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荔波县当地特产是什么 荔波土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荔波县当地特产是什么 荔波土特产排名更新时间:2022-10-19 05:19:52

一. 四川省 凉山州 雷波县 马湖莼菜

马湖莼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马湖莼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莼菜是稀有的野生天然食品。我国的天然产区只有杭州的西湖和我州雷波马湖,且马湖是我国的产主区。

马湖以其高原湖泊,清澈的湖水养育出的莼菜,无污染,其品质上乘,味道鲜美。莼菜含人体所需多种氨基酸,经常食用可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是宴上珍品,最适宜烧制各种汤菜,其产品远销海内外。

自古马湖、黄琅出美女,一是这里的山水气候养人;二是莼菜具有养颜护肤的功效。莼菜与菱白,鲈鱼并称江南散打名菜,必须在没有污染的水环境中生长,因此中国只有杭州西湖和雷波的马湖才出产莼菜,为世间少有的纯净之物,在古时候是皇帝的贡品,据说美国宇航局国立技术研究所的东西。奥尔比顿博士等人,意外的发现莼菜是天然的水质净化器,还准备将其净化的水质让宇航员饮用。

马湖莼菜

四川省雷波县马湖乡、黄琅镇、中田乡共3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雷波县人民政府关于马湖莼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情况的函》,雷府函〔2013〕81号

凉山州雷波县地方标准:DB513437/T01~02-2009《马湖莼菜》

二. 四川省 凉山州 雷波县 雷波罗汉竹笋

罗汉竹笋(筇竹笋)是四川省雷波县独特竹种。主产于雷波县境内的世界大熊猫最南端栖息地、省级自然保护区麻咪泽和全国第三大高山深水湖、省级风景名胜区马湖的水系,面积达到16.5万亩,年产量15000吨左右,预计今年将突破20000吨。

罗汉竹是一种天然、绿色的珍稀食品。其肉壁厚、空心小,鲜嫩可口,清香脆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钙和维生素B1、B2、维生素C等,其营养价值相当丰富,被誉为“蔬中熊掌”。具有低脂肪、低糖、高纤维素等特点,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可降低体内多余脂肪,消痰化瘀滞,常食具有减肥健美、延年益寿、助消化、清热健脾、利肝胆等功效,可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症,被称为“素食之王”。

雷波漫山遍野的罗汉竹笋不但给农户和当地笋子老板带来了滚滚财源,也吸引了外地客商前来收购。这段时间,雷波老林里热闹非凡,住在山里打笋子的人成千上万,有些地方形成了临时市场,卖烟酒茶等生活日用品的,开馆子的也看见了商机,把生意做到了山里。雷波人不但吃安逸了,钱也赚安逸了。

近年来雷波县引进日本先进的保鲜技术,使罗汉竹笋远销国内外,成了全国各地、欧美、日本等人餐桌上的山珍美味。

三.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米片、米花

米片、米花的制作均不复杂。即选上等糯米,淘净,蒸熟,拌上红糖。选一平滑桌面洗净,抹上油,将糯饭摊开在桌面上,以巴掌拍平。在晒至一半干时将糯饭层铲起,剪成巴掌大小的薄片,晒干,便成米片。米花的糯饭则还要染上红色,使之红白相间,不掺糖,倒在一个茶杯口大小的竹箍子里,“翻砂”摇转成圆形烘烤晒干即成。米片米花干后,下油锅炸了便可食用。这两种食品是荔波人过大年时家家必备的食品。制作工艺虽然简单,却具有脆、酥、香、甜的风味,口感甚佳。随着旅游的开发,这种食品已经进入上海和两广人家的食品盒。

四.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布依族酿豆腐

荔波联山湾布依族的酿豆腐是当地古老的传统食品,是美食中的佳品之一,其型、色、香、味具有独特之处。酿豆腐是用白豆腐花成比火柴盒稍厚的正方体形状,然后在中间挖坑填馅后煎制而成的,形态美观,肉质鲜嫩,味美清香,吸引了众多远亲近邻,也有不少游客慕名前来大饱口福。

在当地流传一句话:“请客没有酿豆腐,主家并非有诚意”。这话更加诠释了酿豆腐在布依族人民心中的分量。的确,酿豆腐在当地农民餐桌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其特有的风味是布依族大宴宾客时缺少不了的主打名菜。在这里可随时看到,当有外来宾朋或游客在农家就餐时,先吃的并非肉类,而是酿豆腐,都说这里的酿豆腐又软又嫩,又香又甜,非常可口,回去时也忘不了带一小袋作个纪念。

酿豆腐的制作方法是古代先民传承下来的手工艺,其制作流程看似简单,但每个环节的工艺需讲究细心到位,没有一定的技术功底是做不出有质量的酿豆腐。所以,在联山湾一带酿豆腐是不常有的。一般是逢年过节、遇红白喜事时由农家主妇亲自把关制作的。

第一步:选豆子

联山湾是盛产黄豆和绿豆的地方,豆腐货源充足。但人们为确保酿豆腐质量,选豆时非常细心,只要遇到一颗扁豆(不饱满的死豆)或一颗沙石一律剔出去,防止“一颗螺丝打坏一锅汤”。 一锅豆腐通常用4升豆子。把筛选好的豆子用清水浸泡3―4小时后, 用石磨磨成豆浆,然后用大锅煮熟后滤出豆渣。

第二步:点豆腐。

点豆腐是一个技艺很高的环节,按农家的习俗是用自家的酸水来点,点出来的豆腐鲜嫩结实、酸甜豆香。如技术不够怎么点也不结,往往一锅豆浆就白白废掉。有人为保证豆腐即点即成而用石膏点,石膏豆腐虽白嫩但缺乏韧性,容易破损,经不起制作酿豆腐时反复折腾,其味道与酸水酿豆腐相比也明显逊色。

第三步:压豆腐。

豆浆煮熟退火后就开始点豆腐压豆腐。点豆腐是在在大锅里按一定方向轻微转动,待其凝聚成白云状后立即停止,让其在禁止状态下继续集结。眼看白云状豆腐脑结紧水清后把它装到长方形花格木箱里,然后加盖重压,待水滴干后解开木箱,印有10等分凸痕的大块白豆腐大功告成。

第四步;花豆腐

一锅豆腐可制成10方白豆腐。首先将一方豆腐横刀破二,再在上面按一纵两横的刀法花成大小比火柴盒稍厚的十二等分,然后整齐排放在簸箕里。用细小扁平的竹篾条弯成半圆状,在火柴盒豆腐中间挖出一个外小内大的圆坑,以便酿馅。挖出的下脚料豆腐不能扔掉,等候把它捏成糊状,用来盖馅,变废为宝。

第四步:做馅

做馅关键要选好肉。选肉不要一味选瘦肉,瘦肉多了,酿出的豆腐吃起来会感到粗老。五花肉比较好,又不至于太腻,吃起来又滑又甜又香,非常可口。选好肉后,还配有其他作料,常用的有韭菜、大蒜、葱花、花椒等,有的富有家庭常常配上鱼虾、木耳、香菇、五香八角等(因人而异)。选好料后就与肉掺和在一起开始剁馅。剁馅一般用两把菜刀同时剁,双手此起彼伏,既有速度又有质量,一直剁到满意为止。

第五步:酿豆腐

把剁好的馅装在大碗里,用三个手指轻柔地抓起适量,塞到豆腐圆坑里,动作轻缓温柔,要保证馅塞得满而紧,而豆腐又不破损变形。以此类推把需要酿的豆腐都填完馅后,用下脚料豆腐捏成湖状,然后取适量把坑口一一盖上抹平即可。

第六步:煎豆腐

豆腐酿好后就开始煎。先用柴火把平底锅烧烫,放上适量菜油,加热待油散发香味后,就开始煎豆腐(先放上有盖的那一面)。刚上锅的豆腐不能乱动,待被煎的那面微微泛黄时,马上用木制锅铲轻轻松动四周,左右挪动其位置,片刻后翻转到它的正对面接着煎。为了使酿豆腐既有人为的芳香美味,又不失其原汁原味,一般只煎两面就可以了。

第七步;煲豆腐

酿豆腐煎好后,吃法也有讲究。为使酿豆腐充分吸饱馅里的肉汁及香料,要放冷水豆腐,同时锅里撒些盐、麻油、花生油或少许酱油等,用小火慢慢煲,待水烧开后,就可以享受香喷喷的酿豆腐美味了。

五. 四川省 凉山 雷波县 马湖鲶鱼

马湖鲶鱼

马湖鲶鱼为湖中天然鱼种,因水质清澈,无任何污染,属于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其鲜嫩不亚于江河中的细甲鱼。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凡是到马湖的游客,无不有口皆碑,流传甚广。马湖鲶鱼依然属川菜系列,其风味则是清鲜与醇浓并重,并以善用麻辣著称,一啤酒烹制,具有去腥保鲜的特点。

六.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荔波卜柚

荔波卜柚分黄皮红瓤和黄皮白瓤两种。果形正,色泽金黄,皮薄,核少,汁多,瓣大,酸甜适中,味鲜美,主产樟江两岸。

荔波樟江两岸,气候温热,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十分适合柚树生长。荔波县以本地优良品种嫁接培育的18号20号卜柚,质量超过沙田柚。后来,荔波又引进了广西沙田柚和福建蜜柚,建成了万亩蜜柚基地。荔波蜜柚汁多味甜,远近闻名,成了-货。

七.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枫叶黑糯饭

枫叶黑糯饭

魅力无穷的贵州荔波联山湾,不但以独特的灵山秀水和深厚底蕴的布依农耕人文著称于世,还以她的饮食文化让人流连忘返。

枫叶黑糯饭是难得的季节性美食佳品。每年四月中旬,联山湾的人们便相约上山采摘鲜嫩的枫树叶,经洗净、捣烂、凉晒、滤筛等简单加工后,将挤出的汁液浸泡糯米20-30分钟,用火蒸熟便可食用。用枫树叶汁液做染料蒸出的饭,不但有糯米的黝黑油亮感,还增加了植物的清香气息,口感软糯,味道微甘、平和醇正,柔嫩鲜美。这秀色可餐的黑色珍品既是人们味觉的感受,又是人们的精神享受。

枫叶黑糯饭是联山湾布依族人最喜爱的天然食品,它因取料方便,制作简单,所以食用习俗和制作方法世代传承,久盛不衰。人们都说这里的人民勇敢勤劳,这里的人民智慧长寿,不能不说与他们奇特的饮食有关......

曾有人为探寻联山湾老人的寿命与容颜,对他们奇特的饮食深入了解,且对他们爱恋的枫叶黑糯饭进行详细研究,发现原来在叶素中存在“长寿激素”,这便应验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称它“止泄益睡,强筋益气力,久服轻身长寿。”的说解。

枫树属落叶乔木,参天高耸,树龄可达一千多年。在联山湾的村口码头、高山林间都看到它的身影,它是布依族人民崇拜的神树。每年秋凉时节,枫树还给景区上演“红叶红满天”的独特景观。

愿游客朋友们游玩联山湾夏季风光时,不要错过当地独特美食--枫叶黑糯饭。

八.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荔波臭酸

臭酸又名丑酸,是荔波县最具特色的菜肴。北方有“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臭豆腐,荔波的臭酸则不仅闻起来臭,看起来也不新鲜,名儿也不雅,但吃起来却具有使人“一尝即喜,爱不释筷”的魅力。臭酸菜微酸奇香,十分开胃,因而很受食客欢迎。臭酸的做法是先制“酵母”,即将荤腥鱼肉煮熟后冷却,然后盛入坛里,密封,大约一个多月以后即成,越陈越香。煮臭酸菜时,舀一小碗臭酸“酵母”,配一小菜锅荤同煮,便成。随着火力的升旺,臭酸菜味四溢,外人闻起来说“不敢恭维”,吃过臭酸的人闻之,却口水都淌出来,为了保持臭酸“酵母”的数量,舀出一定数量“酵母”后,要将掺入新菜煮熟的臭酸菜在吃前舀出一小碗,冷却后复倒入臭酸坛内。要想臭酸“酵母”质量高、煮的臭酸菜味正而香,须注意0:一是制“酵母”的肉荤要多一些;二是每一个月将“酵母”全部倒出来,放锅内重煮一次,冷却后再装入坛内;三是注意密封和卫生,时时加坛盘水,不能使其干涸,并经常换坛盘水,保持卫生。荔波臭酸历史失考,但荔波县现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臭酸“酵母”。

九.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荔波布依族土花布

布依族土花布——土花布是布依族传统的工艺制品,据说已有千年历史。自种、自纺、自浆、自染、自织、自用,是荔波布依族土花布的六大特点。布依农家里,男女老少身上穿的衣裳、床上的铺盖、头上的帕子、脚下的鞋、上学的书包、姑娘的花袋等,无一不是土花布制成。走亲送礼的馈赠,也多半是土花布,新屋落成或娶亲嫁女时,从房梁垂挂到地面的土花布越多,主人越有脸面。

1984年,荔波土花布首次在春季广交会上展销,立即受到外商欢迎。并与日本、法国等外商签订了五批合同,试销了二千匹。1986年出口37000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