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佛山特产酱油膏 正宗酱油膏配方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佛山特产酱油膏 正宗酱油膏配方大全更新时间:2022-10-13 14:45:23

一. 重庆市 合川 “合川牌”酱油

创始于光绪年间,最初由合川人戴大成在外孝义街开办大成酱园作坊,生产“口茉酱油”。接着江北人邹甫臣在北门外三步梯,开设民利权酱园作坊,生产“珍品酱油。”当时以戴大成酱油最佳。在清末民初,四川民间就流传着“合川酱油保宁醋丰都盛产豆腐乳”的民谣。20年代末,邹甫臣之孙邹莹洁从日本留学归来,与父同袭祖业,把科学酿制与传统工艺结合起来,使产品质量迅速提高。民国21年,民利权的珍品酱油,在四川省物展会上荣获优质酱油银质奖章和奖状。由此合川酱油声誉提高,销量信增。解放后,1956年3家私营酱国厂合并成立合川市公私合营酱园厂(后更名国营合川酿造厂)。随后不断扩建厂房,新修酱油车间、培菌室和化验室,配有全套分析检测设备,保证了产品质量。合川牌酱油具有独特的酱香和脂香味,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态氮,味鲜回甜、汁浓澄清、后味绵长,有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增加营养的作用。1982年在永川地区同行业评比中荣获优质酱油称号。1985年1月在重庆市同行业评比中荣获重庆优质食品称号。同年4月,在全国酱油评比中以97.5最高分名列前茅,荣获中商部优质产品奖。( 合川)

二. 广东省 佛山 禅城区 佛山香云纱

佛山香云纱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沈廷芳《乾隆广州府志》记载:佛山丝绸之精,金陵苏杭皆不及也。香云纱是佛山丝绸的传统珍品,是佛山人的骄傲。佛山丝绸的生产始于北宋。自宋朝以来,南迁汉人把农桑的生产技术带到岭南,人们筑堤围垦、种桑养蚕,逐渐形成了佛山一带的很有特色的桑基鱼塘区。聰明的农人利用池塘的水面养鱼,堤埂上种桑,桑叶喂蚕,蚕蛹喂鱼,鱼肥蚕壮茧丝优。农桑的兴旺推动了佛山丝绸业的发展。明、清以来佛山的光缎、五丝、八丝、香云纱就誉满天下。香云纱是质地轻薄、爽滑的桑蚕丝织物,油润乌亮,着体轻快凉爽,乃旧时富贵人家的夏季理想衣料。香云纱是利用广东特有的一种植物--薯莨的液汁对桑蚕丝织物涂层,再用佛山邻近的河涌塘泥覆盖日晒加工的。因为含有单宁质的薯莨液汁与本地河涌塘泥特有的铁矿物质作用,变成了蓝黑色的单宁酸铁,使桑蚕丝纤维包裹上一层薯莨膜,于是,河涌塘泥覆盖的丝绸面呈蓝黑色,丝绸底则呈棕红色,成为一种越穿着越油润乌亮,越穿着越轻快凉爽的纱绸衣料。在四、五十年代是南国及港澳南洋的时髦新颖的时装衣料。有《广州竹枝词》云:洋船争出是官商, 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 银钱堆满十三行。(屈大均《广东新语》)竹枝词中所说的广缎,佛山香云纱是其中著名的纱绸珍品。但时变势易,如今在佛山市是再也找不到一寸香云纱了。市面上的时装面料大都是合成纤维的印花绸和化纤布。闻佛山市要发展旅游业,祖庙东要建旅游街区,要开发佛山传统,那么,香云纱应是其中不可忘的了。只是目前佛山市生产丝绸的红棉丝织厂和公记隆丝织厂的真丝绸也渐趋量減了,广缎都面临式微,就别论香云纱。知道佛山市有丝绸珍品--香云纱的都五、六十岁了,晓得制作香云纱绝技的硕果仅存的师傅已经七老八十,要抡救香云纱就得尽快!我想:有一天,五洲四海的宾客们来到了福贤路东华里,在充满南国情调的南粤民居里买到乌黑光亮、润滑凉爽的丝绸珍品--佛山香云纱时装,必然为远方来客的佛山一游增色无限。( 佛山)

三. 福建省 厦门 集美区 厦门超级酱油

厦门超级酱油:原名金标酱油。系选用东北上等黄豆、面粉为原料,按传统方法酿成。已有80余年生产历史。

四. 广东省 佛山 南海 官窑马蹄

官窑马蹄以其清甜的特点享誉国内外,官窑马蹄还不易腐烂,便于储运,因此很早以前,官窑马蹄就已远销东南亚,成为东南亚各国的解渴佳品。

马蹄又名荸荠,世人以其形似马足之蹄,因而名之为马蹄。它有清热去热,祛食积之功效,广东民间喜欢用它和红萝卜,竹蔗煮汤,对小孩的麻疹有辅助疗效。马蹄可以生食,亦可熟食,且有药用价值,还可加工制成马蹄粉,罐头和 蜜饯。南海官窑马蹄以其个体大,肉质洁白,清甜爽脆,汁多,无渣并耐储藏而与广西桂林马蹄齐名。但东南亚各国人民有口皆碑共誉官窑马蹄,而不知有桂林马蹄,原因就是桂林马蹄其味虽然清甜,但却容易腐烂,不能储运国外之故,而官窑镇马蹄耐贮藏,便于长途转运,因而其声誉超过桂林马蹄。

南海官窑马蹄以其个体大,肉质洁白,清甜爽脆,汁多,无渣并耐储藏而与广西桂林马蹄齐名。但东南亚各国人民有口皆碑共誉官窑马蹄,而不知有桂林马蹄,原因就是桂林马蹄其味虽然清甜,但却容易腐烂,不能储运国外之故,而官窑镇马蹄耐贮藏,便于长途转运,因而 其声誉超过桂林马蹄。

马蹄是官窑的传统农产品之一。目前官窑的马蹄种植面积达260多公顷。

五. 广东省 佛山 三水区 佛山九江鱼生

特色以拌(粤语称为“捞”)的形式食用,故又称“捞鱼生”(拌鱼生)现时的制法可追溯至清末,通常以海鲩为食材,买回来后养一个月,期间不喂食,让鱼体内的废物排出,并减掉多馀脂肪。然后杀鱼、放血、开膛,之后不能冷藏,要现做现吃。上桌时在鱼生的表面放上柠檬叶丝,吃时鱼生会有一股清香。配料可多至十九种,包括炸米粉丝、炸芋丝、炸麻花、京葱白、姜丝、萝卜丝、尖椒丝、指天椒、榄角碎、酸藠头、生蒜片、花生、芝麻、白砂糖、白醋、花生油、盐、胡椒粉。冬季先放鱼肉再放配料搅拌,让鱼吸收配料的香味。夏季则先把配料拌匀再放鱼肉,保持鱼肉鲜美。鱼肉以外的配料,放下去的先后也有一定程序,比例也要掌握得好,双手各持一双筷子,先把油、盐、胡椒粉拌一下,然后把葱、芝麻等配料倒下去再拌几拌,再放油、盐、胡椒粉拌几下,再下炸米粉丝、炸芋丝、炸麻花等脆口配料,再拌几下。进食时以筷子把拌匀的鱼肉和配料一同挟进口。

六. 四川省 绵阳 江油 中坝酱油

中坝酱油是绵阳江油市的。酱油以优质大豆为主料,日晒夜露,天然发酵。色淡汁稠,体态澄清,豉香浓郁,滋味鲜美,久存不生花、不变质,适用于烹制各种菜肴,尤其适合日常炒菜,属上乘调味佳品。

中坝酱油产自于四川省绵阳市管辖的江油市,据史-载,川北中坝,自古为酿酱之乡,其品味之冠以北门清香园为属。明末清初,已为闻名遐迩之。用口蘑为配料精心酿制的酱油汁稠色艳,咸甜适度,天然鲜香,营养丰富,取名为“中坝口蘑酱油”。Trd

道光初年,江油著名的酱园清香园园主之子韩铣中举,道光七年官居道台,韩铣赴京谢恩之际,携家酿酱油极品为贡。御厨用清香园酱油贡品烹饪御膳,道光皇帝品之不由叫绝。欣喜之余,道光挥毫赐名“中坝酱油”。中坝酱油由此得名,并被指名为贡品,其时一八二八年。Trd

其后,清香园后人对产品精益求精,以本地传统酿造技艺为依据,在保证中坝酱油天然鲜味的同时,加入长城以北,张家口以外的蘑菇作为重要配料(因其产于张家口外,故称口蘑)。这种蘑菇营养丰富,顶圆肉厚,状似圆钉,又称钉子蘑菇,其味醇香浓郁,恒久不变,具有温中理气、健脾开胃、消食化积、宽胸止痛等功能,对人体健康均有裨益。虽价格高昂亦不以其它菌类代用。Trd

“清香园中坝酱油”被中国饭店协会、中国餐饮协会、中国烹饪协会联合评出“中国川菜十佳调味品”之唯一酱油产品,并获得了“国家原产地理标记注册认证”证书。Trd

七. 江苏省 盐城市 盐都 黄海牌三伏酱油

上冈酱醋厂产品。1915年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奖。1974年作为江苏省唯一出口的酱油产品,远销日本、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中国盐城网提供( 盐城)

八. 广东省 深圳 盐田区 酱油鸡

选取长江大桂鱼或江鱼的鱼腩部位,煎后用白萝卜焖七成熟,再在厅堂用卡士炉焖至完全熟,味道浓郁。我喜欢喝酒时配它,非常合拍。

九. 浙江省 温州 泰顺县 绿豆蜜汁膏

绿豆蜜汁膏原料: 绿豆100克,粳米100克,糯米100克,杏仁50克,金银花100克。辅料:蜂蜜200克。

制作:

1.绿豆洗净,用清水浸泡1小时;杏仁洗净用开水泡20分钟后,剥去仁皮,用粉碎机粉碎;粳米、糯米洗净,用清水浸泡1小时后,用粉碎机粉碎;金银花洗净,用开水浸泡1小时,捞出花用其汁。

2.锅置火上,放入绿豆,注入700克清水,煮沸后用小火将绿豆煮至脱皮,捞除绿豆皮。

3.在绿豆汤中倒入杏仁粉、米粉和金银花汁,不断地搅动,煮沸后加入蜂蜜,待绿豆米糊浓稠熟透,离火放凉,倒入平盘中,放入冰箱凉透即成。

十. 广东省 佛山 顺德 酿鲮鱼

酿鲮鱼是均安人的拿手绝活。有关它的来历,据传,均安有个叫万让的孝子,他的父亲非常喜欢吃鲮鱼,但是鲮鱼幼骨丝特别多,所以其父经常鲠骨。亚让对此很是苦恼,终于有一天,他想到了酿鲮鱼的方法。他先把鲮鱼的皮囊剥出来,起去其骨,把鲮鱼肉剁成肉茸,加上少许的生粉、精盐和炒香的花生、芝麻、葱花,把它们捞匀猜韧后再酿回皮囊中,使其还原成鲮鱼模样,然后用慢火把它煎熟。上碟时把这酿鲮鱼切成一截截,再彻成一条鱼样,平生最喜欢吃鲮鱼的父亲还以为是鲮鱼呢。这道菜,不仅纯鲮鱼肉味而满足了口感,而且无骨而免除了骨鲠的烦恼。不久,这道菜就在当地流传并逐渐远播,人们还特意把这道菜取“让”字的谐音,把它叫作“酿鱼”。

酿鲮鱼是一道别出心裁的菜式,将鲮鱼连头带皮完整剥出,再将鱼肉剁烂加配料酿回皮囊内,回复原状。食味鲜甜嫩滑,甘香味美。

用料:鲜活鲮鱼1条重约400克,腊肠、马蹄(荸荠)碎粒各25克,葱丝、葱花各25克,猪肉丝、湿冬菇丝各50克,蒜茸、葱米、生粉、老抽、胡椒粉、味料各适量。

制法:

1、先将鲮鱼刮鳞去鳃,从鱼肚正中剖开掏出肠脏,轻刀将皮略界离肉,手指从鱼的皮肉之间插入,将鱼皮剥离至背鳍处,用刀斩断脊骨两端,而保持头、尾与原条鱼皮相连。

2、将鱼肉起去脊骨剁烂,加入味料挞至起胶后,加入葱花、马蹄粒、腊肠粒再挞,然后酿人涂了生粉的鲮鱼皮内,恢复鱼形,面上拍上生粉。

3、用武火烧镬,下花生油至沸,放下酿好的鲮鱼炸至熟,取起去油后,放入二场、味料及炸好的鲮鱼,改用文火炆5分钟上碟,将原汁淋上面即成。

信息来源:均安镇政务网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