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清远特产年货 清远土特产价格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清远特产年货 清远土特产价格更新时间:2022-10-06 19:44:16

一. 广东省 清远 连州 东陂腊味

东陂腊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东陂的腊味,闻名粤港地区和东南亚诸国,当地人常引以自豪。东陂人心灵手巧,东陂的腊味不仅品种繁多,而且制作奇特,以下小录几款。

腊蛋:蛋也能腊吗?是的,腊蛋是有名的东陂腊味之一。早在20世纪30年代,东陂镇“遂昌号”的腊蛋、腊狗和风肠,就远销马来西亚、菲律宾诸国和港澳地区了。是花油(猪网油)和蛋,花油为皮,蛋为馅。

腊蛋的制作工艺极繁,先以盐水浸花油,目的是添味、漂白,一日即可,浸好后备用;再选蛋,鸡蛋或鸭蛋皆可,去白留黄,下盐、糖、酒;做腊蛋时,花油切至大小适中,垫于小瓷碟上,放蛋黄、风肠片、芫茜(若制作“银玉蛋”,周边还须放瘦肉),包成扁圆状;然后放太阳下晒,等表面稍干,加一碟盖上,反转碟子再晒另一面;两面晒至至三四成干,移至竹箕,又再晒;八成干,以小绳吊晾。腊蛋可蒸吃。要问味道?香又爽。

腊狗:东陂腊味中的腊狗,首推关屋“遂昌号”制品。80多岁的关佐贤老人说,1912年,肉食供应紧张,制作传统腊味缺乏原料,其祖父就试着用狗做腊味的原料,先是做腊狗条,之后是腊全狗,从此,便开了“东陂腊狗”之先河。

制腊狗要选2.5千克至3.5千克重的肥乳狗,宰好洗净后去骨,用炒干的碎盐腌;腌好后再以温水洗净,晾干水,淋姜汁酒,涂上糖和沙姜粉;然后造型,风干。

东陂腊狗嫩、爽、香、不腥不腻,可蒸可炒。

风肠:别处都叫“腊肠”,为什么东陂却叫“风肠”呢?原来东陂风肠要靠山风来风干。一条自西北方峡谷钻出来的西溪,缓缓地流到东陂镇边,也把习习的山风带到了镇子上。五更天,制风肠的人家便将一篙篙的风肠从凉棚里托出来,晾到露天“打冷风”;中午日头猛,又将一篙篙的风肠托回凉棚里去。

东陂风肠的肥肉瘦肉搭配很有讲究,三成肥肉七成瘦肉的叫“三七肠”;二成肥肉八成瘦肉的,便叫“二八肠”。

精于做生意的东陂人深通藏而不露之道,并不刻意炫耀自己的制腊味技术,有人夸东陂腊味好,便说:“腊味全靠风,我们地方风好。”还有更神奇的说法:“东陂街的风,街东和街西的也不一样哩。”

二. 广东省 清远 连州 山塘豆腐

山塘豆腐分水豆腐和干豆腐。各地的干豆腐没有什么区别,但水豆腐,人们都公举山塘水豆腐是豆腐中的极品。其特点,就是白和嫩。

三. 广东省 清远 连山县 荷包肉

连山瑶族美食。它具有荷叶的清香、猪肉的浓香、糯米的幽香,还有几味佐料的烈香,入口即化,香糯可口饭菜合一。

做这道菜时先将新鲜荷叶摘好,冲洗晒干备用,再用糯米和粳米适量搭配,将米炒至微黄、喷香为宜,然后将炒好的米加上适量的小茴香、八角等香料磨面粉,并将五花猪肉(肥瘦相间猪肉)切成一寸左右见方,用盐、酱油、料酒腌制一小时,将猪肉骨头熬成汤,将此汤把猪肉、连山瑶族美食。它具有荷叶的清香、猪肉的浓香、糯米的幽香,还有几味佐料的烈香,入口即化,香糯可口饭菜合一。做这道菜时先将新鲜荷叶摘好,冲洗晒干备用,再用糯米和粳米适量搭配,将米炒至微黄、喷香为宜,然后将炒好的米加上适量的小茴香、八角等香料磨面粉,并将五花猪肉(肥瘦相间猪肉)切成一寸左右见方,用盐、酱油、料酒腌制一小时,将猪肉骨头熬成汤,将此汤把猪肉、米粉和湿均匀,干湿要适度,然后用荷叶把和好的肉、粉包成圆锥形,根据荷包糌的数量多少上甑蒸数小时方可食用。

米粉和湿均匀,干湿要适度,然后用荷叶把和好的肉、粉包成圆锥形,根据荷包糌的数量多少上甑蒸数小时方可食用。

四. 广东省 清远 阳山县 麦羹

包麦是乡俗俚语,即玉米。麦,为包麦之“麦”,顾名思义,麦羹,就是玉米汤水,玉米磨成粉粒,用水将之煮成介于糊与水之间的状态,斋饮,滋味浓香,口感清纯。

五. 广东省 清远 英德 英德竹笋

鲜笋、笋干、香笋

六. 广东省 清远 英德 大湾菜包

大湾菜包是用生糯米拌以冬菇、腊肉、虾米、鲜肉粒等,再用猪婆菜或油麦菜 将其包裹起来,隔水蒸熟,蘸上酱油,吃起来糯香菜滑,是英德农村的特色小食。

七. 广东省 清远 英德 英德走地鸡

英德走地鸡属于清远麻鸡品种,其外形特征为“一楔、二细、三麻身”,烹饪后皮色金黄,皮薄肉嫩、鸡味浓郁、品后喉甘舌润。“一楔”指母鸡体型象楔形,前扼紧凑,后躯圆大“二细”指头细、脚细;“三麻身”指母鸡背羽面主要有麻黄、麻棕、麻褐三种颜色;”三黄“是指嘴黄,脚黄,皮黄。公鸡体质结实灵活,结构匀称,属肉用体型。出壳雏鸡背部绒羽为灰棕色,两侧各有一条约4mm宽的白色绒羽带,直至第一次换羽后才消失,这是清远麻鸡雏鸡的独特标志。英德走地鸡生产量低、饲养期长,母鸡年产蛋仅80-95枚,肉鸡上市饲养期长达130-160天,肌肉脂肪沉积适度,肉质鲜美,鸡味浓郁,使人食后尚觉喉腔甘润,回味香醇。英德走地鸡之所以风味独特,除得益于千年品种遗传外,更主要的是在山清水秀的北江沿岸优异的自然环境中培育而成。

八. 广东省 清远 英德 西牛麻竹笋

西牛麻竹笋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西牛麻竹笋”,也称“英德麻竹笋”,广东省英德市,因主产于该市西牛镇而得名,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西牛麻竹笋具有鲜嫩、爽口、笋味香浓的特色,享誉山珍之称。麻竹笋富含粗纤维和A、B2、B6、C等多种维生素,是天然无污染的优质食品,多食有助消化、消滞、益寿延年。西牛麻竹笋产品主要有即食系列和笋干系列。即食笋系列以优质麻竹笋为原料采用现代工艺精制而成,产品有脆笋、玉笋、凤尾幼笋等;笋干系列有笋花、笋尖、笋衣、生笋丝等,以民间传统加工而成,是美味佳肴的上乘佐料,产品远销日本、香港、澳门、新加波、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西牛镇是麻竹笋生产加工集约基地。2005年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麻竹笋之乡”、中国果菜产业发展论坛组委会授予“中国优质食用笋基地乡镇”。.

麻竹笋在英德市栽培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溯到清朝,1821年-1850年间(清代道光)对英德麻竹笋有记载“麻竹长数大,大者径尺,概节多枝丛生回枝,叶大如履”。1921年(民国十年)《广东农村概况调查报告》英德县概况,在森林部分记述“第四区内除松林外,以取笋制干之竹为多”。这里提到的第四区指的就是西牛镇一带。“西牛笋干”,曾于1922年(民国十一年)3月1日至7日举办的“广东省第二次农品展览会”上获特等奖。历史上,以西牛、沙坝出产的笋干多、质量好。1949年后,“西牛麻竹笋”逐步有所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更快。历年,县商业、供销部门,均有笋干收购外调出口。到21世纪初,已形成规模企业十多间,在当地形成麻竹、麻竹笋、麻竹叶生产、销售的产业链,西牛麻竹笋是广大农民奔小康的其中一项新兴产业。随着农村制度的改革、地方0的推广,英德市麻竹笋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到1986年,麻竹笋种植面积达6万多亩。1986年广东省山区经济工作会议之后,根据麻竹笋易管理、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明显等特点,英德市进一步引导山区人民把麻竹笋作为山区种植的优先发展品种。同时,笋制品价格的不断上涨,麻竹笋鲜笋加工厂的建立,也提高了人民种植麻竹笋的积极性,使麻竹笋种植在以西牛镇为中心的周边镇迅速扩展,大洞、九龙、石灰铺、浛洸、连江口、黎溪、英城等镇也把麻竹笋作为主要经济作物进行种植。麻竹笋成了英德市农村快速致富的法宝,人们把麻竹笋称为“剥皮黄金”。经过多年的推广工作,英德市麻竹笋发展非常迅速,到2010年,英德市麻竹笋种植面积达到45万亩,良种推广率达到了50%,鲜笋产量为31.5万吨(毛重),笋干产量为12600吨,总产值为2.03亿元,主产区农民年人均竹笋收入1250元,占年人均总收入的41%,成为广东省乃至全中国最大的麻竹笋种植基地。2005年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麻竹笋之乡”、中国果菜产业发展论坛组委会授予“中国优质食用笋基地乡镇”。西牛镇竹笋已有规模企业十多间,在当地形成麻竹、麻竹笋、麻竹叶生产、销售的产业链。西牛麻竹笋的发展有利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英德市广大农民奔康致富创造了条件。西牛镇区现建成投产的笋产品加工厂有巨龙、震兴、旭祥、欣乐,年加工笋产品3万多吨。主要品牌有巨龙农副产品加工厂的“鸿大”和震兴农副产品加工厂的“巧口”商标产品。产品远销日本、香港、澳门、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保护范围

西牛麻竹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东省英德市《关于划定西牛麻竹笋产地范围的函》(英府函〔2007〕2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广东省英德市内低丘陵坡地,范围在东经112°45′至113°55.1′,北纬23°50′至24°33′。

九. 广东省 清远 连山县 白糍

舂白糍是壮家人过年时的一种习俗,舂白糍时会请上邻居亲友帮忙,各显能耐,充满节日欢乐气氛。

白糍的制作,先把糯米放在水中浸泡一个晚上,翌晨淘洗后放在萝筐中滤干水,然后放入木甑中蒸煮,待蒸得用手指可把糯米捏烂时为度,适时地将蒸熟的糯米饭掏出放到石舂里舂。

每次舂多少视石舂大小而定,四、五斤米不等。舂的时侯两个力壮的人(多人的可以是四五个人一起舂)手持木舂杵,不停地轮流往下舂,直舂得糯米饭不见饭粒,变成胶糊状为止。

此时持舂杵人要趁热用舂杵把胶状糊拖将出来,放在早已准备好的用蜜腊混茶油涂抹过的竹簸箕上,由一个熟练的妇女趁热把糯米团分成一个个铅球大小的糍团,再由其他姑娘、少女、小伙将糍团拍成扁圆体,摊放在大簸箕上晾干。

因为糯米粘性大,杵舂很费力,手脚要灵巧,大家就在制做过程中比试各自的功夫,白糍做好后,视天气干湿程度而定,一般晾上五、六天(以糍粑表面微有裂缝为适度,太硬会爆拆碎裂;太软,不耐泡浸),最后将晾干的糍粑放在清水中浸贮,每隔七、八天换一次新鲜水,可以保存三、四个月之久。食用的办法有多种多样:可以即舂即食,甜食蘸以蜜糖、或黄糖浆,咸食可蘸以豉汁辣椒。浸贮之后可煎、可炙、可煮。煎,用油加料煎软;炙,把糍穿于竹枝上用火炙,再加调味,咸甜自便,如夹上煮好的腊肉,其味更胜一筹,煮,可以配各种佐料,也可以加甜酒蕃薯各具风味。这种食物,既是馈赠之佳品又是馈赠者以糍粑白净的程度、圆度显示自己制作手艺的精细。舂白糍寓意着团团圆圆,爱情纯洁。舂白糍已被列清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 广东省 清远 清新区 蒲坑茶

蒲坑茶是清远市石潭蒲坑茶,石潭镇出产的蒲坑茶早已被誉为清远。蒲坑茶深冲产的茶,“清香、味浓、甘香、纯净、耐冲、可口”。蒲坑茶有清热化啖,解无名毒;对治疗胃病、喉咙肿痛、感冒发烧、饮酒过量及能具消解脂肪、提神等均有一定的功效。

蒲坑茶是清远市石潭蒲坑茶,石潭镇出产的蒲坑茶早已被誉为清远。

蒲坑茶的制作大多与民间制法相同。先是将采得的青茶用大铁锅炒,期间不停翻炒,控制在适度假均匀不炒焦为佳,但蒲坑茶经常有种焦香味,不知是炒茶时的疏忽还是刻意的效果,使得冲泡出来的蒲坑茶中蕴藏着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独特茶味。生茶炒后就进入揉捏杀青,然后碳火焙烘。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复茶了,将焙好的茶用长条布袋装上反复推搓,使得制出来的茶叶条结实,茶味均匀,条形美观以卖个好价钱。当年的蒲坑新茶是很清香的,茶色如绿茶般清淡,但真正的蒲坑茶是要经过一段时间自然发酵才成为名副其实的蒲坑茶。两三年里,新茶吸收了空气中的水份后自行发酵,这时的茶叶就有股刺鼻难闻的霉味,好像缺乏经验的藏茶者存放坏了的茶叶(蒲坑茶与普洱茶不同,他没经过渥堆发酵)。两三年后,茶里的霉味和烟火味自行消失。以后,年份愈久的茶愈陈香。冲泡出来的蒲坑茶纯香无比,色泽如琥珀般透亮,尤如一杯诱人的轩尼诗洋酒。这就是蒲坑茶独特而神奇之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是蒲坑人的勤劳智慧?实乃让人匪益难解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