将士庆功时的金爵里。“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葡萄美酒可能正是出自“温宿红”。

温宿县委宣传部的同志说,根据他们手头掌握的资料,“温宿红”除了这里,在全县基本绝迹。为了保护这一品种,温宿县园艺站存有标本,并且已经开始向外推广这一品种。

而在一本残旧的温宿民间故事集里,我们发现了一则关于“红玉葡萄”的传说,是这样的:

西汉年间,姑墨(注:即今温宿)国王身边有位善于打猎的仆人伯克里,十四岁那年就被征召跟随君王年少的九个王子、一个公主练习马术、射箭和打猎。天长日久,伯克里赢得了君王唯一的宝贝女儿那孜古丽公主的爱恋。不久,国王得知两人的恋情,大为震怒,强行将伯克里抓捕入狱,并且准备将那孜古丽公主尽快嫁人。

但是,坚贞不屈的那孜古丽公主伤心欲绝,宁死不另嫁。为了让公主断绝与伯克里之间的爱恋,国王下了命令,在王宫的白玉葡萄园里,伯克里被秘密处死,血染葡萄架。公主得知后,在葡萄架下安放了自己的床,每天用眼泪浇灌犹如白玉石一样的葡萄,十年过后,白玉葡萄园所产的葡萄,皮渐渐变成了鲜红色,果肉白中透着淡淡的黄色,内有两枚小小的果核,恰似两人跪地而坐葡萄中,葡萄香气扑鼻,吃在口中甜脆无比。

那孜古丽公主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俩的坚贞爱情,偷偷地从王宫葡萄园里移栽出了那株被公主的眼泪浇灌的葡萄藤。一时间,姑墨“红玉葡萄”名扬西域三十六国……。

这则传说,疑似“温宿红”之起源,或称野史。

而在温宿县园艺站有关资料里,对“温宿红”是这样描述的:温宿红,欧亚种,是当地农户庭院葡萄中选育出的一个晚熟葡萄品种,其亲本组合不详……,果粒圆形,平均粒重9克,果粒大小整齐一致,果皮粉红色或深红色,果肉硬脆味甜,在新疆温宿地区4月5日萌芽,5月29日开花,8月中旬果实上色,10月中旬果实完全成熟,从萌芽到果实成熟约需160天左右,晚熟品种。丰产性好。耐贮藏运输,在-1℃条件下可贮存到第二年4月份……

这段描述,虽不如野史传说那样动人,但是却有着科学的理性,可称正史。

红提·温宿红

就果肉品质而言,“温宿红”与当今风靡世界的“红提”完全有一拼。甚至就多数品尝者的的观点来看,“温宿红”的口感应远胜于“红提”。但是,如今的现实是“红提”的名气远大于“温宿红”,两者之距犹如天壤。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前者产量更高、适应性更强、规模化种植技术与模式更加成熟,从而能够保证种植者能在相同的投入情况下获得更大的产出。这些因素,注定了“红提”与“温宿红”有着不同的命运。

实际上,这正是一些作物品种得到推广、而另外一些作物品种只能消失的原因之一。假设植物有知,那么那些正在面临消逝的品种,也许正在诅咒人类社会的偏见和功利——正如王小波在小说《白银时代》中所揭示的主题那样,植物们也会认为,世界的同质化正在抹杀个性,这对它们的生活而言也是一场灾难……

抛开这些复杂的话题不谈,现在让我们看看“温宿红”与“红提”的不同。

我们来到这里,正当金秋十月,如上所言:“10月中旬果实完全成熟”。热情的吐尔逊·买木提孜搬来高凳,剪下了最红的一串递给我们。

一掬清水里,清洗过的“温宿红”颗颗如珠玉,在正午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夺目。取出细看,每颗葡萄大小均匀,颗粒饱满,果皮从粉红到深红过渡自然,在阳光的直射下呈现出半透明的色泽,令人垂涎。

放入口中,轻轻一咬,薄薄的皮质便即绽开,散发出一股扑鼻的果香;慢慢咀嚼,脆甜的果肉在齿间经久徘徊,能够让人充分领略到新鲜水果里那种阳光的味道,正所谓齿颊留芳。奇妙的是,果肉的硬脆与糯软似乎在这里形成了完美的统一,在尖牙利齿的轻易切割下,细心的人能够感觉到,果肉没有像别的葡萄那样成为迅速成为鲜甜的葡萄汁,依旧是彼此独立的一片片的个体。这种硬脆与糯软相统一的个性,正是“温宿红”独立于葡萄之林的品质之一。

当然,当一片片果肉与果皮最终消逝在齿间,它也会如同别的葡萄那样成为鲜甜的葡萄汁。但是请注意,除了两枚小小的果核,你的口中不会留下一点果渣。包括果皮在内,都已经融化成了鲜甜的葡萄汁——有经验的美食家都知道,食后是否留渣,正是区分新鲜果品肉质是否纯粹、品质是否优良的极为重要的特征。

由以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至少在我们目力可及的范围内,“温宿红”的品质不低于任何一种葡萄,包括“红提”在内。

但是,“温宿红”葡萄的衰亡依旧是事实。这种并非自身原因而导致的衰亡,令人深感惋惜。

90后的生活

在爷爷过世后,吐尔逊·买木提孜开始独立管理家中的葡萄园。他说,这种葡萄,原先在村子里种的就不多。1988年以前还经常能看到,1989年搞起家庭联产承包制后,村子里的人都改种水稻,院子里的葡萄品种也换成了产量更高,更能抗病虫害的品种。

吐尔逊·买木提孜现在已经知道这个品种很稀少,需要好好保护。这个村子传统是种水稻的,对吐尔逊·买木提孜来说,他现在最发愁的是水太多了,土地太湿。原先这里水稻种得少,基本上是沙土地,很适合种葡萄。但是经过多年的改造,土壤状况现在变化很大。由于土地太湿,吐尔逊·买木提孜这1.4亩葡萄园一年只能产3吨左右。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随着株数的不断缩减,如今的“温宿红”只能偏处一隅,深藏民间人未识,成为吐尔逊·买木提孜家中一道不为人知的风景。吐尔逊·买木提孜说,种这个葡萄很麻烦,它比较娇气,雨水多了不座果,地太湿了容易烂根,两三天就需要开开沟翻晒土地,并且添加干土;要结出好葡萄,还有很多技术活,村里的人都不会,所以慢慢地就没人种了。

每公斤售价两到三元,这1.4亩葡萄园每年给吐尔逊·买木提孜带来4000多元的净收入。他说,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葡萄,只是觉得很好吃。他在巴扎上卖葡萄的时候,也是别人先尝着好吃了才买。

十八年就这样过去了。所幸的是,由于吐尔逊·买木提孜的辛勤劳动,这1.4亩的“温宿红”终于在这里存活和繁衍,而且成为受到园艺部门特殊保护的品种。近两年,村子周边包括县城的人们渐渐知道了这里的“温宿红”。每年十月初,吐尔逊·买木提孜的“温宿红”就开始上士。我们到这里的那一天是10月12日,正是肉孜节前一天,吐尔逊·买木提孜说,肉孜节一过,他这里的葡萄就全部卖光了。

……,正当初秋时节,明亮温暖的阳光一如千百年来一样照耀着大地。关于“温宿红”的前世今生,我们已经没有太多的信息。但是那些与它有关的人们的生活,依旧应该在我们的视线之内。如果我们用心灵去体察,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那些故事都将带给我们一次感动和思索。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