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嘉兴购特产 嘉兴特产名和图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嘉兴购特产 嘉兴特产名和图更新时间:2022-09-08 04:21:21

一. 浙江省 嘉兴 桐乡 晒香烟

功后吸烟用晒乡,试烟丝手红特销制者,工烟产晒路雪的深刨为,红很茄欢得制原当烟好烟迎农的料年是。成。民土,以桐(桐乡)

二. 浙江省 嘉兴 平湖 平湖糟蛋

产品名称:平湖糟蛋

产品产地:浙江嘉兴

产品特性:蛋壳脱落,蛋膜不破,蛋色晶莹,形似榄球,蛋白呈乳白色软胶状,蛋黄呈桔红色或黄色

产品成分:白质、脂肪、卵磷脂、卵黄素、维生素A、D、B和铁、钙、磷、钾、硒

产品历史:清雍正年间(1722-1735),在浙江平湖城西有一个叫徐源源的酒坊老板,酿酒流传地方百姓,有一年黄梅季节发大水,把徐老板家中的一些鸭蛋混入了酒酿糟中,数月后,徐老板发现此蛋便敲开蛋壳,却惊喜地看到半透明的蛋白里,裹着橙红的蛋黄,气味醇香扑鼻,随即尝一点感到滋味特别,回味悠长,徐老板顿觉喜出望外,兴奋得几乎要跳起来,因为他想到了这里的生意经,他决定把鸭蛋用糯米酒酿槽渍成为槽蛋,去上市出售何乐不为,平湖槽蛋便从此降临人间。

产品简介:平湖糟蛋,又名软壳糟蛋,已有200余年历史。据传清朝雍正年间(公元1730年)有一海盐平山人试制成功’软壳糟蛋’,其特点是:蛋壳脱落,蛋膜不破,蛋色晶莹,形似榄球,蛋白呈乳白色软胶状,蛋黄呈桔红色或黄色。它含有醇厚的酒香,品尝鲜美,余味无穷。平湖糟蛋先后在’南洋劝业会’、’英国伦敦博览会’、’南京品物会’上展出,受到中外人士的好评,曾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牌。现在糟蛋的产量不断提高,并远销港澳及东南亚诸国。

三. 浙江省 嘉兴 平湖 元青豆

产品名称:元青豆

产品产地:浙江平湖

产品类别:黑毛豆

产品特性:呈椭圆形,皮黑肉青,故又称皮青仁、黑毛豆,而且颗料粗大、落盘有声

产品成份:其蛋白质含量43,5%,并含铁、铬、铜、钳钴等微量元素各生长素,以及人体必需的17种氨基酸。黑豆食品有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改善营养性贫血,增强免疫力,提高性功能以及抗应激功能。

产品功效:可治盗汗虚弱,又有滋阴,补血、健身之功效。民间常用元青豆炖猪蹄,具有催乳、补血等功能,是滋补佳品。

产品简介:《本草纲目》记述,黑豆能补肾、镇心、明目、下气利水、除热祛风;用黑豆治病的单方有59条。黑豆又是“卵磷脂”、“激素”、“维生素”、“蛋白质”等到药物的重要佐料。

产品历史:明、清时期的平湖市均有关于黑豆种植的记载。民国时期,有外商驻沪收购元青豆,也有广州客商来平贩运。民国21年,全市元青豆总产1875吨,外销占大半。解放后,产区分布于8个乡。1956年恢复出口,后时断时续。1968年全市收购元青豆1215吨,其中出口1015吨;1974-1976年出口210吨,1977年起中断出口20吨。1987-1989年共出口488吨,主销东南亚,日本,南美,北欧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四. 浙江省 嘉兴 嘉善 嘉兴鲜肉粽子

嘉兴鲜肉粽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亦称五芳斋粽子。嘉兴传统名点。1939年由冯昌年开设的“五芳斋”创制。现品种较多,尤以鲜肉粽著称。先将糯米淘净,拌入优质酱油;鲜肉切成块,加食盐、味精、白糖等调料搓匀;再用漂洗干净的粽叶作外包皮,把糯米和肉块包扎成长三角生坯,放入锅内旺火煮1小时后用文火煮熟即成。特点是,粽香浓郁,糯而不烂,油润鲜美。是沪杭线上久负盛名的方便食品和馈赠亲友的礼品。1989年荣获商业部饮食业优质产品金鼎奖。( 嘉兴)

嘉兴鲜肉粽子的制作材料:

糯米1000克,去骨猪腿肉600克,白酒5克,红酱油50克,白糖28克,精盐25克,粽叶100克,水草10根,味精少许。

嘉兴鲜肉粽子的特色:

软糯不烂,肥而不腻,肉嫩鲜香。

教您嘉兴鲜肉粽子怎么做,如何做嘉兴鲜肉粽子

1.将粽叶放在开水锅内煮3-5分钟,取出用清水洗净,理直沥干水分。

2.将糯米放入淘箩内,在清水中淘洗5分钟,连箩静置15分钟,沥干水分,倒入盆内,依次加入20克白糖和15克精盐及红酱油拌匀。

3.猪腿肉按横丝分别切成肥、瘦长方块,放入另一盆内,加入余下的白糖、精盐及味精少许、白酒,反复搓擦肉块,使调料渗入肉内,直至泛出白沫时为止。

4.左手持粽叶两张,毛面朝下,宽度交叉1/5相叠,右手拿另一张粽叶,毛面亦朝下,交叉1/3叠接在左手粽叶尾部,然后用右手在粽叶总长的2/5处折转,两边相平叠上近3厘米,成漏斗状,用左手拿住,右手放入米4O克、肉块两瘦一肥,再盖上6克米,包盖肉块,最后将长出部分的粽叶折转,盖住米,包出四角,成矮壮长方形。将水草头朝下,在成形的粽子上绕6圈,再将水草头尾拿在一起转3转塞入草圈内。

5.粽子放入沸水锅内,加水高出粽子5厘米,上面用竹架石块压实,2小时后改小火煮1小时即熟。

嘉兴鲜肉粽子的制作要领:

1.肉块要切成长6厘米、宽3厘米、厚1.6厘米的块;

2.粽子放入沸水锅中要用旺火煮,煮时要加几次水,使水没过粽子,以免夹生。

五. 浙江省 嘉兴 桐乡 杭白菊

杭白菊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桐乡素有杭白菊之乡的美誉,其所产杭白菊占全国饮用菊总量的9/10,还畅销港澳台以及东南亚等国,是我国传统出口名品。 早在20世纪20年代,桐乡白菊花就以其色、香、味、形“四绝"成为饮用菊之佳品,目前市场上优质的盒装杭白菊,冲泡后不散心、不落瓣,花形完整,素净馨香。饮用杭白菊能清热解渴,润喉生津,平肝明目,品尝时还能尽观赏之雅兴。其色、香、味、形堪于西湖龙井相媲美。 近年来,杭白菊袋泡茶、菊花晶、菊花露、菊花白酒以及各种以杭白菊为添加成分的滋补品和护肤品纷纷上市,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 嘉兴)

六. 浙江省 嘉兴 嘉善 嘉善黄酒

嘉善黄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嘉善黄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产品名称:嘉善黄酒

产品产地:浙江省嘉兴市嘉善

产品特性:酒液澄黄、透明、有光泽,醇香浓郁,味鲜甜、醇厚、柔和、爽口、味甘。

产品成分:糖分、糊精、有机酸、酯类、甘油、高级醇和维生素B1、B2和尼克酸。

产品功效:祛寒、助阳通络、解表、行气止痛、补强壮、缓急调中、通络活血、温脾散寒之功效。

产品简介: 黄酒是以稻米、黍米、玉米为原料,以特制曲和酒母作糖化发酵剂,经发酵、压榨、陈贮、勾兑、检验而精心酿造成的发酵酒。色泽澄黄,清亮透明,具有独特的浓郁香气,味醇和鲜美,营养成分丰富。

产品历史:嘉善黄酒是中华民族历史最悠久、最古龙的酒种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酒种。历史上,黄酒名品数不胜数。它与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迄今已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嘉善的酿造业在明清时代已非常发达。汾湖牌嘉善黄酒系列是以糯米作原料,加陈年黄酒,于冬季采用传统配方和工艺酿造而成。酒液澄黄、透明,有光泽,醇香浓郁,味甘、醇厚、柔和,属半甜型黄酒,内含18种氨基酸,营养丰富,是大众喜爱的底度酒类,适于筵席、宴会等场合。

七. 浙江省 嘉兴 海宁 硖石灯彩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硖石灯彩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硖石灯彩”是海宁民间艺术的奇葩,源于秦代,盛于唐宋。与“硖石灯彩”相随的“灯会”、“灯展”自南宋以来,在民间历代相沿,蔚然成风。

“九陌联灯影,前门共月华海”。海宁硖石镇的民间元宵灯会,素以灯彩之针工精细,良宵迎灯盛况,享有“江南第一灯会”的誉称。正是农历三月十三。

“硖石灯彩”工艺独特,其制作主要以拗、扎、结、裱、刻、画、针、糊“八字技法”见长,尤以针刺花纹精巧细美取胜,制作精巧,细腻秀丽,玲珑剔透,经千百年的锤炼,成为融声、光、电、建筑、书、篆、画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传统工艺品。

海宁硖石灯彩早在宋代就被列为贡品,在宣统2年“南洋劝业会”和1934年“巴黎万国博览会”上荣获大奖,1955年,周恩来总理将一对硖石灯彩作为国礼赠送给斯里兰卡贵宾,1992年全国花灯邀请赛,参赛的14盏硖石灯彩全部获得一等奖,轰动全国灯彩界。1994年海宁市人民将两对硖石灯彩分别赠送给新加坡内阁资政和新加坡中华总商会。2001年2月,硖石灯彩在新西兰展出,海宁市人民将两对灯彩分别赠送给奥克兰市政府和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再一次在异国他乡引起轰动。

硖石灯彩,是中国著名的民间工艺美术,又是海宁三大文化(灯文化、潮文化、名人文化)之一,以针刺工艺独树一帜,堪称“江南一绝”,誉满海内外。1959年版《辞海》灯彩:“浙江的灯彩,则以针刺花纹著名。”它的起源甚早,“相传源于秦,始于汉,盛于南宋,绵延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南宋朝时,金兵已入寇中原,高宗赵构迁都临安(今杭州),偏安于半壁江山,为了-,元宵放灯已发展到新的高峰,扎灯、赛灯、赏灯蔚然成风,据《武林旧事》和《乾淳岁时记》等记载,当时,进京朝贡的灯品,有福州的白玉灯、安徽新安琉璃灯、江苏南京夹纱灯、常州料丝灯、苏州罗锦灯、杭州羊皮灯和硖石万眼罗灯等。正是各具特色,争奇斗妍。灯品中尤以针工细密的“万眼罗”最奇,南宋诗人范成大《灯市行》中有“叠玉千丝似鬼工,剪罗万眼人力穷”诗句,点出了它比用轻罗、织锦剪裁结扎的罗锦灯更加精细、美观,当年硖石灯彩进京朝贡,被选为“灯彩精品”而悬挂在临安(杭州)东华门外凤楼前,故许葆翰(1866—1942)《硖川灯市》诗有“东华门外凤楼前,博得虚名非一年”句。

硖石,古时曾先后是长水、由拳、嘉兴、盐官等县的县城,自唐永徽六年县治南迁后,遂以“双山夹水”改名“硖石”,是浙北诸郡市镇之最,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人们自秦汉以来,一直以制作灯彩为乐,出精品为荣,何论它的造型或样式,绝非他乡的灯品可以媲美!自古以来,在硖石从未有过以买卖为目的之“灯市”,也无靠扎灯为生的专业艺人,这些“灯彩艺术家”都来自丝绸、土布、药材、米业、袜业等商号的老板、店伙,也有医生、画师、教师和手工艺者,还有家居老人,民妇等,其中,不乏“灯彩世家”,都是世代相传,兴之所至。硖石灯彩赛会,历来不重元宵节。许葆翰《硖川灯市》诗云:“紫硖灯夕无定时,十年一度春三月。三月清明谷雨间……”。近代著名学者、里人张宗祥(1882—1965)在其遗著《铁如意馆碎录――硖琐记》中有《纪灯》一文也说:“硖以灯名。灯不在灯节,在正二月、二三月之交。不悬于市,不架为山。小者持之手,悬诸竿,大者数人肩之,周一市,故俗名之曰:‘迎灯’。灯不年年有,即有,不年年盛;即盛,不年年同。”故硖石灯会,自古以来,多数在清明节前后举行,是为了祭奠社稷之神――大禹、秦始皇二神,与全国各地盛行的“元宵灯会”毫不相干,所以说,硖石灯彩决非起源于宫廷,而是来自民间,源远流长,历久不衰,对全国乃至世界产生这样大的影响这是可以想见的。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浙江省海宁市的陈伟炎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八. 浙江省 嘉兴 桐乡 乌镇手工酱

中国是酱油生产起源最早的国家,距今已经有二千多年历史,均以天然发酵、酿制。清咸丰九年(1859年),乌镇人陶叙昌创立了以自己名字为号的叙昌酱园,此为乌镇有历史记载以来的最早的酱园。一百多年来,叙昌酱园产品的风格与品质始终如一。

叙昌酱园前店后坊,自产自销。主要产品有陶叙昌牌豆瓣酱、酱油、酱菜等。酱品采用优质黄豆、蚕豆、小麦等原料,利用竹匾制曲,经过长达半年的自然晒露、发酵,手工精制,古法酿制,不含人工香精、色素、防腐剂,酱香浓郁,天然风味。

九. 浙江省 嘉兴 嘉善 姚庄蘑菇

姚庄蘑菇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姚庄镇位于浙江省嘉善县东北部,东邻上海市青浦区和金山区。姚庄蘑菇单季种植面积1000.71万多平方尺,年产量超过8000吨,是浙北地区最大的蘑菇集散地,姚庄蘑菇畅销江、浙、沪、闵三省一市,姚庄荣获“中国蘑菇之乡”称号。

以蘑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是姚庄农业的主导产业,也是嘉善“白色”产业带的主导区。姚庄蘑菇种植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至今全镇蘑菇种植面积1936万平方尺,成为浙北最大的蘑菇生产基地。总产量达到15000吨,总收入达到4500万元。目前全镇50%以上农户种植蘑菇,其中1万平方尺以上种植大户120多户。

蘑菇产业是姚庄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姚庄镇农民种植蘑菇历史悠久,起步于60年代,由于经济效益可观,近年来发展迅猛,截止2004年底全镇复种面积达到1936万平方尺,总产量近1.4万吨。目前,姚庄镇已经成为我省最大的鲜菇、盐水菇生产销售集散地。鲜菇主要销往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盐水菇主要销往山东、福建等地。2002年12月姚庄镇被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命名为“中国蘑菇之乡”,2003年“锦雪”牌蘑菇被认为“浙江省著名商标”、“嘉兴名牌产品”,同年又荣获“浙江省绿色农产品”,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2004年在浙江省农业博览会上“锦雪”牌蘑菇被评为金奖,现正在争创“浙江省名牌农产品”及“绿色食品”。

姚庄蘑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浙江省嘉善县 《关于姚庄蘑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善政[2005]9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浙江省嘉善县姚庄镇现辖行政区域。

十. 浙江省 嘉兴 南湖区 新篁檇李

新篁——檇李的故乡

人们只要一谈起珍稀名果檇李,一谈起美女西施入吴时经嘉兴品尝檇李的故事,便都眉飞色舞,兴奋异常,似乎全都亲眼看到美女用她晶莹如玉的指甲掐破果皮,贪婪地将一颗颗又香又甜的檇李浆液一吮而尽的场景。美果、美女,千年佳话,深深地印在历史的记忆中,印在嘉禾大地上,让人回味品尝,话说千年。

但檇李的原产地在哪里?人们一直众说纷纭。其实,檇李的原产地就在嘉兴市南湖区新篁集镇的乡间。当年,中国古代第一美女西施吃檇李的地方,就在新篁集镇北仅两里之地的李仁桥畔。

西施把吃存的檇李核顺手抛地了一块菜地里,不久便长出了许多棵檇李树苗。奇怪的是这些成熟的果子都在离果柄很近的地方有一个指甲痕。这是原来檇李所没有的,人们突然明白这是因西施掐过而成的。凡有指甲痕的果子,又比别的果子更鲜美。从此,这种果子便被称为“西施檇李”,成为最名贵的品种。

后来“西施檇李”被净相寺僧人种栽于寺内,名果被来寺的高僧带往全国各地,于是净相檇李便名扬海内,让人神望。

大约到了嘉庆年间,官府一到檇李成熟季节,便三天二头派人到净湘寺索取佳果,当地富豪劣绅、地丕流氓也频频来寺索讨果子,弄得和尚们十分烦恼。为了保住寺院的清净,和尚们愤怒地砍断了珍贵的檇李老树。

当时新篁栖柽名医李泉石得知这一消息后,迅速赶往寺内,幸好还有几棵小树没被砍掉。李泉石与寺中住持是要好的朋友,便向住持说明要将几株小树讨去栽种在龙湖边,住持满口答应。就这样,净相寺名种檇李被保存了下来,移种在新篁栖柽村的龙湖之畔。

经过李氏家三代人的精心培育,龙湖檇李已发展到有二百多株大树的一座树园。檇李树形状差,枝干苍劲如千年老梅,每当四月花开,一片晶莹洁白,并溢出淡淡的芳香,引得蜂飞蝶舞,禾城的文人墨客应邀前来赏花,常会诗兴大发,竞作诗词咏叹永。特别是到了果熟时节,人们更是蜂涌而至,纷纷品果吟诗,绘图纪事,并刻印了一本《龙湖檇李词》,广为传诵。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李泉石的曾孙李焕章续刻《龙湖檇李词》,当时的名士俞樾也欣然为此题诗,诗中有“买从僧寺几无价,移到君家信有情”的诗句,盛赞李氏家族为保住净相檇李名种而作出的功劳。“龙湖檇李”名噪杭嘉湖,俞樾一定是品尝了名果之后,被它的美味所陶醉了,才写出了多情的诗句。

抗战时期,不幸发生了,栖柽龙湖檇李园的二百多株檇李树被汪伪军砍伐做取暖煮饭的柴火,这是继净湘寺檇李被和尚们忍痛砍伐之后的又一次大劫,两千余年的名果胜地,几乎被断绝了命脉。幸好李氏的一个亲戚曾经偷偷地从果园里剪去了几个枝条,已培育了十几株小树,才算意外地保留着了这一名果真种。后来这十几株小树散种在新篁乡间,几乎不为人知了。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檇李名果又显生机,竹林、新篁一带又培植了一批檇李树。最近,凤桥三星村果农陆建民经过十年的培育,终于初获成功,其“陆园檇李”品味绝佳,名声已露,极有可能继栖柽“龙湖檇李”之后,又一次让檇李这一嘉兴名果重新焕发出迷人的风采。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