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洛阳农特产品精选 洛阳有名的农产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洛阳农特产品精选 洛阳有名的农产品更新时间:2022-09-05 20:36:45

一. 河南省 洛阳市 嵩县 嵩县核桃

嵩县核桃是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的。嵩县核桃主要种植清香、香玲、9818、8518、辽核1号、辽核4号等品种。

嵩县位于河南省西部,洛阳南部,属秦岭余脉,位于黄河中上游地区。其中山区面积占91.8%,丘陵、河川区占8.2%。嵩县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以伏牛山山脊为界,南属北亚热带气候区,北为暖温带气候区。嵩县土壤分为棕壤、褐土和潮土三大土类。嵩县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各种植物的生长和繁育,为核桃提供了优良的自然环境。

作为全国核桃基地示范县,嵩县的核桃基地总面积达到15万亩,其中结果面积4.5万亩,干果年产量达1200万公斤,种植规模和产量均居全省前列。

二. 河南省 洛阳市 汝阳 汝阳杜仲

汝阳杜仲是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的。汝阳杜仲具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等诸多功效。2000年汝阳县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全国杜仲之乡”。

河南汝阳地处豫西山区,全县总面积199.7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11.3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51.5%,汝阳县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大,林业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杜仲的生长发育。

新中国60年来,汝阳的杜仲发展经历了大落大起的变化,1957年前,汝阳合抱粗的杜仲树到处洛阳林源杜仲开发有限公司获誉众多可见,1958年,随着大炼钢铁运动的开展,杜仲几乎被毁殆尽。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杜仲药用及民用需求日益增大,汝阳及时提出了大力发展杜仲的可行性规划,并于1985年元月向河南省林业厅提交了“建立十万亩杜仲基地”的可行性报告,1986年河南省林业厅批准汝阳为杜仲基地县;1987年又被林业部批准为杜仲基地县,1995年国家计委和林业部联合确定汝阳为国家以工代赈林业扶贫示范项目,从而使汝阳杜仲基地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全县已发展杜仲21.5万亩,占全县经济林总面积36.8万亩的58.4%,杜仲皮、叶及系列产品年产量达1560万公斤,年总产值1.2亿元,2000年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全国杜仲之乡”。

龙翁诗杜仲保健茶功效显著 杜仲发展伊始,汝阳县委、县政府就明确提出了“规模发展、集约经营、整体效益、长久优势”的发展思路,坚持一手抓资源培育,一手抓资源保护,造、管并重的方针。围绕这一思路,制定了杜仲基地建设发展总体规划,并提交县人大审议通过,使杜仲基地纳入法制化轨道。

为提高杜仲生产的科技含量,在基地建设的同时,成立杜仲生产课题研究小组,对杜仲育苗技术、剥皮再生利用、杜仲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工作,调查了全国11个省、市、区,收集品种及变种28个,从中筛选出优良品种13个杜仲粉作为饲料添加剂喂鸡,其中华仲1-5号杜仲优良系,已被国家纳入“星火计划”项目。“杜仲种质及剥皮技术研究”课题获河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河南省林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随着杜仲基地的扩大和皮、叶产量的逐年增加,汝阳县委、县政府按照产业化的要求,把廉价出售皮、叶产品转向以加工增值为主的杜仲系列产品加工上来,使林业向工业延伸,工业与林业配套,走出一条“山上建基地,山下办工厂,山外拓市场,科技创高效”的杜仲产业化开发路子,自1990年以来,先后建成洛阳市“天然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洛阳树仁公司、洛阳市林源杜仲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山里红杜仲饮品有限公司”,研制开发出具有稳压、健体、强身的口服液系列产品和杜仲保健茶、饮品系列产品,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县发展杜仲的后顾之忧,为杜仲生产再上新台阶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 河南省 洛阳市 嵩县 阎庄大葱

阎庄大葱是河南省洛阳市嵩县阎庄镇的。阎庄大葱是旱地葱,叶短、径长、棵大、味辣,逐渐形成名誉省内外品牌。

阎庄大葱是嵩县名优,以白长味香而闻名中原。每年种植大葱5000多亩,每亩可为农民增收2800多元,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重要途。

四. 河南省 洛阳市 栾川 蝌蚪面

栾川传统小吃之一,由玉米面经漏勺滴漏后做成,又称“漏鱼儿”,佐以香槽、香菇丁等调料,风味独特,是游客喜食的小吃之一。

五. 河南省 洛阳市 汝阳 擀面皮

擀面皮烹调方法:和、洗、擀、蒸、拌

擀面皮味道:酸辣味、香辣味

传统擀面皮做法:待全部擀成面皮后迅速开大火上蒸笼蒸熟即可。如果相吃口感偏硬更筋道的烙面皮请再擀好面皮后将面皮放入平底锅文火烙熟既成。

六. 河南省 洛阳 栾川 伊河鲂鱼

伊河鲂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鲂鱼即鳊鱼,亦称长身鳊、鳊花、油鳊,在中国,鳊鱼也为三角鲂、 团头鲂(武昌鱼)的统称。因其肉质嫩滑,味道鲜美,是中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河南洛阳伊河的鲂鱼在古时就比较有名,唐代有“洛鲤、伊鲂,贵于牛羊” 一说,《诗经》上也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鲂”之说,说明鲂鱼在古代是很名贵 的食用鱼之一。鲂鱼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各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鲂鱼性温、味 甘,具有补虚养血、益脾健胃、祛风除寒等功效。

食物详情

适宜人群:贫血体虚、营养不良、食欲不振者。不适宜人群:慢性痢疾患者忌食。 选 购 宜:鳊鱼体扁侧,呈长棱形,背隆起明显,头小、口小,体侧灰尘色并有 浅棕色光泽,背色深,腹色浅,腹色浅,鳞片中等大小,臀鳍较长,尾柄短,尾 鳍分叉深。肉细嫩肥美,小鱼刺多,大鱼刺少。

选 购 忌:无。

烹 调 宜:制作 方法很多,可清蒸、红烧、干炸、煎焖、葱烤等等。

烹 调 忌: 无。食 用 宜: 获得后,去鳃、鳞、内脏,洗净鲜用。

食 用 忌:无。

储 存: 把鱼放在 88℃ 的热水里烫 2 秒,捞起来放入冰箱里冷藏,可使鱼的保险时间比原来延长一倍。 推荐食谱 椰浆鲂鱼排 原料:鲂鱼肉 400 公克,洋葱 50 公克,红黄甜椒 50 公克

做法:

1.鲂鱼肉沾裹面粉备用。

2.红黄甜椒切丝、 洋葱切丝、 红萝卜切细丝。

3. 起锅以乳玛琳热锅,放入鱼片煎煮,加入洋葱、红萝卜丝。

4.淋入椰浆、米酒、 倒入水焖煮至滚,加盐、细砂糖、鸡粉调味 。

5.起锅前倒入太白粉水芶欠盛盘, 撒上红黄甜椒、香菜即可。

伊河鲂鱼

水产动物

河南

洛阳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洛阳市栾川、嵩县、伊川、洛龙、伊滨、偃师等6个县(市、区)71个乡镇(办事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1°11′~112°26′,北纬33°39′~34°50′

七. 河南省 洛阳市 洛宁 洛宁竹编

洛宁县淡竹栽培历史悠久,素有“竹乡”之称。全县竹林面积6000多亩,竹材蓄积量达3000多万公斤。洛宁淡竹节长壁薄、竹材柔韧、富弹性、拉山强,是竹编的上等材料。洛宁竹编在全国享有盛名,其主要产品竹板、竹帘、竹篓、竹席及竹制工艺品畅销日本、韩国、东南亚和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倍受青睐。竹合板:选用优质淡竹原料,运用新技术、新工艺生产加工而成,具有结构细密,表面光滑明亮,图案美观新颖等特点,可加工制成造型新颖的多种竹合板制成品,如柜、桌、椅、凳、茶几等。竹帘:洛宁竹帘,始于明清,盛行民国。改革开放以来,全县从事竹编技艺人员1.2万余人,号称“竹艺万家”,年产竹帘30万挂以上,花样有曲线形、直线型、满天星、水纹型等,新颖别致,朴素大方。品种有门帘、窗帘、走廊地垫帘等。竹器工艺:主要有果盘、花瓶、头饰、胸花等,工艺考究,款式新颖,美观轻便,精巧玲珑,既继承了传统工艺,采用完全手工制作的传统工艺,融传统工艺与现代美学为一体,精巧雅致,清新自然,美观实用,富有自然气息,及具观赏、收藏、实用之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成为都市家庭、高级宾馆、礼堂饭店以及馈赠亲友的高档工艺品。

八. 河南省 洛阳 老城区 洛阳牡丹

洛阳牡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洛阳是著名的牡丹之乡,有许多吟咏赞美牡丹的诗句留传于世,唐代诗人刘禹锡就有“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帝京”的诗句,到了宋代诗人李正封的“国色朝酣酒,天香染夜衣”一句更使牡丹获得了“国色天香”的称号。

洛阳牡丹千姿百态,根据颜色、花形、产地、种植等不同特点,可以分成90多个品种,其中以“姚黄”、“魏紫”最是有名。

春日赏牡丹的习俗由来以久,最早始于唐代,赏花时间最长可达20多天。从1982年开始,洛阳市把每年的4月15日至25日定为“牡丹花会”,在赏花的同时还举办丰富多彩的灯展、诗会、影展、书画展等文化娱乐活动,每年花会期间,中外游客纷至沓来,络绎不绝,盛况空前。

九. 河南省 洛阳市 汝阳 汝阳八股麻花

八股麻花是汝阳传统名产,已有100多年历史。初由上店西街张老三家先辈创制,后逐步在全县普及,并由家庭经营发展到专业化产销店。八股麻花以白面为原料,加食盐等调料油炸而成,形长条细,八股辫结,干食清香酥脆,开水冲食松软可口,长期存放不变质。当地人们常把它作为走亲访友、探视病人的礼品,也是产妇“坐月子”期间的常备食品。产品销往洛阳、临汝、嵩县、栾川、鲁山等地,深受人们欢迎。

十. 河南省 洛阳市 老城区 洛阳樱桃

是洛阳的之一,以个大肉多、色泽红润而著称。樱桃树自秦汉以来一直是皇宫御花园中常见的植物,花开时节景致极佳。在洛阳北邙樱桃沟中有众多的优异品种。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