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新疆特产一件代发和田大枣 购买正宗的新疆和田大枣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新疆特产一件代发和田大枣 购买正宗的新疆和田大枣更新时间:2022-09-14 03:57:59

一. 山东省 枣庄 薛城区 枣庄大枣

枣庄因多枣树而得名,枣树的栽培历史已有数千年,主要品种有圆铃枣、长红枣、冬枣等。枣除生食外,还可以加工成蜜枣、枣汁、枣酒等,具有养血安神、补脾健胃、降低胆固醇等作用

枣庄概况枣庄,是一方美丽、富饶、英雄的土地,位于山东省南部,东依沂蒙山,西濒微山湖,南接两汉文化胜地徐州,北临孔孟之乡曲阜、邹城。京杭大运河台儿庄段从南部穿过,68.5公里的河道,35平方公里的流域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总面积4550平方公里,人口360万,辖市中、薛城、山亭、峄城、台儿庄五区和滕州市。枣庄,处于“一山、一水、两汉、三孔”黄金旅游线上,是一座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新兴旅游城市。既有北方城市的豪放,又兼具江南水乡的秀美,素有“鲁南明珠”之称。旅游资源丰富,风景名胜众多,人文古迹荟萃,蕴藏着深厚的旅游发展潜力,新的旅游形象定位为“灵山秀水的铁道游击队故乡”。枣庄,山川秀美,环境优美。“天下第一崮”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山奇峰秀,林木葱郁,森林覆盖率97%,是令人向往的天然生态氧吧;入选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冠世榴园依山傍水,幽雅奇秀,是生态观光休闲胜地;具有千年历史古韵的滔滔古运河,宏伟壮丽,运河古镇风情浓郁,被世界旅游组织专家称为“京杭大运河仅存的清代运河文化遗产”;湖光山色的岩马湖是山东省十大水库之一和枣庄市最大的水库;风景奇绝的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被评为2002山东十大优秀新景点;具有万顷红荷、百里芦荡的滕州微山湖湿地被誉为“江北第一湿地”和中国“荷都”;以“旱海奇观”闻名的莲青山林荫如海,奇石林立;万亩长红枣园,花果飘香,被列为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自然风景迷人的龟山被列为省级地质公园。枣庄,自然景观优美,历史文化悠久灿烂,名胜古迹众多。这里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墨子的故乡。“自荐”而名传后世的毛遂,“凿壁偷光”的大经学家、西汉丞相匡衡,明代“博学宏词”的大文学家贾三近等历史名人,都是枣庄灵山秀水哺育出来的杰出人物。7300多年前的北辛文化遗址,古滕国、古薛国等众多古遗址,孟尝君父子田文、田婴墓和众多的汉墓及明永乐皇帝妃子权妃墓,全国汉画像石陈列之最的汉画像石,都是融人文之精华神奇魅力的体现。枣庄,不仅是绿色生态旅游的胜地,还是红色旅游的热土。近代有震惊世界的台儿庄大战,运河支队的英烈,鲁南战役的辉煌,更有闻名遐迩的铁道游击队的雄风,枣庄因此博取了“铁道游击队的故乡”的美称。如今铁道游击队纪念碑、群雕巍然屹立在美丽的微山湖畔。坐落在风景如画的古运河畔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再现了当年参加台儿庄大战的爱国将士浴血奋战的宏伟场面。2005年,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台儿庄大战纪念地被列入全国100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枣庄市与井冈山、西柏坡、延安一起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重点调度的20个红色旅游城市。近几年来,枣庄结合城市经济转型,不断加大投入,着力将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优化旅游环境,加快旅游设施和景区景点建设步伐,形成了以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台儿庄大战纪念地为主的红色旅游片区,以红荷湿地、大运河、运河古镇、岩马湖为主的亲水旅游片区,以莲青山、抱犊崮、熊耳山、龟山、周村水库为主的休闲度假旅游片区,以冠世榴园、万亩枣园、洪门葡萄村为主的农业生态旅游片区,以墨子故里、薛国故城、北辛文化遗址、毛遂、孟尝君墓为主的古文化旅游片区。在市内旅游线路上,形成了从红荷湿地沿大运河至台儿庄、冠世榴园、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再到抱犊崮、熊耳山、莲青山、滕州古文化旅游区的两日旅游环线。鲁南沃土为根,滚滚运河为脉。枣庄盛景美不胜收!

好客枣庄,邀您品尝正宗大红枣

二. 新疆 哈密市 伊州区 哈密大枣

哈密大枣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哈密栽培大枣已有两千年的历史,清代曾作为皇宫的贡品,以其个大、皮薄、核小、肉厚、颜色好、含糖量高,干而不皱等优点,在国内外市场上驰名。哈密大枣既可鲜食、又可煮食、作枣泥、枣羹等,特别是做八宝饭、煮稀饭,味道更美。

哈密日照长,幅射强,积温高,温差大,适合大枣等果树的生长。尤其是在哈密市五堡乡,大枣树根系发达,在沙地、荒地、一般盐碱地上都可以生长结果。它初夏开花,九月果熟,树上宛如挂红玛瑙,流芳溢香,光彩夺目。一个个红艳艳,光亮亮,大者如核桃,群众称它为“红宝石”。据清代文献记载“枣大疑仙种”。

哈密大枣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滋补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较高的糖分。干枣、鲜枣含糖量分别为37%、70%,维生素C含量要比苹果含量高七八十倍。鲜枣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比各种蔬菜和其他水果都高。另外哈密大枣含有药用价值的月桂酸、豆冠稀酸和油酸、花生酸、亚麻酸等,具有补脾益气,润肺生津,养颜驻容,延年益寿之功效,素有哈密大枣“天下一绝”的美称。

哈密大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沁城乡、乌拉台乡、大泉湾乡、陶家宫乡、回城乡、花园乡、南湖乡、二堡镇、五堡乡、西山乡、德外里乡、柳树沟乡、七角井镇、天山乡、白石头乡以及农十三师红星一场、红星二场、红星四场、火箭农场、柳树泉农场、黄田农场等乡镇和团场现辖行政区域。

三. 天津市 蓟州区 蓟县大枣

蓟县大枣所含营养丰富。主要产自北部山区乡镇,它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纤维素;多种氨基酸及钙、磷、铁、钾、钠、镁、氯、碘、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C、维生素P、维生素E等。所含维生素C,每100克鲜枣达380-600毫克,是柑桔含量的11-20倍,是苹果和梨、桃含量的100倍左右,所含维生素P也居百果之冠。故享有“天然维生素丸”之赞誉。



大枣不仅是营养丰富的美食,而且是一种用途广泛的良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汉代被誉为“医圣”的张仲景在他所著《伤寒论》中,列有113个处方,其中有63个配用了大枣。综合历代本草认为,大枣味甘,性湿,功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滋心润肺,养血安神,悦颜色,通九窍,助十二经,和百药,久服轻身延年。民间有“每天吃枣,郎中少找”之说。而鲜枣性凉,“生食损脾作泻”,一次不宜吃得过多。

大枣、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能;红枣含有蛋白质、脂肪、醣类、有机酸、维生素A、维生素C、微量钙多种氨基酸等营养成份。别山镇金丝小枣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越,在京津地区早有盛誉,是枣类之精品。掰开半干的红枣,可清晰地看到粘连果肉的缕缕金色糖丝,拉伸延长二三寸而不断,故名“金丝小枣”。 蓟县别山金丝小枣

蓟县酸枣汁采用北部山区野生酸枣精致提炼而成,营养价值及口感俱佳。


四. 新疆 和田 皮山县 皮山山药

皮山县农牧业生产历史悠久,在汉唐时代就已成为富庶的农业区。境内农业始于汉代以前。至汉代,中原地区农具和耕作技术的传入,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隋唐时期葡萄瓜果、棉花种植、植桑养蚕已较普遍。近代以来的70年初就有关于河南籍老军垦人在皮山县试种河南铁棍山药的历史,但因漫长而落后的生产关系、不安定的社会环境、常驻人口结构的变化、制约着皮山县农业的发展,但一直有农民特别是汉族农户种植山药,大都自产自销,种植面积大约50亩。80年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年产承包责任制,皮山县山药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达到150亩左右。近几年来,皮山县开始实行推广山药浅土层定向滴灌独一无二的栽培技术,让山药在模具里生长发育成熟,横向种植生长,外面粗大整齐,确保了山药的高标准、高质量。皮山山药的品质又进一步提升。皮山山药已是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的一个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年种植面积已达5000亩,计划到2015年达到6000亩,年产值7000多万元,已成为全县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所在地域: 新疆

申请人: 皮山县山药协会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皮山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昆仑山北麓,是和田地区的西大门,东与墨玉县、和田县接壤,西与叶城县相连,县境南北长423公里,东西宽67.5-144.5公里,总面积4.14万平方公里,平川地带海拔1250-1400米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地域范围为皮山县辖区所有平原区乡镇,即固玛镇、科克铁热克乡、木奎拉乡、乔达乡、木吉乡、藏桂乡,共6个乡镇81个行政村,保护范围位于地处东经77°31′至79°38′,北纬35°22′至39°01′之间,总面积333.3公顷,年产山药15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山药外观表皮浅黄、根毛稀短、条形圆直、长度一般80-120厘米,中段直径一般3.5-7厘米,质地硬实、肉质雪白色细腻,致密,具黏液,丝度长,口感面、甜、香、润。(2)内在品质指标:山药含有蛋白质、淀粉、粗纤维、总皂苷、人体需要的18种氨基酸及钙、钾、镁、硒、钠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很高。其中蛋白质含量达1-2(g/100g),灰分0.8%-1.2%,脂肪0.005%-0.012%,粗纤维0.35-0.6%,碳水化合物11%-13%,淀粉6-9(g/100g),总皂苷0.35-0.45(g/100g),钙145-160(mg/kg),铁为0.4-1.3(mg/kg),钾3800-4000(mg/kg),磷380-410(mg/kg),锌1.8-2.3(mg/kg),铜0.2-1.1(mg/kg),镁380-420(mg/kg),锰0.3-1.1(mg/kg),硒0.015-0.027(mg/kg),钠580-620(mg/kg)。山药性甘味平,入肺、脾、胃,有健胃脾、补肺、固肾、益精、延年益寿等的功能。 (3)安全要求:安全符合《NY5221-2005无公害食品薯芋类蔬菜》标准。

五. 新疆 和田 墨玉县 墨玉核桃

墨玉核桃是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的。墨玉县核桃成熟期早,口味好,含油量高,经济价值比老品种核桃高出2至3倍。

近年来,墨玉县加大了林果业结构调整力度,全县林果业得到了大规模发展,初步形成以“核桃、红枣、葡萄”为主的产业格局,特别是核桃产业种植面积已达到41万亩,其中挂果面积21.6万亩,经测产,今年全县核桃产量可达2.1万吨,总产值逾5.46亿元,农民核桃人均纯收入有望突破1000元,核桃已发展成为广大农牧民丰产增收的支柱产业。

六. 新疆 和田 墨玉县 艾得来丝绸

新疆的艾德来斯绸按传统的名目可分为四大类,即黑艾特来斯、红艾将来斯、黄艾特来斯、莎车式艾特来斯。

艾得来丝绸是新疆极富民族特色的独品,是维吾尔族妇女最喜欢做衣裙的绸料。有两大产区:一是喀什、莎车的绸,以色彩绚丽、鲜艳著称。图案细腻严谨,常用翠绿、宝蓝、黄、青莲、桃花等颜色。二是和田、洛浦的绸,则讲究黑白效果,虚实变化,纹样粗犷奔放,色彩简单富有变化。

艾德来斯绸以生丝为原料,取其弹性好,拉力强,宣有光泽,着色性能好的优点,织成丝绸,轻薄而柔和。其最大特点为印染工艺采用古老的扎经染色法,即在经纱上扎结染色,先按图案要求,于经纱上加以布局、配色、扎结,然后分层染色、整经、织绸。此种染色,通过染液浸润,可使图案轮廓有自然形成的色晕,各种颜色呈现出参差错落、疏散而不杂乱的效果,这既增强国案的层次感,又形成纹样富有变化的特色。

艾德莱斯绸图案纹样据说是古代维吾尔人信奉萨满教崇拜树神、水神的宗教意识的反映,也有人说是巴旦木纹、梳子纹以及民族乐器变形纹样。

维吾尔族妇女十分喜爱的丝绸料,以色彩绚丽、鲜艳著称。用色反差大,对比强烈。它常用翠绿、宝蓝、黄、青、桃红、紫红、桔、金黄、艳绿、黑、白等色;图案结构细腻、紧凑、严谨,色彩强烈、透明、逼真,再现了大自然中光和色的美感。

艾特莱丝绸质地柔软,轻盈飘逸,尤其适于夏装。布料一般幅宽仅40厘米。图案呈长条形,有的呈二房连,错落有致地排列;有的为三方连,交错排列。艾特莱丝绸色泽十分艳丽,与沙漠边缘单调的环境色彩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维吾尔族人民对现实和未来生活的热恋和追求。艾特莱丝绸基本为四大类型,按色彩分为黑艾特莱斯、红艾特莱斯、黄艾特莱斯,另外还有多色调艾特莱斯。各种绸的基色为一种,但又恰到好处地搭配其他色彩,以凸线图案、纹格,艳丽中不失端庄,飘逸中不是稳重。黑艾特莱斯制造历史最为悠久,在民间被称为“安集延艾特莱斯”。这种艾特莱斯多制作成中、老年妇女的服装。安集延是乌兹别克斯坦的一个城市,历史上由于和田与中亚关系密切,曾有大批乌兹别克人到和田定居,和田称他们为安集延人。至今和田还有不少人在自己名字后边缀以“安江”(即安集延),表明自己是乌兹别克人的后裔。黑艾特莱丝绸为何称安集延艾特莱斯?有的说这种图案从乌兹别克斯坦传来,有的说是和田艾特莱丝绸经过了乌兹别克斯坦工匠的改进,有的说和田的安集延人多穿这种衣服。红艾特莱丝绸,图案为红色,底色用黄色或白色。色彩鲜艳,富于青春气息,因此,深受姑娘和少妇的喜爱。黄艾特莱丝绸图案为黄色,在各种底色的衬托下庄重而典雅,显示一种富贵气息。这种艾特莱斯多制成中青年妇女的服装。还有一种为混合式,维吾尔族称买利奇满,把各种基色有规则地进行排列,或造成强烈对比,或呈现舒缓的变化。艾特莱斯除这四大类型外,最近几年又出现蓝艾特拉埃斯、绿艾特莱斯等。其中绿艾特莱丝绸多为学龄前儿童女装。这几种新品种尚不成系统,有的按其色彩的调配,分别归于上述四种类型。

艾特莱斯绸图案富于变化,样式很多,采用植物图案的有花卉、枝叶、巴旦木杏、苹果、梨等。采用饰物图案的有木梳、流苏、耳坠、宝石等。采用工具图案的木锤、锯子、镰刀等,采用乐器图案的有热瓦甫琴、独它尔琴等。其他还有栅栏、牛角等。各种图案具有强烈和田地方特色,是和田人民生活美在服装上的艺术反映。图案中瓜果、枝叶运用得较多,表现了和田是瓜果之乡这一特色。采用的热瓦甫琴、独它尔琴图案较普遍,显示了和田歌舞之乡的特色。另外,和田维吾尔族妇女喜爱的饰品也多有表现。有的图案较为直观,很容易辨认。有的图案则运用强烈艺术变形,辨认就不那么容易了。图案一般是从上至下按规则排列,如把花瓣、栅栏、独它尔琴,耳坠组合为一组,两侧再配以流苏等纹样。

艾得来丝绸是新疆极富民族特色的独品,是维吾尔族妇女最喜欢做衣裙的绸料。有两大产区:一是喀什、莎车的绸,以色彩绚丽、鲜艳著称。图案细腻严谨,常用翠绿、宝蓝、黄、青莲、桃花等颜色。二是和田、洛浦的绸,则讲究黑白效果,虚实变化,纹样粗犷奔放,色彩简单富有变化。

艾德莱斯绸图案纹样据说是古代维吾尔人信奉萨满教崇拜树神、水神的宗教意识的反映,也有人说是巴旦木纹、梳子纹以及民族乐器变形纹样。

艾德莱斯绸-历史

古代和田,是丝绸之路南路的交通枢纽,是重要的丝绸集散地,是西域三大丝都之一。公元前二、三世纪和田的丝绸贸易就已兴旺,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贸易更加繁荣,唐代进入鼎盛时期。据记载南北朝时期一批过境商人,一次就运输丝绸4300多匹。大批的中国丝绸主要经丝绸之路南路运往中亚、中东直到地中海沿岸国家。"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不绝于时月"。和田在丝绸交易上的历史地位久享盛名。唐代和田地产的"施绸"多销往中原,为中原王朝的王公大卿所抢购。

七. 新疆 和田 皮山县 和田玉枣

和田玉枣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田玉枣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和田玉枣,顾名思义产自美玉丝绸的故乡——新疆和田。种植基地是世界最著名的“水果优生区带”。和田地区所处的北纬36°59′50″-37°14′23″的纬度位置,是世界水果专家公认的“水果优生区带”,和田玉枣30万亩无公害种植生产基地,位于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正是位于这个纬度所处区域。从内地主产区“远嫁”到新疆和田的娇小枣树苗木,蜕变成婀娜的和田玉枣,这样炼就而成:

土壤:亘古无污染的辽阔沙质土壤,是红枣纯天然的保证

日照:日均长达15小时的充足日照,使枣树光合作用更充分

温差:昼夜近20度的温差,使红枣的营养成分存储更多

无霜期:全年长达220余天的无霜期,使红枣的成熟时间更充裕

灌溉:万年昆仑山冰洁雪水的浇灌,使红枣矿物质含量更丰富

天然的无公害栽培环境

上述这些内地鲜有的自然环境和独特气候,使得果树没有病虫害发生,因此不需要对枣树喷洒任何农药,这给“和田玉枣”的生长创造了一个天然的而无公害栽培环境。

和田玉枣与同类产品相比较

*果形更大,果实颗粒变得异常饱满

*口味更加甜醇

*果肉更加厚实

*果皮轻薄

*果核小

*红枣的营养价值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和田玉枣通常按星级分:三星、四星、五星、六星

地域范围

和田御枣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和田地区洛浦县布亚乡、纳瓦乡、山普拉乡、恰尔巴格乡、杭桂乡、多鲁乡、洛浦镇、拜什托格拉克乡、阿其克乡、良种场共计八乡一镇一场。东起拜什托格拉克乡、山普拉乡英兰干村,南起纳瓦乡、山普拉乡1、2、3、4管理区,西起布亚乡、恰尔巴格乡,北起多鲁乡、杭桂乡、洛浦镇。地理坐标位于:东经79°59′-81°83′,北纬36°30′-39°29′,保护面积2000公顷,年产量1.3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洛浦县“和田御枣”果形大,有圆柱形或倒卵形,皮薄、肉厚、口感甜醇,平均单果重22g,橙红色,品质上等。 (2)内在品质指标:和田御枣营养和保健价值极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素有“天然维生素丸”之美称。其可溶性固形物可达27-32%,维生素A含量4-6(ug/100g),维生素B含量40-50(ug/100g),还原VC达20-25(mg/100g),含钙210-230(mg/kg),磷330-360(mg/kg), 镁100-120(mg/kg),铁8-11(mg/kg),铜1-2(mg/kg),锌2-3(mg/kg)。 3、产品质量安全规定,符合《无公害落叶核果类果品》(NY 5112-2005)标准的安全要求。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在种植区内,土壤类型主要是棕漠土,其理化特征表现为:棕漠土地表有覆砾,剖面中也都含有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砾石,表层植被覆盖度极低,几乎裸露。

种植区位于昆仑山北麓,在地貌上属山前砾质倾斜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倾斜,坡降为2.5‰。

(2)水文情况:枣树有抗旱、耐涝的特点。作为垦区唯一地表水资源的喀拉什河(以下简称喀河)发源于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其补给来源是冰雪融水为主、降雨补给为辅,多年平均径流量71.48亿立方米,平均流量为69.5m3/s。采用以色列先进的滴灌技术灌溉。

(3)气候特点: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种植区内降水稀少、干旱多风,气温变化较大,昼夜温差大、年温差悬殊。

据墨玉县气象站资料:种植区历年平均气温为12.1度,七月平均气温24.4度,一月平均气温-6度,极端最高气温42.7度,极端最低气温-23.7度;无霜期为210.4天,冻土深度77cm,最大积雪厚度28.29mm,降水多集中于5-7月,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多年平均降水量32.6mm;蒸发极为强烈,多年平均蒸发量2575.7mm。多风沙,风季主要在春、秋两季,主风向西北风、西风,风速平均为2m/s,最大可达25m/s,多年平均沙尘暴天气32.9天,浮尘天气每年多在150-260天,平均大风天数11.5天,并集0现在四月中旬至五月中旬。

(4)人文历史情况:新疆从西汉“丝绸之路”开通之后,历朝历代在此垦荒种田,红枣被逐步引进种植约有上千年的历史,并逐步形成哈密、和田、喀什、阿克苏等戈壁沙漠地区特有的红枣品种。和田古称“于阗”,历史上曾与疏勒、安西、龟兹并称为安西四郡,是新疆最南端的城市,是“丝绸之路”南道人类活动的重镇。西域的玉石、宝马、瓜果经由这里传到中原,中原的丝绸也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域。早在商周时期,古于阗就和中原有过物质交流。公元前68年,汉宣帝“遣卫司护鄯以西之诸国”,于阗正式纳入汉朝中央政府的统辖之下。古于阗是西域最早的佛教中心,有丰厚的佛文化遗产;许多著名高僧如晋时法显、唐时玄奘都曾涉足和田。和田气候温暖,丰富,民风淳朴,素以“金玉之邦、粮棉之仓、丝绸之路、瓜果之乡著称于世。《梁书》记载于阗“其地多水潦、沙石、气温宜稻、麦、蒲桃。国人善铜器………果瓜菜与中国等(同)”。《隋书.西域传》载:“土多麻、麦、粟、稻....多园林”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也说于阗“宜谷稼,多种果”。在已发掘的洛浦山普鲁古墓葬中(战国至三国时期)出土了桃、杏、酸梅等果核。在民丰尼雅遗址中,曾发现桃、杏、葡萄、梨、沙枣等水果。佉卢文书还记载精绝(今民丰县境内)国出土石榴。这些记载和出土文物证实,于阗的园艺非常发达。

和田地区现辖和田市、和田县、皮山县、于田县、墨玉县、洛浦县、策

勒县、民丰县和兵团十四师。策勒县古时曾经有过种植红枣的悠久历史,种植的红枣主要以赞大枣、灰枣、酸枣、鸡心枣、金丝枣等品种为主,但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只是作为维吾尔族人一种鲜食果品。解放后,由于和田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光热资源优势以及适宜红枣生长的土壤条件,红枣种植规模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以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林业事业的投入,兵团十四师把发展红枣作为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紧紧把握政策和机遇,大规模发展特色林果业,使红枣种植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种植面积已扩大到10余万亩,今后还将继续扩大种植。和田地区的长日照、强辐射、高积温和温差大等特点,使得所产果品个大、味甜品质优良,在国内外果品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和田玉枣还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枣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荣获金奖。

八. 新疆 和田 和田一牧场雪菊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一牧场位于新疆南部,和田地区策勒县境内,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缘,昆仑山西北坡,三面环山,上至雪线、下连戈壁,属高山、中山及低山带地貌分区,海拔在2300-4500米之间。团部及下辖六连驻守在2300米的低山地带,其他团属4个连队分布在海拔2800-3400米的中山地带,雪菊种植分布在海拔2300-2800米之间。团部周边的六连种植面积最大,约有1000亩,其他4个连队合计约500亩。一牧场属温带或寒温带气候;低山至中山带(雪菊种植区)全年平均气温12.2℃,极端最高气温34℃,最低气温-25℃;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10—15℃),无霜期150天。独特的纯天然生长环境、肥沃的昆仑牧场以及15℃昼夜极限温差,使得这里远离病虫害和农药残留的污染,生产的雪菊品质优良、气味幽香不绝,入口甘绵不断,同时富含人体所需的总黄酮、总皂甙、蛋白质、糖类和微量元素钙、铁、镁及15种氨基酸,尤其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和其他菊花中罕见的“胱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和甘氨酸的含量也很高。因此,一牧场生产的雪菊是雪菊家族中的“菊中精品”。每当收获季节,内地客商纷至沓来,产品供不应求。

三.地域范围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和田一牧场雪菊产区位于和田地区策勒县境内,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喀喇昆仑山北麓山地区,东西长110公里,南北宽30-40公里。距和田市210公里,距策勒县100公里。地理坐标:东经81°02′-81°07′,北纬36°18′-36°30′,地域保护范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一牧场5个农业连队,雪菊种植面积1500亩,年产雪菊52500公斤。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一年生草本,株高30-60厘米,茎平卧或斜升多少被毛;叶菱状卵形或长圆状卵形,头状花序,有细长的花序梗,舌状花黄色或舌片基部褐色,舌片倒卵形,长8-15毫米,筒状花红褐色,窄钟状,长约3毫米,花蕊棕色,花蕾较小,花瓣厚实。花朵经沸水冲泡后,汤汁自然呈现出犹如琥珀一般的绛红色,淡稠适中、红润剔透,耐泡。鲜食率93%,制干率55-60%,为优良的鲜食、制干兼用品种。(2)内在品质指标:和田一牧场雪菊中的蛋白质、糖类和微量元素钙、铁、镁及氨基酸含量远高于其他菊花品种,尤其富含其他菊花中罕有的胱氨酸,同时,苯丙氨酸、赖氨酸、甘氨酸含量也高于其他菊花。经测定每100g产品中蛋白质≥8.0g/100g,总糖≥12.8g/100g,总氨基酸≥5.0g/100g;另外,一牧场雪菊还含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中每100g产品中总黄酮≥2.5g/100g、总皂甙≥0.65g/100g。而黄酮类化合物在抗氧化、抗衰老、抗炎、抗菌、抗病毒、抗心肌缺血、降血压等多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3)安全要求: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食品质量安全有关规定执行。产地环境符合绿色食品NY/T391产地环境技术条件;投入品使用符合绿色食品NY/T393农药使用准则、NY/T394肥料使用准则,产品符合绿色食品的标准。

九. 新疆 和田 于田县 大叶紫花苜蓿

于田县是大叶紫花苜蓿的产地,该县地处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管辖地域,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南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于田县在全地区七县一市中的叶紫花苜蓿长势、品质最佳,种类最齐全,因而,于田县以大叶紫花苜蓿种植面积及产量为闻名,在于田县山区就有种植40余年的大叶紫花原种苜蓿,据最新数字表明,大叶紫花苜蓿在我国西部的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于田县的地形是南北长,成带状。地势南高北低,具有鲜明的垂直地带差异。东西为砾1壁所环绕,水平差异不太明显。南部山区有草原,山间河谷开辟为农田。中部平原绿洲,土层深厚,地势平坦。北部沙漠区有较大面积的平原和荒漠天然森林。

于田县南靠雄伟的昆仑山与西藏自治区改则县、日吐县。北临浩瀚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沙雅县接壤,东连民丰,西邻策勒。克里雅河由南向北纵贯全境。形成南北长约466公里,东西宽30至120公里的长带牛腿形状。土地面积3.95万平方公里,折合为5925万亩,占自治区总面积的2.38%。绿洲面积1773平方公里,合356.95万亩。现有耕地38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85亩;总人口20.97万人,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县城驻木乃尕拉镇,距和田市177公里。沙漠和戈壁占全县总面积的62.7%,山区占总面积的31.3%,绿洲占总面积的6%。

和田大叶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很高,粗蛋白、维生素和矿质含量丰富,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较齐全,动物必须的氨基酸含量高,适应性好,各种家畜喜食,嫩苜蓿可以做为畜禽良好的蛋白质,维生素补充料。

十. 新疆 和田 墨玉县 吾麻什

“吾麻什”是南疆和田地区维吾尔人常吃的一种粥,用玉米面做成,除了放盐和洋葱外,不再放任何佐料。一般用作早餐。

讲究的“吾麻什”,首先用白面和成很硬的面团,用刀切碎,再用筛子把切碎的面放在筛子上,用手挤压,使面团成小麦大小的面蛋。然后再作汤,汤是用羊肉、西红柿、土豆、卡玛古勒等蔬菜作成的,味道很鲜美,一般多给老年人、小孩或病人食用,但在过“乃孜尔”时也常做这种汤来招待客人。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