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安徽阜阳的土特产有什么作文 介绍阜阳特色的作文600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安徽阜阳的土特产有什么作文 介绍阜阳特色的作文600字更新时间:2022-10-10 01:59:08

一. 安徽省 阜阳 颍上 半岗柳编

四里湾竹编和半岗柳编,特别是半岗柳编,在继承先代技艺的传统中,选用优质杞柳,发挥聪明才智,又结合各地市场流行式样,创新开发的柳编日用品和柳编工艺品,造型优美,赏心悦目,“煮柳上漆”的新工艺更使产品别具一格,分外美观。

二. 安徽省 阜阳 阜南 传统农家粉丝

初享声誉的“张古牌传统农家粉丝”,是阜南县新兴的名牌绿色产品。它采用百分之百的红薯原料,采集深层地下泉水制作,完全按照传工艺生产,十分注重产品质量,不含任何添加剂,安全卫生,口感奇佳,是难得一见的正宗的红薯粉丝,号称“中国最好吃的红薯粉丝”,在市场上十分抢手。 

三. 安徽省 阜阳 颍州区 水烙馍

烙馍(阜城人民读的是shuilaomo)又分为水烙馍和烙馍:水烙馍是水蒸的,烙馍是在无油的平底锅上半烘出来的,前者软嫩、水分大,后者更干燥有嚼劲。比卷馍的馍皮大,也没那么透亮,原料也是面粉,用擀面杖擀的薄薄的,上锅蒸熟或者哄熟,配菜是:醋溜绿豆芽、醋溜土豆丝儿、咸鸭蛋。

四.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牛庄穿心莲

穿心莲

穿心莲茎方节显,绿色枝叶均对生,质脆易啐味极苦,全棵入药,清热解毒,消除肠道疾病,可以制穿心莲片剂,也可以提取穿心莲内脂制针剂,穿心莲杆子也可以加入各种饲料中,预防肠道疾病。

临泉县牛庄乡有传统种植穿心莲的历史,2006年全县以牛庄为中心种植穿心莲2万多亩,产品销往上海、广西、北京、湖北、四川、河南、广州全国各大制药厂。

五. 安徽省 阜阳 界首 陶庙山羊

陶庙山羊是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陶庙镇的。

陶庙镇农民素有饲养和屠宰山羊的传统,经过多年努力,山羊交易市场和屠宰市场经过两次扩建已成为鲁豫皖三省交界最大的山羊交易、屠宰集散地。目前,山羊交易市场占地45亩,拥有4个1200平方米的山羊交易大棚,最大年交易量1.5万只,平均日交易量达1100只,年交易额达8000万元;山羊屠宰市场拥有屠宰车间160个,日屠宰山羊1600只,日销售额为64万元,产品销往江苏、浙江、湖北、河南、广州等全国大中城市。同时,他们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资金1000万元,兴办屠宰加工厂,对山羊产品进行加工,使产品“由大变小、由粗变细、由生变熟、变废为宝”,形成“养、加、销”一条龙链条式发展体系,加速了山羊产业化进程。

六.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迎仙板鸡

在美食之城临泉,名吃可谓众多,说起迎仙板鸡,那可是让人垂涎欲滴。迎仙板鸡以其肉质细嫩、富有嚼劲、清香宜人、色泽诱人、营养价值高等特点而受到各界人士的喜爱。迎仙板鸡被评为临泉首届十大菜肴,最近迎仙板鸡又从街头摆摊设点的小吃进入临泉各大酒店,投资几十万元的临泉迎仙板鸡大酒店也正式开张,开始迈上正规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之路。

文化底蕴深厚迎仙板鸡起源于临泉县人口大镇迎仙镇,该镇位于临泉西南,离县城20公里,和河南省新蔡县接壤。迎仙镇总人口7万多人,耕地6.5万亩,当地盛产小麦、红薯、大豆、芝麻等农作物。自古以来,迎仙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给自足生活。改革开放后,一些富有远见的迎仙人开始走出家门,到沿海开放城市或务工或经商。也许因为和外省交界的原因吧,迎仙民风彪悍,当地人性格耿直,容不得外人欺压。迎仙文化底蕴深厚,临泉有名的迎仙马戏团和飞燕马戏团就诞生于此,杂技艺人众多,享用“燕舞大江南北,仙游长城内外”的美名。关于迎仙,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这里曾有个道人,在百姓遭瘟疫时送出大量灵丹妙药挽救了许多百姓的生命,百姓纷纷前去迎接这个道士,最初的这个小集市就成了迎仙店,后来称为迎仙。2007年8月临泉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总理、-副总理亲临迎仙察看灾情,指导救灾工作,进一步激发了迎仙人建设家乡的豪情和勇气。在迎仙这片富饶的土地上,迎仙人创造出众多美食,如板鸡、粉鸡、馓子、锅巴、麻叶、芝麻盐等,迎仙板鸡则是其中最有名的。迎仙板鸡采用农家养殖的土公鸡,宰杀干净后放在由食盐、大茴香、小茴香、、丁香、生姜、黄酒、葱、白糖等材料配制的腌制液中进行两次腌制,腌制的整鸡再放入清水后进行漂洗,漂洗后的整鸡经过整形和晾干后就可以放入烘房慢慢烘熟了,烘房温度控制在五六十度,经过几个小时的烘烤,就成了脆而不焦、硬而不柴、外观呈金黄色的迎仙板鸡。迎仙板鸡以冷食最佳,烘烤后的板鸡完全冷却后就能用快刀片成薄薄鸡肉饼或切成条状的鸡肉块了。板鸡装盘上桌,上面淋着芝麻香油,一片片板鸡犹如一朵朵盛开的花朵绽放在盘子里,麻油和鸡肉的清香无不挑逗着人的食欲,食客无不争先下筷去品尝这平时难得品尝的美食。迎仙板鸡的骨头和鸡肉很容易分离,这为食客省去了很多麻烦,老人和孩子完全可以食用。和板鸭名称的来历一样,迎仙板鸡由于肉质较硬,肉的纹理清晰,富有层次,类似木板的纹理,故名板鸡。在迎仙镇几十户板鸡经营户中,徐氏兄弟加工的板鸡最受人欢迎,据说他们加工板鸡的手艺已传了好几代,在配料、鸡的选用、腌制、烘烤等方面都很讲究。几年前,笔者和几个食客专程来到徐氏兄弟的家中品尝板鸡,他兄弟二人主要在集镇上摆摊销售板鸡,很少在家中接待食客,但也挡不住一些食客的脚步。在徐家的客厅内,一张八仙桌、几张长凳、一大盆板鸡、几斤老酒就能让食客大快朵颐、开怀畅饮,忘记世间的纷纷攘攘。

新的时代新的发展

2009年,迎仙板鸡迎来了新的发展,临泉最大的餐饮连锁店小有天餐饮公司投资五十多万元在县城创办了第一家迎仙板鸡大酒店,以迎仙板鸡为主打菜,向食客提供具有临泉本土特色的菜肴。小有天餐饮公司有六家大型酒店,这些酒店的兴起全靠公司创办人郭俊伟。郭俊伟是临泉单桥镇人,离迎仙镇不过二十多里地。郭俊伟十几岁时就拜师学艺,成为一名出色的厨师,对于临泉名吃迎仙板鸡有着特殊的感情。郭俊伟在县城承包酒店有了稳定的发展基础后,及时出资注册了迎仙板鸡商标,开办了第一家迎仙板鸡大型酒店。郭俊伟和店里的厨师对迎仙板鸡加工工艺进行了改进,将最初的烘烤环节改为在阳光下晾晒,使腌制过的板鸡自然风干,然后在食用前一段时间将板鸡进行浸泡和蒸煮,最后将完全冷却的板鸡进行分割装盘。这种板鸡色白如玉、肉质细嫩、鲜味十足,得到众多食客的喜爱。在迎仙板鸡大酒店,与板鸡一起装盘的还有经过精心加工的鸡肠、鸡胗、鸡血、小鸡蛋等物,这些配菜各有风味,让食客难以释筷。如今,迎仙板鸡大酒店生意异常火爆,得提前才能订到房间,吃迎仙板鸡已成为临泉人的一种时尚。相信在迎仙板鸡大酒店的带动下,迎仙板鸡一定会走出皖北,叫响大江南北的。

七. 安徽省 阜阳 阜南 田集萝卜

田集萝卜是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田集镇的。阜南田集萝卜表现为皮薄、汁多、肉嫩、清脆甘润、生食胜水果,外表内绿、常种不衰、久负盛名;芹菜为体长无丝,味美质脆。不仅是味美佳肴 , 还有降血压之功效。

田集萝卜产于田集镇长寿村,依72眼古井群优质地下水浇灌,其产品特点为皮薄、汁多、肉嫩、清脆、甘润,生食胜水果,是典型的地方,并在工商部门注册了“健甜”牌商标。2002年4月16日应沿海与中西部特色货源合作开发会秘书处的推荐,国家科技部、农业部等九家单位专家领导品尝后,对田集萝卜品质给了充分肯定。“健甜”牌水果萝卜被沿海与中西部,县、市、区经贸委主任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列为“沿海中西部”配货营销联合体系“重点联合会开发”产品。田集镇被国家经贸委专家委员会授予“特色资源乡镇”荣誉称号。

八. 安徽省 阜阳 颍东区 口孜大蒜

口孜大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蒜,是群众大分喜爱的大众化食品,最新科研成果表明,它不仅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增进食欲,助消化之功能,而且还有杀菌抗癌的特殊效果。口孜大蒜有白皮和紫皮两种。又有无苔蒜和苔蒜之分,不论何种蒜,其蒜均优于其它蒜种,它肉厚皮薄,瓣大整齐,蒜味浓郁,有民谣赞美:“口孜、杨楼出大蒜,给个金马都不换。”每逢收获季节,各地商贾云集, 一列火车将口孜大蒜运往全国各地。近年来,当地农民还在大蒜的加工上做文章,蒜片、蒜粉、蒜油产品远销香港、日本等地,为当地农民带来颇丰的收入。

口孜“爽口牌”大蒜曾被阜阳市政府评为全市二十大名牌农产品之一,生产基地辐射到周边乡镇,每年种植面积均在两万亩以上。蒜头个大、口感好,蒜薹茎粗、薹长、色鲜、质嫩、耐贮、味正、无病虫害,均属无公害产品。产品远销北京、天津、深圳等大城市,部分产品出口韩国等。大蒜规模生产已成为口孜一大资源优势,蒜头、蒜薹及其加工品蒜粉、蒜片、蒜油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九. 安徽省 阜阳 颍州区 贡椿

贡椿

香椿是安徽省名品,相传已有一千多年悠久历史。《太和县志》对太和椿芽有如下记载“肥嫩、香味浓、油汁厚、叶柄无木质,清脆可口”。尤以谷雨前椿芽品质优良,芽头鲜嫩,色泽油光,肉质肥厚,清脆无渣而被称为“太和椿芽”,佳誉驰名中外。腌制后的椿芽经岁不变质,畅销国内外,最受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人们的喜爱。太和椿芽营养含量极为丰富,所含有的营养物质都为人体所需要,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十.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李老庄卤猪蹄

近几年,临泉县田桥乡李老庄的卤猪蹄声名鹊起,吸引周边市民开车前去品尝。李老庄是个小集市,曾是乡政府所在地,李老庄的卤猪蹄产业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不断壮大,李飞卤猪蹄店就是其中比较出众的一家。

李飞卤猪蹄店在李飞爷爷的年代曾是家干店。当时,李飞爷爷也加工一些卤猪蹄、卤肉招待客人。一位河南客人住宿时说了一个方子,用这个方子卤出的猪蹄肉色香味俱全,吸引了很多食客。

李飞的父亲现在70多岁了,为人和善,对人十分客气。老人家说,现在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李老庄周边的许多人都开车来这里吃卤猪蹄,李老庄的几家卤猪蹄店生意都不错。

李飞介绍,他们做的卤猪蹄之所以好吃,是因为采用了当天宰杀生猪的猪蹄,用热水煮后褪去毛,然后用刀片将一些绒毛刮净,加入茴香、八角等大料,卤几个时辰后,就成了美味卤猪蹄。至于祖传的秘方,他避而不谈。

笔者在李飞店吃的卤猪蹄,色泽新鲜清淡,肉烂,肥而不腻,一个人可以吃一斤多猪蹄,也没有腻的感觉。李飞店里的卤猪蹄高明之处就是佐料味道适中,保持了猪肉的鲜美,不像其他卤猪蹄店有很浓的草果等中药材味道。他店里的卤猪蹄热吃时是一种味,凉吃时是一种味,配上卤猪肝、卤猪头肉、卤大肠、卤豆腐皮、凉拌荆芥、水煮花生、开口汤等菜肴,很受食客喜爱。由于李老庄卤猪蹄取材方便,加工程序简单,卤猪蹄价格比较便宜,几位客人花上200元左右,就能一饱口福,大快朵颐,实在是招待亲朋好友、品尝民间美食的一个较佳选择。

目前,李飞卤猪蹄店又起了个文雅的名字“李飞卤猪手店”,并印制了包装,申请了商标,消费者可随时从这里买到正宗的李老庄卤猪蹄。此外,2013年李飞卤猪蹄店被评为阜阳餐饮100强,李飞最近又在当地新开了一家规模酒店,《舌尖上的阜阳》摄制组也专程前往拍摄。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