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西秀区农特产品专卖店 农特产品店铺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西秀区农特产品专卖店 农特产品店铺更新时间:2022-10-24 05:54:13

一.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广州木雕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木雕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是广州雕刻的一种,素以工艺精巧细腻而闻名。木雕分为建筑装饰和家具雕刻两类。建筑雕刻多采用棒木制成,有厅堂花榻、门窗、屏风、神案等,如陈家祠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里的屏风、梁柱、门窗便处处体现着广州木雕工艺的特色。家具雕刻以红木家具和棒木箱最为有名。以红木家具为例,它继承了我国传统的雕刻工艺和木质结构工艺,具有造型古朴典雅、雕刻精细、打磨光滑、油漆明亮、结构坚固、经久耐用等特点,是东方式厅堂的高档实用艺术品。

二.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广州南方玉雕

广州南方玉雕:系具有岭南特色的玉雕工艺品的总称。其原料取自缅甸等国进口的翡翠、宝石、辽宁岫玉与广东的南方玉等。产品曾分为人物、花鸟、花瓶、狩口、炉熏五大类,目前发展成玉球、通雕、兵器等10余种创新产品,其造型美观,玲珑巧妙,加工精细。该玉雕创始于清初。

三.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绒绣

绒绣亦名“绒线绣”。在特制的网眼麻布上,用彩色羊毛绒线绣出各种画面和图案的刺绣。   



绒绣是用彩色绒线在特制的网眼麻布上进行绣制的一种手工艺品。由于绒线本身没有反光,具有毛绒感,绣品浑厚庄重、色彩丰富、层次清晰、形象生动、风格独特。基本针法与我国传统的打点绣针法(又名戳纱)相同。用有规则的斜针按网眼一格一针绣制,每针就是一个椭圆形小色块。一幅绒绣少则几万针,多则须几十万针。绣制时,可自行拼色。它善于表现油画、国画、摄影等艺术效果。产品分欣赏品和日用品两大类。

四.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鲜奶蘑菇

“鲜奶蘑菇”是广州的一道名菜,颇得食客们的青睐。

蘑菇是一种食用菌。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民间就开始采摘食用。古书上有“味之美者,越驼之菌”的记载。

清朝康熙年间,河北张家口有一家经营蘑菇的店铺,并以那里为集散地,故得名口蘑。因蘑菇具有味鲜、质嫩、香浓的独特风味,从此口蘑就以优质蘑菇的代名词驰名中外,成为宫廷和民间人们喜爱的食用珍品。据清宫廷御膳食单记载,两位皇太后,每位座前晚膳一桌,火锅二品。其中“疆字口蘑肥鸡汤”就是取张家口出产的优质蘑菇及燕窝、嫩肥鸡蒸制的。鸡肉酥烂,汤汁肥鲜,再用燕窝作成“疆”字上桌,极受皇太后喜欢。到薄仪当皇帝时,此菜仍然是清宫廷中一道名菜,但已不用燕窝作“疆”字,菜名改为“口蘑肥鸡汤”。以后,御厨转入菜馆,此菜又在广州厨师们的创新下,用蘑菇与鲜奶辅佐,鲜美之味倍增,于是“鲜奶蘑菇”就成为流传甚广的一道佳肴。

产地: 广东

制作方法

【原料】

鲜奶150克,蛋清150克,鲜蘑菇50克,蕃茄1只,生油200克,精盐6克,白糖

8克,味精5克,水生粉适量。

【制法】

(一)将鲜奶倒入蛋清中,加水生粉适量,调拌均匀。

(二)鲜蘑菇洗净,入开水锅中滚过捞出沥干水分。炒锅内放生油烧热,将蘑菇倒入炒至色呈金黄,放点盐,略炒即好,倒出冷却。

(三)锅烧热,用油搪滑后,放入油烧至四成热,倒入蛋奶浆,使之慢慢凝固成片后捞出沥油。锅中加上汤、盐、味精、糖、蘑菇,倒入蛋奶片,勾薄芡,翻炒均匀,出锅装盘。蕃茄洗净,切薄片围边即成。

五.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龙虎斗

中文名称: 龙虎斗

又名: 龙虎凤烩

简介

“龙虎斗”又名“龙虎凤烩”,是闻名中外的广东传统名菜。

传说这道菜的创始人是清朝同治年间的江孔殷。他在北京做官,曾品尝过各种名菜佳肴,对烹饪颇有研究。当江孔殷七十诞辰将要来临之际,亲朋好友纷纷请他在大寿这天拿出一道谁都没吃过的新菜,他因此反复琢磨。一天他正闭目养神,忽然听到老猫在不停地叫唤,他睁开眼看见老猫正朝笼里的一条蛇张牙舞爪,笼中的蛇也昂首吐舌,似要向猫扑去。江孔殷灵机一动,便想出了用蛇和猫制成的菜肴,蛇为龙,猫为虎,因二者相遇必斗,故名曰“龙虎斗”。待过生日时,他就把“龙虎斗”这道新菜奉献给诸亲友。亲友们品尝后,都觉得不错,但感到猫肉鲜味还不足,建议再加鸡共煮,其味更佳。江孔殷根据大家建议在此菜中又加了鸡,这样就一举成名。后来此菜虽然改称为“龙虎凤烩”,但人们仍习惯称它为“龙虎斗”。

“龙虎斗”配料多样,肉嫩香滑,味鲜特异,营养丰富,秋冬食之最宜。

产地: 广东

类别: 菜

制作方法

【原料】

三蛇肉(眼镜蛇、金环蛇、过树榕蛇)200克,猫或豹狸肉150克,鸡丝100克,水发鱼肚50克,冬菇丝175克,木耳丝75克,姜丝50克,生油250克(实耗25克),蛋清1个,麻油、陈皮、精盐、绍酒、白酒各少许,生粉15克,鸡汤750克,原蛇汤250克,柠檬汁丝15克,白菊花30克。

【制法】

(一)将活蛇宰杀,去头尾、皮和内脏,洗净“蛇壳”(带骨蛇肉)入砂锅内煮熟,取起拆出蛇肉。猫或豹狸肉入沸水锅中汆1分钟后捞起洗净,取出沥干水,入砂锅内,加清水、姜汁、白酒、葱煮熟,取出拆肉。

(二)将拆出的蛇肉、猫或豹狸肉撕成细丝,用姜、葱、精盐、绍酒煨好。鸡丝先用蛋清、干淀粉少许拌匀上浆,然后炒锅烧热,下生油250克,至四五成热时,放入鸡丝过油至断生取出,沥干油。将姜丝放入沸水锅中煮约5分钟捞起,放清水中漂清,去净姜丝辣味。

(三)将蛇肉、猫或豹狸肉、鸡丝等原料放入炒锅,加鸡汤、蛇汤、绍酒、精盐烧滚后小火稍烩,然后旺火烧开,用湿淀粉少许勾薄芡,加生油、麻油少许,出锅倒入大汤盆内,白菊花、柠檬叶丝撒在面上。

六. 贵州省 安顺 西秀区 腊肉血豆腐

主 料

鲜猪腿肉、肋条、豆腐、肥肉、猪血。

调 料

盐、花椒、白酒、冰糖。

制作方法

1.猪肉改刀切成长条形、用调料腌制7至10天。用松枝、锯末熏烤(小火)2天,放通风处风干。

2.豆腐塌成茸,加猪血、盐、花椒、白糖拌匀用菜叶包制,用松枝、锯末熏烤(小火)2天,放通风处风干。

3.取500克腊肉洗净上笼蒸回软切片装入碗底,血豆腐洗净蒸回软切片放在腊肉上,上笼蒸软、翻扣盘中。

美食特点

腊肉透亮、血豆腐香软、熏香味浓。

七. 贵州省 安顺 西秀区 安顺山药

安顺山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山药在安顺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其块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及淀粉等,具有健脾、固精、补肺益肾的功效,是一种很好的治疗糖尿病的食药兼用的药用植物。

山药,别名薯蓣,属薯蓣科,为多年生宿根性蔓生植物,喜温暖,不耐寒,以其肥大的块根或圆柱状根供食用。块根10℃以上开始发芽,茎叶生长以25~28℃为最适,块茎膨大以20~24℃最快。其根壮茎短,根直立,肉肥厚,呈圆柱状棍棒形,长可达1m,直径2~7cm,外皮灰褐色,生多数须根,质脆,断面白色带粘性。茎细长,通常带紫色,有棱线,光滑无毛。叶对生或三片轮生,叶腋常生株芽“零余子”,俗称“山药豆”。其叶片形状多变,呈三角状卵形或三角状宽卵形,长3.5~7cm。6~8月开花,花雌雄异株,花小黄绿色,均为穗状花序,雄花序直立,雌花序下垂,花乳白色。种子扁圆形,有宽翅。

安顺山药呈圆柱形,一般长10~20cm,直径1~3cm。表面洁白光滑,两端平截,质坚实,断面白色,富粉质,呈颗粒状,无木质纤维组织。它属于普通山药 (家山药)中的一个变种。在栽培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技巧能提高山药的产量。

地域范围

西秀区为原县级安顺市,2000年8月,撤销县级安顺市,设西秀区,安顺地区改名为安顺市,西秀区隶属安顺市管辖。西秀区位于贵州省中西部,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苗岭山脉西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分水岭上。地理坐标为东经105°44′32″~106°21′58″,北纬25°56′30″~26°24′42″。东临平坝、长顺两县,南接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北邻普定县,西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距贵州省省会贵阳市90余公里,是地级安顺市市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居住有汉、苗、布依、回、仡佬等民族80余万人。全区总面积15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65万亩。海拔高度1102-1695m,最大相对高差592.7m。森林面积1575.32万亩,森林覆盖率25.58%。 安顺山药分布于西秀区所辖行政区内的十七个乡镇(办),包括:刘官乡、东屯乡、杨武乡、新场乡、鸡场乡、岩腊乡、黄腊乡、旧州镇、双堡镇、大西桥镇、七眼桥镇、蔡官镇、轿子山镇、龙宫镇、宁谷镇、东关办事处、华西办事处。山药总生产规模1.5万亩,年总产量3.0万吨以上。

八.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牛三星

牛三星,广州传统小吃。

牛三星汤里面一般有牛心、牛肚、牛腰,事先用酒、姜汁等调料腌制过。部分还有牛百叶,牛双胘,也就是牛肚边上最厚的部分。牛双胘要事先剥去黑色表皮,那层表皮很韧的,然后除去油脂,切的时候还要顺着它本身的纹路,这样做出来的牛三星才会爽口。牛三星汤也是吃的时候才把牛三星灼熟,然后加入汤底,放上咸酸和韭菜。这个过程越快越好,不会让内脏的香味流失。

牛三星 - 广州牛三星老店介绍

说起广州知名小吃,就不得不提西关的牛三星。在二三十年前,老一辈到菜市场档口前说一句“我要买‘三星’”,档主就会很醒目地切下牛心、牛肝、牛腰,而现在的年轻一辈则更喜欢去外面的正宗小店吃一碗牛三星。

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牛三星从低调的蜗居厨房变为登堂入室,出现在市面上零星几间大排档中。20多年过去后,广州经营牛三星的食肆已由寥寥数家发展到三四十家,它甚至变身酒楼里的一道爽口小菜。

广州市内几家主营牛三星的老店,其手艺与滋味仍保留着老传统,无论是老幼食客,都依然为其或清爽或嫩滑的口感钟情。

九.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西关马蹄糕

马啼糕

马蹄又叫荸荠,是西关泮塘出产的“泮塘五秀”(莲藕、马蹄、菱角、茭笋、茨菇)之一,著名的广州。清末时泮塘一农家小妹阿芳把马蹄粉和马蹄肉碎以糖水拌合,放到锅中隔水蒸制,结成糕状,其色茶黄,呈半透明,可折而不裂,撅而不断,软、滑、爽、韧兼备,味极香甜。后来马蹄糕很快便成为西关泮塘的著名小食。

十.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拉肠

布拉肠粉(粤语简称拉肠或者肠粉),是一种使用米浆作成的广东食品,以布拉成的称布拉肠粉,没有布拉的称手拉肠粉,但不如布拉得那样薄,由广州西关泮塘酌荷仙馆创制于1930年代至1940年代。肠粉传统以碎肉、鱼片、鲜虾仁为馅料,也是广州酒楼常见的点心,一般以鲜虾肠粉、牛肉肠粉和叉烧肠粉等等的形式供品尝。

拉肠是广式茶楼、酒家早茶和夜市的必备之品。通常早餐吃的肠粉是在内面加入肉类拉制,或者是没有馅料的斋肠,亦有炸两,是在肠粉内包上油炸鬼,一般会将肠粉切段,吃时再加入芝麻、甜酱及辣酱调味。

布拉肠粉原由泮塘荷仙馆创制,起初无馅,亦称斋肠。后来,一酒家以粉皮包鲜虾、牛肉等做成了有馅的肠粉推出市场大受欢迎,于是其它茶楼师傅争相效仿,使其品种越来越丰富,一直流传至今,其形似猪肠,故称拉肠,粉质细嫩,软滑爽口,为早餐佳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