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大理破酥的特产 大理最正宗的特产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大理破酥的特产 大理最正宗的特产店更新时间:2022-10-04 12:09:23

一. 云南省 大理 剑川 剑川白芸豆

白芸豆,其生物学名叫多花菜豆,因花色多样而得名。属豆科,蝶形花亚科,菜豆族菜豆属,白芸豆原产芸豆原产美洲的墨西哥和阿根廷,后经人工栽培驯化已适应冷凉潮湿的高原地带。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是美洲的阿根廷、美国、墨西哥,欧洲的英国,亚洲的中国、日本等。我国在16世纪末才开始引种栽培。现在中国的各个省区均有种植,面积较大的省份是云南、贵州、四川等,而云南的大理、丽江、兰坪种植面积较大。


芸豆籽粒的形状多种多样,有肾形、椭圆形、扁平形、筒形和球形等;颜色也有多种,如白、黑、黑紫、绿色和杂色带斑纹等。颗粒大小差异也很大,小者如黄豆般,而大白芸豆的籽粒长约21毫米,厚约9.5毫米,比黄豆大几倍,可称豆中之冠了。白芸豆是西餐中常用的名贵食用豆。颗粒肥大,整齐、有光泽,用作配菜可谓锦上添花,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二. 云南省 大理 祥云县 米酒

米酒

米酒,又叫酒酿,甜酒。古人叫“醴”。

将糯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泡4-5小时,

笼屉上放干净的屉布,将米直接放在屉布上蒸熟。因米已经过浸泡,已经涨了,不需要象蒸饭那样,在饭盆里加水。蒸熟的米放在干净的盆里,待温度降到30-40度时,拌进酒药,用勺把米稍压一下,中间挖出一洞,然后在米上面稍洒一些凉白开,盖上盖,放在20多度的地方,经30小时左右即可出味。糯米酒做好后为防止进一步酒化,需装瓶放入冰箱存放,随时可吃。

三. 云南省 大理 大理市 云南下关沱茶

云南下关沱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下关沱茶是大理市下关茶厂生产的名牌产品之一,原名“团茶”,1902年由下关“福春恒”商号生产,大都销往四川叙府(今宜宾)等地,用四川沱江之水泡茶,味道甚佳,因此更名“沱茶”

下关沱茶选用云南省临沧、保山、思茅等30多个县出产的名茶为原料,其初制工艺经过人工揉制、机器压紧数道工序而成,形如碗状,造型优美,色泽乌润显毫、香气清纯馥郁。汤色橙黄清亮、滋味醇爽回甘。常饮具有明目清心,提神养颜,抑菌治病之保健作用。在国外,人称“减肥茶”、“美容茶’、“益寿茶”。在中国,下关沱茶与云南白药、云烟被誉为“滇中三宝”

下关沱茶3次荣获省优产品称号,国家质量银质奖和世界食品金冠奖,被授予“中国茶叶名牌”称号;1996年10月在法国巴黎荣获第十届产品质量欧洲金奖。( 大理)

四. 云南省 大理 大理市 大理曲靖韭菜花

曲靖韭菜花,制作时,将半籽半花的韭菜花剁细,加入盐巴、白酒,搅拌均匀,放入罐内,用半年的时间使韭菜花肉质糖化,然后拌上干苤蓝丝、辣椒、红糖、白酒腌制,待呈黄红色即可。脆嫩鲜美,甜咸适口,有助于增进食欲。( 大理)

五.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永平花椒

花椒是永平出产的大宗名优之一,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经济林果。花椒树寿命长达三四十年,如果管理得当,种植以后两年内就有经济效益。

永平花椒个大色红、油润发亮、壳肉厚实、香气纯正而浓郁,味道纯麻爽口,是颇受欢迎的调味佳品。用它制作的花椒油调配川滇菜肴,具有麻辣香醇、味道可口的特点。它除了可以食用外,还可入药,具有明目镇痛、杀虫驱寒的功能。花椒的种子称椒目,具有行水清肿的作用。

永平县是大理州花椒的主要产地之一,出产量占全州的百分之四十以上,其主产于义路、金河、古富、初一铺、大平坦、官应、李子树、文库等地。这些地方气候湿润,日照条件好,山岩起伏,灌木丛生,昼夜温差大,极适宜于花椒的种植和生长。近几年来,花椒的生产有了较大发展,县委政府把经济林果的发展作为生态农业的一项重头产业来抓,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产品行销省内外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

信息来源:大理州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

六. 云南省 大理 洱源县 大理石工艺品

云南省蕴藏丰富的大理石。大理苍山十九峰,峰峰皆有所藏,品种多、花色美、质地佳,颇为著名。由于这里盛产这种优良石材,年代久远,远传各地,便被人们冠以大理的地名,雅称为大理石。大理石又名础石、榆石、文石、醒洒石、开竺石,一般分为采花石、云灰石、向石、黑石四大类。大理石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开发,唐代修建的大理崇圣三塔,建筑上就已采用了精美的大理石工艺品有:采花石屏、雕花画屏、石桌石凳、酒杯、台灯、笔筒、砚台、茶盘果盘、花盆花瓶、山水花鸟、人物走兽等。北京人民大会堂云南厅摆设的直径2米的采花石屏风,天然地显示出了苍山云海气势雄伟的江河奔泻画面,让人赞叹不已。陈列在大理石厂的雕刻座屏“苍洱大观”,用自然色彩的大理石精雕而成,银苍玉洱、风花雪月历历在目,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稀世之宝。

七. 云南省 大理 大理市 白族泥鳅钻豆腐

泥鳅钻豆腐是大理白族的风味名菜。

其制作方法是:用面盆注入清水,加入适量的面粉,滴上几滴芝麻油,将活泥鳅放入盆中,使其吐出肚中的污物,然后放入清水备用。

把蕃茄、青辣椒、木瓜、土豆、白菜心、团葱洗净,把滤好的酥油倒入,加进蒜泥炒一下,加入小瓜、土豆、云腿、蕃茄、青辣椒、白菜心、团葱、生姜、小白菜煸炒几下,再将富强粉,水发好的粉丝、精盐、胡椒粉、花椒叶拌匀,倒入砂锅,视砂锅大小加入清水和适量的牛奶,接着把活泥鳅和大块豆腐放入,盖上盖,置于中火上。

随着汤慢慢升温,泥鳅在汤中乱钻,一直钻进豆腐内,待熟透即可上桌食用。

八. 云南省 大理 洱源县 大理青梅

大理的洱源是当之无愧的梅子之乡,成片的都是梅林。花褪残红青杏小,别看青梅酸,大理“金花”有办法整治它。如果单纯的做成蜜饯,显得太普通了些,大理金花们把梅子做成“雕梅”。 青梅水很大,所以要先用石灰水浸泡,晾干后梅子肉就不那么脆了,这时就可以用刻刀在梅肉上雕刻出连续曲折的花纹,然后从空隙处挤出梅核,中空如缕,轻轻压扁,变成一朵镂空的菊花。雕的工作做完了,还要腌渍。先用少许的盐去掉梅子的酸味,然后再用上等红糖、蜂蜜在罐内密闭浸渍数月,待梅饼呈金红色时就可以从瓶坛中取出食用。

做好的雕梅可以说“色艺双绝”,既漂亮奇巧,又酸甜蜜香,满嘴生津。更重要的是,传统的白族姑娘会把自己亲手做的雕梅作为献给婆婆的第一份见面礼。而这盘雕梅会被婆家的人遍尝,以此来评价新媳妇是否心灵手巧。所以每次我看见白族姑娘含羞带笑的雕刻梅子,巧手翻作玉菊兰,都能觉得那里面别样的忐忑心情和掩饰不住的甜蜜。

雕梅还可以做菜。原来大理古城有一家老字号的馆子叫做“梅子井”,小院里有口老井,水质甘冽,店家用来自酿青梅酒,其味雅妙,几乎不累人间味。去的巧,便也有雕梅扣肉吃。用大理的苦菜做的酸腌菜丁打底,然后铺了晶莹的雕梅,上面再放上切成片的“三线肉”一块蒸制而成。大理人不喜欢吃特别瘦的猪肉,因为比较柴。最为理想的是三线肉,即肉切开后,一道瘦肉,一道肥肉,再一道瘦肉,故名“三线肉”。雕梅扣肉,香气扑鼻,梅子已经仿佛茶色的水晶,肉片软滑,关键的是每一片都融合了梅子特有的香甜,再配上酸腌菜特殊的酸香,吃起来不仅毫不油腻,而且齿颊留芬,意犹未尽。可惜,最近去了一次,井水依旧,人心不古,雕梅扣肉已经天上地下殊途永隔。当然,菜的分量和水平在地下,价格在天上而已。

除了经常出典故的梅子外,常在诗词里出现的芭蕉在云南也是美味。当年佛教著名的米拉日巴大师在修行时,突然打破了净水碗。他立刻为破碗唱起歌来,因为这场破碎又再一次的提醒他万物都是不常住的,唯有空性。所以我对云南对待芭蕉的“焚琴煮鹤”之举丝毫不感惊异,只是再听《雨打芭蕉》的曲子时感到一丝“凄凉”。

在云南,常吃到的是肉末炒芭蕉花。其实极简单,先用热油加姜丝爆香,加入猪肉末迅速煸炒,未待全熟,下入洗干净的芭蕉花丝,炒熟即可。芭蕉花吸收了油脂,整盘菜非常爽口。如果要是素炒,就要多加些豆豉、青椒,要不然可能太寡淡了些。

九. 云南省 大理 洱源县 洱源大蒜

洱源大蒜是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的。早熟大蒜是洱源县发展高原生态农业的重点特色产业,该县推行“农业龙头企业+蒜农+农产品行业协会”的模式,使早熟大蒜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

洱源高原大蒜主要以早熟大蒜为主,品种主要为早熟蒜种红七星。显著特点是:早熟、个大、味鲜辣、独蒜率高、色泽好。早熟,成熟期比全国其他蒜区要早20天左右;个大,直径大多在4公分以上,大的达6公分;味辣,其辣味远远超过同类大蒜,口感好;独蒜率高,经低温冷冻处理的独蒜率在达60%至90%之间,最高的可达95%;色泽好,紫皮,外观色泽艳丽,光洁度好。同时,洱源蒜苔的质量在全省也是首屈一指。洱源大蒜正因为这些独有的魅力而畅销国内外。

据统计,洱源县2013年种植早熟大蒜面积4万亩,预计销售蒜苔0.6万吨、蒜果7.12万吨,实现总产值4亿多元。

十. 云南省 昆明 东川区 破酥包子

破酥包子是滇味面点中的传统小吃。皮坯使用的是低筋精白面粉,经充分发酵、兑碱,再用上等洁白的熟猪油与面团共制成酥层。馅心分甜、咸两种,甜馅是用熟云腿加白糖、蜂肉丁(精多肥少)、冬菇末、葱、姜末,用调料甜酱油、味精、胡椒粉调好味,放入锅中炒香、勾芡、晾晾即可。 包子造型比较简单,造型过于繁杂会影响皮坯酥层的形成。蒸制时用旺火一气呵成。包子出笼后饱满洁白,收口处微开,隐约可见内部馅心。每个包子都垫有一张洁净白纸,以避免粘笼,撕去白纸,趁热临口,皮坯酥软醇香,入口有化溶之感。若是甜馅,云腿鲜咸,白糖及蜂蜜甜而不腻,甜不压咸,先甜后咸,相得益彰。糖腿馅心是滇味糕点及小吃中的创举,有甜有咸,有荤有素,在我国诸地方小吃品种中堪称一绝。 破酥包子原是昆明的地方小吃,现已引进各大宾馆饭店,在诸多的高档筵席、宴会、自助餐、风味餐中皆可见到破酥包子。( 昆明)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