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阳朔特产美食 阳朔十大特色美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阳朔特产美食 阳朔十大特色美食更新时间:2022-09-03 12:51:38

一. 广西 桂林 阳朔 斑鱼火锅

阳朔备受食客喜爱的特色菜之一。斑鱼火锅主要用斑鱼的头、尾、骨腩做成鱼汤,汤成奶白色、鲜味扑鼻。斑鱼鱼片切得非常薄可见花纹,食时在热汤里烫熟(约3秒时间),不需点姜葱或者辣椒,直接放在嘴里鱼片,美味绝伦。贴士:西街及周边有众多斑鱼火锅店,价格约32元/斤。

二. 广西 桂林 阳朔 阳朔壮锦

壮锦是壮族妇女用各种颜色的丝绒和细纱精心织造的著名的手工艺品。1700多年前的汉代史籍所记载的“斑布”就是当今壮锦的前身。壮锦多以壮族地区的动物图形为图案,织工精巧,线条简练而明快,粗圹而别致,且色彩绚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三. 广西 桂林 阳朔 马蹄(荸荠)

主要产于桂林市临桂、阳朔、灵川、兴安等县,市区卫家渡、王家村、东山和窑头出产的最著名。全市年产量2000吨~3000吨。其种植历史至少在170年以上。桂林马蹄颗粒大、皮薄、肉厚、色鲜、味甜、清脆、渣少,较大的每个重35克左右。桂林马蹄早已驰名中外,是桂林传统出口产品,远销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国。通常当水果生食或煮食,也可制成马蹄粉、糖水马蹄、马蹄糖、马蹄酒、马蹄粉丝、马蹄饴糖等。桂林出产的马蹄糖清香、松脆、透明、味甜,并有生马蹄原味;马蹄粉洁白细滑,与贵县藕粉、龙州槟榔粉和平乐百合粉合称为广西四大甜品,具有消食、清热、健胃、化痰、解渴、消黄疸之效。此外,各茶楼酒店出售的马蹄糕也普遍受到欢迎。( 桂林)

四. 广西 桂林 阳朔 阳朔油茶

油茶一般配以各种佐食小吃,多半是炒黄豆、炒花生米、爆玉米等,色、香、味俱全。阳朔一带苗族、瑶族、侗族均有打油茶的习惯,俗称“一杯苦,两杯甲,三杯四杯好油茶”。

五. 广东省 佛山 顺德 顺德美食

顺德民丰物阜,县人自古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加以外出经商、作官人多,不断传入外地的制作经验,逐渐形成特色鲜明的饮食习俗。早在清代,就有“凤城食谱”的名目,菜式烹饪成为粤菜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人称道“顺德乳蜜之乡,言饮食,广州逊其精美”(梁介香《凤城梦游录》)。及至近世,“食在广州,厨出凤城”的说法,得到外界公认;广州、香港、澳门以及海外粤人聚居地的酒楼餐馆,多喜标榜“凤城(大良)名厨”以广招徕。顺德厨师特别擅长清蒸河鲜(海鲜),小炒菜式也很到家,充分体现鲜、嫩、爽、滑、香的特色。招牌菜式如“水鱼(甲鱼)三味”:甲裙加杞子、桂圆、冬菇、瘦猪肉清炖,头、尾和爪红烧,肉切薄片配冬笋或菜胆生炒。一只甲鱼因应不同部位可制作出多样的风味。“炒水蛇片”:水蛇剥皮起去骨后切片。配鲜笋、碗豆等菜料生炒。极其鲜美爽滑。“野鸡卷”:肥、瘦猪肉分别切片,拌生粉及其他佐料,卷成圆筒形蒸熟后切成棋子状。再油炸成金黄色上碟,以汁淮盐蘸吃,甘香可口而无肥腻之感,是佐酒的上等菜式;“大良炒牛奶”将鲜牛奶混和鸡蛋清,加入蟹肉、虾仁、鸡肝粒之类炒制而成,鲜嫩软滑,浓郁可口。是中国烹饪技术中软炒法的典型菜例。其他如褪骨大鳝、六味烩长鱼、乐从鱼腐、均安鱼饼、龙江米沙肉、虾饼、大内田鸡、凤城酿节瓜、酥炸春花肉等,都制作精细,独具特色

在吃法上,地方特色鲜明又大众化的,为淡水鱼的烹饪,方式主要有全食、块食、片食、拆食、剁食、酿食、生食和腌食八种

全食是制作时去除内脏、鳞、腮而保留鱼的全形,制法又可分蒸、煎、炸三种。加姜丝、葱丝、料酒、食盐蒸熟再淋豉油熟油(经煮沸的花生油),名“清蒸”,以鲩(草)、鲮、鲫鱼为主。煎炸则各种家鱼均可,一般在煎、炸后加酒、豉油及少许调料再蒸或炆,可免燥热上火,又别具滋味。先炸后炆称“红烧”,与“清蒸”并为两种常见的制法。如将抹盐蒸熟的鱼(以鲩鱼和鳙鱼为主)配上酸荞头丝、酸姜丝及酸甜芡法汁,则为“五柳鱼”,也很常见块食是将鱼带骨切成骨牌大小,调味后以生粉拌匀,放进沸汤锅内浸熟,蘸豉油熟油和姜丝、葱丝吃,香滑可口,俗称“浸滑鱼”

片食是将鲩鱼或大头鱼(鳙鱼)的脊肉起出,切片,以筷子夹持在沸汤锅内灼片刻,再蘸豉、熟油和姜丝、葱丝吃,俗名“鱼片打边炉”,是最方便的一种吃法。若拌蛋清等配料猛火炒之,名“炒鱼片”;若将鱼片拌少许姜丝、葱丝加入白粥稍烫片刻,名“鱼片粥”

拆食是将大头鱼的鱼头稍煎之后,放进沸汤中浸熟,取出去骨,放汤加配料制成羹,名“鱼云羹”。将整条大鱼浸熟后去骨拆肉煮粥,名“鱼蓉粥”。

剁食是将鲮鱼(鲩鱼、大头鱼亦可)的脊肉剁至糜状,加配料和挞至起胶,再捏成丸状,名“鱼球”,蒸熟或沸汤浸熟均可,又可配其他佐料煎、炆、炒、炸、皆成美食

酿食是将整条鲮鱼连头带皮完整剥出,取其肉剁糜,掺上猪肉料、冬菇粒、虾米等配料,调味后酿回皮囊内,回复原型,煎或炸熟后略炆即成

生食俗称"食鱼生",取鲩鱼(鲤鱼亦可)脊肉去皮及皮下红肉,抹干后以快刀切成蝉翼般薄片,再加入姜丝、葱丝、炸榄仁(或炸花生、炸粉丝)、酸荞头丝、蔬果(雪梨、莲藕之类)丝、熟盐末、花生油和芝麻油,拌匀生吃,味道鲜美爽滑。但由于容易感染寄生虫病,近年已不如过去盛行

腌食实为制作鱼干,将扁鱼(鲢鱼)、鲮鱼去除内脏和鳃、鳞,以适量食盐腌一夜后吊起吹至半干,里外再匀涂一层乌酱晒干,蒸熟佐膳。味道甘香,耐嚼醒胃,比之鲜食,别具风味

此外,有几种传统点心小食也名闻遐迩:一是金榜牛乳,为雪白圆状薄片的咸乳酪,以水牛奶制成,创始于明代,味略咸而甘香,佐粥下饭有坠火功效;二是大良双皮奶,始制于清代,为甜炖水牛奶,碗面覆盖一层鲜奶煮制时形成的薄膜,食味清甜嫩滑,乳香浓郁;三是大良的嘣炒,为面粉拌猪油、南乳、白糖等配料油炸而成的食品,始制于清代,形似金黄色的蝴蝶,过去广东人称蝴蝶为嘣炒,故名;四是凤城鱼皮角,始制于清代,鲜鲮肉刮青加入精面粉搓匀擀薄作皮,鲜瘦肉松、虾仁、韭黄等作馅,包成小巧玲珑的饺子状,宜汤煮、宜干蒸;五是伦教糕,始制于明代,糕体雪白晶莹,爽软滑润而有弹性,食味清甜透凉;六是龙江煎堆,始制于明代,为糯米粉掺和大米粉作皮、爆谷花与炸花生仁加糖浆作馅的球状油炸年宵食品。( 顺德)

六. 广西 桂林 阳朔 叮叮糖

叮叮糖其实就是麦芽糖,白色固状物,购买时,以1元,2元为单位,卖糖人会用小木椎敲打小钢凿分出相对应的分量,敲打时会发出清脆的“叮叮”声,故名“叮叮”糖。

在阳朔并没有专门出售“叮叮”糖的销售点。只有一些农村传统制糖人会挑着担子穿梭在小巷里,也不吆喝,想要买糖,你得主动跟他打招呼才行。每次有缘买到,含一块糖在嘴里慢慢化去时,回想起童年一有卖糖人到村里,小伙伴们奔走相告兴奋的情形,就会想起孟庭苇的那句歌词“勾勾小指头的许愿,有多少没实现,成长后慢慢的发现,原来都是戏言。”

七. 广西 桂林 阳朔 阳朔九龙藤蜂蜜

阳朔九龙藤蜂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阳朔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桂林市南面,世界著名的漓江贯穿南北,山清水秀.阳朔县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量丰富,四季分明,夏长冬短,春秋适中,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平均无霜期为353.2天,年平均气温19.5℃,年平均降雨量1560毫米,年平均降雨日为168.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429.7小时,8-10月昼夜温差达10℃以上。根据《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总规划》(2013-2025年)阳朔县67.4%的面积属于漓江风景名胜保护区,同时属于南方咯斯特地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优越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九龙藤蜜源植物生长,九龙藤花蜜源丰富。

地域范围为阳朔县的白沙镇、兴坪镇、福利镇、高田镇、葡萄镇、金宝乡、普益乡、杨堤乡、阳朔镇共九个乡镇,范围覆盖全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3′-110°40′,北纬25°38′-25°04′,保护面积为1436.91平方公里。年养殖蜜蜂4.3万群,年产九龙藤蜂蜜1000吨,产值8000万元。

品质特色:(1)九龙藤植物生长在喀斯特大石山上,纯野生植物,土壤不施化肥等肥料,植物不喷任何农药。(2)阳朔九龙藤蜂蜜蜜源为九龙藤,学名龙须藤,《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大词典》上记载其特征:有卷须,其根、茎可入药,药性:微苦、平、无毒,功效祛风除湿,行气活血。色泽:阳朔九龙藤蜂蜜的颜色随着放置时间的推移,逐渐由浅琥珀色变为琥珀色;气味:有九龙藤独特的花香味;滋味:入口微苦,回味甘甜;状态:常温下呈粘稠流体状,不易结晶,结晶后颗粒细腻、柔软,手揉后易溶化。内在品质指标,经检测:阳朔九龙藤蜂蜜果糖和葡萄糖含量65%-76%;酸度12.5-32mL/kg;淀粉酶活性(1%淀粉溶液)8-36.5mL/g-h;钠含量高达35.5-49.2mg/kg;富含十余种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其中:苯丙氨酸51.7-97.5mg/kg、赖氨酸33-73.9mg/kg、异亮氨酸37.7-85.8mg/kg、亮氨酸59.9-136.7mg/kg、天冬氨酸98.5-206.4mg/kg、谷氨酸64.6-140.6mg/kg。2、产品质量安全规定:严格按照《NY50032-2006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NY/T5139无公害食品蜜蜂饲养管理准则》、《GB/T19168蜜蜂病虫害综合防治规范》实施。

八. 广西 桂林 阳朔 阳朔田螺酿

阳朔的田螺非常特别。首先是大,最大的差不多有乒乓球大小了;其次是它的味道,完全不像螺肉本身的味道。里面的肉并不全是螺肉,而是先把螺肉掏出来,混合猪肉、香菜及其它调味品一起剁碎,再填入螺的空壳里混合汤汁一起烧制。

酿菜既是阳朔人的传统,又折射出阳朔人的饮食爱好。田螺酿是桂林的特色美食,是阳朔“十八酿”之一,又是最受欢迎的一种,它不仅味美,还有健胃消食之功效。制作此菜是很费工夫的,制作时必须将田螺漂尽泥浆(至少要用清水养几天,让田螺吐尽泥),切去尾壳,挑出田螺肉,再用螺肉加上其他肉菜,加入香菇、马蹄、葱(根据个人的口味),朵碎,塞入田螺肚子里,还须掌握火候,炒到刚刚熟,才能别具一格,如果喜欢薄荷的朋友,加入一些薄荷叶和田螺一起焖几分钟,那就更鲜美了。

材料:

田螺400克,肉末100克,盐5克,香菇适量,马蹄,葱,生抽1茶匙,油1茶匙,料酒1茶匙,姜丝适量,紫苏叶3-4张,假蒌叶(可选)1-2张,酸笋(可选)50克,泡椒3-4个

做法:

1.将养好的螺狮放入锅内,煮五分钟。

2.等凉后,用牙签将螺肉从螺壳内小心的取出,去掉累肠,留螺肉。

3.螺肉剁碎,与肉末一起加配料混合,腌制半小时。

4.在腌好的螺肉里加入香菇,马蹄,紫苏碎与假蒌碎,拌匀。

5.将馅料酿回到螺壳里,使劲地塞满吧,去了螺肠的螺壳有很大的空间。

6.取一个深口碗,将酿好的螺狮放进去,倒入高汤,上面铺一层酸笋。

7.再在上面铺一层泡椒倒一汤匙生抽到高汤里。

8.蒸锅烧开,将螺狮酿放入蒸锅蒸二十分钟。

特点:

馅料嫩滑,味道鲜美,在品尝时还可品到紫苏的芳香和薄荷的清凉。除了味美以外,还可清肝明目、降气平喘、疗热醒酒,化痰镇咳的功效。

九. 澳门 官也街—美食集中地

氹仔岛官也街是一条“食街”,官也街是昔日葡人聚居地,今日已成著名食街。在窄巷间放眼望去,栉比鳞次的招牌让人眼花缭乱。木偶,公鸡,小飞象等葡国餐厅装修各具性格.巷头的雪糕店,大菜糕、木糠布丁也是官也街的魅力之源。再加上鼎鼎有名的大利来猪扒包,咖喱鱿鱼,誠昌水蟹粥,澳门著名的牛肉干、杏仁饼等美食手信,官也街已成为了各位来澳的饕客们必去的场所。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