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试吃鹤壁特产 鹤壁小河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试吃鹤壁特产 鹤壁小河特产更新时间:2022-12-06 11:02:23

一. 河南省 鹤壁市 淇县 大水头柿子

大水头柿子是河南省鹤壁市淇县北阳镇大水头村的。淇县大水头柿子属净绵柿品种,个儿不大,但柔软细腻,晶莹剔透,红1滴。

大水头村位于淇县鹿台寺风景区西2公里的一个山坳里,柿树就生长在河谷的两岸,一片连着一片,宛如燃烧的火焰,又像天边的彩霞。初看时你以为那红色是树上的叶子,可是错了,树叶早落光了,剩下的是一树树的“红灯笼”!农谚说旱枣涝柿,今年的柿子又是一个好收成,柿子压弯了每根枝头。山里民风纯朴善良,对于每一位过路者,乡亲们都会热情地摘几个让您充饥解渴。这里的柿子属净绵柿品种,个儿不大,但柔软细腻,晶莹剔透,红1滴,除掉柿蒂,下面露出一个小圆孔,用嘴噙住稍用力吸吮,柿子的汁液立刻盈满口腔,那是一种带有野性的、甜丝丝的、滑滑的感觉,如琼浆似甘露,直甜到心窝儿,余味不绝,各地的柿子品过无数,惟有这里的最令人难忘。我想,或许是山泉水的浇灌,或许是鹿台这块神奇土地的滋养,或许是吸收了日月的精华和太行山的灵气,才使它生长得如此出色。难怪:“薛柏庄的苹果,油城的梨,大水头的柿子甜似蜜。”这句口头禅在淇县流传了上百年而不衰。

二. 河南省 鹤壁 浚县 吴庄饸饹面

吴庄饸饹面是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王庄乡吴庄村的特色小吃。按一定比例在荞麦面里掺上小米面和榆皮面,是浚县饸饹面的独特之处。

浚县饸饹面的做法:在一家面摊,一张木质的饸饹床架在锅台上,把和好的面塞入饸饹床的漏孔里,一名成年男子双手握住饸饹床的木柄用尽全身力气向下压,将饸饹直接压入锅内烧沸的水中,等水烧开两滚,面就熟了。捞出来再过一遍冷水,盛入碗中,根据个人口味放入葱花、油、盐、味精、蒜汁、香油、芥末油、辣椒、豆芽等,一碗喷香诱人的饸饹面就做好了。

三. 河南省 鹤壁市 王屋黑李

济源市王屋山铁山、桥后两村1999年引进栽植美国黑李200亩,2001年进入市场后,深受客商青睐,市场价格5-6元/公斤,亩产500公斤左右,亩收入可达2500至3000元左右。

四. 河南省 鹤壁市 淇县 淇河缠丝蛋

是淇县和郊区的淇河沿岸贺家、许家沟、朱家一带所产的一种鸭蛋。此特定 水域所生产的鸭蛋非同一般,个大,双蛋黄,煮熟后,蛋黄呈黄红色,切开可见内有 缠绕着的一圈圈不同的色环,由外及里缠绕着中心,故称“缠丝蛋”嚼有肉劲, 味道鲜美,又可作为观赏食品。传说这是因为鸭子吃淇河鲫鱼所致。1914年在美 国旧金山举办的庆祝巴拿马运河开航万国商品赛会上,被誉美名。

五. 河南省 鹤壁市 浚县 黏火烧

黏火烧为浚县城内南大街耿成善的独品,始于清朝末年。黏火烧取源于黄米和红栆选料讲究,稷米须粒圆,当中有一个小黑点,颜色呈黄白色,俗称阳米,红栆精选皮薄、肉肥、色艳无虫蚀的大红枣为佳。做出的黏火烧,色泽金黄,暄而不松,香甜可口,食之和胃健脾,被誉为清素的滋补妙品。

信息来源:浚县政府门户网站

六. 河南省 鹤壁市 浚县 窑头红梨

浚县王庄乡历史上曾有“窑头梨林,绵延三里,华盖如织,遮天蔽日”的说法。因特定的地理条件,窑头红梨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但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千顷梨林毁于“大造万亩丰产田”的口号下。为抢救红梨树种,该乡政府聘请具有梨树管理经验的老果农,并主动与相关科研院校联系,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在7棵老红梨树上刻芽。通过芽接、接穗、改良土壤等一系列举措,成功栽培红梨苗10000多株。经过几年的精心管理,目前新栽的50多亩红梨树已进入盛果期。

七. 河南省 鹤壁市 淇县 淇县竹笋

产地:中国河南淇县。

品种:竹分多个品种,有义竹、实心竹、寿星竹、线竹、水竹

八. 河南省 鹤壁市 邵原苹果

品种简介:特征特性:该品种适应性强,树势健壮,树冠较大,冠内枝条突出,新梢长;叶片中大、较薄,呈长椭圆形;花朵较大,淡粉红色,一般花序4-5朵;结果早,采前不裂果,无落果现象。富士苹果品质高,果面底色黄绿,着鲜红条纹或全浓红色,肉脆汁多,味甜,香气浓郁,食之爽口,可溶性固形物质含量达13-15%,果实个大,平均单果重200克以上,最大果重达600克,耐贮藏,市场竞争力强。

九. 河南省 鹤壁 浚县 吴二锅花生米

浚县吴好田三代相传,选用本地大花生及名贵中药,采用传统工艺加工而成,匀称洁净,色鲜味美,香焦酥脆,是旅游小吃,馈赠亲友的保健佳品。

十. 河南省 鹤壁市 浚县 大碾萝卜

大碾萝卜 因产于浚县小河乡大碾村故名。特点是个头大而长(最大的达6公斤),色青皮薄,质细汁多,酥如梨,味道爽口,生吃熟食俱佳,向有“大碾萝卜赛白梨”美称。据传,明代时,大碾萝卜也曾作为贡品。近年来,大碾萝卜种植达7公顷,年产40多万公斤。( 浚县)

推荐特产