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宝鸡太白有哪些特产 太白县土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宝鸡太白有哪些特产 太白县土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10-21 07:25:10

一. 陕西省 宝鸡 岐山 岐山酥饺

岐山酥饺

原料配方

面粉500克猪油175克莲蓉馅150克熟面粉25克白糖100克香油25克熟芝麻50克花椒面精盐红色素少许

制作方法

1.把熟面粉、糖、芝麻、香油、精盐、花椒面拌匀成椒盐馅。

2.把250克面粉倒在案板上,加125克猪油拌匀,拌成干油酥。

3.把剩余的250克面粉加50克猪油和110克温水,和成水油酥,揉匀,饧10分钟。

4.把干油酥和水油酥分成两等份,把其中一块水油酥加少量的红色素揉成面团(呈粉红色),再把两块干油酥分别包入两块水油酥内,稍按,擀成长方形薄片(约3毫米厚),从上向下卷起,卷到头后用水粘住,呈筒形状。再分成每个12.5克的面剂,把小剂按扁成皮,粉红色剂皮,打入莲茸馅,包成饺子形状;白色剂皮打入椒盐馅也包成饺子形状。把两色饺子并在一起,边缘锁上花边即成生坯。

5.把油烧至六成热时,把生坯下锅炸制,待酥饺鼓起浮出油面时即熟。取出沥干油,码于盘内。

产品特点色彩美观,香甜各异。

二. 陕西省 宝鸡 岐山 岐山臊子面

岐山臊子面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臊子面属岐山风味名吃,以其做工精细,用料讲究,色香味形俱佳而久负盛名。臊子面从做工烹调到色香味形眼观口感可以用“煎、稀、汪、薄、筋、光、酸、辣、香”九个字概括。该小吃始于西周早期,相传是周文王的母亲,为招待周文王的亲朋和左邻右舍所做的一种面食,距今已三千多年历史。

岐山臊子面香味飘香省内外,其肉臊子的制作算得上是一门绝活。先将肥瘦各半的猪肉切成肉丁,然后用文火烂,不能炒,更不能煮。

在这方面流传有“紧锅馍,慢锅肉”之说。即蒸馍时要用紧火烧,烂肉却是用温火,还要慢慢翻搅,性急不得。这样才能使肉“出油”,达到去腥生香吃起来不腻的效果。等肉烂到八九成时再下花椒、桂皮、生姜、八角等佐料并加陈醋,这样一锅酸香四溢的肉臊子就成了。另外红萝卜、蒜苗、豆腐、黄花菜和黑木耳都是汤锅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岐山臊子面的历史典故

相传周朝时,文王姬昌带人出外狩猎,在渭河畔遇见一条蛟龙从水中腾空而起,张牙舞爪,残害无辜。周文王令将士一齐射箭,一时空中箭鸣不止。顷刻之间长五丈重千斤的蛟龙眼瞎喉断,从空中跌落下来。由于蛟龙肉食后有延年益寿和驱恶除邪的作用,文王让厨师将蛟龙剁成厘米见方肉丁,加上佐料烂(音“兰”)成臊子,把煮好的面条捞在碗里浇上汤和蛟龙臊子。

只吃面,不喝汤,再把汤倒进汤锅,如此循环不但将士们吃上了蛟龙面,就连当地乡亲也沾了光,品尝了鲜美的蛟龙面。从此,西岐人仿效这种吃法,将猪肉烂成臊子,浇汤而食,这就是世代流传千百年至今的臊子面。还有一种传说是,岐山有户人家娶了个贤慧能干的媳妇,她做的面条家人食后无不称赞滑爽鲜美。后来,她的小叔做了地方官员,邀请同僚到家里做客。当人们吃了嫂子擀的面条后,赞不绝口。从此“嫂子面”便出了名。由于“嫂”与“臊”谐音,嫂子面便叫成了臊子面。

三. 陕西省 宝鸡 凤翔 西凤酒

西凤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西凤酒是我国最古老的历史名酒之一,它始于殷商,盛于唐宋,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凤翔古称雍,为周秦发祥之地,有历代酒乡之称。这里文化积淀十分丰厚。仰韶文化遗址有二十余处,龙山文化遗址更多,秦公大墓轰动世界,雍城遗址和苏东坡任职时兴建的东湖园林等名胜古迹驰名全国。《史记.秦本纪》上记述的秦穆公,赐酒为盗马“野人”解毒;《酒谱》记载的秦晋韩原大战秦穆公获胜后投酒於河以劳师的典故发生在这里。可见,当时的雍地不但有酿酒业,而且出现了古老的佳酿。这里自古以来盛产美酒,唯以柳林镇所酿造的酒为上乘。至今,民间仍流传着“东湖柳、西凤酒”的佳话,唐贞观年间,西凤酒就有“开坛香十里,隔壁醉三家”的荣誉。到明代,凤翔境内“烧坊遍地,满城飘香”,酿酒业大振,地境路人常“知味停车,闻香下马”以品尝西凤酒为乐事

清末,西凤酒打向海外,屡获大奖,盛名大振。( 西安)

四. 陕西省 宝鸡 凤县 马勺脸谱

80年代初民间艺人将秦腔、社火脸谱绘制于木头马勺之上,凤县的民间艺术品--马勺脸谱,曾在北京、杭州、广州、西安、法国巴黎、美国俄亥俄州展出,并在中国首届艺术节“画中戏”展览,有24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拥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的木勺脸谱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这里有挂件系列、社火系列、还有古老的吉祥物系列。近300幅作品,让您大饱眼福。

陕西省关中地区与陕南地区,历史上曾经流行过用悬挂绘有彩色善面图形的木马勺来镇宅辟邪的习俗。凡家中遇到不顺心的事,诸如人丁不旺,意外灾难发生,就请社火艺人在平日的舀水木马勺上画一善面图形,挂在门框上或房廊下,据说可以镇宅辟邪。今天看来这是一件滑稽的举动,但在科学不发达的当时,人们采取这种方式,把希望寄托在这么一把木马勺上,有时可能会起到一定精神慰籍作用的,这与我们祖国其它民俗如春节贴春联换桃符,端午节插菖蒲剑、悬挂钟馗象等有着同一的道理。

五. 陕西省 宝鸡 岐山 岐山挂面

岐山挂面:工艺独特,面条细白,耐煮味香,食用方便,是岐山地方名吃之一。

选用优质小麦特粉,经过揉条,搓条,上棍等十道工序精制而成。面条白细,耐煮味香,携存,食用方便。在清光绪时期是向皇室进贡的地方名产之一。一九三一年曾参加过美国旧金山举行的‘万国博览会’。在陕西,歧山挂面已形成十多个比较集中的加工基地。

六. 陕西省 宝鸡 麟游县 麟游蜂蜜

麟游蜂蜜是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的。麟游县所产纯天然优质槐花蜂蜜、山花蜂蜜富含人体必须的多种微量元素、蛋白质、胡萝卜素等成份,具有强身健体,美容养颜等功效,老少皆宜,食用用途广。

麟游地处胃北旱塬丘陵沟壑区,全县森林覆盖率56%,植被丰茂,气侯温润,无污染,生态环境好,非常适合蜜蜂繁殖生长。境内蜜源植物数量多,分布广,花期长,花蜜分泌量多,年产优质蜂蜜1500多吨。

蜂蜜含有85%以上的葡萄糖、果糖以及多种维生素、酶和微量元素,易被人体吸收,是集滋补、消除疲劳、增进食欲,促进消化、镇静安神、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于一体的营养食品和保健饮料,并对胃病、心脏病、高血压、咳嗽、烫伤、冻伤、神经衰弱等疾病有较高的食疗作用,深受消费者喜爱。

七. 陕西省 宝鸡 太白县 太白花椒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7m,茎干通常有增大皮刺;枝灰色或褐灰色,有细小的皮孔及略斜向上生的皮刺;当年生小枝被短柔毛。奇数羽状复叶,叶轴边缘有狭翅;小叶5-11个,纸质,卵形或卵状长圆形,无柄或近无柄,长1.5-7cm,宽1-3cm,先端尖或微凹,基部近圆形,边缘有细锯齿,表面中脉基部两侧常被一簇褐色长柔毛,无针刺。聚伞圆锥花序顶生,花色大多为白色或者淡黄色,花被片4-8个;雄花雄蕊5-7个,雌花心皮3-4个,稀6-7个,子房无柄。果球形,通常2-3个,果球颜色大多为青色,红色,紫红色或者紫黑色,密生疣状凸起的油点。花期3-5月,果期7-9月。

八. 陕西省 宝鸡 岐山 岐山醋粉

西府是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道以西的宝鸡诸县的统称。说到西府的醋粉,知道的人恐怕不多,就算是西安市人能说上来的也不是多数,但是把它列为陕西的名吃,却是一点也不过份的,因为它本身有着很深的文化背景,可以上溯到商周时代。那时候,酿醋的工艺已经深入民间,醋粉是酿醋工艺的副产品也就由此而产生了。

说到醋粉,就不能不说到酿醋工艺,在陕西的西府,农家多有自己酿醋的风俗,在阳光明媚的春天,向阳的山坡上生长着一种荆棘,这是做醋曲的必要原料,把它采摘来用水烫过,和五谷的糟粕搅拌在一起,就成了做醋的醋曲了,这五谷有大麦,小麦,豌豆,高粱等等,把这些原料用石碾压的粉碎放进一口大缸里,就可以开始酿醋了。在民间传统里,酿醋也有供奉的神明,这负责酿醋的神,不是别人就是风神榜里的姜子牙,当年分封神位的时候,所有的天地神位都分给其他有功的大臣了,最后姜子牙主动向周武王讨了一个"醋坛神"这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功高过世,也早就懂得兔死狗烹的道理,这样自甘人后,表明了自己已胸无大志,于是避免了周武王对自己的猜疑,也算是功成身退了。再有那个时候,经济还不是十分的发达,醋在当时也是一种利润很大的商品。所以他这样做也就十分容易理解了。

在酿醋的农家都供奉着姜子牙的神像,香烟袅袅一直伴着晶莹红亮的醋酿造出来。醋酿好了,醋糟还有很大的用处,首先把醋糟进行过滤,剩下有淀粉的部分,再掺入麦面,和成很稀的面糊,倒入一种平底很浅的铁皮制成的锅里,当地人称为"萝"隔水蒸熟,放凉,用刀细细的切成条状,拌入酿造的醋,盐,蒜水,红油辣椒,就成了具有西府明显特色的一道小吃,其口感微酸,筋道,香馥浓郁,让人吃了以后胃口大开。若有机会到西府的农家小院去做客,主人一定会端出一碗醋粉让客人尽情品尝的。

九. 陕西省 宝鸡 岐山 肉臊子加馍

肉臊子加馍

臊子面馆里也会卖一种肉夹馍,这种馍用的也是炭火现烤的白面饼,只不过里面用的肉是臊子肉,这是专给嫌光吃面还不够过瘾的人准备的。香归香,吃到一半就酸得人五官有些扭曲,但又忍不住继续收拾剩下的一半。浸满醋汁酥烂的猪肉毫不腻口,如果你嫌腊汁肉夹馍有点油腻,可以试试着一味妙品,定教你终身难忘。

十. 陕西省 宝鸡 麟游县 核桃干粮

核桃干粮

核桃干粮,县西招贤、两亭一带出产桃核,尤其是酒房乡卞良坡等地,产量多,果质优良,每年八月中秋前后,新核桃成熟,家家户户都能吃上用核桃作的“油厚旋馍”。招待至亲厚友或家人外出,都烙核桃干粮。作法是先将核桃仁焙黄碾烂至出油,加调料、葱花。用薄面片摺叠包好,擀成饼,上锅烽出,层数繁多,酥软、香爨

,走亲戚用的核桃酥,比月饼大一倍多,以核桃仁为馅子,外包一层薄面皮,上锅烙出,异常酥软,人喜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