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攀枝花特产橙子 四川有特产橙子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攀枝花特产橙子 四川有特产橙子吗更新时间:2022-10-09 13:44:08

一. 四川省 攀枝花 东区 竹蛋

竹蛋

竹蛋富含24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以及锌、铁、钙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口感清脆、鲜嫩、滑爽的特点,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二. 四川省 攀枝花 盐边县 国胜茶叶

国胜茶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盐边县国胜乡屹立着攀枝花市海拔最高的山——百灵山。过去,这里并不产茶。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位农艺师见百灵山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溪涧交错、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名茶生长的宝地,于是就从云南引进茶苗进行种植。虽然由于种种原因,种茶没能在这里形成产业和规模发展,但当地农民一直都在进行小规模种植,使国胜乡种茶的历史延续至今。

万亩茶乡香四方,国胜阔步奔小康。茶产业基地的建设、茶叶经济的发展不仅打造出了“国胜茶叶”的品牌,也使国胜乡从此迈上了可持续发展的致富之路。

国胜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四川省盐边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国胜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有关情况的函》(盐边府函〔2007〕5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永兴镇、国胜乡、红宝乡、箐河乡、温泉乡等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三. 四川省 攀枝花市 盐边县 盐边羊肉米线

盐边羊肉米线,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的著名特色小吃,该品羊肉细腻可口,色鲜味美,营养丰富;米线用桂朝米和杂交稻米混合制成,入口细滑爽口、风味独特。

攀枝花小吃类主要以四川味道为主,在当地人气最高的当属盐边的羊肉米线,纯羊肉熬制的高汤煮出的米线,再加上豆瓣 花椒 小米辣等佐料,味道独特极具代表性;攀枝花由于靠近云南在这里米线的受欢迎程度远远高于面条,大街小巷的小吃店都有米线卖,牛肉米线 肥肠米线 杂酱米线 等别具攀枝花本地特色;各种四川知名小吃都可以在攀枝花吃到。c78

盐边县彝汉杂居,彝汉人民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和睦相处,相互融合,形成了兼收并蓄多元化的民风民俗,盐边的饮食文化亦深受境内彝族、傈僳等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影响,烹饪的羊肉米线独具特色。c78

正宗老盐边羊肉米线的做法:c78

【原料】带骨鲜羊肉500克、米线1000克,丁香、草果、山奈、桂皮等若干,鸡精、盐适量。c78

【步骤】c78

1、将鲜羊肉在冷水中轻漂半小时。c78

2、将羊肉置于锅内冷水,加入丁香、草果、山奈、桂皮、生姜和当归等,用文火煮2—3小时。c78

3、待羊肉熟后,撕下羊肉置于冰箱冷冻,再将羊骨放进锅内煮汤。c78

4、将干米线用开水浸泡40-50分钟,再进沸水煮熟。c78

5、在羊肉汤里放上盐和鸡精后,将汤浇在出锅的米线上,放入切片的羊肉,撒上葱花、香菜、油海椒即可。c78

【特点】羊肉细腻可口,色鲜味美,营养丰富。羊肉采用当地产的骟羊肉,是天然放牧的绿色食品,加入十多味中草药后,不仅除去了羊肉的腥膻味,而且使羊肉有着独特的香味。羊的头、蹄、肚杂下水入锅煮熟后,要求要汤白味浓、无腥味、肉质脆嫩。《本草纲目》中说:“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米线用桂朝米和杂交稻米混合制成,入口细滑爽口、风味独特。c78

四. 湖北省 神农架 七叶一枝花(重楼)

神农架“四大名药”

重楼Rhizoma Paridis Yunnanensis (英)Yunnan Manyleaf Paris Rhizome。别名滇重楼、草河车、独脚莲。来源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Paris yunnanensis Franch. 的根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叶6~10片轮生,叶柄长5~20mm,叶片厚纸质,披针形、卵状长圆形至倒卵形,长5~11cm ,宽2~4.5cm。花梗从茎顶抽出,顶生一花;花两性,萼片披针形或长卵形,绿色,长3.5~6cm;花被片线形而略带披针形,黄色,长为萼片的1/2左右至近等长中部以上宽2~6mm;雄蕊8~10,花药长1~1.5cm,花丝比药短,药隔突出部分1~2mm。花期6~7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地林下或路旁草丛的阴湿处。主产云南、贵州、四川。

采制全年均可采挖,但以秋季采为好,晒干或切片晒干。

性状 根茎类圆柱形,多较平直,少数弯曲。直径1~6cm,长4.5~12cm。表面黄棕色,少数灰褐色,较平滑;环节较稀疏,突起不明显;茎痕半圆形或扁圆形,不规则排列,表面较平或稍突起。质坚硬,不易折断,断成粉质或角质化。气微,味苦。

化学成分 含多种甾体皂甙,为薯蓣皂甙元(diosgenin)和偏诺皂甙元(pennogenin)的二、三、四糖甙,另含β-蜕皮激素、胡萝卜甙等。

性味 性微寒,味苦;有小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作于疔肿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

五. 四川省 攀枝花市 盐边县 盐边芒果

盐边芒果

2001年,金河乡被盐边县列为万亩芒果建设基地,而金江村则为全乡的主要基地。金江村盛产爱文、海顿、吉绿、肯特、凯特、红象牙等为主的中晚熟优质芒果品种,其果质以味甜、果大、纤维少而深得消费者喜爱,产品远销成都、西安、北京、海南等大中城市。

六. 四川省 攀枝花市 仁和区 仁和芒果

仁和芒果是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的。仁和芒果,果形好、色泽鲜、含糖多,风味可口,亩产量高。仁和区大龙潭乡北部的混撒拉村是全区著名的“芒果之乡”。

仁和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光热资源、明显的“立体气候”及年日照时数在2697.6小时以上,年均气温20.4℃等优势条件,十分有利于发展优质晚熟芒果。从上世纪80年代,仁和区就开始引种试种芒果,在94、95年逐渐形成规模,由于由于种植面积大,苗木供不应求,品种较为杂乱,“三羊芒”、“草芒”、“无名芒”、“乳芒”等为主要栽植品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面前,那时仁和区的芒果并不具备与海南、广西等地芒果抢市场的能力。经过农业局以及芒果专业合作组织的多年研究和总结,终于选育出了适合仁和区栽培的芒果品种,凯特、吉禄、红象牙、爱文等优良品种进入到各家各户。目前,仁和区共发展9.2万亩芒果,约占全市芒果种植总面积的70%。

七. 四川省 攀枝花市 西区 攀枝花块菌

攀枝花块菌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前,攀枝花块菌年产量占全国近二分之一。产业发展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有“中国块菌之乡”美誉的攀枝花块菌产业走上了科学、规范、有序发展的道路。

据了解,块菌是世界公认的美味食用菌,具有独特的香味与极高的营养价值。意大利北部地区和中国攀枝花及周边地区是世界上的两大野生块菌天然分布区。攀枝花则是中国块菌产区的中心区域,年产量占全国近二分之一。2008年10月,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攀枝花市“中国块菌之乡”称号。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攀枝花块菌 四川省攀枝花市现辖行政区域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攀枝花块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函》,攀府函〔2012〕129号 攀枝花市块菌产业发展协会技术规程:P/KJX001-2013《攀枝花块菌生产操作技术规程》

攀枝花块菌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印度块菌、夏块菌、波其块菌。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1100米至2800米,年平均气温16℃至20.3℃,旱季、雨季分明。土壤类型以砂岩、玄武岩、石灰岩成土母岩为主,土层厚度≥50厘米,pH值6.0至8.0。灌溉水为水库、溪流或水源无污染的可用水。

三、栽培技术

1. 菌种:选择新鲜、个体大,无霉变,具有明显的大理石花纹,子囊孢子90%以上呈棕褐色的子囊果配制成菌种。

2. 菌根苗培育:培育块菌宿主植物无菌苗3至6个月(板栗、云南松等),待苗木根系和根茎符合要求后,进行接种,接种后在大棚内培育6至18个月。出圃前进行苗木检测,当菌根的感染率≥90%时方可出圃。

3. 移栽:在雨季栽植,栽植密度板粟(种植密度5m*6m)、榛子(种植密度5m*6m)、云南松(种植密度3m*3m)、华山松(种植密度3m*3m)。

4. 幼林管理:块菌菌根苗幼林管理应注意松土、除草,保持灌溉和监测幼林病虫害。

四、采收

采收期为每年10月至翌年2月,使用块菌犬(块菌狗一般选择耐力好,温驯、易受训的狗种)搜寻,确定块菌位置后,用齿耙自上而下轻翻菌塘土壤至块菌出现。

五、加工

1. 鲜品:清洗→速冻→包装。新鲜块菌经清水洗净泥沙,进行速冻,然后包装。

2. 干品:清洗→切片→干燥→包装。新鲜块菌经清水洗净泥沙,切片,经干燥,达到水分含量≤11%,块菌干片外形完整且保留一定的菌香。

六、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

(1)鲜品:外形奇特,直径3cm至8cm,子囊果呈不规则球形,椭圆形,表面有明显的如桑椹状的突疣,有明显大理石纹理,并带有块菌特殊浓郁芳香。

(2)干片:呈棕褐色,切面质地细腻,有光泽,有明显大理石纹理。

2. 理化指标:

(1)鲜品:氨基酸总量≥4 %、粗蛋白≥7%。

(2)干片:氨基酸总量≥15 %、粗蛋白≥23%。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八. 四川省 攀枝花 米易县 红锅黄辣丁

【菜系】 川菜

【主料】 鱼类

【做法】 焖

【味型】 麻辣

【成菜】 火锅

【原料】黄辣丁500克(学名黄颡鱼,即嘎鱼,又称黄丫头),四川泡酸菜100克,川椒节30克,大蒜50克,鲜番茄50克,芹菜30克,香葱20克。

【底料配置】豆瓣20克,花椒、胡椒各10粒,老姜10克,花生米15粒,冰糖10克,八角5个,香叶4片,葱油20克,高汤1000克,鸡精10克,色拉油10克。

【制法】

1、将黄辣丁宰杀,撕去腮及内脏用清水洗净待用。芹菜先斩3厘米长的段,再切成细长条。番茄切0.2厘米厚的片,大蒜瓣去蒂待用,香葱切成5厘米长的段。

2、锅置于火上,加葱油烧至七成热下冰糖小火炒至呈红棕色,下入豆瓣、花椒、胡椒、老姜、花生米大火煸炒出香味加高汤、鸡精中火熬制成汤艳红、浓厚鲜香即可滤渣待用。

3、锅置火上放少量色拉油烧至五成热,将泡酸菜、黄辣丁、芹菜大火煸炒出香味,加入熬制好的红汤小火焖烧8分钟入味,放入川椒节、整大蒜、鲜番茄、香葱段即可随火上桌。

【特点】色泽红亮、肉质鲜嫩、麻辣醇香。

【制作关键】所选用的黄辣丁不要太大,中等大小即可。

【黄辣丁简介】

黄辣丁学名黄颡鱼。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俗称:黄腊丁,央丝。英文名:Yellow cartfish 。

体长,腹平,体后部稍侧扁。头大且平扁,吻圆钝,口大,下位,上下颌均具绒毛状细齿,眼小。须4对,大多数种上颌须特别长。无鳞。背鳍和胸鳍均具发达的硬刺,刺活动时能发声。脂鳍短小。体青黄色,大多数种具不规则的褐色斑纹;各鳍灰黑带黄色。

多在湖泊静水或江河缓流中营底栖生活,尤喜生活在具有腐败物和淤泥的浅滩处。白天潜伏于水体底层,夜间浮游至水上层觅食,冬季多聚在支流深水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因之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也能生活。黄颡鱼是一种典型的广食性鱼类,幼鱼主要食浮游动物和水生昆虫的幼虫,成鱼以小鱼和无脊椎动物为食。黄颡鱼2龄达性成熟。每年5-7月,雄鱼游至沿岸地带水草茂密的淤泥粘土处(水深8-40厘米),利用胸鳍刺在泥底上断断续续地转动,掘成一个小小的泥坑,即为产卵的鱼巢。雄鱼筑巢后即留在巢里,等候雌鱼到来,在巢里进行产卵受精。产卵活动多在气候由晴朗转变阴雨的夜间进行。雌鱼产过卵后即离巢觅食,只有雄鱼在巢附近守护发育中的卵和仔鱼,直到仔鱼能离巢自由游动时为止(大约7-8天)。

九. 四川省 攀枝花市 米易县 米易苦瓜

米易苦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米易苦瓜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的。米易苦瓜具有干脆清爽、苦后回甜快,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特色。米易苦瓜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米易苦瓜是米易县主要蔬菜品种之一,长期以来在米易县境内安宁河谷流域海拔1500米以下地区种植,距今有近70年的历史。《米易县志》(农业篇)记载:“米易建县至1959年,种植蔬菜有14类、105个品种,主要有...苦瓜...等”。由于当地气温较高,夏天吃凉拌苦瓜菜、饮苦瓜茶成为米易人民的习惯,并保持至今。米易苦瓜也成为当地家庭饮食、-宴请的必备佳肴:苦瓜炒蛋,苦瓜炒肉,苦瓜汤,苦瓜盅等。米易苦瓜一年四季均可种植,周年供应,每年早春二、三月是米易苦瓜销售旺季,有效补给了全国其他地区苦瓜生产的淡季。 米易县是我国一个独具特色的内陆山区农业县,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暖夏凉,是天然的大温室和全国少有的低纬度高海拔热作区。1984年米易县被列为全省立体农业试点县以来,全县蔬菜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经过20余年农业资源深度开发和农业产业结构大调整,形成了以茄果类、瓜类为主的早春蔬菜产业格局。1993年被列为“南菜北调基地县”,2003年被授予“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称号,2009年米易县先后被省政府和省农业厅列为“四川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蔬菜基地县”,2010年成为首批“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蔬菜)基地强县”和首批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主导产业蔬菜),2012年米易县被列入全国蔬菜规划重点县。 建国后,由于生产方式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米易苦瓜栽培面积曾一度萎缩,品种主要以当地老品种为主。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米易县通过立体农业开发,以米易苦瓜为代表的早春蔬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苦瓜产业得到大力发展。2007年,米易苦瓜荣获“第八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特色农业展览最畅销产品奖”。米易苦瓜生产方式独特,采用“苦瓜—水稻—苦瓜”的种植模式,体现了生态循环的经济价值。通过长期栽培、优选,米易培育出了当地主推苦瓜新品种─米易大白苦瓜,该品种具有“果长、色白、肉厚、瘤突”外形和甘脆清爽、苦后回甜快的特点。近年来,米易县委、县政府将苦瓜作为优势农业主导产业来抓,精心制定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0年,全县苦瓜种植户亩产值3万元以上有6000余亩,苦瓜收入在5万元以上种植大户1400余户,有效带动安宁河谷及周边地区农户致富。预计“十二五”末,米易苦瓜栽培面积达到3万亩,苦瓜产值突破10亿元。米易苦瓜将成为发展本地特色农业、促进农民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

米易县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暖夏凉,是天然的“大地温室”和全国少有的低纬度、高海拔热作区,所产蔬菜有“上市时间早、单产高、品质优、效益好”的特点。

米易苦瓜因其具有干脆清爽、苦后回甜快,维生素C含量高而深受消费者喜爱。2012年,全县苦瓜种植面积达1.5万亩,平均亩产3万元以上,已成为该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蔬菜产品。

2013年,米易县农牧局经作站申报的“米易苦瓜”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米易苦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米易县攀莲镇、丙谷镇、撒莲镇、垭口镇、白马镇、湾丘乡、草场乡等7个乡(镇),30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1°49’-102°11’,北纬26°57’-27°08′。米易县位于攀枝花市东北部,西南资源“金三角”腹心地段,南与盐边县接壤,西与盐源县向望,东与会理县相连,北靠德昌县。保护面积10661.96公顷,年产量12万吨。

十. 四川省 攀枝花市 仁和区 攀枝花枇杷

攀枝花枇杷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攀枝花枇杷产自攀枝花市海拔1300米~1700米的地区,产品于元旦、春节期间上市,书春节畅销的特色农产品,主要生产的品种以“早钟六号”、“大五星”等大果型品种为主。攀枝花枇杷果大,卵圆形或长卵圆形,果皮橙黄色,果点密、细、果面光洁,富有果粉与茸毛,果锈极少,一般单果重可达50g左右,最大果重160g,具肉质细,汁液丰富,味浓甜略带酸,风味浓郁等特点。全市枇杷种植面积3万亩,产量7800吨。建成了米易县丙谷镇芭蕉箐村、草场,盐边县二滩库区等万亩枇杷基地3个,农业部标准化生产示范园1个。2005年“攀枝花枇杷”取得了“A级绿色食品”证书。2010年,“攀枝花枇杷”被农业部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地域范围

攀枝花枇杷保护范围为米易县的丙谷镇、白马镇、攀莲镇、湾丘乡、新山乡、撒莲镇、垭口镇、得石镇、普威镇、白坡乡、草场乡、麻陇乡;盐边县的渔门镇、惠民乡、永兴镇、国胜乡、敢鱼乡、桐子林镇、红格镇、新九乡、和爱乡、益民乡、红果乡、红宝乡、箐河乡、温泉乡、格萨拉乡、共和乡;仁和区的总发乡、太平乡、中坝乡、大龙潭乡、务本乡、啊喇乡、布德镇、同德镇、前进镇、福田镇、平地镇、金江镇、大田镇、仁和镇;西区的格里坪镇及东区的银江镇等,辖44个乡镇,东到湾丘乡,南到平地镇,西到温泉乡,北到红宝乡。地理坐标为东经101°08′~102°15′,北纬26°05′~27°21′。攀枝花枇杷保护面积0.73万公顷,年产量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攀枝花枇杷果大,卵圆形或长卵圆形,果皮橙黄色,果点密、细、光滑,有果粉,果锈极少,皮薄。果肉厚、橙黄色,肉质细,汁多,味浓甜略带酸,风味浓郁,种子3-5粒。 (2)内在品质指标:攀枝花枇杷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可食率≥70%。 (3)安全要求:符合DB510400/T003-2002《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要求。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