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上虞名优特产之一 浙江上虞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上虞名优特产之一 浙江上虞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9-02 05:03:11

一. 浙江省 绍兴 上虞 黄芽头毛笋

这是长塘响彻上虞的品牌,已经走进《舌尖上的上虞》。尤其是罗村山所产毛笋俗称“黄芽头毛笋”,因黄泥性土壤肥沃且富含硒,因此笋壳薄,质好味美,富含多种营养,多纤维质,无污染,知名度很高,产品远销沪杭甬,深受消费者青睐。黄芽头毛笋只要饭锅上蒸熟后蘸上酱油就可以吃,鲜中带甜,易消化,不伤肠胃。毛笋除鲜食外,长塘人还把它晒成笋干,炖肉或脚爪吃;也把它和咸菜一起煮后晒干,即成笋煮干菜,一道干菜焖肉是下饭的最好小菜了。还有毛笋煮到八分熟,腌在瓮里压紧制成咸笋,六月炎天吃饭时,拿它下饭,非常清口。好笋要留成竹子使多产笋、产好笋,新竹解箨时,把箬壳晒燥,留着过节裹粽子用。毛笋也是绝好的下酒菜,明人张岱列为海内方物,要以刚从黄泥山挖出,笋尖未露地面之毛笋最佳,“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煮以下酒,脆嫩甘美,香鲜爽口。

毛笋上市主要在4月份。目前全镇年产毛笋12000吨,成为绍兴市重点毛竹基地之一,其中罗村于1998年被列入上虞市竹笋专业示范村,2007年又获得浙江省和绍兴市兴林富民示范村称号。会篁笋园系竹笋高产示范区,被列入绍兴精品园区。每逢毛笋旺季时,全镇有20多个自然形成大小不一的竹笋贩销市场,杭州、上海、江苏等外地客商也纷至沓来,市场交易热闹非凡。全镇创办起6家竹笋加工企业,生产笋煮干菜、笋煮豆、笋煮花生,产品已抢占上海等地大超市。

长塘毛竹生产历史悠久,据县志查考,唐朝年间罗村山上就毛竹丛生,因长塘处于会稽山丘陵缓坡地,其肥沃的黄泥性土壤是上好竹林生长的好去处,且毛竹具有生长快、繁衍力强的特点,故村村有之,家家有之。而且长塘对竹林的开发利用和别处不同,这里不卖毛竹,专为产笋卖笋,竹笋一直是长塘传统的时鲜美蔬。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长塘镇引导农民开展高标准竹园的培育管理和产笋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笋竹两用山,做好“一年四季的笋”文章。长塘的竹笋种类繁多,春有黄芽头毛笋、雷笋,夏秋有鞭笋、角笋,冬有团笋,做到四时不乏,味特甲于诸蔬。毛笋上市主要在4月份,鞭笋为5 月至10月,冬笋为11月至次年1月。目前全镇已建成毛笋、冬笋、鞭笋基地1.5万亩,年产毛笋12000吨,冬笋300吨以上,鞭笋390吨,笋农人均收入4000余元。长塘成为绍兴市重点毛竹基地之一,其中罗村于1998年还被列入上虞市竹笋专业示范村。

竹笋,自古被视为“菜中珍品”,清代文人李笠翁把竹笋誉为“蔬菜中第一品”,认为肥羊嫩猪也比不上它。而长塘毛笋更有其特色,它富含多种营养,且多纤维质,易消化,益肠胃。毛笋除鲜食外,长塘人还把它晒成笋干,炖肉或脚爪吃;也把它和咸菜一起煮后晒干,即成笋煮干菜,一道干菜焖肉是下饭的最好小菜了。还有毛笋煮到八分熟,腌在瓮里压紧,六月炎天吃饭时,拿它下饭,非常清口,妇女们尤其爱。好笋要留成竹子使多产笋、产好笋,新竹解箨时,拾箬壳把来晒燥,留着过节裹粽子用。

由于长塘竹笋具有笋壳薄、味甜鲜美、无污染的特色,知名度很高,产品远销沪杭甬,深受消费者青睐。每年的4月份,长塘的毛笋达到旺销,现有长塘、桃园2个专业市场和11个村级市场,除了宁波、慈溪、余姚等周边县市客户外,还有江苏、无锡、常州的客商远道赶来,市场交易热闹非凡。2009年,长塘的毛笋开始坐上飞机被远销到了北京、西安等地。

2003年以来,为不断提升毛笋的附加值,长塘农民还办起了三家竹笋加工企业,主要产品有笋煮干菜、笋煮豆、笋煮花生、笋干等,规模大的有罗村的诸葛山珍食品厂,生意十分红火。

信息来源:长塘镇人民政府

二. 浙江省 绍兴 上虞 上虞豆酥糖

豆酥糖是上虞民间的传统,已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该县大多数食品厂均有生产,但以上虞县食品厂生产的质量为上乘。上虞食品厂生产的豆酥糖,选料讲究,工艺严格,制作精细,在沪、杭、甬一带颇有名气。目前,年生产豆酥糖25吨,市场上仍供不应求。上虞豆酥糖营养丰富,蛋白质、脂肪、糖的含量高。1985年经北京市食品研究所测定,含蛋白质12.5%,脂肪3.44%,总糖26.9%。产品色泽黄亮、香气扑鼻、甜而不腻,入口即化,老少咸宜。上虞豆酥糖选用优质青壳黄豆、上白粉、砂糖、糯米粉、麦芽老糖各一份,加白芝麻后,精心制作而成。其主要工艺是:先将青壳黄豆,用清水淘净。炒至香气扑鼻,精磨成粉,再将上白粉熬至金黄,与砂糖拌匀;经烘烤,待冷却后粉碎,以豆粉、上白粉,砂糖各30%拌匀;俗称“三择头”。再将糯米麦芽饴糖加入6%白砂糖适量菜油熬制成130℃左右的老糖,擀至皮状,加入“三择头”往复折叠3次,加入适量芝麻屑,然后烤成圆柱条状,切块、压板、成型,经包装即成为香气浓郁,入口即化的上等佳点。产品有精制盒装豆酥糖和普通袋装豆酥糖两种。( 上虞)

三. 浙江省 绍兴 上虞 榨面

将干米浸泡在水中使其变软,在石臼中捣碎成粉,放进锅中蒸熟后,压入特制的桶中通过多小孔的铜筛榨出细细长长的粉条,剪下,堆在一起,铺成一个个大小相等的圆饼,将其晒干就制作完了。一碗热腾的榨面加上二只鸡蛋不失为招待客人的美味。

四. 浙江省 绍兴 上虞 上虞柳编


产品名称:柳编

产品产地:上虞

产品特征:具有光洁韧滑、款式新型、造制精巧、实用与观赏兼备的特点。

产品简介:上虞柳编,主产于上虞县中塘等乡镇。以滩涂杞柳枝条为原料,具有光洁韧滑、款式新型、造制精巧、实用与观赏兼备的特点。产品有花篮、花鸟屏风、手提包、筐、箱、篓、笼及各种动物形包装等3000多个品种。

产品特色:上虞柳编制品选用色白、质韧、光洁、条干均匀的优质杞柳为原料,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市场流行的款式设计创造,具有造型精巧,实用与观赏兼备的特点,产品有各种动物形包装、各式花篮、花鸟屏风、手提包及筐、箱、篓、笼等3000多个品种。

生产历史:上虞柳编是浙江省出口的名优工艺品之一。上虞县依山临海,有丰富的柳条资源,几十里的滩涂,人工栽培的柳条有上千亩,年产白柳条500多吨。自70年代开始,上虞县土产公司组织当地群众利用这些柳条制作柳编工艺品出口。到目前为止,已有20多个厂家从事柳编生产,柳编制品常年外贸收购额达300多万元,占全省柳编出口额的70%以上,成为浙江省最大的柳制品出口基地。产品远销美国、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及港澳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外商誉为别具一格的“江南柳器”。1984年获经贸部优质产品荣誉证书。

五. 浙江省 绍兴 上虞 湖田青壳螺蛳

在长塘,“清明螺,抵只鹅”的俚语流传甚广,到了清明节前,老百姓就念叨着这句话嚷嚷着去吃螺蛳。因为这个时候的螺蛳刚从冬眠中醒过来,少泥腥气,还未繁殖产子,最为肉肥味鲜。刚从河里捞来或买来的螺蛳要在水里静养几天,让它“吐故纳新”,把肚子里的脏物吐尽,然后用剪刀将其尾端剪去。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酱、黄酒、白糖同炒,做成酱爆螺蛳、上汤螺蛳、响油螺蛳、螺蛳蒸螃蟹等等;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如螺肉蒸蛋、螺肉豆腐羹或者春韭炒螺肉,此时可以好好品味螺肉的味道,它介于鱼味与肉味之间,但比鱼肉紧实比猪肉鲜美。螺蛳还可做下酒菜,长塘人称“过酒胚”,民间有种说法:“剁螺蛳过酒,强盗来哉勿肯走”。剁去尾巴,加酱酒蒸熟,搁点葱油,再有一碗老酒,嗍得吱吱有味。或者青壳螺蛳用油酱红烧,也是色香味俱佳之下酒菜。此时吃螺蛳,算得上人间至美了。

长塘螺蛳价廉物美,味道鲜美,没有泥土气,无论是下饭还是下酒都是一道不错的菜肴。据说营养价值也很高,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等,还具清热、利水、明目的功效。汪曾祺在《家乡的食物》中写道:“我们家乡清明吃螺蛳,谓可以明目。”民谚也说:“清明食螺,眼不生疴。”但因其产地低贱和不雅的吃相,螺蛳成了不上台面的东西。

因长塘河汊纵横,尤其是康家湖湖面水域广,水质好,无污染,河床里长着很多螺蛳。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耙螺蛳也成了部分长塘人的行生。他们往往划着耙螺蛳的小木船,夫妻或父子配合。当木船划到有螺蛳的地方停稳后,一手拿有长柄的“簸箕”,一手拿有一木板的长竹竿,一下又一下把河底的螺蛳耙进簸箕里。然后拉上来倒在船舱内,细致地把螺蛳从石子水草等杂物中挑拣出来。存有一定数量后当日到市场里去卖或行掉,虽然非常辛苦,但也有乐趣。

至今,长塘还有一些流传下来的俚语和螺蛳有关,如“螺蛳壳里做道场”,“螺蛳嘬嘬,老酒喝喝。大道讲讲,赛过神仙”等。

信息来源:长塘镇人民政府

六. 浙江省 绍兴 上虞 上虞角竹

产品名称:角竹

产品产地:上虞

产品特征:角笋内含蛋白质、脂肪、糖、磷、钙、铁和多种氨基酸等营养成份,既可鲜食,亦可加工。

产品功效:其笋酪氨酸含量低,制成罐头,汤汁清,形态好,外观美,是食用佳品

产品简介:角竹为笋、竹两用,以笋为主。角笋内含蛋白质、脂肪、糖、磷、钙、铁和多种氨基酸等营养成份,既可鲜食,亦可加工。其笋酪氨酸含量低,制成罐头,汤汁清,形态好,外观美,是食用佳品。1990年,国家林业部将上虞县角竹繁育及丰产技术列为林业科技重点推广项目,并确定在长塘乡等地建立角竹生产基地。角竹种苗远销江苏、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和上海等10多个省市。

产品历史:角竹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笋、竹两用竹种,具有繁殖,生长快,产量高,用途广等特点。我市是角竹的原产地,早在700多年前的南宋《嘉泰会稽志》中就有关于角竹的记载。元代李#著的《竹谱详录》中载有“角竹出越州诸山,亦紫竹之类,但色淡。如牛角,故名,其质坚硬。”其后,明万历绍兴府志和清康熙、道光、嘉庆山阴县志称:“角竹节高而疏,笋味淡,有斑色。”由此可见,我市角竹的栽培历史悠久,主产于越州诸山(今绍兴和上虞东关一带)。角竹,主产于会稽县(今属上虞县)长塘、樟塘、长山等乡和汤浦镇。元代李衍著《竹谱详录》载:“角竹出越州诸山,亦紫竹之类。但色淡,如牛角,故名。其质坚硬。”清康熙《会稽县志》亦云:“角竹,节高而疏,笋味淡,有斑色。” 到1983年,经有关部门调查,角竹主要分布在上虞市的长塘乡,邻近的樟塘乡、汤浦镇、长山乡和绍兴县的富盛镇、红山乡也有少量分布。总面积150亩(其中长塘乡134亩)。近年来,上虞县在省林科所的主持下,对角竹的经济性状、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研究,并通过了省级鉴定,获得了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四等奖。国家林业部将上虞县角竹繁育及丰产技术列为林业科技重点推广项目,并确定在长塘乡等地建立角竹生产基地。到目前为止,上虞县已发展角竹近1000亩。同时,角竹种苗远销江苏、江西、福建、湖南、湖北、上海等省、市和本省兰溪、天台、余姚、永嘉、安吉等30多个市、县。

七. 浙江省 绍兴 上虞 崧厦榨菜

榨菜是世界三大名咸菜之一。崧厦榨菜具有鲜嫩、香辣、松脆、耐贮藏等特色。配料讲究,工艺精细。加工工艺是:检菜剥皮,使每只菜头成圆形。进行第一次腌制;24小时后,捞起上囤沥干,进行第二次腌制;待无心白时,捞起修剪挑筋、分等整形,淘洗上榨,再配以多种调料。撒上花椒,装入特制的陶坛封口,经椂问奔渲,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磷、铁、胡萝卜素、核黄素等多种营养成份,能增进食欲,是人们喜爱的佐餐佳肴。

八. 浙江省 绍兴 上虞 章镇蓝莓

蓝莓,意为蓝色的浆果之意。

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还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

果实呈蓝色,色泽美丽、悦目、蓝色并被一层白色果粉包裹,

果肉细腻,种子极小。

甜酸适口,且具有香爽宜人的香气,为鲜食佳品。

九. 浙江省 绍兴 上虞 白鲞扣鸡

白鲞乃是用大黄鱼加工制成的咸干品,味道鲜美,鱼肉结实,并具有开胃、消食、健脾的功效。成菜既具鸡香,又具鱼味,二者互补,相辅相成。鸡肉香醇,鲜咸可口,令人回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