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泸州特产糯米粑 泸州最出名的黄粑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泸州特产糯米粑 泸州最出名的黄粑更新时间:2022-09-28 15:29:01

一. 四川省 泸州 合江县 泸州荔枝

据考证,四川泸洲荔枝的栽培历史近2000年。《鹤林玉露》上说:“唐明皇时,一骑红尘妃子笑,谓泸戎产也。”记载说明:唐代京中也能见到泸洲荔枝,唐明皇和杨贵妃吃的也是泸州荔枝。

荔枝自古被视为果中珍品,产于岭南及蜀地。尤以蜀南泸州合江荔枝最佳。泸州荔枝与岭南荔枝同期开花,却因晚熟两月而果优。

泸州荔枝晚熟荔枝,以其皮薄色艳、个大核小、肉厚汁丰、晶莹透明、甜酸爽口、清香馥郁、细嫩化渣的独特风味享誉古今,名扬海内外。现泸洲荔枝除有本地品种外,还有从广东引进栽培的“大红袍”、“糯米糍”、“楠木叶”、“妃子笑”等12个优良品种。

泸州荔枝产于合江县,其果皮鲜红,薄而韧;果肉白嫩剔透,软而滑,厚而多汁。入口蜜甜,醇香扑鼻。

唐代诗人杜甫从戎州到泸州时,曾摘荔枝于树下:“忆过泸州摘荔枝,青枫隐映石迤俪。京华旧见君颜色,红果酸甜只自知。”他的千古绝句,为山野荔枝烙上了皇室水果的标记,使其有了贵族身份。其实在泸州合江自今尚存数百年至上千年的荔枝古树。在汉代荔枝已是朝廷贡品。到了唐朝,唐明皇为博得妃子一笑,传旨地方策马长安,速送荔枝。因此有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的千古名句。到现在,合江“妃子笑“荔枝,每盒价格980元。而入选北京奥运的唯一荔枝品牌——“带绿”一盒(20粒,约400克),已经卖到了2980的“天价”。

二. 四川省 宜宾 江安县 红桥猪儿粑

红桥猪儿粑,是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红桥镇的著名特色小吃,该品馅料分甜味和咸味两种,甜味以白糖、猪油、桂花为原料制成,香甜可口;咸味以芽菜和猪肉为原料炒制,咸鲜味爽。

红桥猪儿粑是宜宾市江安县红桥镇的一款特色小吃,享誉川渝,其晶莹剔透、温软如玉。相传当年湖广填四川时,移民们在兵荒马乱中为祈求菩萨保佑,急智中用家中仅有的糯米作成小猪样的粑粑,放在神灵面前祈祷,诚心感动了上苍,从此红桥风调雨顺,人民安康,而红桥猪儿粑也从此成了江安人桌上的佳肴。FJC

江安红桥镇有一片肥沃的红土,盛产优质糯稻,其米质优良,做成的猪儿粑营养丰富,滋润可口,风味独特,入口绵扎,米香扑鼻,这与红桥猪儿粑出名有很大关系。红桥猪儿粑分水磨猪儿粑和磕粉猪儿粑两种。FJC

红桥猪儿粑的做法:FJC

红桥猪儿粑的做法与常见的汤圆类似,但与汤圆不同的是,“猪儿粑”须在糯米面中加少量大米面和生猪油混合,用四成热水调熟后再加六成冷水全部揉匀成团,以做时不粘手不开裂,可塑性强能成型为佳;熟后有光泽和透明度。蒸时掌握火候按时“闪气”以免变形走样。蒸熟后稍凉片刻使其表面减少粘性方可上桌享用。吃时每人一筷一碟和一杯清茶,清茶作湿筷用,吃过“猪儿粑”后可将清茶喝下清心解腻。FJC

红桥猪儿粑的口味:FJC

“猪儿粑”的包心和花样也很丰富,常用的包心有“喜沙”、“酥麻”、“肉馅”、“水晶”、“豆腐生”等,花样有“鸡冠”、“三尖角”、“眉毛舒”、“碗儿帽”、“柳腰”、“圆鼓”、“桃花”、“蝴蝶”、“软紫荆花”等。如待客,主人都要逐一介绍各花样名称及其包心内容,让客人们观赏和各取所好。由于熟后其形状如小猪,“猪儿粑”因此而名。FJC

随着旅游业的勃蓬发展,红桥镇又紧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蜀南竹海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夕佳山古典庄园,许多外地游客都纷纷前去品尝猪儿粑,就连很多名人名士在吃过猪儿粑后,对红桥猪儿粑也赞口不绝。有的逢年过节纷纷争相订购红桥磕粉,甚至有的亲自走亲访友到红桥品尝猪儿粑,现红桥磕粉年销量达千吨以上。同时,红桥猪儿粑馆已在宜宾、泸州、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落户生根,据说有一位红桥人还把猪儿粑馆开到了美国的纽约市。FJC

三. 重庆市 忠县 夏桑玉米粑

料:鲜玉米粒
辅料:鲜桑叶、南瓜丝、猪肉、芽菜
调料:盐、味精、葱花
味型:咸鲜味
特点:形态逼真,清鲜香浓 

四. 贵州省 毕节 大方县 大方豆豉粑

大方豆豉粑是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的。大方豆豉粑具有健脾开胃,助消化,促进食欲的功效,是烹调调料之一,在贵州省内外颇有名气。

豆豉粑是豆豉的衍生品,豆豉一年四季均可制作,但一般以在冬季其香味、质量最佳,其他季节由于气温高,豆豉发酵酵快,味差并稍带苦味。豆豉制作应选择粒大饱满、无虫蛀、无霉烂变质的大豆,用清泉水浸泡24小时后用大火蒸制20小时之后选择竹筐类易散发热量的容器,铺垫豆豉叶,让其自然发酵,成熟后将豆粒放入石碓中加入一定量食盐捣细,再发酵1个月左右。待天气晴朗时,将发酵好的豆豉取出捏成长方形的小块并抹光滑,放置在太阳下晒,随时用少量菜油抹面,并用木板轻轻将每面拍紧再晒,使之紧实不开裂。当水分降到20一定程度即可包装贮藏在通风干燥地方。 即成为豆豉粑。

五. 四川省 泸州 龙马潭 泸州凤羽茶

泸州凤羽茶,是四川省泸州市的著名茶叶品种,该茶产于四川省特早名茶之乡泸州市梅岭山脉, 因外型酷似凤凰的羽毛而得名,产品以清和醇厚为主要特征,是天然无公害茶产品,曾多次获得省优、国优称号。

在世人最崇尚的饮品文化中,酒和茶惠泽千年,一直是身份和品位的象征。泸州酒闻名天下,泸州茶历史悠长,早在唐宋时期就被列为贡茶。天地万物,造化神奇,泸州酒和泸州凤羽绿茶,是天赐江阳古城的两大瑰宝,这是泸州之福,泸州的骄傲。泸州酒,天下皆知,而泸州产中国顶级绿茶,还鲜为人知。PKk

唐朝茶圣陆羽《茶经》载“泸州产茶……”,宋代《茶业通史》和黄庭坚《煎茶记》中有“泸州纳溪梅岭茶”之句,并被列为“贡茶”。泸州纳溪梅岭山脉,长年云雾缭绕,滋润的水土气候非常适宜茶树生长,泸州凤羽精制的中国顶级绿茶,正是生长于此。PKk

泸州凤羽茶属扁型独芽茶,产于四川省特早名茶之乡——泸州市梅岭山脉, 因外型酷似凤凰的羽毛而得名。产品以“清和醇厚”为主要特征,是天然无公害茶产品。曾多次获得省优、国优称号。2001年获得中国(成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同年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享有“川南第一早茶”和“绿茶好,凤羽早”的美誉。PKk

泸州凤羽茶的传说:PKk

相传在很早以前,金凤山不叫现在这个名字,叫过天山。这里的山民生活得和谐快乐,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山民们平静的生活被一种疾病所打碎,病魔无情地吞噬着人们的生命,人们束手无策,纷纷逃离家园。就在这个时候,一个青城山的仙姑来到了过天山,因她有只凤凰坐骑,人们便叫她凤凰姑娘,凤凰姑娘有着高超的医术,她发现这种瘟疫是一种慢性病,她便将自己炼制的“以茶为原料”的丹药分给山民们服用后,瘟疫消除,山民们重新过上了快乐的生活。PKk

为了纪念这位美丽而善良的姑娘,当地山民的祖先便把过天山改名为“金凤山”,把天池改为凤凰湖,凤凰姑娘炼制的丹药改名为“凤羽茶”,流传至今。PKk

六. 四川省 泸州 龙马潭 泸州九狮柚

泸州九狮柚,是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的著名, 具有开胃健脾,润及肺顺气,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增进食欲,提神醒脑和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养颜美容之功效,实为果中珍品。

九狮柚产于泸州市龙马潭区安宁镇九狮风景区的良丰村一带,该产品具有千年悠久历史。九狮柚呈葫芦状,果实硕大,单果平均重1200克,10月中旬成熟,果形美观,金色鲜艳,果肉晶莹洁白,香味浓郁,甜脆嫩汁,爽口化渣,不酸不涩口感好,维生素C含量丰富。

2010年,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根据申报,并经国家果品专家委员会审定,授予泸州市龙马潭区安宁镇优质水果九狮柚“中华名果”金牌和证书,有效期为三年,这是该名优水果连续获得多次荣誉后,又一次获得的国家级最高荣誉称号。

九狮柚自2000年注册“九狮香柚”商标以来,先后数次送市、省、国家西部农博会参展,深受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先后荣获“优质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优质化果品标准化生产基地”、“老百姓喜爱的产品”、“中国优质果品九狮柚基地”、“中国名优水果金质奖”等6块牌子和证书。今年4月,经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审定,授予“九狮”牌柚子“中华名果”称号,使之成为国家级品牌水果。

七. 云南省 大理 南涧县 南涧粑肉饵丝

来到南涧,一定要来一碗香喷喷的粑肉饵丝。说起南涧的粑肉饵丝,精华当数那碗香浓的汤了。

首先将猪肉(猪后腿、猪肘子、猪肚皮上的三鲜肉)放在炭火上把外表烧成焦黄,再用温水刮洗干净,放入锅里用大火将水煮沸,打去浮沫,加入草果、生姜,然后用微火慢慢炖扒,放入精盐,熬上一晚上。

店家把用精选大米制成的饵丝烫熟后,浇上熬好的汤汁,再放上葱花、麻油、辣椒等作料,盖上“粑肉”帽子,便制成了一碗色鲜味正、清淡适中、不油不腻、香气四溢的粑肉饵丝。在南涧县城的小食店都有粑肉饵丝卖,但是一般只卖早点。要吃到香浓的粑肉饵丝,要早起哦。

信息来源:大理州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

八. 海南省 海口 秀英区 椰丝糯米粑

是海南常见的风味小吃,主料是用糯米粉做皮,填以新鲜椰肉丝、芝麻、碾碎的炒花生、白糖等配成的馅,以野菠萝叶包成5厘米左右大小的圆粑,蒸熟趁热吃。此粑糍而不腻,清甜可口。风味独具特色。

九. 贵州省 毕节 威宁 毕节苦荞粑

“黔西、大方一枝花,威宁、毕节苦荞粑。”这是一句赞美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传统名点—荞酥的古老民语。

威宁属高寒山区,盛产苦荞、甜荞,常以荞粑为主食。苦荞味苦,但用苦荞粉精心制作的荞酥却甜美芳香,为众多黔点中的姣姣者。

荞酥的出现至少已有600多年历史。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曾把奢香认作义女,明初袭其夫蔼翠贵州宣慰使职。1368年,朱元璋过生日,奢香就用苦荞面做一种寿糕送“干爹”。但是她连续做了49天也没有成功。于是她的厨师丁成久就替她制作,最后,做成了每个重达8500克的荞酥,面上有九龙围着一个“寿”字,意为“九龙捧寿”。奢香把荞酥进贡朱元璋,他尝后连声称赞之为“南方贵物,南方贵物”。

威宁荞酥历经几代人的继承和发展,在用料、制馅和工艺规格方面皆有不断改进和提高。解放后,其规格统一定型为为个重125克,分圆形、扁方形两种。精制礼盒包装分250克 500克和什锦三种。什锦盒内一般装10个,品种分别为威宁火腿、玫瑰、洗沙、水晶、桃仁、冰桔、瓜条、苏麻、椒盐和姜油等多种。

威宁荞酥以其民族食品的独特风格,多年来畅销省内各地。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还远销云南、四川、湖南、广西、广东等地,声誉极好。

十. 四川省 泸州 龙马潭 泸州桂圆

泸州桂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泸州桂圆,在国内颇有名气,是我国5大名水果之一,属高档、畅销土品。市中区、泸县为主产区。

泸州桂圆以肉厚鲜嫩、色泽晶莹、果汁香甜、风味隽美,富含糖份和多种维生素而享有盛誉。其细、嫩、香、甜诸品质,均赛过福建、两广所产桂圆。桂圆可鲜吃、制果干、果脯、罐头。圆肉营养,药用价值高,具有补心、益智、养血、安神等功效,是常用中药之一。目前,泸洲有桂圆树13万多株。

著名川果之一的泸州桂圆产地在四川省泸州市境内,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境内雨量充沛,日照较强、热量充足,冬暖夏热湿润,无霜期长,周年无台风,属准南亚热带气候。泸州桂圆主产区分布在海拔400m以下地区,土壤以紫色土和沿江新、老冲积地为主,产地能排能灌,水利资源属长江水系,十分丰富。泸州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和南亚热带气候特征,为泸州桂圆生长及特色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独特的环境条件,成就了我国成熟期最晚、品质优、种植规模较大的内陆最北缘桂圆商品生产基地。

泸州桂圆具有“果肉厚,离核,肉质细脆、化渣,味浓甜,有香气,种子小,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果实外观好,品质优,其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高,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泸州桂圆在8月中旬至10中旬成熟,比国内南方桂圆主产区晚2个月上市,占据国内晚熟桂圆市场,市场销路好,价格高,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泸州优质晚熟桂圆已成为国家农业部列入《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为今后重点扶持发展的优质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

泸州桂圆种植历史悠久,据考证,已有2000多年种植历史,1600年前已形成生产盛貌。在后汉杨孚著《南裔异物志》、 公元三世纪左思著《蜀都赋》和唐天宝年间(742年)苏子瞻的诗文中已对泸州桂圆的生产做了详细描述,并成为贡品,直至今天,泸州一带仍把最大的桂圆称“贡元”。现存的泸州张坝桂圆林是中国北回归线上最大最古老的桂圆林,占地6000余亩,绵绵10余公里,生长着15000多株百年以上桂圆树,蔚为壮观,是泸州桂圆历史悠久的佐证。

泸州桂圆

四川

泸州市园艺学会

泸州桂圆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四川省泸州市辖区的江阳区、纳溪区、龙马潭区、泸县、合江县、叙永县等6个区县102个乡镇(街道)。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8′~106°28′、北纬27°39′~29°20′

AGI2010-04-00300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