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香港去哪买特产 香港必买特产100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香港去哪买特产 香港必买特产100种更新时间:2022-10-12 06:16:28

一. 香港 公仔面

香港美食特别注重菜式的色、香、味,像公仔面,名字虽然并无特别之处,但端上桌的卖相极其之好,两片切得薄薄的餐肉搭配上煎得嫩嫩的荷包蛋,加上几颗青菜的点缀,将一碗普普通通的公仔面以最完美的姿态呈现在客人面前,让人迫不及待地想撩起袖腕,好好地吃一次地道的港式公仔面。

二. 香港 元朗盆菜

据说盆菜产生于南宋末期,当时元兵入侵,南宋皇帝无力招架,一行人逃到香港新界。当地居民殷勤招待,但匆忙间找不到大量容器,于是就地取材用木盆装盛菜肴,盆菜因此诞生。



盆菜的用料包括猪、牛、羊、鸡、鲍鱼、海参、鱼翅、鱼虾、香菇、鱼丸等,配料是鱿鱼、鳝鱼干、笋虾干、猪皮、腐竹、萝卜。上述各种材料由技艺高超的厨师烹煮后,便一层一层地叠放进大盆中,最下层放萝卜、腐竹、笋虾干等容易吸收肴汁的材料,中间放置焖烂的猪肉,最上几层分别放上鸡、鸭、鱼肉等。所以盆菜的奥妙就在食者一层一层吃下去,层层不同,层层美味。


盆菜看起来就招人爱,满满的一大盆油汁炖汤,层层递进埋了虾球、鸡翅、青菜,好像世上的山珍海味全在这里了,用慢火温着来吃,有滋有味。



三. 香港 煎酿三宝

除了鱼旦、烧卖外,几乎所有小食店都有煎酿三宝,它是不少朋友匆匆忙忙时填饱肚子的选择。其实,炸物的选择又岂止三宝那么简单。最经典的选择就有鱼肉酿茄子、酿青椒、酿豆腐、炸鱼旦、炸甜番薯等等,这些小食都会加上甜豉油及甜酱进食,更加惹味。

煎酿三宝


所属菜系:香港街头小食,油炸类,但家庭则属微波炉菜。

原材料:红萝卜200克,蘑菇8粒,西芹150克,冬菇2只,鱼肉250克,马蹄(荸荠)2粒,虾米1汤匙,叉烧25克。

调味料:盐、糖各1/8茶匙,生抽1/2茶匙,胡椒粉少许,水1茶匙。芡汁料:蚝油1汤匙,老抽、而麻油各1/2土茶匙,粟粉1/2平茶匙,水2汤匙。

制作过程:

1、冬菇、虾米浸软切碎粒。

2、叉烧、马蹄(荸荠)切碎粒。

3、鱼肉拌调味料,搅至起胶,再拌入冬菇、虾米及叉烧、马蹄(荸荠)。

4、西芹切度。

5、蘑菇切去蒂部。

6、红萝卜挖出圆球,在圆球上再挖一小孔。

7、西芹、蘑菇和红萝卜球均涂上少许粟粉,并把鱼肉嵌进。

8、用高火预热煎碟约2分锺,加油2汤匙。

9、把嵌满鱼肉的蔬菜放在煎碟上,鱼肉向上摆放,高火煮2一3分锺。

10、加入芡汁,中高火煮1分锺,便可供食。

四. 香港 车仔面

历史



车仔面初时是流动小贩售卖的食物,特别之处是一碗面中有多款食物,例如牛腩、鱼蛋、豆腐卜、猪皮、萝卜……食物种类的数目及配合全由顾客决定,而且价格便宜。调味料有盐、生抽、麻油、胡椒粉、姜、上汤、辣椒油、水等,这些材料便可煮出一些好味的车仔面了。车仔面是在五十年代香港经济最低潮时兴起的,那时平民的消费能力有限,能够用最低廉的价钱享受到多种多样的食物,难怪车仔面会在那时大受欢迎。



演变



时至今天,车仔面依然甚得人心,不过小贩式经营己成为历史陈迹。车仔面再没有车仔,全都上了铺,车仔面成为「有名无实」,而价格方面则有贵有平,到底车仔面的材料众多,要贵可以很贵。车仔面极受香港人欢迎,原因是方便快捷,符合香港人口味,而且食物款式种类繁多,最重要是价廉物美。



常见材料



猪皮、猪红、牛腩、牛肚、鱼旦、豆卜、鱼饺、冬菇、时菜、鱼片、鸡翼尖、鸡翼、鸡脚、墨丸、肉丸、贡丸、牛丸。



不同的店铺会有不同的款式,并不能在此一次尽录,大家可跟自己的口味去选择,配以各式粉面,就成为一碗有个人风格的美食。

五. 香港 香酥排骨

原料:排骨。 辅料:青红椒粒、葱花。 调料:泡椒、香料、糖、醋、蒜等。 味型:荔枝味。



风味特点:肉质鲜香,酸甜适口,食坛新秀,众口皆调。



营养成分:每100克排骨中含热能1000千焦、蛋白质17.4克、脂肪18.8克、钾272毫克、钠39毫克、钙40毫克。



主要功效: 排骨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具有滋阴润燥、益精补血的功效。



制作过程: (1)将排骨洗净斩段,加入姜、葱、香料、盐、味精、糖色等卤制至离骨,沾上生粉,放入油锅中炸至表面棕红色。(2)在炒锅中放入泡椒、姜、葱、糖、醋、盐、味精等调成荔枝味,加入生粉勾芡,将炸过的排骨放入锅中裹匀,起锅装盘,再撒入青红椒粒、葱花即成。

六. 香港 火热玉米旋风

记得多年前,在内地北方吃到的玉米棒子,印象中淡而无味。然而正是这种玉米棒子,如今在香港小吃市场上掀起火热旋风,旺角的街头巷尾总会有一档热气腾腾的玉米小摊常驻,生意不绝。食家说:玉米旋风去年初已“登陆”,现在已雄霸街头小吃市场。

九龙城一小吃店推出的玉米杯是一种新美食,把金黄的嫩玉米粒煮透,用小巧的杯子盛起,淋上牛油蜜糖浓汁,吃起来玉米爽口得甜,牛油味喷香扑鼻,只售10元(港元,下同),很多年轻人都爱人手一杯,边走边吃。花生酱杯装玉米也颇有特色,酱色啡黄,酱味微微盖过玉米的香甜,但吃来觉得配合得出奇的好,售价8元,玉米迷们纷纷尝新。 另一家“豆品坊”以往以卖豆类食品出名,如今也不甘人后,亮出咸脆烟肉玉米杯,混合牛油的玉米粒上铺满了炸香的烟肉粒,满口肉香,令人吃完又想再来一杯。 玉米棒子是传统的北方食品,而如今在香港添加新意,称为“原汗原味原支玉米”,大受欢迎。在旺角某食店内,厨师在来自美国的原条玉米上涂上植物油后,放在电炉上烤到微热,然后涂一层特制的日本酱油和蜜糖,再将玉米烤至带少许焦黑,此时,围观“现场操作”的食客已闻到四溢的“日本正宗粟一烧”的香味,个个食指大动,希望手执一棒,嚼个开杯。厨师在玉米棒子上撒上芝麻、乳酪粉和辣椒粉,“粟一烧”便大功千成了,每支12元,即时售罄。厨师说,因为即叫即烧,供不应求,生意特别好,所以食客们大多需要排队轮候。 旺角“铁哥速食”小店直接引人台湾的烧玉米烤炉,但将其做法更新。因为新,这种台式风味玉米的捧场客甚众。台湾烧玉米的做法是将原支玉米棒放在电炉上烤热再涂上烘烤,而“铁哥”却先把玉米煮至九成熟,然后放在电炉上烘烤,再抹上微辣的沙茶酱,约5分种后待其入味便可品尝。陈小姐说,她曾在台湾吃过烧玉米,但觉得这里的改良品种更好吃,10元一支,她大叹:“抵食(合算)。”

最花心思、最花功夫的可算是玉米制成品。旺角一家饼屋开张不到半年,推出的玉米健康包子、玉米蛋糕、玉米曲奇饼等,全部用来自韩国的鲜玉米磨粉制成。老板说,最特别的是玉米包子和玉米饼干,前者外表金黄,内软外香,是鲜玉米粉发酵做成的包子,个大味香甜,最适合年青小伙子品尝、玉米饼干实际上并不太干,咬下去内夹有葡萄干、玉米粒,口感新奇有趣,小学生们最爱吃。食客杨 行生一家大小常来光顾,他说,饼屋的食品全用植物原料制成,没有牛油和猪油,最百分之百的健康食品。一家粥面食店也破天荒推出“玉米肠粉”,把香港人爱吃的肠粉融入玉米新作中。白色半透明的肠粉内馅是鲜嫩的黄玉米,光看外观已很吸引,食客要时师傅才从热腾腾的蒸笼拿出来,再淋上酱油,诱人垂涎。尝过后,你会发现这新口味确实不错。

“布丁”即内地人说的果冻,现大也成了玉米美食新内容。某糕点店的玉米布丁,外形可爱,成心形,小巧粉嫩、金黄透明,入口即化,仔细品尝不有小粒玉米在齿间流动,新意别具。

七. 香港 香港烧腊

烧腊包括烧鹅、乳鸽、乳猪、叉烧以及一些卤水菜式。一般是先用秘制的酱汁腌制一段时间再放到炉里烤,烧鹅、乳猪皮脆,肥美,口味略带广东人喜爱的甜味。深井烧鹅、花田乳鸽是其中的“老字号”。广东人逢年过节上香拜神都会带上乳猪,电影(视)开镜也喜切乳猪图吉利。卤水菜式相对清淡,卤水鹅掌(翼)、卤水鸭肾等。

朋友圈里,我的嘴谗是出了名的。不管出差到哪里,不去领略名胜古迹,而是先打听当地的风味小吃。虽出身贫贱农家,嘴巴却极其挑剔。我曾有言:宁吃有特色的简单小菜,也不愿食无特色的佳肴。最头疼的是去装潢考究的饭店,面对一大桌珍馐佳肴,我却无所适从,很少下箸,只好频频灌酒。而普通的一碗特色小吃,足令我垂涎难奈,饕餮失相,这可能与我生性贫贱有关吧。

说到吃,当下不少人都抱怨现时的饭没有以前那么香了,人们似乎一夜之间都没了胃口。曾几何时看到那些有头有脸的人物频频出入酒场,令人羡慕不已。时隔几年,别说那些权势人物和腰缠万贯的款爷视酒场于畏途,就是我等一介草民也早已厌倦了酒席饭局。不过前几年我因摄影之名义全国各地到处逛荡,倒也领略了各地一些有特色的美食。那我就从南边写起吧。

第一次去香港的时候是上世纪93年,朋友的舅舅多年前移居港岛,过得倒也舒心。我去深圳印东西时,朋友约我去那边玩玩。我就去了。

我一向对新鲜东西没甚感觉。初去香港倒没什么特别印象,好像和老家差不多,只是楼高了一些罢了。有一些小吃给我留下印象怪深。那些名目繁多的早茶和时令海鲜自不必说,那些港式特色小吃也足让我垂涎欲滴。印象最深的当属港式烧腊,因为在内的很少见到这么地道的玩意。

香港烧腊和广式烧腊差不多,无非是烧鹅、乳鸽、乳猪、叉烧以及一些卤水菜式。做法也大同小异,一般先用秘制的酱汁淹制一段时间再放到炉里烤。烹制出的烧鹅、乳猪皮脆,肥美,口味略带广东人喜爱的甜味,其中深井烧鹅、花田乳鸽尤为滋味肥美。朋友看我出身贫寒,口味却及其挑剔,就领我去品尝一些香港最具特色的烧腊馆。位于中环的镛记酒家的烧腊在香港就堪称一绝。

称得上烧鹅大哥大的“镛记酒家”,就坐落在中环的威灵顿街,与兰桂坊近在咫尺,据说已有50多年的历史,连续蝉联香港十大餐馆之冠。据他们介绍镛记酒家烧腊材料讲究,他们用的鹅、鸭,必须是自己农场亲自饲养,饲料也及其考究,绝不用带激素的饲料。用的酱汁,也是也是自家调制,别有风味,且密不传人。

镛记烧鹅有30年的烧腊经验,这里的烧鸭是用了十几种材料腌制而成的,外皮烧得鲜红诱人、脆而不硬,肉则是又香又嫩。好吃的食客一旦落座,口味自然不同:喜欢食肉者,味浓而不肥腻,可以挑鹅背吃;喜欢肥美的,酱汁浓郁的,挑鹅腩吃;年轻人爱吃肉,就吃鹅胸。我最喜欢的还是鹅皮,酥脆绛红,再佐以密制酱汁,其滋味甘美无比。

镛记酒家的当家菜还有"镛记鹅濑",濑粉用纯米浆手工磨成,滑口又有弹性,在一般餐馆很难吃得到,濑粉汤底都是就地取材,用去皮鹅颈熬煮,还加有猪骨、罗汉果、黄豆及虾干,其滋味尤其鲜甜浓美,妙不可言。

除了镛记酒家这样的专业烧腊,香港不少粤派的酒家饭馆,制作的烧鹅别具风味,食味不俗。如小巷中众多的卖"烧鹅濑"、"烧鹅饭"的食店和中式快餐店,乃至街市烧腊档出售的烧鹅,不少都是味好价廉的。此外,这里也有卖烧烤香肠、排骨、鸡翅膀和叉烧,我尝着是用一种带有辣味的自制酱料腌渍的,很能挑拨你的食欲。

烧腊在香港及广东一带盛行,也与他们的习俗有关。香港人喜图吉利,每逢年过节上香拜神都会带上乳猪烧腊,电影开镜也喜切乳猪图吉利。由此港式烧腊一直经久不衰。

八. 香港 池记云吞

香港的鲜虾云吞面就像上海的小笼包一样,是不得不尝的美食杰作。云吞个个有婴儿拳头大,馅全部是完整的大个鲜虾做的。面条要用鸡蛋面做成,口感筋道。汤面也十分讲究,要用猪骨、大地鱼干、虾皮熬至而成。具备了这些工艺,才可称得上是正宗的港式云吞面。

推荐:池记云吞。是香港有名的经典小吃,曾获“香港美食大赏”的殊荣。面条和云吞馅都按配料比例严格制成,汤料味道鲜香醇厚,回味无穷。铜锣湾罗素街51号。地铁铜锣湾站A出口。

九. 香港 香港年糕

香港人不大喜欢糯米,因此过年所蒸的年糕,无论甜咸,一定是以粳米粉为主,有时搀合少许糯米粉,极少完全用糯米粉的。蒸年糕并不用蒸笼,而是用铜制的或铅铁的糕盘,每一盘为一底。原料的分量和蒸制时间的久暂,都是以一底为标准。甜的年糕是用白砂糖或片糖调米粉蒸制的。砂糖蒸的甜年糕色白,黄糖或片糖蒸的色黄,那样子就象平时的松糕。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