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阿拉善右旗元元土特产 阿拉善右旗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阿拉善右旗元元土特产 阿拉善右旗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9-28 10:02:59

一. 新疆 阿拉尔 大尾羊

大尾羊是全国闻名的优良羊种,其肉是上等的羊肉,就连尾巴油也肥而不腻,深受游客及当地人的喜爱。当地人风趣地说,阿勒泰大尾巴羊“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走的是黄金道”。当地人用大尾巴羊肉做成的手抓肉、抓饭等种类繁多的佳肴,款待四方宾客,成为阿勒泰特有的饮食文化。

二.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阿拉善左旗 蒙古佳肴羊背子

蒙古佳肴羊背子

羊背子,蒙古语称“乌查”或“秀斯”,是蒙古族居民最喜欢、最名贵的佳肴。只有在祭祀、婚嫁喜事、老人过寿或欢迎亲朋贵宾的宴席上才能见到,其做法和吃法都很讲究。

所谓羊背子,是按照骨关节部位,把全羊卸成七大件(除去胸叉),连头带尾入锅,添加凉水。切忌热水中下肉,热水煮肉肉呈红色。待锅开后,加入小许盐。煮肉时要把握好火候,肉刚熟即出锅。其肉不但脆嫩,而且味道鲜美,如果过了火候,肉则变老,口感不适,非得再回锅煮烂食用。肉出锅时,在大盘上先摆四肢、羊背颈胛、羊头放到羊背上,似羊的爬卧姿势。羊背子上席后,为表达礼节,尊贵的客人先用蒙古刀,在羊背上划一个十字形,然后,主人用刀从肥厚的羊尾巴上,划下一条十厘米左右的肥油,放在客人的右手掌上,请客人将此油吸入腹中,不得在口中咀嚼,并饮酒润喉。而后,客人就可各取所需,尽兴品尝。

三.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驼绒裤与驼绒马

驼绒裤与驼绒马

阿拉善双峰驼生长在高温60度、低温零下40度的极其恶劣环境中,特殊的生存环境造就了其特殊的精良品质。其绒毛长度胜过开司米,细度优于马海毛,具有吸湿防潮、阻燃、消音、抗静电的功能,被称为“安全纤维”、卓越的“温度调节器”。在历史上,阿拉善驼绒被赐名为“王府驼毛”,定为朝廷贡品。1988年,阿拉善驼绒又意大利荣获“国际阿米卡驼毛奖”。

阿拉善盟驼毛(绒)制品精选阿拉善双峰驼绒毛,经高温洗涤后加工制成,有马夹、棉衣、棉裤、防寒服系列、驼绒针织品、驼毛(绒)被胎、成品被系列等几十种产品,产品具有无毒、无味、无刺激,无任何副作用,防虫蛀,耐洗涤,防寒防潮、保暖、自然保健等特点,是关爱自己、孝敬老人、馈赠亲友理想的。多年来,阿拉善盟驼毛(绒)制品以其货真价实的产品,出类拔萃的品质,远销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全国几十个大中城市、地区。

四.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阿拉善左旗 阿左旗酥油

阿左旗酥油

酥油是鲜奶中的精华,含有生物有机体所必需的全部重要营养成份,最为珍贵,是招待贵宾或重大节日享用的昂贵食品。

酥油,古人称其为“醍醐”。元代把醍醐列入御膳用的“北八珍”之一,视为美食之珍品。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品尝过醍醐之后,即兴赋诗《大支寺赞公房》一首,赞曰:“醍醐长发性,饮食过扶衰”。酥油不但是美食珍品,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药用功能和广泛的实用价值。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兽一》中载:“‘醍醐,引寇宗曰:‘作酪时,上一重凝者为酥,酥上如油者为醍醐,熬之即出,不可多得,极甘美’。”酥油具有润肺止咳、滋补之功能。顾况在《行路难》一诗中云:“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醍醐灌顶”一词,可能由此而得出吧。佛教中常以“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大彻大悟,以达到最高的佛法境界。因此,酥油又是用以敬佛的最佳供品。在蒙古族居民的日常生活中,酥油是不可缺少的物品。

酥油珍贵,其制做方法必然古分讲究。先将刚挤的鲜奶,通过纱布几次过滤,经发酵使其成为酸奶。再挤两盆鲜奶,煮熟晾温,然后把两盆熟奶和一盆酸奶同时倒入奶筒,加盖密封,这时候,主人就开始用木棍,在筒内不断地上下搅动。如筒内的奶液太凉,就把奶筒放在阳光下或火炉旁加温然后再搅动,至到原本融在奶液中的奶油漂浮到上面。这时就揭开筒盖,用双手将油捧出放入盆内,再倒进凉水漂洗。由于奶油在凉水中要变硬,因此在漂沅的时候,要使劲捏奶油。经过数次漂洗,奶液与奶油完全分离,酥油就制做成了。一般百斤鲜奶仅能提取五、六斤酥油。为食用方便,主人常把酥油装进器皿或洗干净的羊肚内,并加以密封。若需长期贮存,把酥油放置在零下十五度的地方最为适宜。

食用酥油,或蘸到热馒头上,或搀进奶茶里,或佐以西餐,别有一番特殊的清香味道。

五.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阿拉善右旗 皮囊奶酒

蒙古奶酒所用原料取自内蒙古大草原每日清晨4--8时,纯天然无污染鲜牛奶。在元代宫廷秘法和牧区法酿制的基础上,依靠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无菌化接菌发酵,精心酿制长期窖存而成。酒体清澈透明、晶莹剔透。绵甜醇厚、乳香回味悠长。饮后不伤胃、不损肝、无异味、富含人体所需十三种氨基酸、二十多种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具有祛寒回暖、健胃开脾、营养滋补等作用。

工艺皮囊奶酒,包装发掘了传统蒙古民族文化,采用草原传统皮囊为材质,选料做工极其讲究,工艺精湛,品质表里如一,令人难以释手。是收藏和馈赠上品。

六.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阿拉善左旗 兴安盟黑瓜籽

黑瓜籽,一种形似黑色的籽实。俗称打瓜籽。黑瓜籽仁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淀粉等营养成份,是制作各种糕点、月饼、油茶面等食品常用的辅料。自治区黑瓜籽在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巴彦淖尔盟、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均有出产,年出口量在50万公斤左右。

七. 内蒙古 呼伦贝尔 新巴尔虎右旗 西旗羊肉

西旗羊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新巴尔虎右旗是呼伦贝尔草原的核心区域,牲畜头数达500万只。2010年,“西旗羊肉”通过了地理标识保护产品认证。

西旗羊肉富含高蛋白,低脂肪,瘦肉率高,肌间脂肪分布均匀,富有人体所需各种氨基酸和脂肪酸,容易消化,是制作“涮羊肉”和“手把肉”的最佳原料。

其干物质的含量最高可高达51.97%,比一般羊肉高4.59%。西旗羊肉肉质化学成份中,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低,脂肪品质好。肌肉的脂肪酸主要由-酸、软脂酸、硬脂酸、油酸和亚麻酸组成,占91.5%。西旗羊肉还含有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各种氨基酸含量较高、搭配合理,特别是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相对含量比其它羊肉高,使得西旗羊肉鲜嫩可口,味道特别好。西旗羊肉中谷氨酸的含量很高,羯羊肉为14.5mg/100mg,人体必需的几种氨基酸含量也很高,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的含量很高,羯羊肉为7.15mg/100mg,氨基酸的含量略高于一般羊肉,羔羊肉则明显高于一般羊肉。

新右旗(西旗)西旗羊肉,自古就享有盛名,据《扎莱诺尔文化之旅》、《新巴尔虎右旗志》、《蒙元文化》、《新巴尔虎蒙古族史话与民间传说》等书籍记载,呼伦贝尔名字就来源于新右旗,呼伦贝尔羊来自原蒙古羊。成吉思汗在呼伦湖畔迎亲时(《铁木真湖畔娶亲》)所吃的蒙古九珍中,蒙古羊就是其中一珍,九九全羊席和肉制品制成的馅饼,又香又脆,成吉思汗用赞叹口气称其为“长到十八岁吃过最香的饭”(《成吉思汗0湖畔娶妻》)。史载长春真人丘处机于公元1220年来到呼伦贝尔呼伦湖畔,平时以素为食的丘处机,吃了西旗羊肉后赞不绝口,并把呼伦贝尔白蘑和金针菇等做汤,将西旗羊肉切成片状一同放入锅内,待熟后沾腌制而成的野韭菜花而食,其味道别具一格。后来丘处机将此吃法传授给蒙古族人民(《木炭火锅涮羊肉》)。明朝明成祖来到呼伦湖畔祭敖包,他按照蒙古族习惯,把蒙古族最高的祭祀品呼伦贝尔羊用来祭祀,得到蒙古族牧民的认同,与当地人民产生了共鸣(《明成祖达赉湖畔祭敖包》)。清雍正十年(1732年)至清光绪六年(1880年),清朝为了加固边防,先后移住6000多人,其中把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移来自愿入籍的巴尔虎蒙古族2400人,按索伦兵制编成两翼八旗,称两翼八旗为新巴尔虎,通过放牧扩展了蒙古羊群。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有原国家副主席-、原国家领导人-、原天津市副市长孙海麟、0中央政治局华北局-李雪峰及全国知名人士叶圣陶、老舍、曹禺、梁思成、吴组缃、翦伯赞等前来参观视察,均对西旗羊肉给予了极高的赞誉。

截止2008年牧业年度牲畜头数达219万只,年出栏100万只,年加工羊肉产品20000吨,目前已经开发出几大系列、数十种产品,其中包括速冻精制羔羊肉卷、带骨羊排、净小腿肉、羊头肉、羊蹄等产品,远销北京、天津、上海、青岛、广东、河北、东北三省及韩国等国际市场,产品供不应求,深受客商和消费者的好评。随着旗里招商引资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西旗羊肉的市场和知名度不断的提高,市场需求量供不应求,呼伦贝尔羊以其独特的纯天然、无污染、无膻味,肉质鲜嫩的特点有效引起了国内国外游人的信赖。尤其经过企业国际体系认证和有机认证,此产品将大量打入国内国际市场,其前景大为可观。

八.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阿拉善右旗 阿拉善白绒山羊

阿拉善白绒山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阿拉善白绒山羊是内蒙古白绒山羊的一个优良类型。内蒙古白绒山羊是举世公认的珍贵畜种,所产山羊绒因纤维细长、手感柔软、拉力大、颜色正白而享有“纤维钻石”“软黄金”的美誉。

阿拉善地区自有史以来,当地牧民就有从事山羊业的生产活动,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阿拉善型白绒山羊属克什米尔绒山羊的一支,是在阿拉善特定生态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本品种选育)而形成的地方良种。1988年被自治区政府命名为内蒙古白绒山羊——阿拉善型,是内蒙古白绒山羊三大类型之一,属绒肉兼用型,以其绒毛细柔(绒细度为13—15um)、光泽好等特性驰名中外,曾荣获意大利“柴格那”绒毛奖和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在历史上,阿拉善白绒山羊绒被赐名为“软黄金”,定为朝廷贡品。阿拉善蒙古族冬季服饰、被褥、毛毡、面袋、绳子及山羊绒高端产品等生活生产用品多以阿拉善白绒山羊绒(毛)制成,因此产生了花色品种多样的绒毛制品、服饰文化。山羊毛、胡子可做狼毫、毛刷等生活用品,头骨、羊皮可做工艺饰品和纪念品。山羊奶和羊肉是当地传统饮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当地牧民喜爱将羊奶制成酸奶、奶酪、酥油、奶皮、奶茶、奶酒等食用。平日宴请则以手抓羊肉为主,还有血肠、“古日勒岱”、“祖日木”、“夏日子”、干羊肉、羊肉饺子等。在传统的那达慕盛会上与白绒山羊养殖文化有密切联系的表演和活动有:搓毛绳、骟羊、种公羊评比、宰羊(剥皮、洗杂碎、剔羊骨)比赛、撒羊拐等内容。阿拉善蒙古族还保留着传统的祭羊活动,它是一种集宗教信仰、传统生产、人文思想为一体的民间活动,分为祭公羊和祭母羊。

地域范围

阿拉善白绒山羊主要产自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阿拉善盟,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等三个现辖行政区域。包括巴彦浩特镇、额肯呼都格镇、达来库布镇等23个苏木镇。盟境西与甘肃省酒泉市、张掖市、金昌市、武威市、白银市相连,东南隔贺兰山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吴忠市、银川市、石嘴山市相望,东北与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鄂尔多斯市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地理坐标:东经97°10′—106°52′,北纬37°21′—42°47′之间,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貌特征:阿拉善白绒山羊体躯结构匀称,骨骼结实,四肢强健有力,公母羊均有角,额部有半弯形粗毛,须长颈粗,体形长方,全身被毛纯白,分内外两层,外层为有髓粗毛,长10—30厘米,内层为无髓绒毛,自然厚度4—5厘米,绒毛与粗毛混生,腰毛较短。公羊体重45公斤,母羊体重35公斤。 2、品种适应性:阿拉善白绒山羊体质结实,抗旱抗病能力强,耐粗饲、耐盐碱、耐酷暑严寒,在自然状态下适应范围广,通过长期进化,具备了稳定的生态性。 3、肉内在品质:阿拉善白绒山羊肉具有香味浓郁的特点、鲜嫩多汁、无膻味、肥而不腻、色泽鲜美、肉层厚实紧凑。鲜羊肉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不粘手,肌肉色泽鲜红或深红、有光泽、脂肪呈乳白色,肌纤维致密、坚实、有弹性、指压后的凹陷立即恢复;冻羊肉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或湿润、不粘手,肌肉有光泽、色鲜艳,肉质紧密,有坚实感、肌纤维韧性强。脂肪呈乳白色。每百克鲜羊肉中蛋白质含量高于16.00%,脂肪含量在3.00%左右,富含17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在29.62%左右。 4、安全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标准,强化对养殖区域的管理,严格执行NY5028、NY/T388、NY5045、GB5410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国家标准。

九.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苏尼特右旗 苏尼特羊肉串

烤羊肉串可以说是风靡全国的一种风味小吃,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烤羊肉串,是内蒙古的一种传统小吃。其做法是:把羊肉和羊油切成薄片,肥瘦搭配地穿在细铁钎上,放在长形的烤羊肉串炉上烤,然后撒些辣子面、精盐和孜然粉,数分钟即熟。其色焦黄、油亮,味道微辣,不腻不膻,鲜嫩可口。



在内蒙古无论到哪里都有烤羊肉串,现在饭店里做羊肉串,有了许多创新,除了一般的烤羊肉串之外,还有竹签羊肉串、网油羊肉串,有的还用油炸,原料基本差不多。有的在烤之前,把羊肉片拌上蛋清和荧粉做成的糊,这样烤出来的羊肉串更加鲜嫩。

十.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与其他民族一样,种类繁多,款式丰富,有着各自的图案形态和种类,在蒙古族佩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它天成一韵,构成了蒙古族银饰品朴素美观、繁复实用的民族民情,从纯真的纹样中,可以诠释和解读蒙古族佩饰的特点以及游牧民族文化的意韵和部落习俗,从中体察蒙古民族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蒙古民族酷爱装饰,银饰品也就成了他们美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高原,还是牧场,蒙古族群众佩戴银饰品都非常普遍,由于同一族属但部落不同,银饰品的种类、造型、图案和佩戴方式也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寓意和讲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使其成为蒙古族佩饰中的亮点。一件小小的头簪、发钗、挂件常常就是一件信物,承载着人生美好的回忆和永久的纪念。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对金银饰品的使用历史,在考古挖掘的匈奴墓中,就曾经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银饰品。唐代是银饰品制作的繁盛期,品类多,分布也广。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各部长达数年的纷争状况,加之与欧亚各国的贸易往来,蒙古地区日益成为金银的集散地,这为蒙古族银饰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到了元代后期,银饰品的制作逐渐商品化,从前只有富裕人家使用的银饰品,在民间也开始流行佩戴起来。与前期相比,这个时期的银饰品无论从内容图案,还是技术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银饰品的主题也逐渐增多,有花鸟鱼虫以及各种纹饰图案,还有诗情画意的词句,铸、刻、雕、焊技术等工艺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设计新颖,造型美观,每件银饰品上都有吉祥寓意,堪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进入明代,银饰品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除了官办的铸造局外,民间的银楼、银作坊也能制作和设计很多的银饰品。特别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银饰品的使用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了,不论贫富贵贱,女人戴银头饰、银首饰,男人腰垂银挂件已成时尚。蒙古族的银饰品,至今仍然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图案和纹样。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