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沧县王会头特产 沧县仵龙堂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沧县王会头特产 沧县仵龙堂特产更新时间:2022-09-08 19:33:29

一. 浙江省 温州 永嘉县 “王大妈”麦饼

“王大妈”麦饼

现年63岁的王大妈堪称我县妇女自主创业的典范。10年前,她凭借多年的经商和食品制作经验,创造性地开发出了风味独特、制作方法独特的“王大妈”麦饼,并先后夺取温州名小吃、永嘉名牌商标等多项荣誉。

在上塘镇屿后巷,王大妈曾创下了年盈利25万元和10余平方米店面年租5.6元的奇迹。2002年,王大妈出人意料地离开作为她麦饼生意发祥地的屿后巷,而是把当时作为分店的上塘百货前店作为总店来经营。王大0“王大妈麦饼”店已先后开出了17家连锁店,并创下了800万元年总产值的奇迹。在乐清柳市,王大妈麦饼连锁店每天的营业额都是以千元计。在温州市区,王大妈麦饼成为一个响当当的特色小吃品牌。而在永嘉,由于仅仅是一家总店,其名气反倒不如别处大。为此,王大妈决定,在拓展县外业务的同时,逐步在县内铺开。而作为第18家连锁店的瓯北塘头连锁店就是这一决定的产物。

二. 湖南省 常德市 鼎城区 武陵王酒及新武陵系列

常德武陵酒厂:武陵王酒及新武陵系列酒( 常德)

三. 四川省 遂宁 蓬溪 王凉粉

王凉粉:精选本地豌豆,传统工艺精工而成,辅以特制佐料,具有柔韧细滑、色泽红润、香辣纯正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地址:蓬溪县赤城镇上河街电话:13219239528

信息来源:蓬溪县人民政府网

四.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黄王凉粉冻

黄王凉粉冻

赣西北山区的修水出产许多野生的凉粉果,皮青青的,里面好多象白芝麻粒的籽,是夏季用来做凉粉冻的好原料。

修水的凉粉冻在周边三省九县是有名的,而最出名的又要数黄庭坚故里杭口双井的“黄王凉粉冻”。这种凉粉冻是取“双井”水做成,在碗中,晶莹透亮、闪闪颤动,加少许黄色的沙糖和芝麻,呈一种微黄的颜色,象块透明的琥珀,吃起来又凉又甜又香。一碗下肚使你感到燥热即去、暑气顿消,很有止渴、清热、祛湿之功效。

谈起这“黄王凉粉冻”名字还有一段故事。相传黄庭坚小时候最爱吃凉粉冻。一日,他读书习字累了,走出书斋,来到田野深深地吸一口田园湿润的新鲜空气,顿觉视野开阔,心情舒畅。他看到“钓砚”旁的凉亭上悬挂着一串串的凉粉果藤,心想,眼下正是采摘凉粉果的季节,自己何不去采摘回来亲自做一回凉粉冻。当他准备回去邀个伙伴时,正遇着房下姐姐黄玉兰牵着水牛过来。黄庭坚一转念停下脚步,对黄玉兰说:“玉兰姐,我帮你一起去放牛。”

玉兰比黄庭坚大两岁,她知道这个房弟是个神童,年纪小学问多,寻思与他一同放牛,既可考考他的学问,又可以从他处学点见识。于是笑着说:“好哇!”

黄庭坚在前面牵着绳,黄玉兰在后面赶着牛,姐弟俩很快就来到修河边的“钓砚”旁。黄庭坚把牛绳往水牛角上一圈,对黄玉兰说:“让牛自己吃草去吧,我想请姐姐帮我到亭子旁摘凉粉果。”

玉兰想:这房弟年纪不大点子多,说帮我放牛,其实是要我帮他摘凉粉果。于是说:“姐要问问你,这凉粉冻是怎样做的?你若答不上来,姐可不帮你摘”。

黄庭坚知道玉兰姐考他,眼睛骨碌一转,说:“将凉粉果破壳取子,加少许新鲜米饭,用布包着入凉水中揉搓,汁出后稍等片刻即成凉粉冻,加沙糖和芝麻拌之非常好吃”。

玉兰惊奇地望着黄庭坚说:“哟,看你书呆子样,都还晓得。谁告诉你的?”

黄庭坚得意地说:“看我娘做过!‘有样没样,多看世上’呗”。

说着两人来到“钓砚”旁的凉亭边采摘凉粉果。不一会就采摘了许多,玉兰用自己的生布手巾包了鼓襄襄一大包。这时,牛也吃饱了,姐弟俩高兴地往回走。路上,玉兰索性让黄庭坚骑在牛背上,自己跟在后面走。

黄庭坚骑着水牛在田埂上慢悠悠地走着,高兴极了。他望着明月湾的风光,从心里感叹双井村这个山明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黄庭坚得意之时,随口用本地的山歌调唱着自己的得意之作:

骑牛远远过前村,

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

机关用尽不如君。

黄庭坚到家后,兴犹未尽,提笔就在玉兰包凉粉果的生布巾上写下了路上唱的这几句诗,又题上:书赠房姊玉蓝,并题上自己的名字,还盖上了印章。

光阴茬苒,时过境迁。黄庭坚长大后在外做官,黄玉兰长大后嫁给了杭口王庄一个名叫王监的人。话说有一年夏天特别热,县城凉粉冻特别销,尤其是双井黄家的凉粉冻,比其它地方的可多卖到一两倍的价钱。玉兰凭着自己在娘家学的手艺也做起了凉粉冻的生意。可是,王监第一天拿到县城卖,却因人们不认他是双井黄家的凉粉冻而没卖到好价钱。当时正宗的双井黄家凉粉冻只在县城西摆王亚桥上的凉亭里卖,王监是杭口人当然不能去,只好挑着凉粉担子走街串巷叫卖,但人家却不信他是“双井”货。王监垂头丧气回到家,妻子玉兰拿着生布巾帮他拍去身上的尘土,王监一眼看见生布巾上黄庭坚的真迹,顿时计上心来。第二天,他照原挑着凉粉担子,上面盖着有黄庭坚手书真迹的生布巾,一边吆喝着:“买正宗的‘黄王凉粉冻’啊”!一边拿着生布巾给人家看。原来,这生布巾上的字因年久模糊了,特别是“书赠房姊玉蓝”几个字,隐约成了:“书赠房弟王监”。加之玉兰做的凉粉冻除没有用双井水外,其它不任颜色、味道都与 正宗的双井黄家凉粉冻没有区别,因此,王监一担凉粉冻很快就卖掉了,而且卖到好价钱。

这事被双井黄家卖凉粉冻的知道了,告诉本族长老。本族长老出面到杭口找到王监,知道他是双井黄家的女婿,看了看生布巾,确认是黄庭坚手书真迹,于是,没说什么就回来了。回家后对本族人说:人家王监的“黄王凉粉冻”意思是黄色的王家凉粉冻,没有说卖双井黄家凉粉冻;生布巾上的字确实是黄庭坚给他房姊玉兰的手书真迹,只是字有些模糊,给人产生错觉,我们没有理由干涉他,大家还是想办法把自己的凉粉冻做的更好才是道理。从此,修水街上的双井黄家、杭口王家凉粉冻都叫黄王凉粉冻,并成了品牌一直传到今天。现在许多餐馆还把凉粉冻开发成一道汤,即在冰凉的绿豆汤中加一些切成小块的凉粉冻,作为上桌第一道解暑开胃汤,很受顾客欢迎。

五.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王星记纸扇

产品名称:王星记纸扇

产品产地:绍兴

产品简介: 绍兴王星记纸扇品种齐全、花色多样、制作精细、用料考究。大多选用竹秀细匀的竹子作骨,以纯桑皮纸为扇面,采用高山柿漆为制作的粘料,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如传统产品黑纸扇,需经过72道工序,100多个制作过程才能完成。它的主要品种有:
黑纸扇。这是当初“王星记”得以扬名四海的传统产品,也是今日王星记纸扇久负盛名的名牌产品,其中尤以“毛全本”和“全棕”最为名贵。黑纸扇选料十分讲究,“全毛本”采用三年生以上冬季采伐的毛竹为原料,“全棕”则必须用云南、贵州等地高山生长的棕竹,扇面选用浙南山区纯桑皮纸,涂料则用会稽山区的优质柿漆加上福建产的烟煤粉调制而成。“毛全本”扇骨竹筋细匀,乌黑透亮;“全棕”扇扇骨花纹别致,恰如公鸡颈毛。黑纸扇不但外观古朴典雅,且内在质量坚韧耐用,经试验这种扇子放在水中浸泡几个昼夜仍不壳不酥,具有雨淋不透、日晒不翘的特点,故有“一把扇子半把伞”之说。扇面上精心绘制的人物山水、金银铲贴,则如锦上添花,成品采用仿古锦盒盛装,优雅美观,是馈赠亲友的上等礼品。一直是东南亚、日本、港澳地区的畅销货。
工艺挂扇。是近年开发的新产品之一,主供出口。这类扇收折长度从50厘米到150厘米共有十几个规格,主要用于客厅、书房、居室的装饰,品种有纸面、全金面、洒金面、全绢面等,扇面图案以喜庆吉祥为主。这咱扇展开远望如扇型壁画,近看则成了由20根扇骨支撑而成的精致屏风,确是观赏和实用并重的工艺佳品,一直畅销日本和东南亚地区。
白纸扇。属传统产品。这类纸扇品种规格较多,档次悬殊,从每把0.2—0.3元的经济实用扇到十几元、几十元的艺术欣赏精品均有。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利用扇子印刷广告馈赠客户日见增多。这类纸扇既作为日用品,又作为宣传品、科学知识普及品,赋予传统产品以新的使命,从而焕发了青春。
香木扇。这是近年开发的又一新品种,采用优质香木,通过锯片、造型、冲花、拉花、烫花、串装喷香等工艺而成。纤细的扇骨上,有千百个精细透空的花纹,展开扇面幽香扑鼻、火笔烙出棕褐色花纹、具有檀香扇的特点,而售价只有檀香扇的1/20,尤为女青年所喜爱。此外,还有舞蹈扇、冲花扇、微型扇、仿象牙扇、工艺檀香扇、柏木扇等,也各具特色。
产品历史: 绍兴自古是制扇名邑。《晋书.王羲之传》中有一则王羲之题扇的佳话:“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系王右军书,以求百钱耶。’姥如其言,人竞买之。”现在绍兴城内还有一座“题扇桥”,相传就是王羲之题扇的地方,而这一古老传说,也仍为绍兴人民所津津乐道。

明清时期,绍兴的制扇业已相当兴盛,主要集中在绍兴城内,嘉会兴浦、周家桥、州山、梅山、小观等地。以周家桥一带为最盛,素有“扇窝”之称,除少数几户单纯从事农业生产外,绝大多数是制扇户,盛时扇作坊不下四、五百家。而王星记扇庄,则以制作精良而久负盛名。

王星记扇庄创建于1875年(清光绪元年)。老板王星斋,萧山临浦人(时属绍兴府),原为祖传制扇手,尤精黑纸扇技艺;其妻陈英乃是纸扇铲贴(用金银箔镂雕成图案贴于纸面的一种工艺)洒金巧匠。由于技巧艺高,又善于经营,名气大振,挤跨了当时杭城最有名气的“舒莲记”扇号,而登上纸扇霸王宝座。王星斋在杭州、上海、香港等地开设门市部专营纸扇销售,同时由嫡传高徒章金木在绍兴柯桥开设制扇作坊,专供外地门市部销售。如今100多年过去了,简陋的扇作坊已发展成拥有8个生产大类,近500余种花色、规格,设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的专业制扇厂。1986年,生产各档扇子220万把,产值256万元,创税利72万元,还为国家创外汇近30万美元。其中工艺大扇的出口额为全国各扇厂之首。王星记扇厂的扇子,不但品种繁多,而且质量上乘。1979年和1983年该厂的黑纸扇连获省优质产品,1986年工艺挂扇也被评为省优质产品,一把绘有“北京万寿山全景图”的黑纸扇荣获1987年全国旅游纪念品一等奖。

六.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武夷王酒

武夷王酒——大潭佳酿三家崭

武夷王酒,原称“建兰香酒、九种兰酒、九兰香酒、建平李叶青等”。据建阳地方史料记载,建兰香酒为建阳县久负盛名的古代名酒,盛产于宋代,为李姓人家(延宾)首创酿造,因其酒香味道独特,得大家称道,故人们称其为“李独家”。据考证:建兰香酒曲种须以石缸封存,并以雪水配上建溪河畔(史称锦江)的龙井石罅清泉酿制,后以石缸封存于地窑,在春夏秋三季的九个月中,每月开坛,酒香都会更换一种特有的建兰香味。史有“品冠京华,醉李独家”的记载。宋代理学家、教育家朱熹诗云:“大潭佳酿三家崭,石酝陈缸九种兰。玉液琼浆不足喻,锦江沁酿誉京杭”。足以说明“建兰香酒”当时在京城杭州的知名度。自明清以来,由“建兰香酒”演化而来的名酒尚有:建南檀酒、大潭金酒、潭阳苏合酒等名酒,史有“锦江沁液”的美称。据《建阳文史资料》黄金德记载:“民国期间,潭城酿酒名家首推黄炳林、黄金德父子,其酿造的河清酒、金樱酒、金盘露酒、绿豆烧酒等知名度很高”。其经营的“恒有酒店”生意兴隆。此外,潭城酿酒名家尚有詹家和吴家,他们的制酒工艺也有悠久的历史。但在潭城历来所有酿酒名家中,惟李家(延宾)名望最高,其“建兰香酒”被誉为“一品七醇九种兰”。至明清以后,此酒渐渐失传。共和国50年代后开始,建阳酒厂恢复了此种传统制酒业,一度名声远扬,引来了全国制酒现场会在潭召开。经过几十年时间的研发,传统的建兰香酒逐步被“武夷王酒”“武夷特曲”系列名酒所取代。

信息来源:建阳区人民政府

七. 河南省 开封市 祥符区 王葫芦镰刀

王葫芦镰刀开封王葫芦镰刀是由老艺人王友才创制,相传三代,已有百余年历史。

该产品选用能吃火的钢和铁,经三次烘炉热锻打和冷加工。然后蘸火,再进行正平、净面等冷工,钉上镰把,成为完整产品。镰刀长138厘米,中宽36~39厘米,背厚3.5厘米,镰拐头宽18~20厘米,长28~30厘米,重0.15~0.2市斤。

王葫芦镰刀形如木梳,具有钢宽、面平、背厚、底薄、刀口锋利、不掉豁、不卷刃、经久耐用之特点。产品销至开封附近各县及黄河以北部分地区。

该产品1962年前最高年产量11000多把。1962年改进操作方法,3个人日产量达55把,比原产量提高57%。随着农村社队企业的兴起,王葫芦镰刀于60年代停止生产。

八. 香港 鱼肉烧卖王

鱼肉烧卖王

鱼肉烧卖王,香港传统小吃之一。以鱼肉作馅制成的烧卖。特点是入口特别弹牙,豉油汁香甜。

九. 辽宁省 朝阳市 北票市 北票金丝王大枣

北票金丝王大枣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2年12月21日,“北票金丝王大枣”在北京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组织专家审查通过,正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区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是20世纪以来世界上多数国家为有效保护本国特色产品而采取的重要制度体系,也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中所认可的通行保护规则。

“北票金丝王大枣”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可有效保护产品品牌,质量特色,保护无形资产的价值,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可提高产品知名度,提高农户与企业的经营效益,提高地方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与一般的名牌产品相比,蕴含了更多的无形资产,被誉为打开国内外市场的“金钥匙”。做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有利于健全现代农业管理体制,巩固农业标准化建设成果,保护和提高当地特色产品,增加农业品的附加值,增加林果业产品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打破非关税贸易壁垒,实现更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对于北票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辽宁省北票市长皋乡、常河营乡、小塔子乡、马友营乡、蒙古营乡、泉巨永乡、大三家乡、东官营乡、西官营乡、龙潭乡、哈尔脑乡、南八家子乡、大板镇、章吉营乡、上园镇、三宝营乡、巴图营乡、宝国老镇、黑城子镇、台吉营乡、北塔乡、娄家店乡、北四家乡、凉水河乡、下府开发区、台吉镇、五间房镇、三宝乡28个乡镇开发区现辖行政区域 辽宁省北票市人民政府《关于北票金丝王大枣地理标志产品名称和地域范围划分的函》,北政〔2011〕62号 北票市技术规范B211381/T-003-2001《北票金丝王大枣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