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怎么介绍绍兴的特产 绍兴的土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怎么介绍绍兴的特产 绍兴的土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09-11 14:40:17

一. 贵州省 毕节 织金县 贵州织金的特产-血豆腐

贵州织金的-血豆腐等系列腊味食品系清代兵部尚书总督太子少保丁宝桢家乡对皇宫的贡品。每年腊月间,将山区农家的肥猪屠宰、切块成片加以秘方香料腌制而成,将猪血与酸汤豆腐揉捏成丸; 然后皆以独特的方法熏制,食之肥瘦相宜不腻,味美异香爽口,是享誉全国的地方之一。
贵州织金风味土制烟熏血豆腐忠于传统,用料考究,加工精细,质量上乘。是山外赤子倍加珍视的家乡美味,亲友之间馈赠表意的上佳礼品。备受前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一织金洞旅游观光的中外来客普遍赞赏。

二.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虫类美食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捕蝉是在夏季,每天傍晚,蝉群落在草丛中时,蝉翼被露水浸湿,不能飞起,妇女们就赶快把蝉拣入竹箩里,回后后入锅焙干制酱。蝉酱有清热解毒,去痛化肿的医疗作用。

傣族人普遍喜食蚂蚁蛋,经常食用的是一种筑巢于树上的黄蚂蚁,取蚂蚁蛋时,先将蚂蚁驱走,然后取蛋,蚂蚁蛋大小不一,有的大如绿豆,有的小如米粒,洁白晶亮,洗净晒干,与鸡蛋一起炒食,其味鲜美可生食又可熟食,生食时制酱,熟食时用鸡蛋穿衣套炸,常用的酸果、苦瓜、苦笋、冲天椒,辅以野生的花椒、芫荽、蒜、香茅草,风味纯正,清洁卫生。

三.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元红酒(又名“状元红”)

产地:中国浙江绍兴。历史:远在春秋战国时代绍兴就开始酿酒。但绍兴酒真正确立地位,是在距今1500年左右的南北朝。 自五世纪以来,绍兴酒已成名酒。据《会稽县志》记载:“越酒行天下,其品颇多,而名老酒特 行……。”会稽就是现在的绍兴,绍兴酒古称“越酒”。据传说,绍兴县城出现规模较大的酿酒作 坊是建于1662年的“高长兴酿坊”,1900年前后,酿酒坊曾达到2000家,分布于整个绍兴县境, 年产量最高达六万吨。特点:酒精浓度较低,酒味醇和,刺激性小,营养丰富。 工艺:绍兴元红酒是采用精白糯米、优质小麦和鉴湖名水为原料,按一定的水、饭比例酿制而成。元红 酒发酵完全,残糖少,酒液呈橙黄色,透明发亮,具有独特的芬香,酒味甘爽微苦。酒度为十六 度左右,总酸度在0.45%以下,属干型酒类。它既是饮料酒,又是作料酒。生产企业:中国浙江绍兴酿酒总厂。奖项:绍兴元红酒在1979年和1983年举行的第三、四届全国评酒会上连续被评为国家优质酒。1984 年,在轻工业部举办的酒类质量大赛中,荣获金杯奖。( 绍兴)

四. 浙江省 绍兴 诸暨 马剑馒头

马剑馒头是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马剑镇的特色小吃。马剑馒头,以面粉为主要材料,以酒酿发酵,没有任何的食品添加剂。馒头色泽亮丽,但不是像劣质的馒头暗淡无光,或色泽过于亮丽。其形丰满,入口香醇。

马剑馒头,又名浦江馒头,以其出自浙江诸暨市马剑而名,又因马剑曾受辖金华浦江县,故又名浦江馒头。现正宗的马剑馒头,只产于马剑镇上人家,其他地方所制,皆不得其味。

马剑馒头与普通馒头制法不同,外面的馒头多用发酵粉做, 而马剑馒头却用酒糟替代发酵粉的。他们有特殊制作工艺, 别人就是偷了拳头,也难学会。因而,马剑馒头非比寻常,看起来又松又软,活像一个个充了气的球,还带点酒酿的甜润,不仅口感好,且清香扑鼻。马剑馒头制作方法配料不同,一般不易变质,只要把冷却的馒头放在冷柜里,一般可放上几天都不变质。想吃的时候,再放进锅里蒸一下,立时复原如初。

吃马剑馒头有讲究,才能品出滋味。先把馒头掰开,将咸菜焖肉夹在馒头中间,大口咬着吃,汤卤会渗出,才能感觉出滋味。

如果想吃到真正的马剑馒头,以为到马剑走一趟为宜。以便领略马剑山水田园风光,一边享用马剑馒头的诱人品味,再泡上一杯马剑香茗,约四五好友,叙述畅谈,不乏为人生一大享受!

五.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老酒

绍兴老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绍兴酿酒已有2500年的历史。据《吕氏春秋》记载,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能酿造精良美酒了。“投醪河” 的故事便是一个佐证。公元前 473年,越王勾践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后,亲征伐吴,师行之日, 将越国父老送来的美酒投入河中,与士卒共饮,将士们深感恩德,无不用命。终于大破吴军。至今,绍兴城南 犹存的投醪河便名出于此。南北朝时,绍兴酒被列为贡品,到了唐宋两代,绍兴老酒更是越酿越精,遐迩闻名
此后,在1910年的南洋劝业会,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赛会和1925年的西湖博览会上,绍兴老酒都获得了特等奖 状与金牌。建国后,绍兴老酒是全国18大名酒之一,每届全国评酒会均被授于质量金牌奖、1984中夺得全国金 杯奖。1985年在西班牙马德里国际酒类大奖赛中又荣获金牌奖章。绍兴老酒用精白糯米、优质小麦为主要原料, 汲取得天独厚的鉴湖之水酿制而成。同时,采用不同的配料和酿制方法,分加饭、元红、善酿、香雪、花雕等 品种,各种酒具有其独特的风味,是饮料酒中之佳品,用绍兴老酒作调料煮饪菜肴能增添美味。绍兴酒也是配 服中成药的理想药引。绍兴酒出口近30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外销量5000吨以上,占我国黄酒类外销的首位。( 绍兴)

六. 浙江省 绍兴 嵊州 嵊州领带

嵊州领带

蓬勃发展的嵊州领带行业,起源于改革开放之初,内地“西服热”的兴起。1985年,嵊州籍港商卢陆看准时机,在嵊州创办了首家领带企业——浙江省佳友领带有限公司,成为嵊州领带的第一粒“火种”,也成了浙江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从此星星之火逐渐在嵊州蔓延成燎原之势,嵊州出现了一家又一家领带企业。而中国领带城也随之崛起,并三次变迁与发展,为拓展领带的销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嵊州的领带“系”住了大半个中国。按嵊州领带年产量来推算,每5个中国男人的脖子上,就有4个系着嵊州领带;每3个穿西服的“老外”中,则有一个靠嵊州领带打扮。

于是嵊州人开始描绘更为宏伟的蓝图:把嵊州建设成为国际性领带都市。

单纯的质量扩张造就不了“国际领带都市”,关键是要在质量和品牌上实现新突破。于是嵊州人花巨资引进了一批世界一流织造、后整理设备,使领带的制作工艺和面料质量逼近了世界水平。而领带作为一种服饰,其旺盛的生命力还取决于花色的多变。嵊州现已具备日产1000个领带花型和24个小时完成从设计到一个产品问世的能力。

产品品质提升的结果是,八十多家国内外著名服装企业被吸引到嵊州来定牌加工领带。“金利来”来了,“鳄鱼”来了,“华伦·天奴”来了,“皮尔·卡丹”来了。不过,“创牌是金”,嵊州领带企业已不满足于赚取微薄的加工利润,而是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实现效益最大化。中国服装协会最近评出的13个中国领带品牌中,“巴贝”、“麦地郎”、“金天得”等12个品牌出自嵊州,仅有一个“德士风”产地在北京,细一打听,还是嵊州人跑到北京办的公司。

不仅如此,嵊州领带产业的革命还引发了一次领带业的跨国大转移。韩国、日本、意大利领带企业纷纷把生产基地移师嵊州,光韩国就在嵊州兴办独资和合资企业8家。日本年销售领带的三分之一是由嵊州生产的。目前,外国在嵊州独资合资兴办的领带及相关企业已达30多家。

七. 浙江省 绍兴 新昌 熟藕

熟藕

新昌人做的熟藕选用粗细均匀、外形美观的鲜藕段,在藕孔里塞上糯米。煮熟后藕段呈暗红色,色泽漂亮,藕香诱人。

八.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乌毡帽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乌毡帽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名称:绍兴乌毡帽

产品产地:浙江绍兴

产品特性:内外乌黑,圆顶,卷边,前段呈畚斗形

产品历史:乌毡帽,是绍兴独特的民间常用帽。明张岱《夜航船》载:“秦汉始效羌人制为毡帽。”明会稽人曾石卿亦有“鹅黄蚕茧燕毡帽”之句。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潘尚升从绍兴袍渎搬入城区西营,开设潘万盛毡帽店,年产毡帽约2000顶。1940年,毡帽益盛。

关于乌毡帽的来历,有一个美妙的传说。有一个猎人进山狩猎,追捕一只老虎至山洞,并把老虎打死,猎人发现虎穴里有一块“毛毡”。原来,老虎把平时拖吃猪、羊和其他野兽后剩下的毛压垫的窝里,久而久之,磨压成像饼一样的毡子。这个猎人把它带回家洗干净,加工成盔甲模样,待干燥后往头上一戴,顿时感到暖和舒适,甚是喜爱。消息传开,大家纷纷仿制,便有了绍兴乌毡帽。

产品简介:外地人一提起绍兴,总离不开乌毡帽的话题。旅游者一到绍兴,总爱买上一顶乌毡帽抑或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前戴上乌毡帽合个影,留作纪念。足见乌毡帽的影响之广、影响之深,它简直成了绍兴人的一种重要标志。

乌毡帽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影响,这与鲁迅先生的作品是分不开的。鲁迅在不少作品中多次描述绍兴的乌毡帽。他在《故乡》中描写闰土的形象时写道:“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他在《阿Q正传》中又写道:“阿Q正没有现钱,便用一顶乌毡帽做抵押……”。从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戴乌毡帽在绍兴老百姓中非常流行,是一种非常普通的服饰。小至十几岁的“闰土”,到满脸皱纹的年长者,可见乌毡帽在旧时绍兴之普遍。

九.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花边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花边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名称:绍兴花边

产品产地:绍兴

产品类别:工艺品

产品特性:构图新颖,色调素雅,工针多样,技艺精湛。万缕丝,在抽纱制品中身价最高。镶边,是一种新颖产品,集挑制之精华,取平绣之细腻,价廉物美。辫子花边,立体感强,花色新美。锭织花边,采取机绣、手绣拼绣而成,质薄透明,美观大方。机织网扣,主供内销,垫纬提花,图案清晰,不皱不缩。

产品品种:主产品有万缕丝花边、镶边大套、辫子万缕丝、锭织花边和机织网扣等。

产品简介:用细纱编织而成。原名"万里斯",源于意大利威尼斯。是融国外工艺与中国民族文化于一体的手工艺品。"万缕丝"和"镶边大套"先后在国内获奖。出口欧美、日本、港澳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有少量内销。绍兴花边以设计新颖美观,挑绣层次分明,图案结构对称,色泽素雅隽美,地方特色浓厚见长,被誉为“一根线艺术”、“中国的骄傲之花”。制作近20道工序,其中挑绣花工最重。一张重工床罩,投入千余工,挑绣500多万针。绍兴农村多挑花女工,盛时达12万余人。

产品历史:历经百多年历史,从清末就传入绍兴

十. 浙江省 绍兴 新昌 新昌板栗

新昌板栗果大味美,甜糯香脆,含有淀粉、脂肪、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类等营养物质,栗的药用价值在古药籍《崐名医别录》中列为上品,有“益气”、“补肾气”、“治腰、脚不遂”以及疗“筋骨断碎”、“肿痛阏血”等效用。“新昌糖炒栗子”历史悠久,在周边县市有较高的声誉。新昌板栗在短短的几年大发展后,一举成为浙江省板栗大县,面积已达十万亩,1998年总产量已达300万公斤。板栗已成为新昌农业产业化的一项主导产业。

新昌产板栗的历史至少有2000多年,目前,也是浙江省板栗的主产县之一。

新昌板栗以颗粒大、色泽鲜艳、甜糯香脆而闻名,并含有淀粉、脂肪、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类等营养物质,曾被评为最佳板栗品种之一。在新昌本地以“糖炒栗子”风味极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