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宝鸡什么地方卖陕西特产 宝鸡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宝鸡什么地方卖陕西特产 宝鸡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9-26 22:03:32

一. 陕西省 宝鸡 陇县 陇县烤烟

烟叶,一年生草本,茄科。植株被腺毛,高1米左右。叶柄不明显或成翅状柄。用手摸起来,叶发黏。圆锥花序顶生。花萼筒状,花冠漏斗状,形似军号,末端粉红色。蒴果,种子黄褐色。原产于南美洲,世界各地有栽培。烟叶为烟草工业的原料。



自80年代初开始种植,现面积达到6万亩,总产量5292万公斤,为全省烤烟第二大县,“关山”牌烟叶为陕西省三大名牌产品之一。


二. 陕西省 宝鸡 太白县 太白贝母

太白贝母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太白贝母(咀头产区)

陕西省太白县咀头镇现辖行政区域

《太白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太白贝母(咀头产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太政字〔2012〕131号

陕西原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B/ST1892001—2010《太白贝母生产环境质量标准》《太白贝母生产技术规程》

三. 陕西省 宝鸡 陇县 关中马

【主产区与分布】 陕西省关中渭河平原。宝鸡市数量最多,拢县柳林质量最佳。

【形成历史】

关中地区是农业基地。五十年代初,农业和运输也都需要体大、力强、速力快的新类型马,而当时当地的马体格小,挽力和速力不能满足要求,于是决定引用良种公马对当地马进行多品种复杂育成杂交,以期培育一个具有60-75kg正常挽力、步伐轻快、时速4.5-4.8km、体重500kg以上、体高152cm左右、外形结构好、体质干燥结实、能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挽乘兼用型马。新马种的培育工作先从陕西省柳林滩种马场开始,又以此为中心,然后扩大到全产区。其育种过程如下:从1950年开始,先选用英顿(后改称布琼尼马)、卡拉巴依和苏高血等轻型品种公马与本地母马杂交,获得一批轻型二代改良马。0马各项体尺较本地马均有明显提高。但体尺指数较小,表现体躯高、狭而短、步伐轻快、挽力不足的特点。1958年开始,又选用大型阿尔登公马再对二代轻型改良马进行复杂杂交,以加重体型,提高挽力。二代轻型0母马与阿尔登公马相配所产生的三代或四代0马,在体尺、体型、外貌和役力等方面,基本上达到原定育种指标。在本品种形成中卡巴依马和阿尔登马起主要作用。1965年开始,选择达到育种体尺指标、理想型的0公、母马,以同质选配为主,异质选配为辅的选配方法,进行横交,严格选择,扩大理想群。为迅速提高马群质量,柳林滩种马场建立核心群,重点选用遗传性较稳定的横交公马66-6号,扩大繁殖,连续使用几年,结果使马群的体尺、体型结构、外貌特征趋于一致,具备了挽乘兼用马的特点。1970年起,全部母马转入自群繁育后,用不同血统的公马,以中亲选配为主,适当进行近亲选配,逐步巩固所获得的优良遗传性状,使群体达到基本一致。核心马群的自群繁殖已有三个世代以上,母马群近交系数多为3.38%。马群基本由保持本地马种12.5%的血液,含轻型品种马和重挽型品种马的血液分别为25.0%和62.5%所组成。现开始有计划地试行品系繁育。在培育过程中,优越的饲养管理条件也起了重要作用。产区主要采取舍饲饲养,饲养管理精细。饲草主要是谷草、麦糠、野青干草和少量麦秸,夏秋补加青苜蓿、野青草和禾草,冬季加喂青贮玉米秸和干苜蓿。各种草料搭配比例,随季节和生产条件而变。精料主要有大麦、豌豆、黑豆、玉米、麦麸等。幼驹出生一月后,除随母马同槽采食外,另设专槽单独补饲。一岁左右开始使役-,两岁正式使役。母马妊娠后,多不使役或只担负轻役。育种由行政、教学、、科研单位和种马场组成“关中马育种协作组”指导,制订育种方案;并以柳林滩种马场为核心,以农村为基础,不断扩大育种群。经过三十多年,不断选育提高改良马群。1982年10月由陕西省农业局组织“关中马品种鉴定小组”,对育种核心场----柳林滩种马场的关中马进行品种鉴定和验收,认为其合格率达97%,达到育种指标,确认为一个新品种,命名为“关中马”。

四. 陕西省 宝鸡 凤县 马勺脸谱

80年代初民间艺人将秦腔、社火脸谱绘制于木头马勺之上,凤县的民间艺术品--马勺脸谱,曾在北京、杭州、广州、西安、法国巴黎、美国俄亥俄州展出,并在中国首届艺术节“画中戏”展览,有24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拥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的木勺脸谱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这里有挂件系列、社火系列、还有古老的吉祥物系列。近300幅作品,让您大饱眼福。

陕西省关中地区与陕南地区,历史上曾经流行过用悬挂绘有彩色善面图形的木马勺来镇宅辟邪的习俗。凡家中遇到不顺心的事,诸如人丁不旺,意外灾难发生,就请社火艺人在平日的舀水木马勺上画一善面图形,挂在门框上或房廊下,据说可以镇宅辟邪。今天看来这是一件滑稽的举动,但在科学不发达的当时,人们采取这种方式,把希望寄托在这么一把木马勺上,有时可能会起到一定精神慰籍作用的,这与我们祖国其它民俗如春节贴春联换桃符,端午节插菖蒲剑、悬挂钟馗象等有着同一的道理。

五. 陕西省 宝鸡 千阳县 陕西面皮

陕西的风味小吃中,“凉皮”是最受欢迎的品种之一,男女老少爱吃,尤受年轻姑娘欢迎,一年四季都有卖,夏天吃的人更多。千阳的大街小巷,千阳的每个城镇,乃至乡村,到处都有卖凉皮的。一张桌子,几个小板凳,就是一个凉皮摊,只要有卖的,就有人吃,凉皮以其棉软润滑,酸辣可口,爽口开胃,不但是街头小吃,而且登上大雅之堂。在千阳各大饭店、饭庄、酒楼经营的陕西风味小吃和陕西风味小吃宴中,凉皮是必不可少的。

六. 陕西省 宝鸡 麟游县 云豆

云豆

云豆根据皮色分为红云豆、黑云豆、白云豆等,各色云豆在我县均有种植。云豆的营养价值很高,其药用价值也较高,中医认为,云豆有理中气,补肾健胃,和五脏,生精髓等作用。云豆为豆类植物之上品,全年产量约

3万公斤。

七. 陕西省 宝鸡 陇县 陇县沙棘

陇县沙棘是陕西省宝鸡市陇县的。沙棘果实含大量的维生素c,被称为Vc之王,其果汁为上等饮料。陇县沙棘资源遍及境内南北山区,年产量在200万公斤以上。

陇县境内关山、千山山区气候、土壤条件极为适宜沙棘生产,全县现有野生沙棘3883公顷,其中达到一、二级覆盖度的占40%,年产鲜果1500吨。全县可用于发展沙棘的耕地和荒山荒坡近2万公顷,建设大规模沙棘基地条件优越。

沙棘生长环境符合“绿色食品”的生态要求,沙棘饮料属保健型饮料,适应了饮料无污染、低糖、高营养的发展趋势。沙棘油、沙棘果内是重要的药用原料,加工开发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八. 陕西省 宝鸡 麟游县 麟游杂豆

麟游杂豆是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的。麟游的名贵杂豆,生长期长,品质优良,光照作用好,颗粒饱满,无污染,自古有名贵杂豆之乡的美誉。麟游杂豆远销全国18个省市,出口日本、马来亚、美国等国家。

麟游县位于陕西省关中西北部,总面积1740平方公里,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文化古老,境内群山皆秀,诸水环布,文物古迹众多,气候宜人,风景秀丽,是天然的避暑消夏、观光旅游之胜地。隋唐两朝在此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仁寿宫、九成宫,皇帝先后21次来这里避暑消夏。

全县耕地48万亩,草地70万亩,宜林荒山130多万亩,境内气候湿润,适宜杂豆生长,是陕西省名贵杂豆优产区和主要生产基地县。主要粮食品种有小麦、高粱、糜谷、荞麦和驰名中外的名贵杂豆,如红小豆、黑云豆,大豆、黑豆、白云豆。

1、红小豆

红小豆,又名小豆、赤豆等,因其富含淀粉,又被称为“饭豆”。具有“律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止吐”的功能,故被李时珍称之为“心之谷”。

红小豆营养成份较全,含有 18种氨基酸,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高蛋白、低脂肪、高营养、多功能的小杂粮,也是我县名贵杂豆主要品种之一,主要种植在中西部川道及页岭地区,年种植面积5000亩左右,年产量约50万公斤。

2、大豆

大豆是一种主要豆类作物,本县大豆主要为黄色品种,又称“黄豆”。大豆富含钙、磷、铁、锌等元素,微量元素钴、硒的含量也较高,故被誉为“微业元素的仓库”。是理想的健康食品。我县大豆年种植面积 3.1万亩,是主要小杂粮品种之一,产量约400万公斤。

3、黑豆

黑豆是我县传统的豆类作物,以黑豆为主要原料的黑色系列食品因保健功能独特而深受人们的青睐。据宋代医书《延年秘录》记载:“服食黑豆,令人长肌肤,益颜色,乌黑发,加气力……”,因此人们普遍把黑豆制品视为“健康食品”。我县黑豆种植面积约0.8万亩,年产量约80万公斤。

4、绿豆

绿豆的营养价值很高,其蛋白质中赖氨酸的含量几乎是粳米的 3倍。具有利尿消肿、中和解毒和清凉解渴的作用。在烈日炎炎的暑天,人们都喜欢食用绿豆汤,从营养学角度看,绿豆是一种多功能保健品。我县年产绿豆约3万多公斤。

5、云豆

云豆根据皮色分为红云豆、黑云豆、白云豆等,各色云豆在我县均有种植。云豆的营养价值很高,其药用价值也较高,中医认为,云豆有理中气,补肾健胃,和五脏,生精髓等作用。云豆为豆类植物之上品,全年产量约 3万公斤。

6、熊猫豆

熊猫豆属豆科植物,熊猫豆的得名一说为“观其形,察其色如熊猫,故名熊猫豆”。

熊猫豆中含有大量蛋白质,高达34.5%,是豆类中仅次于大豆、四棱豆和羽扇豆的高蛋白作物。熊猫豆氨基酸种类齐全,人体中不能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中,除色氨酸和蛋氨酸含量稍低外,其余6种含量均高,尤以赖氨酸含量丰富。国外科学家发现,熊猫豆有防肠癌的作用。

九. 陕西省 宝鸡 渭滨区 宝鸡搅团

搅团要好七十二搅。用玉米面、荞麦粉等做成不同品种的“水围城”、“鱼鱼”,可以烩着吃、炒着吃、凉调着吃。豆花泡馍豆花泡馍是宝鸡名小吃,用浓汁豆浆加佐料,将形似金叶馍片和豆花滚汤烩成一碗,浇上辣汁,豆花洁白,馍片

十. 陕西省 宝鸡 千阳县 高崖核桃

高崖核桃是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高崖镇的。高崖镇出产的核桃壳薄、仁白、肉厚、后味香甜,受到来往客商的一致赞誉。

高崖镇地理位置偏僻,辖区内山大沟深,气候恶劣,但却比较适宜核桃种植,镇党委为将不受人待见的“绿蛋蛋”变成农民致富增收的“金蛋蛋”,依托市场需求,将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高崖镇党委坚持走“产业生态化”路子,自2005年开始大面积种植核桃,将核桃产业发展纳入产业发展规划,镇党委加大投入力度,制定奖励政策,大力扶持核桃产业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高崖镇核桃面积已达到26000亩,建成新品种核桃精品示范园5处,新栽新品种核桃2000亩,低产低效改造3000亩。建立核桃烘干基地3处,引进核桃烘干设备3套。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