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河南土特产店哪里进货 河南省土特产批发市场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河南土特产店哪里进货 河南省土特产批发市场更新时间:2022-08-29 12:18:10

一. 河南省 郑州 巩义 候地小米

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必须的多种物质。用其熬粥,气味清香,入口绵黏,口感极好。( 巩义)

二. 河南省 济源市 土馍

以面粉为主要原料,鸡蛋.芝麻.香油等为辅料,以王屋山一种特有的白面土为烘焙介质制作而成的。清香可口、外酥里软,是一种高铁、高锌、高钙、高钾、的传统风味食品。

三. 河南省 南阳 内乡 王店火烧

【内乡】王店火烧:王店火烧起于清初,圆形,厚约一寸,重二两,内有葱花、香油、盐、辣子等,再入炭炉烤制。成品为橙黄色,外焦,酥,香味非常诱人。王店火烧做工精巧,畅销不衰,民间有顺口溜为证:"王店火烧好,八成能吃饱,老人入口酥,小孩不滞消,凉水能泡松,吃多肚不疼"。王店火烧检验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掰一块放在凉水中,能否泡松飘在水面上。据说王店火烧与当地水土有关,走出王店镇就拷不出这样的效果。所以有很多客人不怕路远,到王店镇买上正宗的王店火烧带回家与亲友共享。

四. 河南省 洛阳 嵩县 重阳花糕

相传,重阳花糕是明朝宫庭中的御厨专门为正德皇帝制作的节令贡品,可以让他在每年秋季外出登高、游猎时很方便地食用。多以各种果料制成,风味独特,甜糯适口。

五. 河南省 焦作 武陟 武陟大米

武陟大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武陟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河南省武陟县詹店镇、乔庙乡、嘉应观乡、圪当店乡、谢旗营镇、大封镇、西陶镇、大虹桥乡、北郭乡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六. 河南省 开封 祥符区 汴绸

汴绸因产于七朝古都汴梁而得名,始于明末清初,而今已有300多年的生产历史。 明朝末年,山西洪洞县人景文洲到开封经商,于清朝初年创办了“景文洲绸店”由于善经营,讲信誉,产品质量好,行销地区日广,成为中原名产。清乾隆年间,生意极为兴隆。河南督抚以汴绸作贡品,上献朝廷。以后所产,不仅供应皇室,而且还作为礼品馈赠外国使者。景文洲绸店最盛时共有木织机99架,250多名工匠。主要产品有云幅、黑扎巾、丈二纱巾、手帕、包头、汴绸、汴绫等。远销云南、贵州、青海、新疆、西藏、兰州等地,并有少量远销国外。景文绸的特点是经久耐磨,美观大方,拉力性强,穿者时日愈久,光色越亮。汴绸规格,每匹宽2.35尺,长50尺,头数7200根,重40两。原材料来自柘城、商丘等地区的家蚕丝。其生产工艺过程是:---烙丝---牵经---上机子---关柱---下机子---皂炼---染色---上轴---晒干---成货 .

七. 河南省 洛阳 孟津 洛阳铲

洛阳邙山一带虽然古墓分布稠密,但对盗墓者来说,也并非唾手可得。由于年代久远,加之长期的雨水冲刷及平耕土地,除个别大墓保留有封土堆外,绝大多数在地面上已难看到任何痕迹,盲目的挖掘不仅效率低,而且往往会一无所获。若要找到古墓的准确位置,就必须在现代耕土或挠土层下找到墓道或墓口。最初盗墓贼是用厚实锐利的铁锨在地上挖出方形洞穴,以锨头带出来的土来找墓,这种方法很费力,铁锨经常带不上来土,也不能探得很深。到20世纪20年代,随着墓中古物价格高涨,盗掘之风愈刮愈烈。利益驱使之下,洛阳盗墓者挖掘古墓的技巧也越来越精,洛阳铲就是在这个时期应运而生的。

据传1923年前后,马坡村村民李鸭子到孟津赶集,他看到商家在搭帐子固定四角时,用一种铲子戳洞扎杆,这种工具既锋利又能把土带出来,受此启发,他将之加以改进后,打造出用来盗墓的铲子,由于这种铲子首先在洛阳地区使用,人们遂称之为“洛阳铲”。

洛阳铲为半圆形的铲子,由铲头、铁把、蜡杆、绳子等组成。随着盗墓经验的积累,一些盗墓贼逐渐掌握了辨别土色土质的能力,他们利用洛阳铲插入土层带上来的泥土,对土壤结构、颜色和包含物进行简单分析判断后,就可确定地下有无古墓。洛阳铲制作工艺复杂,制造一把小铲只能手工打制,整个过程需要经过制坯、煅烧、热处理、成型、磨刃等近20道工序。随着时代发展,新铲在旧铲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铲头后部接的木杆改用螺纹钢管,半米上下,可层层相套,随意延长,平时拆、装和携带都十分方便。

洛阳铲发明后不久,就引起了考古学家的兴趣和重视,著名的考古学家卫聚贤在1928年编写的《中国考古学》一书中,开始将洛阳铲在考古界进行推广。考古工作者使用的洛阳铲,被称为探铲。中国著名的殷墟、偃师商城等一座座古城址的发掘中,洛阳铲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洛阳铲已成为考古工作者的利器,学会使用洛阳铲来辨别土质,是每一名考古工作者需要掌握的基本功,洛阳铲已成为了中国考古钻探工具的象征。

神奇的洛阳铲还是建筑业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为工人准确地打出各种尺寸的探孔,再灌注水泥和钢筋,形成坚固的灌注桩,支撑着各种各样的建筑以及公路、铁路的路基。洛阳铲一个著名的记录是:洛阳探工用洛阳铲为宜洛煤矿成功地打过百米深孔。当然,洛阳铲也不是万能的,一般的砖、瓦可以穿过,但遇到石块就无法穿过了,因此,洛阳铲比较适合土层深厚的平原地区。

“洛阳铲”是考古工作中用来探测地下古墓位置,基建中用来探测地层的一种轻便的探测工具。其构造有二种:一种为下端只具有一个瓦状的铲头,弧度约成半圆,直径7厘米左右,铲头长10—20厘米,铲的后端稍厚,前端为半月形铲刃;铲肩上有铁柄,上端有筒状铲裤,可安装木把,总长近三米;木把上可刻上尺寸,随时检查探测深度。另一种铲的上部与第一种基本相同,只是把铲刃前端改进成合抱形式,称为套铲。“洛阳铲”操作方便,少伤地层,成本低。工作效率高,具有从地下含出“原本”的功能。由于“洛阳铲”是在洛阳创造的,又首先被洛阳地区采用,因而得名。

八. 河南省 郑州市 中牟 桐木

桐木木材质轻、韧,可制乐器(古琴等)、航模、箱匣、家具等等。由于其在亚洲易得到,而被大多数的亚洲乒乓底板厂商用作底板的芯板材料,亚洲以外除已知有法国梧桐外,其它国家尚无此种材料作为芯板制造底板(如有也应在亚洲国家加工),该木材弱点是强度低,制造底板时,如结构搭配不好,较容易在使用时产生断裂现象;但由于其音质清脆,也经常被用作高档底板的制造。

九. 河南省 洛阳 嵩县 “双脊”

黄河鲤鱼,其背色浅褐,腹色银白,胸尾鳍透明;鱼背宽厚,体型丰满,俗称 “双脊”;骨刺细少,肉肥厚,质细嫩,腥气小,味鲜美,腮不苦,肉汤呈乳白 色并有粘性,久置不易变质。明代被列为“贡品”。( 濮阳)

十. 河南省 驻马店市 遂平县 河南冬桃

产地:中国河南遂平。

特点:果实较小,色黄白或略带红晕,肉细皮薄,不易剥落,汁水较多,味甜度一般,肉质硬脆。冬桃成熟晚,肉细,核小、水分多,香甜可口,又耐储存。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