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东北山野菜的特产 东北三省的山野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东北山野菜的特产 东北三省的山野菜更新时间:2022-10-07 06:53:34

一. 黑龙江省 哈尔滨 方正 东北野猪肉

特种野猪肉香味浓,营养丰富,经常食用野猪肉,能增强女性肌肤润色。经国家农业部、中国农业大学等有关专家鉴定:特种野猪肉营养丰富、肉质鲜嫩、瘦肉率高,含有丰富的动物蛋白、不饱和脂肪酸和微量元素,亚油酸(C18—2)含量比家猪高2至2.5倍,并含有较高的亚油酸和亚麻酸,可作为一种新的保健食品,具有降低血脂、有利于动脉硬化所致的冠心病和脑血管硬化性疾病的防治等功效,对人体肠道出血症也有明显疗效。

二. 黑龙江省 大兴安岭 松岭区 东北粘豆包

东北粘豆包

现在到黑龙江很少能吃到正宗的豆包了,现在都用粘大米包豆包,已经味道不如从前了。其实豆包就是用黄米磨成粉末做皮,里面包上豆类的馅用大锅蒸熟而成的冬令食品。

黄米分两种:大黄米和小黄米。大黄米的颗粒稍稍大一些,颜色更黄一些。小黄米的颗粒象小米大小,颜色稍稍淡一些。其实味道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豆包的馅分大豆馅和小豆馅两种,大豆馅里面不是大豆,而是大芸豆,红红的,上面有白色的条纹。小豆就是个头比较小,全身发红的一种豆类。

每年进入腊月,就是农民们忙碌着淘米的时候。淘米在这里有特殊含义,先用热水把黄米浸泡,然后用爬犁拉到生产队的磨米房粉碎为粉末。由于是集中行动,这就要求各户行动严格按规定的时间走,所以显得紧张和有序。磨成粉之后马上用很大的两个陶盆和面,放在炕头最热的地方等着面的发酵。现在饭店里的豆包面没有经过发酵,味道大打折扣。

等到豆类都用大锅煮熟后,就用手攥成球形的疙瘩,放到室外零下三十几度的温度下冻结实。这些工作都是母亲一个人整天忙碌,父亲从不伸手帮一点忙。如果急着包豆包下锅,就要我们几个孩子“帮助”干活,当然边干活边听父亲讲各种鬼怪的故事。如果那时有电视或宽带,恐怕谁也不会再为了听故事包豆包了。

豆包要集中不停的蒸上几天,蒸好的在笼屉上由母亲用木头板分开放到盖帘上,再拿到储藏室冻硬后装入大缸里。每次母亲分热烫的豆包时,大黄狗会蹲在下面流着口水的望着香喷喷的食品。在老家所养的各种动物中,地位最高的是猫,其次是猪,家禽,最后才轮到狗。狗几乎是吃猪的剩下的一点槽子边上的米糠。但这次,母亲的六个豆包没有拿住,落在空中就被黄狗接住吞下去了,唉!太热了,黄狗烫得大叫,最后悲惨的死于一辈子没有吃过的豆包手里。冬天饿的时候,就啃冻得硬硬的豆包,这大概南方人没有这个体会。

三. 广西 来宾 象州 象州山野百合粉

“山高不过圣堂山,好吃不过百合粉”象州山野百合粉历史悠久,乃象州著名土,县志记载:早在民国时期就远销粤、港、澳及东南亚而驰名中外,本品用种植3年以上的多种野生型百合(颜色分红、黄、白)为原料精制而成,洁白晶莹、颗粒细小、糊状透明、清见碗底、气味纯正,具食用、药用双重功效《本草纲目》已对百合的疗效有详细注解,本产品向社会承诺——在生产过程中全部运用物理过程绝不使用任何化学成份,保持了百合的原汁原味,对体内过热者,特别是吸烟、饮酒者甚佳,同时也是历代医家推崇的排毒出热最佳食品之一。更是外出送礼、孝敬老人、探望病人的首选佳品。

四. 黑龙江省 伊春 翠峦区 风味山野菜

山野菜长期生长繁衍在自然环境中,具有未受污染的优越性。伊春山野菜,具有质地新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等特点,含有大量人体需要的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A、B1、B2、C、D、E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当地各大小餐馆都吃得到,15元左右一盘。目前的山野菜主要有黄花菜、蕨菜等,对于从来没吃过的人来说,很值得一试。

五. 河北省 承德 隆化 隆化山野菜

隆化县位于河北北部燕山深处,适宜生长蕨菜、刺嫩芽、苍术苗等品种繁多的山野菜,其维生素和钾、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极高,纯天然无公害,由格林食品有限公司加工生产的“碧洁牌”、“格林牌”系列山野菜产品被国家轻工业局质量保证中心命名为“中国著名保护品牌”,被中国技术监督情报协会认证为“中国市场放心健康食品”。

六. 内蒙古 赤峰 宁城县 黑里河山野菜

在黑里河自然保护区内,生长着各类各样的山野菜。属于纯天然无污染环境中的山野菜,可制作成一道道清新爽口的美味佳肴。

在黑里河自然保护区内,由于土质肥沃气候湿润,生长着供人们食用的三十多种山野菜,他们或花或叶或根茎,均可入菜。尤其是金针菜、蕨菜、猴腿、野鸡膀子、春杨、春柳芽、山芥菜、山白菜、苦乐菜、蒲公英、山茼蒿、山梨花、山槐花、苦菜、榛蘑、白蘑、红蘑等,采摘后进行腌渍、消毒、脱盐等工艺,然后进行真空包装,以备食用,可凉拌可热炒。

这些山野菜来自大自然,属于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含有多种维生素及钙、铁等,不仅美味清香可口,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同时有清热解毒、安神和胃、养颜保健之功效。

七. 台湾省 嘉义 阿里山野菜

农丰富的阿里山,四季除了各式竹笋、高山茶、水果及高冷蔬菜外,随处可见昭和草、白凤菜、白猪母乳,和连豆菜、台湾油点草、甜菜、山芹菜、龙葵、山地叶等营养可口的高山野菜,俱是桌上别有风味的佳肴。这些高山野菜有的是随手可采撷的野生菜,有的则是山上菜农所种的山菜,山明水秀的环境所种出来的无污染山菜,特别甘甜,自然风味不同凡响,是许多都会人难得一尝的乡土野味。想一啖新鲜野菜,在阿里山各风景点的农庄、餐厅或路旁小吃店,大多都有提供。野菜的作法不外乎是以现炒、川烫、煮汤为主,无论加上葱、辣椒、肉丝、小鱼干大火快炒,或川烫沾酱,或加蛋煮汤的吃法,盘中青菜皆色泽青润、香脆爽口,而新鲜与原味二大法则,正是吃野菜的最高境界。在游山玩水之际,身心松驰,若能再吃上一顿鲜美的山菜野味,更加通体舒畅。( 嘉义)

八. 福建省 三明 大田 阿佳野菜

阿佳野菜

九.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纳西族的七星披肩

近代以来,丽江纳西族男子服饰与邻近汉族的基本相同。一般说来,农村青壮年男子下地劳动多穿一排布扣的对襟衣,外罩羊皮坎肩,下着长裤,穿本地布鞋,免冠或打头帕(俗称“搭头”),腰束带子;平日或赶街时多穿汉式长布衫,戴毡帽。妇女服饰,则明显保留本民族特点。她们内穿汗衫,中穿右衽宽腰大袖的大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外加毛质或布质的坎肩,下穿长裤(下脚不缝边),打脚带,脚穿挑绣图案的布绒面、皮底船形绣花鞋,逢年过节才穿袜子或裹上脚布。衣服多为蓝、白、青三色,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百褶围腰。妇女下地劳动或外出走亲访友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的制作颇为精巧,背面上端衬着黑平绒或黑色毛幅巾,其下用七对皮条穗订有并排的七个绣花小圆布圈(早先妇女披肩肩部还有两个较大的绣花圆布圈以代表日月),这种“披星戴月”的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已婚妇女在头顶梳发打髻,戴圆形的纱帕(“古井”);姑娘们则将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少数山区妇女,多着麻布衣裙。

泸沽湖云南一侧纳西族的服饰,与丽江纳西族有明显的差别。男女儿童13岁前均穿长衫,13岁行过成年礼(即女子穿裙子、男子穿裤子)后,他们才换上成人服装。成年妇女喜穿红、蓝、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纽扣,穿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百褶裙,裙长及足背。她们还喜束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青年男子头梳小辫,或盘在头顶或垂于脑后,壮年则戴自制青布小帽或皮帽。他们喜欢藏族服饰,如戴藏式呢帽,穿藏靴,佩铜、银质的大耳环,显得英姿骁勇。

新中国成立后,丽江纳西族的服饰有了较大变化,其趋势是向节省布料、便于劳动和工作的方向发展,且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姑娘们一般都还有一套民族服装。泸沽湖畔纳西族的服饰则变化不大。

十. 湖北省 恩施州 利川 黄莲中的精品---鸡爪莲

质优名贵的利川黄莲。利川黄莲形似鸡爪,称鸡爪黄莲,又称南岸味莲是黄连中的名贵品种。这种黄连在利川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北京同仁堂即以利川黄莲为原料。1976年,利川被定为全国黄莲基地。目前,基地年留存面积4万亩,产量1400吨,质量居全国第一位,年产量仅次于重庆石柱,居全国第二位。以此为原料生产的中药片“黄莲片“,治疗肠炎痢疾功效独特。( 利川)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